COP29边会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国青少年在行动

发布时间:2024-12-17 09:04

植树造林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行动之一 #生活常识# #环保生活Tips# #植树造林#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德尚玉 见习记者雷椰 巴库、北京报道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在全球180个国家见证了气候变化对儿童健康、安全和未来的深远影响。据估计,全球约有10亿名儿童受极端气候威胁。”11月14日,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中国角“气候变化影响下脆弱的城市:青少年的视角与气候行动”主题边会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主任George Laryea-Adjei在开场致辞中表示。

面对气候危机,青少年正以勇气、创意和坚定的行动投身其中。Laryea-Adjei呼吁,全球领导者高度重视青少年在气候行动中的作用,与他们一道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气候变化影响下脆弱的城市:青少年的视角与气候行动”主题边会(图源:主办方供图)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丁丁介绍了“中国青少年应对气候变化行动”。行动自2024年6月底启动,收集到了在全国范围内来自十余个省市自治区、50余所学校、小学高年级至高中学生的作品。丁丁表示收到的作品展现了青少年超出预期的热情、认真程度和专业水平。丁丁代表主办单位承诺,未来还将继续举办行动,让更多青少年关注气候变化。

来自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江苏省扬州中学、同济大学附属新江湾城实验学校、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上海美国学校的5所中国中学青少年代表在会议上展示了他们的创新行动。例如“碳点计划”、“智能相框”家庭碳排放监测设备、“太阳能杯”滤水瓶等。

与此同时,在多场边会,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也看到了中国青少年的身影。在“促进公众气候行动的中国解决方案”边会上,“2018年,我9岁,作为志愿者开始参加这一项目,全程参与了找到豹子,调查归途,带豹回家的过程,迄今近6年时间。”来自北京鼎石学校的学生高士清介绍了自己在“带豹回家”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志愿活动的实践。他介绍,自己参与到为原产北京的华北豹找到适合的栖息地。

北京鼎石学校学生高士清演讲现场(图: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德尚玉/摄)

“‘带豹回家’不意味着可以空投豹子到北京山林,而是要评估北京山区的食物链、评估太行生态廊道的连续性、取消人为猎取的行为,让种群自然延伸到原栖息地。生态系统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人类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无与伦比的盟友。”高士清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来自青岛第五十八中学的中国青少年代表张文熙在“节能减排与环保治理的国际合作”主题会议上宣读了“节能降碳国际绿色发展倡议”。她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绿色发展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为保护地球、推动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网址:COP29边会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国青少年在行动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496094

相关内容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年度报告发布,介绍COP29中方基本立场和主张
在COP29上发出中国青少年的声音
COP29中国角共议循环经济助力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外实践
《2024“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企业气候行动案例集》在COP29发布
特稿|聚焦三大关键议题 巴库气候大会将影响全球气候行动走向
水上运动融汇文化 青年力量助推气候行动
《循环经济三重奏:助力中国落实气候行动》研究报告在COP29期间发布
释永信在COP29发声:融汇禅宗的智慧 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挑战
生态环境局: 常州在COP29中国角边会向全球分享“新能源 新城市 新生活”实践经验
国网江西电力:“智·享节电”案例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 缔约方大会发布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