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这个物欲横流与充满焦虑的社会,我们往往在迷惘中快速穿梭,如走入迷宫的孩子。但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却如一股清泉注入我们的心田,告诉了我们不幸的原因是什么?什么是幸福以及到底应该如何去主动获取幸福?
阿德勒的全名叫做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是一位奥地利的心理学家。他和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同辈,曾经也是弗洛伊德思想的追随者。但后来,两人因为观点对立而分道扬镳。
弗洛伊德认为,你现在的状况,来自于过去的经历,来自于你的环境和周围其他人。但阿德勒则完全否定这个观点,他认为: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而是由我们自己选择的,是自己选择了自己的生活方式。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阿德勒“幸福的哲学”三步曲:接纳自己、他者信赖与他者贡献。
首先,我们需要接纳这个并不完美的自我。
1、我们都活在自己创造的主观世界中。
阿德勒认为这个世界原本很简单,是我们人为把它变复杂了。就像我们每个人都给自己配了一副有色眼镜一样,同样的世界,我们每个人都有着完全不同的主观理解。这种主观理解造就了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2、束缚我们的不是过去而是我们自己。
从弗洛伊德开始,很多心理学家都相信人是过去、尤其是童年经历的产物。这些经历变成了潜意识,决定着我们的人生。但阿德勒却认为客观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去主观诠释它;过去有什么样的经历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去为它赋予意义。
这里涉及一对截然相反的概念:原因论与目的论。“原因论”就是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历史决定现在论。而“目的论”就是阿德勒所主张的:历史是什么不重要,我们都会围绕自己的“目的”而去为它主观赋予意义。这是自我的选择,这种选择可以改变。也就是说不是历史决定现在,是我的目的决定了历史代表什么?历史,束缚不了我们。
3、比被给予什么更重要的是如何应用。
阿德勒说:我们被给予了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去应用它们。我们每个人都不完美,但在不完美中又都有着不同的禀赋,与其抱怨哪些不好,不如学着把优势最大化。
抓一把烂牌不是我们所能左右的,但如何打好这把牌却是我们可以去努力的。正如《大学》开篇所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4、接受平凡既不自卑也不要有优越感。
我们每个人生下来都自以为是文曲星下凡,但到了三、四十岁后,开始慢慢接受现实,原来自己就是一介凡夫俗子。阿德勒说:我们总在与别人的比较中产生自卑感与优越感,其实完全没有必要这样做。我们生而为人,每个人都是一个完全的个体,我们虽不同但都平等。
我们都想生而为人,一定要有一番作为,但其实在“行为价值”的背后,我们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价值。每一个平凡的我们背后,都有父母、家人、孩子、朋友的眷恋与依赖,这本身就是一种价值,我们应该甘于平凡,同时力求不断成长与进步。
5、一个真正学会自立的人的三种表现。
不再一味地寻求被他人认可。
每个孩子都盼望自立,但我们真正理解“自立”的标准吗?这本书的名字就叫《被讨厌的勇气》,为什么?因为我们大多数的问题都源于总把自己活在别人的世界中,活在别人的评价中,活在别人的标准中,甚至一生从来都没为自己活过一天。所以,自立的第一个标准就是:活出自我,而不去讨好他人。
不再以自我为中心开始爱人。
一提到“自立”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经济独立。但其实真正的自立更需要走出小我,开始学会爱人。当我们不再以自我为中心,开始试着去帮助别人、爱护别人的时候,我们才是真正“长大了”。
具备自我变革的勇气与能力。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徳韦克提出了“成长型思维”这个概念。她发现,那些认为通过努力工作、向他人学习就能培养出才能的人,都具有成长型思维。与具有固定型思维的人(认为才能是天生的)相比,这些人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习上。
所以,天赋异禀固然好,但更需要我们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自我刷新能力,让自己不断迭代与跃迁,去创造一个永远没有天花板的自我。
第二,我们需要信赖他人并建立伙伴关系。
1、人的一切烦恼居然都源于人际关系。
《道德经》讲: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所以,痛苦往往不是源于自身,而是源于比较。阿德勒也说:仅止于个人的烦恼,即所谓的“内部烦恼”根本不存在。任何烦恼中都会有他人的因素。
2、不要敌视别人,而要不断超越自我。
人生不是与他人的比赛。阿德勒告诉我们:不需要与任何人竞争,只要自己不断前进即可。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的自己”的比较。当我们把他人都视为“竞争者”的时候,则处处是陷阱,人生充满阴霾;但如果我们把他人视为“伙伴”的时候,则考虑的重点是如何协作与分工。
《道德经》讲: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同理也。
3、试着主动改变自我,而非改变他人。
阿德勒的心理学不是改变他人的心理学,而是追求自我改变的心理学。不能等着别人发生变化,也不要等着状况有所改变,而是由你自己勇敢迈出第一步。只要你变了,周围也会改变。
其实孟子也这样说过: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大学》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同样起点是“自我改善”,然后再层层递进去影响世界。
4、我们可以用做加法的思维看待别人。
我们平时评价人的时候,总是习惯于从一个理想中的他开始,先定义100分,然后通过不断交往、不断接近、不断发现,逐渐产生不满,这是减法思维。
但阿德勒建议我们可以尝试加法思维来看一个人,那就是:不要将他跟任何人相比,就把他看作他自己,从零分出发,每发现一处优点就加几分,挖掘越深、交往越多积分越多。这样,我们可能以后看谁都会越来越顺眼,心情也会越来越喜悦与充满感激。
5、学会课题分离,从纵向到横向关系。
阿德勒最惊艳的理论就是:批评和表扬都不好!因为批评与表扬他人只有“用糖还是用鞭子”的区别,其背后的目的都是“操纵”。同时,批评与表扬都意味着一种“纵向关系”,即你高我低,或我高你低的关系。
而阿德勒反对一切“纵向关系”,提倡把所有的人际关系都看作“横向关系”。什么是“横向关系”?就是我们大家虽不同但平等。
纵向关系下的关键词是批评与表扬,而横向关系下的关键词是鼓励与援助。而无论是鼓励还是援助的大前提是“课题分离”。
“课题分离”又是什么?就是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
比如在工作中领导不喜欢我这个问题,一般来讲不招领导待见我肯定就升迁无望了!但阿德勒的观点是:他不喜欢你这是他的事,你要做的就是努力做好手中的工作,因为这是你自己的课题,彼此相互独立,不要混为一谈。
因此,就让不认可我的人见鬼去吧,这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当我们不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的时候,世界将瞬间变得简单起来,而这是良好人际关系的总入口。
6、建立共同体感觉,融入多维共同体。
我们说“课题分离”是人际关系的起点,那终点在哪里?阿德勒说:人际关系的终点就是“共同体感觉”。所谓“共同体感觉”就是当我们把他人视为伙伴的时候,我们每天生活在伙伴中间,那就能够从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而且还可以认为自己在为伙伴们——也就是共同体——做着贡献。像这样把他人看作伙伴并能够从中感到“自己有位置”的状态,就叫“共同体感觉”。这种感觉让我们有了归属感,有了幸福感。
同时,这种共同体不仅仅包括家庭、学校、公司、地域与社会,还包括国家或人类等一切存在;在时间轴上还包括从过去到未来,甚至也包括动植物或非生物等宇宙整体在内的“一切”。
为什么把范围划定得这么“至大无外”,因为,我们这样我们就可以在多个领域做出贡献,并享受幸福。如果只拘泥于眼前共同体的话,我们就容易被“杯中风暴”所打倒。其实只要跳出杯子,或者站在更大共同体的角度来看的话,再猛烈的风暴也只会变成一阵微风而已。
最后,我们通过为共同体服务找到幸福感。
1、我们是共同体的一部分,而非中心。
只关心自己的人往往认为自己位于世界的中心。对于这样的人来说,他人只是“为我服务的人”;这样,他们就超越了“人生的主人公”,进而越位到“世界的主人公”。抱着这种思维的人很快就会失去“朋友”。
而阿德勒心理学告诉我们,我们仅仅是共同体的一部分,而不是中心。我们在这里的归属感不是仅仅靠在那里就可以得到的,它必须靠积极地参与到共同体中去才能够得到。
不是考虑“这个人会给我什么”,而是要必须思考一下“我能给这个人什么”、“我能给这个共同体带来什么”。共同体感觉需要我们用双手主动去创造,要变对自我的执著为对他人的关心。
2、找到自己的生态位并成为无可替代。
人只有在可以体会到“我对共同体有用”的时候才能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就是通过为共同体也就是他人服务能够体会到“我对别人有用”,不是被别人评价说“很好”,而是主观上就能够认为“我能够对他人做出贡献”,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体会到自己的价值。即使这种价值是一种无形的价值,但只要能够产生“我对他人有用”的主观感受即“贡献感”也可以。
为他人或共同体贡献并不是舍弃“我”而为他人效劳,它反而是为了能够体会到“我”的价值而采取的一种手段。当然这种价值越无可替代,我们的幸福感就会越深刻。
3、与社会和谐共处,幸福就是贡献感。
人生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大家可能各执一词。但阿德勒的结论是:实现共同体感觉,融入社会,找到归属感,最终与社会和谐共处。这就需要我们先接纳自己,然后学会去信赖他人,以他人为伙伴,并极力为共同体做出自己的贡献。
所以,阿德勒对于幸福的观点是:幸福就是贡献感。贡献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我们自己能够“边贡献边幸福”。
4、人生是一连串刹那,活在此时此刻。
如果我们只把登顶那一刻视为幸福的起点,那么人生将充满不确定性与路途中的痛苦与煎熬。但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理解幸福:登山即幸福,旅游即幸福,工作即幸福,付出即幸福的话,让人生的每时每刻都充满意义的话,幸福将无处不在……
阿德勒说,我们就像站在聚光灯下一样,看不到后台(过去)、看不到台下(未来),只能认真的把此时此刻做好。
孟子也讲:勿忘勿助、集义而生。就是让我们要放弃有限游戏的思维,临在当下,进德修业,修齐治平。
在阿德勒的心理学中,过去定义不了未来,而未来又遥不可及,所以我们应该聚焦此时此刻,放弃对他人输赢的计较、放弃对未来成败的计较,放弃对当下得失的计较,应天时行,把当下做到极致,就好!
5、引导之星让我们随时处于完结状态。
为什么在很多人感慨上班如上坟的时候,巴菲特却能几十年如一日的保持良好状态?巴菲特给出的原因是:“你早上从床上坐起,是因为你期待这一天。我有60年都是跳着踢踏舞去工作的,就是因为我做我喜欢做的,我感觉非常幸运。我只是在做这辈子自己最喜欢做的事情,这种状态从20岁起就开始了。”
阿德勒关于幸福的哲学最后两个建议是:保持引导之星,让自己随时处于完结状态。
引导之星是什么?阿德勒说:就像旅人要依靠北极星旅行一样,我们的人生也需要“引导之星”。只要不迷失这个指针就可以,只要朝着这个方向前进就可以获得幸福。而我们共同的引导之星就是:他者贡献。只要自己心中有他者贡献这颗星就一定能够有幸福相伴,有朋友相伴!
那什么又是随时处于完结状态呢?就是:你还有我,只要认真过好每一个此时此刻,即使生命终结于“此时此刻”,那也并不足以称为不幸。无论是20岁终结的人生还是90岁终结的人生,全都是完结的、幸福的人生。
哲学家赵汀阳对幸福公理的定义是这样的:假如一个人的某个行动本身是自成目的的,并且这一行动所试图达到的结果也是一个具有自足价值的事情,那么,这一行动必定使他获得幸福。这种行动在操作上是创造性的,在效果上是给予性的。这是美好的人际关系的唯一条件,也是好生活的必要条件。可谓殊途同归矣。
总之,表面上生活给予我们各种束缚,这些束缚是时间的、金钱的、人际关系的等等。但实际上,这些束缚是心灵的。阿德勒试图把人从这种束缚中解脱出来,让人重获心灵自由。
阿德勒想要帮我们挣脱的第一个束缚来自过去。阿德勒认为:重要的不是过去,而是你怎么看待过去,而我们对过去的看法,是可以改变的。所谓的心理症状,并不是过去经历的产物,其实是为我们现在的“目的”服务的。
第二个束缚来自人际关系。我们太在意别人的眼光与评价了,正是这种外部评价造成了人的骄傲和自卑。在阿德勒眼中,理想的人际关系大概是“我爱你,但与你无关”。他认为每个人的课题都是分离又独特的。我怎么爱你,这是我的课题,而你要不要接受我的爱,这是你的课题。每个人都守自己的本分,过自己的人生,人和人之间就没那么多纠结和烦恼。
第三个束缚,来自未来。很多人目标远大,觉得只有当上CEO、迎娶白富美、提前退休人生才真的开始,现在的生活还不叫“人生”,只能算是在通往人生的路上。当我们这么想的时候,我们就把现在贬低成了实现未来的工具。但现在却是我们唯一真正经历和拥有的。阿德勒强调当下的意义,认为这才是生活的真谛。
阿德勒的心理学,就这样把我们从过去、人际关系和未来中解放出来。可是越狱成功以后呢?以前我们裹足不前,可以怪父母怨社会,而阿德勒却完全把人生责任和选择的权力交给了我们自己。原来我们一直都很自由,真正让我们裹足不前的正是我们自己。
正如本书的名字《被讨厌的勇气》,承担这种自由和责任,需要无畏的勇气。这种勇气,是阿德勒心理学的关键词,也是我们人生问题的最终解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