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达斋 录 原创作者:余悦
编者按
中国国际茶文化创始会长王家扬先生关于《大美中国茶》"图说"系列的序言推送后,引起了读者对这套丛书的极大兴趣。现征得丛书主编余悦研究员同意,特转发《图说中国茶》一书。该书出版于2014年,却写作完成在10多年前。"悦读茶书会"公众号现推送该书第八章:"坐久此中无限兴"一一中国茶馆。今天发送的是第三节"当代兴起的茶艺馆"的"当代茶艺馆的特色"部分。
清末民初,由于其所处的特殊年代,茶馆业逐渐从兴盛转向了衰败。近几十年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由于我国经济繁荣,人民生活水准提高之后,开始关心文化建设,注重生活品质的改善,使得原以沉寂的茶文化活动,又渐渐复兴起来,茶艺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
在20世纪70年代,以台湾民俗学会理事长娄子匡为主的一批茶的爱好者,提出恢复弘扬品饮茗茶民俗。由此,传统茶馆开始了向当代茶艺馆的转型。并率先在台湾兴起。而在中国内地,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当代茶艺馆也应运而生。20世纪80年代末,这种既溶和了旧式茶馆的功能又有新的创新形式的茶艺馆一经出现,立刻得到人们的欢迎。一时间,坊间街头,茶艺馆林立,豪华的装修,讲究的道具,可以说达到了空前的地步。据上海茶叶学会会刊《茶报》1999年第一期披露:1998年上海各种饮茶场所有5000处之多,茶艺馆、茶坊、茶吧已超过200多家。这两个数字表明,上海现代茶馆的兴盛景象,已超过上海开埠以来任何一个时期。全国其他各地的茶馆数量也逐渐增多,北京则有600多家,杭州地区近500家,即使江西南昌也有中等规模以上茶楼100多家。而最近统计的是,我国茶艺馆、茶坊、半茶庄式茶馆等已近6万家,年产值超过100亿元。
展开剩余 59 %
当代茶艺馆承袭了传统茶馆的功能,但又有自己的特色:
一、布置幽雅环境:品茗环境需要经过专家的设计及布置,各种摆设,以古朴、质实为主,还有的配合庭院盆栽,各种景观造型的艺术与美感,更能令人流连往返,提高茶艺馆到较高层次。
二、讲究情景气氛:为了发挥茶艺馆清净、安详的特色,创造高雅的气氛,以达到良好的品名环境,茶艺馆还有丝、竹之声、民俗乐曲。
三、完整器具品茶:在茶艺馆品茗之不同于在家里饮茶,除了气氛、环境外,茶艺馆还备有各种名茶、良好的水质和全套泡茶用具供客人选择品尝,比较研究。
四、提供茶艺知识:茶艺馆不止给人一杯茶解渴,而且提供完整的茶艺知识,有受过专业训练的茶艺师在场示范表演,使客人到茶艺馆里来,可以学习识茶、泡茶、享茶的方法,进而得到其他相关的知识和服务,如民俗、音乐、陶艺、字画、艺术品等。
五、注重服务体系:茶艺的高尚,在于它的人文精神与和乐、幽雅的气氛,在整个茗品过程中都有合乎时代要求的礼仪,衬托出茶艺的内涵。而待客之道,以谦和、平等,亲切、自然为原则,用来补救市场经济社会所造成的冷漠感,使消费者能够得到身心的享受与健康。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END
六悦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