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风俗文化概述
讲述家族历史,传承家族文化 #生活乐趣# #家庭乐趣# #家庭故事时间#
在祖国大家庭中,回族是一个独具特色的民族共同体。它与汉、满、苗、壮等在华夏大地土生土长的民族不同,也与俄罗斯、撒拉族等迁徙定居于神州一隅的外来民族不同,又与跨国跨界、相互毗邻的哈萨克、朝鲜、塔吉克等民族不同。而是自公元七世纪开始,在伊斯兰文化的传播过程中,陆续来我国传教、经商、迁徙、定居的波斯、阿拉伯、土耳其等不同语种、不同国度的穆斯林(伊斯兰教徒),与华夏古国的汉、蒙、维吾尔等土著民族,长期融合,生根繁衍、发展形成的一个独具特色的新生的民族共同体。在信仰礼仪、生活习俗等方面,不但与阿拉伯、伊斯兰世界各国的穆斯林民族,有众所周知的共同之处,也与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维吾尔、哈萨克、塔吉克、塔塔尔、东乡、保安、撒拉等民族,有息息相关的内在联系。
从伊斯兰文化巨大凝聚力的角度看,回族许多礼仪习俗,与国内外的穆斯林民族或伊斯兰教信奉经纬交错,具有明显的同源异流、同宗共祖的色彩。但回族不像我国其他少数民族一样,从封闭或半封闭的方式长期聚居于一定的地域内,而是以“大杂居、小聚居”的方式散居于全国各地。经过1300余年,在以华夏古国汉文化为主体的多种文化圈内生长、繁衍、交融、积淀,形成了回族文化的多重性,复合型特点。从宏观方面说,回族文化是伊斯兰文化和华夏文化的综合体,其表现为用共同的宗教信仰来规范自己的思想、行为、生活、娱乐;在继承伊斯兰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兼收并蓄,创造发展具有独特色彩、便于标识的中国回族文化。从微观方面说是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哪儿的回回说哪儿的话,哪儿的回回唱哪儿的歌。各地回族的民俗又受到特定地域的生存环境、文化习俗的制约和渗透影响,东西南北中,同中有异,大同小异,五彩缤纷,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地域性、局部性的色彩。
信仰礼仪习俗,是文化人类学,包括民族学、社会学、民俗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广泛涉猎民俗民间约定俗成、长期流传的饮食、服饰、住宅、用具、语言、职业、社会组织、行为规范、道德准则、婚丧嫁娶、节日庆典、教育、审美、艺术、娱乐、禁忌等各个方面。
一、回族的起源,形成及发展分布概况
(一)回族人口分布状况与居住特点
回族亦称回回民族,是中华大地上孕育产生并被国家认定的56个民族中人口较多、分布最广的一个民族。据统计,回族人口共计940余万,位居全国第三位,“大分散,小聚居”的方式遍布于全国各地。银川市有回族人口46.04万,约占银川市人口的26%。
(二)回族独特的生活习俗与礼仪习俗
回族的独特生活习俗与礼仪习俗,是在回族形成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的,具有较深的历史根源和社会根源。从宏观方面说,它是回族人民为适应个历史时期的不同境遇和社会生活需要,约定俗成、世代伟承、共同自觉遵守的思想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因而他带来浓厚的宗教性与民族性,从微观方面看,分散聚居于全国各地的回族,由于种源、教派、客观环境和文化类型的不同,又具有复合性、地域性的特点。回族民俗和其他民族的一样,作为历史和社会的产物,必然会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他随着历史发展而发展,保存其优秀的、先进的、淘汰其过时的、落后的,以适应不同国情和时代潮流的需要。各民族的经济发展基础与发展水平有高低与发达落后之分,民族本身和民族文化绝无优劣高低之分。对于回族中具有独特色彩、深刻民族性与广泛群众性的风俗习惯,我们应视作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一个组成部来研究对待。
1、回族的生活习俗与禁忌习俗
回族长期与汉族杂居,为保持自己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禁忌习俗(禁猪、禁食自死动物、禁烟酒、禁偶像崇拜等),一般采取小集中的方式在一定范围内聚居在一起,既便是在城市里也愿意一条街、一幢楼或一家一独院,一个单元居住。农村回族盖房不看风水,只注意选择地势好、日照足、清洁和用水方便之地。住房建筑格局一般与汉族无多大区别,但门窗喜欢采用阿拉伯建筑风格的拱形,门帘屏风、廊檐等饰以富贵吉祥的花卉或果木图案,大门两侧一般有用阿文或汉文书写的楹联,下面墙壁喜欢绘上壮美的自然景观或磁砖拼成阿拉伯风格的白绿相间的几何形图案,室内西墙上一般都悬挂阿文书写中堂及伊斯兰教圣地天房的挂图或著名清真寺的图画。因为伊斯兰教禁止偶像崇拜,大多数回民住宅内外,都不用有形人像、神像、动物、鸟类、昆虫等作装饰图案,穆斯林一般都严格遵守一戒律。
回族民居注意清洁卫生和环境优美,一般每家都备有铜制、搪瓷制、铝制、锡制的汤瓶(有盖、有把、有嘴、呈鼓状的圆形水壶)以备平日大人、小孩洗手洗脸用,全国各地的清真寺和回族经营的饭馆、食品或服务行业,一般也备有汤瓶,久而久之,相沿成习,聚居城市的回族家庭,即便是住上了现代化的住房,中年以上的人还是习惯在卫生间放个汤瓶洗手洗脸。回族家庭一般都有洗大净(伊斯兰教习、阿拉伯语称为乌苏里、用清洁的水洗耳恭听涤全身)用的陶、铁、铝、铜、木质吊罐(腹大口小、两侧有耳环可穿绳悬挂,罐底有漏孔,用木塞堵或开),吊罐挂在专用的浴房中,地下修下水道(俗称水窑子),上盖木板或石板、水泥板。清真寺里也设有中、大型的沐浴堂,以备穆斯林礼拜前作“小净”回民通常用波斯语称为“阿卜代斯”,是伊斯兰教礼拜前的规定程序之一。
回族日常生活中的卫生习俗,主要源于伊斯兰教习,如禁食未经宰杀的自死禽畜、血、猪(伊斯兰教认是会传染疫病的不洁之物)等,吃牛、吃羊、鸡、兔时,必须请洗过大小净并懂得宰牲戒规的教职人员活体宰牲,还要提前几天喂清洁干净的食物和水,使其成为洁体后再宰杀。回族群众还讲究衣帽整洁,勤剪指甲毛发,饭前洗手、饭后漱口,注意环境、家庭卫生,水井水窑都要加盖以防赃物入内,就是河里挑水也要等水流百步无脏物时再挑,再加上伊斯兰教禁用烟酒、禁止求签、赌博和请巫婆神汉装神弄鬼等陋习和不良习惯,这些良好的生活习惯反应了回族人民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风貌,也为健康长寿带来了莫大益处。
自明代官方禁止“胡服”以来,回族在部分改着汉装的同时,也保留了一些带有伊斯兰教和民族特色的着装习惯,明显的特点是:男顶号帽女盖头。各地回族男子都爱戴白色的无沿帽,欲称号帽、孝帽、回回帽、巴巴帽或礼拜帽(回族礼拜叩头时要前额鼻尖着地,带无沿白帽方便礼拜,也有洁净、清真之意)。号帽以白色为多,也有灰、绿、棕、黑等色,多在秋冬季戴深色帽,云南回回还有戴红色尖顶无沿帽的。因地区或教派不同,有戴小圆形开沿帽的,也有戴四角或六角形尖顶无沿帽的,如哲合忍耶教派的穆斯林一般戴白黑色圆边六角尖顶无沿帽,帽顶还用同色布缀成疙瘩,六瓣表示坚守六大信仰(信真主、信天仙、信经典、信圣人、信后世、信前定),帽圆表示万教归一,帽顶表示真主独一。西北地区的回族还喜用金钱镶边或成几何形纹饰,平时还有戴白色针织套花软帽的;海南三亚地区的回民,还在帽前正中用阿文绣上“真主至大”或“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的经文。回族伊斯兰教职人员阿訇、一般戴绿色号帽,穿白、灰、黑色的准拜(阿拉伯语,译为拜衣或长大衣,近似现代西式大衣,但用对襟制服领),教长、阿訇在主持礼拜或会礼时,要用白、黄、绿色绸料或布料缠头,教法上称为缠“太思达尔”(波斯语音译)。
回族男子一般不留长发,却有留胡须的习惯,中年男子喜留一字胡,人称之为“汉人一大片,回回一条线”。老年人一般都剃光头,留“山羊胡”。西北等地的回族男子一般都爱穿白色对襟褂子,外套黑色夹棉对襟坎肩,即所谓的“白汗褡,青甲甲”,以前还穿大档裤和麦赛袜子(原为麦赛海,阿拉伯语,译为皮袜子)和字鞋(俗称当地回族妇女习惯在自制的鞋跟和鞋势上绣上花饰或图案,故称)。
回族女子爱戴用纱、麻、绸等制成的盖头,把耳朵、头发、脖子都遮盖起来,从头顶披至肩上。一般是未婚姑娘戴绿色,中年或已婚女子戴黑色的,老年妇女戴白色的。过去回族妇女的服饰讲究宽、大、肥、素净,既便是年轻女子着装也讲究鲜亮而不妖艳。如各种颜色的大襟衫、旗袍、半大褂子等,少女和年轻媳妇讲究色调鲜亮,红绿搭配或翠兰、浅绿、粉红、藕荷色丝绸、轻纱或丝绒;中老年的妇女多着素净的白、灰、蓝、黑等颜色的衣服。一般回族女子从小就要扎耳朵眼,七八岁开始戴金、银制作的耳环,成年以后还喜戴戒指、项链、珠串等饰物,有的还用桃红点额、用海纳(阿拉伯名,我国学名凤仙花,俗称指甲花)染花指甲。
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回族服饰打扮也日益丰富多样,新颖时尚,有些回族妇女还烫发、剪发、染发或留披肩发,除中老年妇女外,年轻女子大多数已不戴盖头或用五彩尼龙纱巾代替。但从南到北,男顶白帽女盖头;崇尚黑、绿、白三色;佩金戴银等传统伊斯兰教俗和民族特色仍保持至今。
回族的饮食习俗具有鲜明的伊斯兰教风格和民族特色,现代的清真食品与菜肴中,许多都是由唐至今世代传承下来的。如油饼(俗称油香),“本为胡食,中国效之”。哈鲁瓦(糕点,原为波斯语)是阿拉伯地区的甜食,饫馍(阿语称为“图尔木”烤饼之意)还有秃秃麻食(俗称麻食)、糊饽(炒烫面饼丝)、卷剪饼、粉蒸牛肉、塔斯密(烩羊肉丝)、抑蒸羊、米粉汤、油茶等,在元代大臣忽思慧编的《饮膳正要》、明代黄正《事物绀珠》等著作中都有过记述。明代马愈《马氏日钞记》中还说:“回族茶饭中,自用西哉香料,与中国(指汉族)不同,明末清初,回族在传统回回食谱基础上创新发展出的羊肉泡膜、腊羊肉、粉蒸肉、牛骨髓油茶、水盆牛羊肉、柿子面饼等特色食品,以及兰州的牛肉拉面,宁夏的手抓羊肉、烩羊肉、羊羔肉、羊杂碎和油香、馓子、花花等各色油炸食品,北京的涮羊肉、爆肚、豆汁等代代相传的回族日常食品。清代在北京盛行起来的全羊席,作为规格很高的宫廷宴席,几乎括了全国各地回族的名馔佳肴。据统计现全国清真菜谱和食品约有两千多种,都是各地回族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下不断交流发展出来的。受到了各族群众和国际友人的赞赏和欢迎。
回族忌吃猪、骡、驴、马、狗和猛兽凶禽,喜吃佳美干净且性情温顺的牛、羊、鸡、鸭、鱼和各种甜食炒货,以及独特的饮茶习惯等。主要是遵崇伊斯兰教规定和长期农牧和经商生活中形成的养身、补益、保健习俗所致。如北方回族的“熬茶(将麦料炒焦后碾碎泡茶),云南回族的烤茶、湖南回族加有芝麻、豆子的擂茶,宁夏、甘肃回族喜欢饮加有芝麻、豆子、桂圆、葡萄干、枸杞、果干、核桃仁、冰糖的“八宝盖碗茶”和用陕青茶、白糖、柿饼、果干冲泡的“白四品”、用砖茶、红糖、红枣、枸杞冲泡的“红四品”,以及用绿茶、山楂、芝麻、姜片、果干冲泡的五味茶等,都是根据饮食习惯不同,从滋补养身,生精益气、消食健体及热情待客等方面着想,为以茶文化闻名世界的中华民族增加了新色彩。
2、回族的信仰习俗和礼仪习俗
回族不崇拜图腾,不崇拜偶像,不信仰福禄、寿、财、风、雨、雷、火等杂神外道,伊斯兰教是回族信仰的唯一宗教,这与回族的族源和形成发展历史有着密切的关系。回族先民是在伊斯兰教创始初期与该教陆续进入中国的,元代大批入华的穆斯林,虽都是伊斯兰教徒,但来自不同国度,不同种族,不同宗支流派,因而中国回族伊斯兰教是流而不是源,在千余年的传播发展过程中,以正统派(又称主流派、迁士派、逊尼派)为主体,又受到什叶派、乃格什板顶耶等教派和中国传统文件的影响,形成格底目、虎夫耶、哲合忍耶、尕得林耶、伊合瓦尼、沙孜林耶、库由林等教派和门宦,“它们有的重视伊斯兰教的教乘修持,有的只重视伊斯兰教的道程修持……,有的还带有苏菲派神秘主义和禁欲主义的色彩。”形成了中国回族伊斯兰教的复合性特点。
宗教是一种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它包括宗教信仰、经典、礼仪、义务、善行、教派、艺术、建筑等各个方面,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完善和发展变化的。中国回族伊斯兰教哲学思想的最大特点就是在继承伊斯兰教基本教义(信仰、认识论、世界观、方法论)的基础上,吸收儒家思想和语言,使其更加系统完备并富于中国的风格与特色。明清以来,一大批中国回族穆斯林学者的著作,如王岱舆的《清真大学》、《正教真诠》,刘智的《天方性礼》、《天方礼典》、马注的《清真指南》、马德新的《四典会要》、《宝命真经直解》等,都是用中国回族通行的汉语与阿语波斯语混合的“经堂语”,阐述伊斯兰教基本信仰和教义、教法、教规、礼仪等名著、至今仍为全国各地的回族伊斯兰教和回族穆斯林所采用和奉行。
简而述之,回族穆斯林的信仰特点为内心诚信、身体力行、诵念表白、贯彻始终。回族伊斯兰教将其基本信仰归纳为六种,通称为六大信仰。回族宗教学者将其归纳为[包总的伊玛尼(信仰)和[伊玛尼颂歌],为便于教习、记忆、还配上音调、教给教民,在日常宗教活动中反复诵念咏唱,并认真贯彻执行。
回族群众的宗教礼仪可分为宗教性礼仪和民俗礼仪两个部分,宗教礼仪严格按伊斯兰教的传统礼仪和不同教派的规定进行,民俗性的礼仪即受到伊斯兰教规定的制约和影响,也有入乡随俗,与中国传统礼俗和临近民间礼俗交流融合的成分,大同中也有一些差别。回族穆斯林的宗教礼仪有:教乘修持方面有念、礼、斋、课、朝五大功修。
念的意义在于记主、即念念不忘真主之意。对伊斯兰教的基本信仰如[清真言]、[作证词]、[总信词]、[分信词]和教法规定的求护、求佑词等,要当众高诵或私下默念或心念,要时时念,处处念,还要心悦诚服、身体才行,才算是一个合格的穆斯林。伊斯兰教规定在各种宗教场合的念词很多,除以上所述外,还有[认一言]、[赞主词]、[赞圣词]、[求恕词]、[包总伊玛尼]、[细分的伊玛尼]、[六大信仰]、[十大天仙尊名]、[二十五圣人尊名]、[问答词]、[沐浴赞词]、[握手赞词]、(又名[拿手]、[习尔林]、[学习礼拜]等都配有音调、教给教民学习,可以当众高声赞念的普及宗教知识的歌调。
礼即礼拜,阿拉伯语称为《撒拉特》,波斯语称为“乃玛子”。回族穆斯林认为礼拜是认主、事主、敬主的门路和阶梯,每个穆斯林正心修身的机会,也是每日必须完成的功课。回族穆斯林每日要行五时之礼,即“梆达”(“晨礼”,东方红霞出来前)、“撇申”(“响礼”中午太阳稍偏西时)、“底格”(“晡礼”太阳偏西45度时)、“沙目”(“昏礼”日落到红霞全消时)、“胡夫坦”(“宵礼”天黑后到翌晨时)。每七日作“主麻”(“聚礼”一次,每年开斋节和宰牲节还要举行两次“会礼”。礼拜前要做到把心从庞杂的事中收回,一心向主,要做到水净、衣净、地方净、举意、认时、面向西、教法上称为“外六件”;礼拜时要虔诚敬主拜主,在阿訇的带领引导下,按礼拜的程序一步一步做,要大赞、立正、念天经、鞠躬、叩头、坐定、教法上称为“内六件”。清真寺阿语称为“麦斯吉德”,是回族穆斯林礼拜的主要宗教活动场所,回族聚居的街、区、村、镇、都建有一座或多座清真寺,方便穆斯林就近礼拜。
斋、阿语“素目”的意译,伊斯兰教规定教历九月(回族俗称莱麦丹月),继食绝色,斋戒一月,以便磨练穆斯林意志,锤练坚韧精神,回族中称为“封斋”、“把斋”。斋月斯间穆斯林要“清心寡欲,专事真主”,日出前进食后开始“封斋”,白天不饮不食,诵经赞圣,礼拜真主。因为教历九月是《古兰经》颁降之月,穆斯林视为最尊贵的月份,所以斋月前后是宗教活动最活跃的一段时间。一般斋月前要“念夜”(回族称为转“白拉提”赎罪,白拉提系阿语,郝免罪过之意),因为伊斯兰教历八月(回族称为舍尔巴乃月)也被视作珍贵月份,每日晚间回民家家户户准备饭菜,全家聚集在一起,请阿訇念经,为他们祈求真主赦免一年中的“罪过”。这个月的夜晚叫“白拉提夜(赦免之夜),还要在清真寺举行集体念夜活动,为全教坊的教众祈求赦免,回族群众称为“了夜”。整个半月中,清真寺的教职人员,受教众邀请挨家挨户为教众念经祈祷,回族称为“转白拉提”。传说斋月二十七日晚上天堂之门大天,真主尽赦一切罗亥(又名洛合,即亡灵)并差使诸天仙到人间祝福致贺,真主也要在这个贵重的夜晚(格德雷夜)预定每个人的全年大事,回族群众整夜不眠,家家户户聚在一起坐夜,一边念经赞圣,一边等候亡灵天仙来临。在斋月中,回族教众家家备有果品、油香、饭菜,一方面要施舍给邻里,亲朋或穷苦伤残者,一方面晚上请念经的宗教人员同吃斋饭,晚上上寺时还要分给一同礼拜的教众,回族穆斯林称为“散开斋”,这些都是斋月中特定的一些施舍方式。斋月中还要增加“特拉威赫拜”(“间歇拜”)礼拜,与“宵礼”(即“胡夫坦拜”)合并举行。这种种礼拜与主麻聚礼一样,是一种公众联合祈祷方式,距寺近的可到清真寺举行,距寺远的可以聚众举行,也可以在家庭里举行。一般要礼二十拜“圣行拜”,由瓴拜师领着礼,每两拜出一次“色俩目”,“四拜为一单元,休息时集体念[间歇拜赞]。斋满之月要举行盛大的开斋节及欢度节日的宗教活动,斋月前及斋期一月中,在各种宗教活动和日常封斋中,还要咏赞圣的诗歌(回族称为[拜提])”。
课,回族穆斯林称为“天课”(阿语称为“宰可太”意为纯洁),伊斯兰教规定财产不能完全据为已有,应有社会和穷人的份额,交散天课(回族民间俗称为“散乜贴”)者不仅自己的钱财获得纯洁,灵魂也得到净化。天课本为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国家的一种税收制度,对各种私人财产的纳税比便都有明确规定,我国回族伊斯兰教不实行这种天课制度。一般的课散主要是学粮学课(给清真寺教职人员的薪俸和供养)和“费土尔钱”(俗称“开斋节捐”,即按人口向清真寺交纳的课税,斋月不出散费土尔钱就不算完美)和“所的格”(“乜贴”即施舍或布施等),有的教采取募化方式,有的采取摊派方式,一般由学东或乡老至教众家中收取或由教职人员挨家募化,乜贴也是对教职人员或穷人的一种课税,作为施舍,不限数额,随时随心施散。
朝,伊斯兰教的五大功修之一,即到麦加朝觐克尔白圣地,阿语称为“罕志”。回族穆斯林不分男女,一生中要去天方朝觐一次,称为“哈吉”(宗教知识渊博的学者),是一生中最荣耀高尚的大事。朝觐分为“正朝”(“罕志”,“主命朝”,凡有能力者,力争教历12月上旬去麦加单朝一次)和“副朝”(“逊乃提”,“圣行朝”,在正朝之后或一年中任何时候履行,但不能在教历12月9日——12月12日四天正朝时间内进行);可以连朝,即将正朝与副朝连在一起进行,只受戒一次,朝完宰牲开戒,也可以先朝到麦加受戒做副朝,等正朝开始,再次受戒完成各种功修后再宰牲开戒。
朝觐的具体程序为先洗大净,披戒衣(用白布两块分披于身,长的一幅披于上身,露出右臂,短的一幅围于下身遮住羞体。不能穿插缝过的衣、帽、鞋、袜、科头跣足穿拖鞋。妇女素装,可以露面和手),礼两拜“受戒圣行拜”再做副朝的举意:“主啊!我确要去做副朝,求你使我容易做到。请接受我的诚意,为了尊严的主,以此受戒而副朝”(念诵原文及译文均可)。做正朝的举意为:“主啊!我要去做正朝,求你使我容易做到。请接受我的诚意,为了尊严的主,以此受戒而正朝”。接着还要高声、反复念诵[应召词],首次环游天房。游时由向导领导着朝觐者边转边[诵祷词],不会念者可念[清真言]、[作证言]、[大赞词]或其他祷词。转到黑石(禁石)时要高诵[赞词]、天房门与黑石之间叫木雷太在木(意为祈祷必准处),要环游七圈,边游边咏诵[赞词]。转完后在伊卜拉欣立足处立两拜“圣行”,礼毕要去吻黑石或向其致意。游完天房后要先登上萨法山高处面向天房致意并诵读念[祷词],然后向麦尔卧山往返七次,在结束时还要面向天房致意并诵念[祷词],结束后去渗渗水(阿语称赞目赞目)饮水处尝几杯清凉甘美的圣水,有的还用汤瓶接圣水带回,给无力朝觐者分饮沾吉。首次受戒结束后,在麦加休憩,直到教历12月8日前往圣山(米纳山)小住并再次受戒,12月9日在阿拉法特平原念经礼拜,诵经赞圣,直到黄昏再返回米纳,途中在穆兹代里发停留休矩并将昏礼霄礼合并举行,礼毕找小石子40余颗,返回米纳后去射石场射石进行象征性的驱魔打妖活动,然后宰牲开戒。最后在返回前,还要再次环游天房进行辞朝。
朝觐既是一种朝拜圣地、敬谒圣陵、圣寺、游览白格尔陵园、古巴清真寺、白德尔战场、双向清真寺、希拉洞等穆斯林欢聚交流的难得机会,整个朝觐期间诵经赞圣、相互交流学习,朝觐者还在聆听赞赏之后,将现场出售的各种风格的赞主赞圣诗词集和录音带购回欣赏学习。
3、回族节日习俗
回族穆斯林奉行伊斯兰教的天命五功,也把伊斯兰教的宗教节日和带有传奇色彩的纪念日,作为全民族的重大节日来庆祝,其欢度节日的程序和方式也保持着浓厚独特的伊斯兰色彩。回族的民族节日和纪念日都以伊斯兰教的希吉来历(即回历或教历)计算,有:
开斋节 阿语称为“尔代.菲土尔”,因而有些地区的回民称为“小尔代”(称古尔邦节为“大尔代”),与古尔邦节、圣纪节并称为回族的三大民族节日,在斋月期满的教历10月1日举行,是一个规模盛大礼仪隆重的民族节日,一般要过三天,因而节前外出的回民都要提前赶回家中,把院内院外打扫干净,家家备足富有民族风味的食品以备过节和给亲友拜节。开斋节的主要活动是盛大隆重的宗教性会礼,节日那天拂晓都要早早起床,成年穆斯林洗大净沐浴净身,男女老幼都要梳洗干净并换上新轩的民族服装和鞋帽,有些地方还要张灯结彩挂上欢庆开斋节的横幅。太阳升起之后,从四面八方高诵赞词汇集到清真寺或寺外较大的庭院广场,先互致祝贺,散乜贴或交纳开斋节捐,听教职人员招手后站好班举意:我虔诚为真主面向克尔白方向,跟随伊玛目,随着咏诵[大赞词]礼两拜“开斋节拜”,礼法为跟随伊玛目一齐抬手念[大赞词];然后右手握手腕,念[色那]、[求护词]、[太思米],再随伊玛目三抬手诵三遍[大赞词],诵毕右手握左手腕置于脐下静听诵读经文,念毕跟随伊玛目边诵[大赞词]边弯腰鞠躬。起立后自己念[太思米],静听伊玛目诵经,念完随伊玛目三抬手诵三遍[大赞词],然后鞠躬,两拜礼完静坐听伊玛目高诵[呼土白]后礼成。会礼结束后,由阿訇带领游祖坟、念[锁儿](又译为[苏勒],《古兰经》选段),追悼亡人。然后走亲串友相互拜节祝贺,回族青年还喜欢在这喜庆的日子里举行婚礼,有些回民聚居的地区还组织各种文娱活动增添喜庆欢乐气氛。
古尔邦节 阿语音译为“尔代.古尔邦”(牺牲节)或“尔代.阿祖哈”(献牲节)、回族穆斯林称为“宰牲节、忠孝节、大尔代节”,是伊斯兰教三大节日之一,在开斋节后七十天(教历12月10日)举行。据伊斯兰教传说,先知易卜拉欣夜梦真主命他宰杀爱子伊斯玛衣勒,他遵命执行时,真主派天仙背来一只羊代替献牲,从此就把这天定为宰牲节。回族穆斯林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古尔邦节也像开斋节一样,除宗教色彩外又具有了很多民俗色彩,成为全民性的民族节日。回族人民过古尔邦节规模一般很大,多以乡、镇或教坊为单位举行,习惯要过三天(也有过一天的)。古尔邦节的会礼活动程序与开斋节相同,只是举意时把名称改为:“尔代.艾杜哈拜”(宰牲节拜),并在会礼后要举行盛大隆重的宰牲典礼,有条件的穆斯林都要宰牲祭献真主,一般规定一人宰一只羊,七人宰一头牛或一只骆驼。回族穆斯林认为这天宰的是自己离世后过“岁拉提”桥(通向天国的桥)的乘骑,所以要挑选体壮健美无残缺的牲畜宰杀。所宰的肉要分成三份,一份自食、一份送亲友、一份舍散给穷人,血液粪便和吃剩的骨头都要深埋。节日这天要举行宰牲仪
(阿语称为“古雷巴尼”),负责宰杀的教职人员要高诵[宰牲赞词],然后操刀放血集体肃皮剔肉,场面极为壮观。典礼后,家家访亲拜友,馈赠油香、果品、肉菜祝贺节日,有的要请阿訇到家念经吃油香或游坟祭祖、举行文娱体育活动。
圣纪节 伊斯兰教兰大宗教节日之一,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诞辰和逝世的纪念日,相传穆罕默德诞生于教历纪元前五十一年三月十二日(571年4月21日),归真于教历十一年三月十二日定为“圣纪”(又称“圣忌”)。国外穆斯林一般都是纪念他的诞辰,在这天诵经、赞圣、讲述穆圣的生平贡献和精神美德。我国回族穆斯林一般将二者合并举行(俗称“圣会”),象给先人作周年一样,要过“尔麦里”(念经作善事),自愿捐献粮、油、肉、菜和钱物,并在清真寺大院里张灯结彩,摆好桌椅。过节这天,回族穆斯林聚集一起围桌而坐,诵经、赞圣、高声咏唱[经堂歌调],等肉煮好后设宴聚餐,有的几十桌,有的上百桌。笔者在宁夏泾源县参加一次圣纪节聚餐,院后埋有十余口大锅煮土豆烧牛肉,清真寺大院内设有百余桌,穆斯林成年男子千余人,每人提一小桶围桌而坐,妇女娃娃在墙外观赏嬉笑,肉菜煮好,每桌派一代表手执大号搪瓷盆去盛,盛好再绕圈后排队,等大家都盛满后,一声哨响,快步走向自己的桌子菜盆放下后每人夹一筷子就油香大馒头吃,余下的菜倒入桶内,如此反复10次,上桌者吃好了,10个桶也轮流装上肉菜了,以便回家给家人同享圣餐,场面盛大、热烈、壮观、人山人海、有条不紊,充分表现了回族人民团结、友爱、平等、热情、守纪的优良品德。也有的教坊不设席聚餐,宰杀牛、羊后按户分配,由各家自己过尔麦里。
回族除过以上三大节日外,还过阿舒拉节、法图麦节和登霄节等。阿舒拉(出自希伯来文,意为第十天)节在教历正月初十日举行,为纪念传说中远古洪灾时,圣人努哈(诺亚)以舟方救人类避难,并施以杂豆粥救助饥民之事,回族穆斯林这天要吃杂豆粥(民间称为忆苦思甜饭)以纪念。法图麦节在每年教历九月十四日举行,是纪念穆罕默德女儿(阿里之妻)辞世的节日(民间俗称“女圣纪”)这天回族妇女们收敛粮钱,设备饭食,选一个住宅宽敞的回民家中,架起磊锅熬杂豆粥,请阿訇念经祈祷并咏唱赞颂圣女的诗歌,请全坊男女一同来吃杂豆粥,以纪念圣女在其夫阿里征战时,熬豆粥慰问士兵的事迹。有些回族教派也崇敬颂赞阿里,这可能是什叶派的影响。登霄(阿语称为尔拉吉,阶梯之意)节是一些笃信伊斯兰教的回族穆斯林,为纪念穆圣躲避反对派谋害,由哲不理勒天仙陪伴,于教历纪元前一年(621年)七月二十七日夜,在耶路撒冷登霄看到天堂、火狱并定下五时礼拜之事。这天晚上穆斯林聚集在本坊清真寺礼拜祈祷听阿訇讲《卧尔兹》(讲经)及穆圣登霄的传说,以示纪念。
除宗教节日外,有的回族穆斯林还要过白拉提夜和盖德尔晚夕等珍贵的纪念日,聚在一起进行礼拜、祈祷、讲经文及宗教传说故事,回族民间称为“念夜”。有些教派还崇拜本民族本地区的圣徒、圣墓,祭日时为他们举行“尔买里”祭祀。哲合忍耶教派不定期在礼拜后或专门时间举行“打意尔.迪克尔”(围成圈子的记主圣会),数十人围在一起,把记主词、清真言、穆罕麦斯、麦达耶亥等赞词和喜主诗词、圣歌等串起来咏诵。有领、有合、咏诵到“喜主狂热的境界时,可以不受教法约束,用乐器伴奏,甚至还可以翩翩起舞”。回族除伊斯兰教的节日和国家统一规定的节日外,一般不过元旦、春节和汉族与其他民族的岁时祭祀节日及水会、歌会等活动(有时参加也主要从事 商贸活动)。有些地区的回族为了民族团结和尊重其他民族的传统习惯,也过春节、中秋节等节,吃牛、羊肉饺子、粉汤饺子、包清真粽子、制作清真月饼自食或给亲友或汉族同胞拜年贺节送礼外,主要用作销售。回族的宗教性习俗一般均具有全民性,稳定性,纪念性的特点和较浓的宗教性商贸性特点,民众性、娱乐性均居于次要地位,不同地区、不同教派的庆祝活动方式也不尽相同,就是共同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之间也存在着一些差异。回族人口较少或受现代文明影响较多的城市或沿海地方,少部分回族青年宗教意识愈来愈淡薄,少过或不过回族传统节日,而热衷于过洋节日甚至非伊斯兰节日的现象也存在,但这并不影响回族传统节日的广泛性、独特性和深刻的文化内涵及积极意义。
4、回族的婚礼习俗
回族的婚礼习俗既有伊斯兰教的影响,也有明显的民俗特点,而且各地回族在婚姻条件和程序上也不尽相同。就带着普遍性和传承性的方面来说,伊斯兰教重视婚姻,认为婚姻是“瓦直卜”(当然),为繁衍子孙而结婚是“逊乃提”(圣行),反对逃避现实去独身或当苦行者。伊斯兰教也认为婚姻是组成家庭的先决条件,家庭又是组成社会的基础。伊斯兰教教法典籍《伟戛叶》经中明确指出:婚姻是“尔格代”(缔约),就是男女双主通过“依扎布”(责成、提议、说亲、求婚)和“改布利”(接受、同意)的过程,再征得双方“卧里”(主婚人、监护人)同意,交纳一定的聘金聘礼后,由两个以上的证婚人证婚念《蜜卡哈》(《证婚词》),作证即可。中国回族除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符合结婚条件者需先到民政部门登记领取结婚证才能按教法举行婚礼,对违反婚姻法的婚俗如多妻制等也已废止不用。回族还禁止血亲、近亲婚姻,提倡优生优育和良好的社会风尚,对弟纳嫂(偏僻山区的抢寡女)、同时娶两姐妹(俗名两挑担等)陋俗也反对。禁止对于非穆斯林的异族婚配。在聚居地区按《古兰经》第二章222节中“你们不要娶以物配主的妇女,直到他们信道……你们不要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以物配主的男人,直至他们信道”的训示,一般经双方协商同意后,要求汉族或其他非穆斯林一方皈依伊斯兰教或愿意接受并遵守回族风俗习惯,才能正式确认婚姻关系。
回族的婚姻形式从古至今主要有同族婚、教内婚、表亲婚、交换婚、招养婚、回汉婚姻等类型,从唐代开始就已盛行的回男娶汉女的传统习俗,虽经过一些波折,但一直延续至今,回族娶宗女与汉女至今仍是最广泛的婚姻形式,所以在民间有“回爹汉妈,汉族是回族的舅舅”的说法。无论回男娶汉女或回女嫁汉男,虽民间仍有人持反对态度,但《宪法》、《婚姻法》都予以保护,男女婚姻自主,自愿结婚,任何人都不得干涉。
回族婚礼的程序和方式,虽大都是按教规厉行,但由于时代的发展,地域的不同,表现出更浓的传统民俗特点和多样化方式,一般来说要经过提亲、送礼、定亲、登记、嫁娶等过程,城市里多不尊行传统的习惯,以自由恋爱形式结婚为时尚,但农村一般须请两个以上的媒人(或称介绍人),一个代表男方,一个代表女方,带上茶、糖、果品、糕点等礼品去双方家里求婚相面、介绍情况、征得双方家长和当事人的同意后,再选个吉日(一般都在主麻日)由女方直系亲属去男方家里落实情况(宁夏叫“家”),如果女方亲属满意,再选适当时间由男方去女方家道喜定亲,男方要在长辈陪同下,提上礼物(包括茶叶、干鲜果品、糖、花生、芝麻等10-12个贴上红纸的礼包,以及四季衣服、布料、绸缎、手表、车子、收录机、羊只、大米和手饰、金器等)。妇方家也要宰鸡、宰羊、准备鲜果食品,以便按教规举行隆重的定新纳聘(回族叫纳“麦哈尔”)仪式,男女双方都要请阿訇带领各方亲属参加过“尔买礼”,由阿訇诵读《古兰经》有关章节并进述两家情况和攀亲的好处及祈求真主保佑亲事平安顺利,仪式完成后吃宴席并商定婚礼日期。
回族的这种定亲纳聘活动是全世界穆斯林通行的一种教俗,聘礼聘多多少可根据经济条件量力而行,但为了保障妇女的权益,防止男子朝三暮四,以财骗色等对婚姻大事不严肃的态度,纳聘定亲之后,便不能悔约,如果中断婚姻关系或离婚,聘礼聘金丝毫不能索回。
回族结婚不看黄道吉日,一般以伊斯兰教的主麻日、宗教节日或本人还有向未来女婿回赠衣帽鞋等礼品的习俗,以示关怀爱护之意。婚期前有些男方还要送羊只、大米、油香等去女方家进行摧装,让女方尽快作好准备,各地回族的迎亲方式也不尽相同,有的用彩轿彩车,有的用骡子毛驴,有的男方请一位新婚不久的媳妇提上里外新的衣服和食品等迎亲礼品,去女方家把核桃、枣子、糖果撒到女方院内摧装迎亲,有的女方在结婚头一天设宴款待亲友和邻里,赴宴者一般都要送衣服、鞋袜、布料或钱物、为女方填箱,出嫁当天,女子还要洗大净(俗称洗离娘水)、绞脸、边梳装边哭嫁。有的离家前还要由父亲或爷爷亲手送小巧精装《古兰经》文本,有的由新郎的舅舅领上几个壮汉抬轿牵马、拉上染红脊背、角扎红绸的摧妆羊去迎娶,有的女主还要请上几位上有老、下有小、夫妻和睦,家道兴旺的亲友睦领去送亲吃宴席,有的送亲迎娶路上若遇其他娶亲人马、新娘子要互换腰带以防冲喜等等。
回族婚礼一般不用鼓乐和司礼人,也不搞拜堂、撒账、颠轿、跳火盆、过独木桥等汉族习俗,一般新娘子迎进门后,先要按教俗举行行证婚仪式,在堂屋正中设一方桌或条桌,阿訇坐正中,证婚人和新郎父母坐两边,新人跪或站在铺有拜毡(上寺礼拜用的毡毯)的桌前地上。阿訇诵读《古兰经》有磁片断并念[蜜卡哈]写[依扎布]证婚。仪式完后,送新人入洞房、阿訇和家长将早已准备好的糖果、枣子、核桃、撒给新人和贺客以示祝福和施舍(俗称撒金豆或撒喜)。西北一带还有“耍新郎”和“耍公婆”的习俗,写完婚书,新郎行动稍慢,就会被贺喜的同辈人拦住,用锅烟、墨汁抹脸,老一辈贺客则要把新娘的公婆拥到院子里,给他们翻穿羊皮袄,脖子上挂铃铛,两耳挂红辣椒,涂上花脸,让他们倒骑毛驴或作坐骄状,在院内转圈逗笑嬉戏,回族民间讲究喜事三天没大小,咋耍咋闹都不恼,有的地方新郎新娘还要拿上墨碗,抢着往亲友脸上涂抹以示尊敬。
回族闹新房的习俗与汉族基本相同,但一般都是较文明,不过份难为、折磨新人的闹法。西北回族聚居地区、有的要请一位能说会唱幽默风趣的人[表针线]、[摆嫁妆](又称陪房),边说边唱,夸赞陪房、新房摆设、新郎新娘的才貌和新娘的心灵手巧,并不时穿插赞美真主恩赐,双方家长为儿女精心操办以及好社会好生活带给回族人民的幸福生活等。有些地区还要请唱家子(民间歌手)在审席上表演[宴席曲]唱谢媒人、谢贺客、谢厨子的歌调等。民间回族喜宴,不设烟酒(伊斯兰教禁止烟酒,回民回族喜宴,不设烟酒,任何宴席都不设),讲究吃流水席,一般只摆茶水,果品、油香、大碗烩牛羊肉或清真菜肴,在喜期中输流入席宴请贺客。
婚礼后3-7天内,新郎要准备礼品陪同新娘回门,看望女方父母及亲属,女家及亲朋也要请吃和回赠礼物,以示祝福。以上所述说明全国各地回族的婚俗既共同遵守伊斯兰教规和传统礼俗,具体方式上又大同小异,呈现入乡随俗的多样化状态。就连乾隆、同治年间迁入原苏联、在俄罗斯文化的包围圈中繁衍发展了百余年的东干回回,在婚俗方面也基本保持着传统的礼制形式(包括“兄终弟继”,新郎新娘仍着“清装”、纳聘、送礼包、阿訇证婚、耍公婆、闹新房等风俗)由此可见回族的传统礼仪习俗有着很强的传承性和稳定性,虽万变而不离其宗。
5、回族的丧仪习俗
回族一般提倡速葬并要按教规不论贵贱贫富都要平等对待,葬之以礼,如果说回族的婚仪呈现着更多的民俗特点的话,回族殡仪及祭奠亡人的礼俗则严格按照伊斯兰教的规定举行,与汉族和其他不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差别很大。
亡人弥留之际,亲属要轻声在病人耳边提念清真言及大赞词并缓缓为其进水以保持口腔润湿。亡人咽气后,亲属要用手摸亡人眼皮和嘴使其闭目合口,并用布把下颔兜住使其不要下垂,然后将埋体头南脚北,面向天房移于浴床之上,不能停尸睡床,也不能置在伙房中,不设灵堂吊唁也不能哭灵祭奠。立即请阿訇或抬到寺上并通知本坊教长及亲友乡领,推选出主持料理丧事的人,按教仪先给亡人净身“穿克凡”(用白布裹尸,俗称空殓布净身(俗称“着水”或“洗埋尼台”)时一般由三人承担,一人专门灌寺上挑来的水,一人用汤瓶壶冲水,一人带上手套(各两副,一副洗上身,一副洗下身)按平时洗大净方式顺序轻轻冲洗并用浴巾擦干净(洗时要用布遮盖羞体,掀开在布内洗),男洗男、女洗女,其他一律不得入内观看,净身后将亡人埋体移至准备好的克番布上(男三件,大卧单要比埋体宽长展在底层,小卧单两件与埋体同长但要开缝,裹时先卷左,后卷右层层包好,再用白布带子将头、或辫子可梳成两缕垂在胸前)。回民还习惯在克番布上撒上香料(冰片、樟脑粉)或香水,屋内点香烛以便防腐驱虫也表示对亡人的怀恋,同时还用《古兰经》文本或钱物等,举行“转费达”仪式替亡人赎罪。穿克番后一般要立即葬埋,如果当天不能埋葬,允许清真寺教职人员和亲友探埋体(俗称(善面)),表示对亡人的哀悼和对生者的劝慰,但不向亡人行礼鞠躬,丧主家人也不能跪地叩拜嚎哭,晚上须请一位洗过大净懂得教义的长者看守亡人(俗称“坐夜”,坐夜时要点上香烛直到天明,由坐夜者或教长、阿訇给亡人念(讨白))或给守夜家人讲经说道进行劝慰。
下葬前要为亡人举行殡礼(伊斯兰教法称为站“者纳则”),一般都由本坊教长或清真寺阿訇担任主持人。有时在丧主院内外举行,行殡礼时,将埋体放在西边、主持人靠近埋体站立,参加者脱鞋在主持身后排班站立,从教法上说,是生者代死者向真主作最后一次礼拜(属意向性礼拜),先举意为亡人进行殡礼,抬手诵念四次[大赞词]、第一次[大赞词]后抬手念[赞圣词](礼拜中的末坐[赞圣词])第三次大赞词后念[祷词],第四次[大赞词]后先左右转脸出“色俩目”。向真主为亡人祈祷时与礼拜作“都儿”不同,不鞠躬、叩头、打坐、一般还不在日出或日落后进行,妇女也不参加殡仪和下葬。
回族的坟墓全都是南北方向打一口大底小的长方形、深5尺以上、长约六尺、宽约三尺的坟坑,坑底挖一个平行的长宽与坟坑相似但高约三尺左右的人能弓身出入的洞,下葬时,先将埋体放入坟坑再打开清朝寺专用的木匣子,将埋体慢慢送入洞内仰面面西放好,再用土坯垒好洞口(忌用火烧的砖)然后填土掩埋。封墓一般堆成鱼脊形或凸形,上面压上土坯或石子(有的盖青石板)以防风雨侵蚀。有些地区在抬埋体去坟坑的路上要诵念经文赞词,下葬过程中要举行“游坟”仪式:由阿訇、满拉为亡人念“讨白”,礼两拜“副功拜”每一拜诵读《古兰经》首章,阿也太库来西一遍,112(忠诚章)章三篇,祈求真主将报酬回赏亡人。有的还讲读《古兰经》36章(雅辛章)或念诵112章,或咏诵《祈祷词》完后丧主要为送葬人散乜贴,有的除送钱外,还要给每人散一顶教帽或将亡人遗物散给主持殡礼和洗埋体守夜人。当晚还要煮米粥,炸油香请操办丧事的阿訇和亲友吃宵夜,以示酬谢之意。
回族对坟地也很重视,一般都要打埂墙或用刺木围起来,下葬后头七、二七、三七、四十日、百日、周年、三周年还要请阿訇、满拉走坟念经,过纪念亡人的《尔买里》请吃油香或肉菜,还要散乜贴给亲邻或穷人。归真教主的祭日则要举行盛大的祭奠,宰羊上百、宰牛10余头,本教派教众陆续从各地起来走坟(教主的坟称拱北)、散乜贴、吃流水席,表示对本坊历辈教主的崇敬与忠诚。总之,回族实行土葬、速葬、丧事从俭、平等对待亡人等传统习俗是共同的。各地回族的丧葬方式和悼念亡人的礼仪,除宗教性仪式外,是各地区回族长期在华夏大地上生活繁衍中各自形成的习俗,方式不尽相同且并非都合乎教法规定,有的尚在更新改进之中。
回族的其他礼仪习俗。回族的礼仪习俗包括信仰、人生、生活、三大部分。除上所述外,还有《诞生》、《命名礼》、《满月礼》,《百日礼》抓周、割礼、宰牲、接待等带有宗教性的礼仪。
回族视出生为人生大礼,孩子出生三天后,要用热水洗掉孩子身上污垢,民间称为洗三,这天亲朋要给月婆子送长面、油香、蛋肉等营养品祝贺早生贵子,主人家要用羊肉臊子面款待客人。孩子满月要举行满月礼,出生满一百天要举行百日礼,亲朋除送营养食品外,还给孩子送手镯、长命锁、衣服、玩具等以示祝贺,主人家照例要款待一番,说明回族受中国传统礼俗的影响是很深的。唯独洗三时给孩子取经名的《命名礼》是回族独有的传统习俗。回族不分男女,一般都有两个名字,一是官名(与汉族一样),一是经名(回回名),官名在孩子出生前后由家长自取,经名要请寺上阿訇命名。
一般在出生三日洗三时请阿訇到家,主人家抱孩子站在门内,阿訇站在门外,先对孩子右耳低念[宣礼词],再对孩子左耳念[尕乃](礼拜时念的[准拜词]),然后,是男孩便在左耳轻轻吹一口气或咬一下耳朵,是女孩则在右耳,这是为了召唤孩子到寺上进教,一生下来就成为穆斯林。接着,阿訇在经典中为孩子选一个圣人或先贤的吉庆名字,男孩经名一般多叫穆罕默德、阿里等,女孩多叫阿依舍、法图麦等,回族除用经典上的圣贤名作经名外,还用出生日月命名,如主麻日出生就叫杜舍儿,斋月生就叫莱买丹,古尔邦节生就叫尔代等。有的不用官名,直接在经名或小名前加汉姓如马穆萨、张哈里、王虎子等,有的则将经名放在前面,官名放在后面,如努尔.穆罕默德.刘桢,哈支.达吾德.马生祥(哈支为朝觐过麦加圣地后的学者)等。孩子周岁时有的还过周岁礼(俗称抓周礼),一般在自己家里举行,先在桌上摆上钢笔、画书、《古兰经》等让孩子抓,抓上《古兰经》,孩子将来当有学问的阿訇,抓上钢笔将来是学者,抓上画书将来当画家等,图个吉祥如意。
回族男童按教法规定在5-12岁时要行割礼(阿语称为《海特乃》即成丁礼),履行天命和逊乃(圣行)的宗教功课,这种良好的卫生习俗,一般由专门的宗教人员或医生实施,群众对成丁礼非常讲究,要宰羊宰鸡炸油香,请阿訇念经过尔买里,亲朋邻里还要给孩子散乜贴以示祝贺。
回族热情好客,穆斯林见面三分亲,伊斯兰教传统见面礼和祝安词在穆斯林和回族中流传至今,一般由致者先说:“色俩目”(平安、您好),答者回说“安色俩目”(平安、您也好)。有的回民致色兰时还握手,相互伸出右手相握、左手抚对方左臂或双手叠置一起以示亲密无间,民间俗称拿手,有的地方引互问安拿手时还唱《拿手歌》。的的教派有《教香礼》散场时,教主与教徒也行《拿手礼》,行礼时“教主把右手伸给教徒,教徒双手握住并吻教主手心三次以示沾吉。”回族牛羊等肉食都要按教法规定由清真寺教职人员宰杀放血后方可食用,宰牲活动已成为一种宗教性礼仪在回族中长斯流传。日常的宰牲可请阿訇到家也可送到寺上请阿訇满拉宰。
网址:回族风俗文化概述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502608
相关内容
民族民俗文化频道穆斯林风俗习惯 – 民族史
生活文化习俗
毛南族的传统节日、生活习俗、饮食文化
[萧放 吴静瑾]中国岁时节日民俗研究综述(1983—2003) · 中国民俗学网
民俗文化与中国人的生活世界
中国少数民族节日与饮食民俗文化特点与表现.ppt
藏族节日文化
饮食文化概论
生活习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