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吃馆子=等位子+买筹子”的日子吗?
古人用筷子吃饭,还衍生出了成语‘箸头朝上’,寓意地位卑微,筷子地位低于勺子。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趣事# #生活智慧小知识# #历史文化趣闻#
今天发一篇旧文吧。
过年期间,还会发一些旧文。过年总要偷懒些。
尚祈见谅。
那天中午,去王家沙买糟货。
排队时瞄了一眼店堂间,发现一楼后面所有桌子都坐得满满腾腾,还有四五个人站在人家背后等位子。
等位子!
我一下子被穿越了。
这是三十多年前才常常可以见到的情形啊。
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初,文革刚结束,人称“第二次解放”,大家都兴高采烈,做起事来也都是兴兴轰轰(jingjinggonggong)的。
但一方面却是百废待兴。
即如饮食业,业内前辈曾告诉我,1949年,上海有11,000多间饮食摊点。到1976年,只剩下了1,100多间,十存其一。
偌大的上海滩,弄到这副招势,现在据说还有人怀念当年,真是脑子畀拉登的飞机撞过了。
所以那时,每家吃食店里都挤满了人。
哪怕只是想吃碗小馄饨,也要排很长的队,至于站在别人后面等位子,则是家常便饭了。
有时候三五结伴出行,一到吃食店,会立马自觉分工。
你到帐台排队去买筹子,我在窗口排队等着取货,其他几位立即肃立人后,一有空位,一骨碌就坐下去,不容有失。
最多的时候,一张八仙桌后面能有十几号人站着等。
为分先后,要说出“切口”,叫一声——“看见”。
谁先叫出谁先坐,煞是好玩。
就为了一个“看见”,也可以吵起来。
“我先看见的。”
“我先看见的。”
“侬眼乌珠看见有啥用场,我先叫‘看见’的。”
“我叫的辰光侬还在店门外头唻。”
还有人出来打圆场:
“好了好了,覅吵了。吃眼点心呀。我做公证人,侬第一,侬第二,伊第三。”
等三拨也愿等。
等的时候还不能离开,离开作放弃论,后面的便可自动替补。
不离开还不算,还要紧紧盯住将属于自己的那几个位子。
我等男生用篮球或足球术语,把这情形戏称为“人盯人防守”。
但有时候又何止一对一,那简直是两三个人的“包夹”啊。
为此,还真没少吵架。为先来后到,为汤水溅到,更为磕磕碰碰。
那年头,男生碰到女生,不管有意无意,一律属于“吃豆腐”。
而吃食店又多出双入对的恋人,男生在女生面前最好斗,雄性荷尔蒙一上来,大打出手亦在所难免。
另外,即便坐到了位置,吃起来也一点儿不舒坦。
背后一寸,便挤挤挨挨的全是人,眼睛都盯着你的碗,你的手乃至你的嘴,很不是滋味。
有些过于激动的女生还要“现场直播”:“快快快,倷(你们)到我这一桌来呀,伊(指我)碗里大馄饨只有两只了,快了快了。”
还要帮我数只数,叫我如何不恼她。
有的人因此而不高兴,也会恶作剧起来,故意拖延时间。
我则实在受不了,赶紧吃完离开,上海言话叫做“有一脚逃一脚”。
噢,刚才还提到筹子来着。
那年头,点心店里都用长长的筹子,上面最早用火印做记号,后来记号看不出了,再点红漆,分别代表各种点心小菜。
筹子最早是用竹子做的,1949年前就启用,用了几十年,我们看到时就都已经发黑了。
后来换成塑料的了,圆圆的筹码,有红的绿的蓝的和褐色的,也是分别代表各种点心小菜。
再后来才换成了印刷的小纸条,一如医院的挂号纸。
其中塑料筹码时代最好玩。
因为各色筹码在各家店铺对应的食品不同,有时候是有空子可钻的。
比如,在淮海路襄阳路口的天津馆买一只小馄饨的筹码,走到雁荡路全国土产商店隔壁的店里(店名已不记)就可以吃一碗肉丝面呢。
到1985年,上海的饮食摊点才刚刚恢复到11,000多家,算是重振了1949年的雄风,却依然不敷使用。
上海的饭店真正实现坐下来就能吃,也还是在1992年以后,至今不过20多年。
今天,上海从弄堂口的大饼摊到五星级宾馆的餐厅,总有十万之数了吧。
但是近几年,吃饭好像又要等位子了。幸好不是站在人家背后,而是坐在门外。
大家当然都希望上还能再多开出一些餐饮店来。但投资的人不免犯嘀咕,难道这餐饮业永远是个朝阳产业么?
看看最新统计数据吧。现在上海的所有大型综合商场中,餐饮的门店已经占到50%了,开不下去的总是其他行业的店铺,接手的总是餐饮业。
无论如何,做饮食业还是有钱可赚的。其实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上海人不在家里用餐的比例还在不断增大。
不但年轻人两三餐在外,最讲勤俭节约的上海阿姨妈妈们也时不时地坐坐饭店了。社区附近的饮食店里,常常可以见到有许多老头老太在用餐。
更多的是,人虽宅在家里,叫的还是外卖啊。
(全文完)
责任编辑:
网址:还记得“吃馆子=等位子+买筹子”的日子吗?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503374
相关内容
吃在香港:到小馆子“打卡”艺术家=疯子、骗子或混吃等死的家伙?
饺子馆名字大全
居家过日子,能节俭的地方还是要节俭,会过日子的女人不会受穷
房子还是我的吗?
家长教育心得的亲子日记(12篇)
下馆子三种素菜要少吃
这里的馆子,干净了
借书读的日子
你有旧书吗?为山区孩子“筹建”一个图书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