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去客厅化”设计,真的能重塑家庭文化吗?

发布时间:2024-12-17 23:15

家庭是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应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 #生活知识# #生活哲学# #家庭伦理#

月满中秋,人团圆 —— 传统中秋文化的精髓

每逢中秋佳节,皓月当空,人们总会以各种形式庆祝这一传统节日。中秋,不仅仅是一个关于月亮的节日,更是一个关乎家庭团聚、亲情传递的节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无论身在何方,人们都渴望回到家中,与亲人共度佳节。这种对家的向往和对亲情的珍视,正是中秋文化的核心所在,也是中国传统家文化的重要体现。

2家文化建设的紧迫性与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现代家庭伦理秩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快节奏的生活使得人们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维系家庭关系,家族传承意识也逐渐淡薄。这种趋势不仅影响了家庭的和谐稳定,还对社会的未来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家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人生智慧。在当今社会,加强家文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家文化不仅能够凝聚家庭成员的力量,还能够传承家族的优良传统,为社会的进步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3在环境营造的角度看家文化建设的创新之路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亲子关系似乎变得愈发微妙。我们常常困惑,为何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变得如此困难?为何孩子们总是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与我们渐行渐远?为何很多孩子会因为沉迷游戏而与家长对立?我时常思考,亲子关系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或许,这与家庭空间环境不无关系,毕竟有形的空间会影响无形的氛围。

如今的社会,信息爆炸,大人们常因工作焦虑,手机不离手,孩子们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诱惑。电子设备普及,电视、游戏、短视频很容易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这导致亲子之间的沟通机会减少。孩子沉浸在虚拟世界中,与家长之间的距离逐渐拉大,而当家长试图阻止孩子沉迷游戏时,往往因为方法不当容易引发矛盾对立。


当西方文化浸染下的家庭教育中 “尊重孩子天性、自由平等交流” 的思潮盛行时,我常常疑惑,这一定正确吗?

其实,传统文化中的 “伦理纲常” 被很多人理解为僵化的束缚,但我更愿意将其理解为秩序的依托和来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夫妻同心、长幼有序、兄友弟恭是家庭和睦的基础。人是环境的产物,那么什么样的环境容易催生优秀的家庭文化呢?一个精心打造的家庭空间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我家客厅的进化史

曾经,我的家与大多数家庭一样,有着传统的餐桌、沙发、茶几和电视柜,客厅布局中规中矩。然而,在决定重回燕郊居住时,我和夫人商量好实践近年来的一个居住理想 ——“去客厅化” 设计,精心布置一个能让家庭成员愿意聚集并且能形成正向家风的客厅环境。


如今,客厅里原有的那些传统家具都被我扔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组以大桌子为核心的茶书房家具。原来的电视柜被换成了整面书墙,新的客厅变成了一个 “大” 书房。客厅中央舒适的大桌子与沙发、椅子,成了我们的温暖港湾,成为家庭吃饭、娱乐和学习的中心。

在这里,我们一家人常常围坐在一起。吃饭的时候,在桌子一端铺上桌布用餐,还经常在桌子中间用笔记本电脑同时观看一些纪录片或者精选的长视频。学习的时候,我们互相陪伴,孩子如果遇到问题,我们会及时给予帮助。做完作业后,孩子们无聊时,往往会顺手拿起一本诸如《大话史记》之类的书,看得前仰后合,读书学习就这样在潜移默化中进行。

周末一起看看电影,我和夫人也实现了观影品茶的自由。
偶尔有朋友来访,一起喝茶聊天也比之前方便了许多。




结语

总的来说,这次客厅改造是一次成功的环境改造。人是环境的产物,“蓬生麻中,不扶而直”。通过营造书房氛围,对孩子们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让他们在休闲时刻自然而然地选择书籍而非拿起遥控器。

围绕着一张大桌子展开的生活方式,让家人更容易聚在一起,打破了现代生活中常有的疏离感,实现了更有效的相互陪伴,彼此间的感情也得以加深。

这样不仅改变了一个家庭的生活方式,更塑造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家庭文化。此次分享出来,希望能抛砖引玉,引发一些思考:一般两居、三居的房子,往往没有独立书房,再者,客厅是一套房子最大的空间,如何发挥它应有的价值?作为一名家具设计师,我也愿意与更多同频家庭一起交流探讨、协助创造出属于他们自己的美好家园。

寻找学习型家庭,免费奉上书香客厅设计!

这些年不仅改造了自家客厅,还帮身边的好几位朋友用同样的思路改造了客厅,并跟踪了反馈,得到了朋友们的一致肯定,这份正反馈让我萌生了一个念头:我们有必要将这份爱与陪伴的种子播撒到更多对此有共鸣的家庭。



设计是我们的长项,如何用设计惠及更多家庭,这却是一个商业难题。那便尝试用商业点的手法,看能否广泛触及需求人群……

酝酿了个小活动:

“用我们的勤劳,换您的举手之劳”

——将此帖分享到您朋友圈,凭朋友圈30个以上点赞截图关注公众号,截图发到以下微信号,即可获得免费平面布局设计服务。

炎黄子孙有几千年的用竹传统,不仅用竹制简载文传世,还用竹制器,广泛用于生产生活。然,各类竹器具在近现代逐渐被工业、化工制品代替。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国人文化自信心的觉醒,“竹”又重回人们的视线,研篁人感受着时代的召唤,以“传统文化的当代表达”为己任,以竹为媒,秉承传统精粹,融合现代人居环境需求,与更多行业同仁、爱竹人士一起,乘文化复兴之东风,以创新为帆,品质为船,一起研“篁”,合力远航。

作者自述:

践行“双碳”承诺,实现生态与人文的融合统一(研篁竹家具在设计应用上的思考与探索)

刘兴盛,江西永丰人,“研篁”品牌创始人,从事家具设计25年。热衷于思考当代人文背景、工业基础与商业特征对家具设计的影响,深度探索东方美学与竹材料结合在家具领域广泛应用的可能性,矢志研发既符合“双碳”承诺、有利于生态可持续发展,又能满足时下国人功能需求与审美意趣的家具产品。

设计,是缔造美好的一种手段,而非目的本身。而美好,不仅是环境的舒适和心灵的愉悦,更是建立在人类可持续发展基础上的一种理念。

竹,在中国人的文化内涵中,除了是文人墨客笔下的谦谦君子、清雅名士,还极大程度地参与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竹林所营造的清幽静谧的环境,塑造着人的精神品格,质朴方便的实用器皿,则影响着人的日常生活。从竹床、竹凳、竹椅到竹简、笔筒、扁担和茶具,人所能看到的、触摸的、使用的都离不开竹。可以说,中国人的历史、文化、生活、审美都与竹有着不解之缘。

然而,千百年来,竹材的应用基本已经定型,竹无俗韵,然难堪大用,于是对于竹材的再开发和应用,对于文化的传承与再发展的重任就落在了当代人的肩上。庆幸的是,生逢盛世,我们迎来了科技大发展和文化自信的热潮。追求实用性与生活哲学、审美意境相统一的传统文化再次受到关注,对于竹这一文化内涵无比富足的天然材料国人得以重新认识和解读。

从事家具设计多年,本人对于传统文化与家具设计结合的认识不断沉淀,通过榫卯结构等建筑语言表达这个时代国人的内在诉求是我目前的设计特征。仿古但不囿于单纯的复古,更不以此为标榜,“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私以为,置身于当下,唯有着眼于人文主义与现时代人居环境特性的叠加,才能为时代所接纳,为社会做出些许贡献。

作为竹产品创新者,研篁一直践行环保理念与弘扬传统文化,更把设计之根深深扎入向往美好生活的需求之壤,用创新带动竹产品的消费市场,因为我们深知,只有火了市场,才能红了产业,绿了家园……



更多研篁资讯:

中国报道-美丽中国:研篁情 竹为媒

践行“双碳”承诺,实现生态与人文的融合统一 ——研篁竹家具在设计应用上的思考与探索

2023北京设计与艺术博览会&2023中国国际竹产业交易博览会同期举办,研篁两地开花

“律” 竹沙发椅设计 一举夺得2020法国双面神GPDP AWARD 国际设计 “最佳家具设计奖”

“观云” 茶桌 荣膺2021日本IDPA AWARD 国际先锋设计大赛 “银奖”

“圆方” 茶桌 ——2022中国国际竹产业交易博览会,研篁喜提金奖!

网址: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去客厅化”设计,真的能重塑家庭文化吗?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503904

相关内容

“家”文化的传承
传统节日文化与新形式传承
2024广州设计周开发者大会 | 对话佳文:创新茶文化设计,实现精神与功能的双重回归
创新重构:致力区县文化传承,让艺术深入万家
中华饮食文化的价值与传承
什么是去客厅化设计?重新定义现代居住空间
去客厅化空间如何设计 常见的三种去客厅化设计
创意、文化成家居业发展新趋势
苏菜的烹饪精髓与文化传承
文物修复与历史文化传承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