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妙要」《道德经》——自然之道,王者之道,合一之道

发布时间:2024-12-18 01:18

《道德经》——老子,中国古代哲学经典,阐述道德与自然的和谐之道。 #生活知识# #家居生活# #居家生活哲学# #生活哲学书籍#

  《道德经》又称《老子》,包括《道经》和《德经》,是自然概论和王道概论。其中,《道经》讲自然概论,或称天道;《德经》讲王者之道,人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原本就是自然中的一种生灵,自然要“观天之道,执天之行”,从而回归自然,终至于“天人合一”。

  

「道德妙要」《道德经》——自然之道,王者之道,合一之道

  客观实存之外“物”,经由人类感知系统而入心成“相”,进而人类创造了交流心相之工具——人“文”,这便是本人提出的“物—相—文”三元体系。因此,人文不过是人类进行心相交流、进而升华对自然界客观实存之外物的认识的一种工具而已。正所谓“文以载道”,文字是工具,不过是“筏喻”,根本的背后,是自然之道,以及自然之道在社会中的延伸—王者之道。

  中华文化大系,正如一棵大树,根为道,干为德,道家、佛家、儒家为三主干,百家诸子为众多小枝,枝上有条,条上有叶,叶上有脉,脉上有细胞,如此细分,以至于无穷。例如,《孙子兵法》,是兵家这个纸条之上的一片碧绿的叶子,包括十三条叶脉,第十三条写的是“用间”。在这里,“家”是指哲学流派,“教”是指宗教,而所谓宗教,则包括通常不容易被世人理解的神秘化事物。需要指出的是,不被理解,并不一定是错误的,除非被严密的逻辑所证伪,否则只不过是反映了人类感知系统的硬件配置和软件算法并不是足够强大。在这个意义上,绝对不可以把玄学等同于迷信,后者是因为心有所迷而生盲信盲从,而玄学只不过是人类还没有认识到某些幽微难测的东西而已。

  百家,都是在谈论自然之道,及其延伸之社会之道。

  宇宙本来就是一个滚动的椭球,内外分层,一重又一重,而用自然,来指代这个万物演变之过程。宇宙,或者自然,本是圆融。人类为了研究自然,因而予以割裂,以便更好地研究局部,局部研究明白了,才能合起来,更好地研究自然这个整体。比如,自然原本唯一,佛家称为“一合相”,都是道体这个本原,但是道家为了研究方便,便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为了更好地认识自然界中的每一个个体,因此在语言中,“名以命物”,才可以更好地研究和区分万事万物,但是,它们都从属于同一个自然。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如是反复,无休无止,这便是中华民族之圆融文化,向来讲求和合而生,都是自然的内部矛盾而已。这便是圆融的东方文化,有别于追求片追求面个体自由的欧美文化,因为西方人除了上帝这个专制的造物主之外,是谁都不会相信的。

  在本书中,本人依据现存已知湖北荆门郭店楚简本、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本为原本,适当参照傅奕本、王弼通行本,把春秋末期之后打乱的,或人为篡改的,或儒家歪曲的,努力恢复了一些原貌。按照自己的理解,整理了原文,并译成现代白话文和英语,供大家参考,欢迎批评指正。

  日出东方,其道大光,中华文化注定要大兴东方,风行世界,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重要支柱和软实力所在。发掘、传承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匹夫有责。本人知行合一,躬自践行,也欢迎借助大家的批评和建议,尽快完善并汇集成书,造福世人。以下,将按照本人整理的篇章顺序,从《道经》讲自然之道(天道)开始,逐步展开,然后是《德经》讲王者之道(人道),最后是“天人合一”之道,包括道教经典之中的修炼之道。

  然而,欢迎转发分享,但是本人保留著作权所有:本号所有诗文,版权属于北京泰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Beijing Tyho Culture Communcation Co.,Ltd)。感谢大家的支持和信任!

  【诗文均为原创,图片源自网络;自度度人随喜,转发分享多谢。版权所属:北京泰和(Beijing Tyho)】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网址:「道德妙要」《道德经》——自然之道,王者之道,合一之道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505212

相关内容

自然之道
道德讲堂之《低碳环保
生活之本,自然之道
道家处世之道
《道德经》与现代生活的和谐之道:老子如何通过自然哲学应对社会压力?
【转】罗松涛:从思之道德到正确生活——论阿多诺道德哲学的实践向度
食物养生之道
“内守”与“外化”:早期道家的精神之道
《悟道德》新书签售会圆满落幕,易烊枫燧与读者共探心灵平静之道
饮食之道养生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