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根斯坦:把自己的财产全部转让给哥哥姐姐们,不再研究哲学,长久过着贫穷生活
《生活的逻辑》——维特根斯坦的生活哲学实践 #生活知识# #家居生活# #居家生活哲学# #生活哲学书籍#
(文末福利:来自纯粹读书社群的邀请
)
变形
当维特根斯坦决定放弃家里留给他的遗产,他是否真的意识到,这个决定会产生多大影响?他有没有跟哥哥姐姐们商量过这个事儿?要不要最好再深思熟虑一下?不,他不打算再考虑了。“这下好了,”维特根斯坦家的公证人叹息道,“您真是下定了决心要在金钱上自杀?”确是如此。维特根斯坦下定决心不会动摇。他还是身着白色少尉制服,没有丝毫犹豫,几次打断公证人的问话,强调自己的决定不会改变,哪怕他今后再无经济方面的避难所,哪怕条约中没有任何特殊的附加条款,哪怕他再无退路不可反悔,哪怕他签字之后真的要永远和绝对放弃他所有财产,无可挽回。金钱上的自杀,说得好。
维特根斯坦刚回到维也纳还不到一周时间。他是从意大利战俘营归来的最后一批军官。此刻,1919年8月31日,他坐在维也纳一家气派的律师事务所里,把他的全部财产——换算成今天的价值相当于几亿欧元——转让给他的姐姐赫尔梅娜、海伦娜和哥哥保罗。维也纳,这个曾经骄傲的帝国首都,如今只是阿尔卑斯山脚下一个破产迷你共和国的首都。在一战后的第一个夏天,维也纳最终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面临着战后灾难,大多数奥地利国民主张与同样陷入瓦解状态的德国结盟,但是遭到了战胜国的禁止。96%的奥地利儿童在1919年夏天遭受着营养不良的折磨。通货膨胀使得食品价格爆炸式地飞涨,货币处于一种自由落体状态——城市风气也是如此。哈布斯堡王朝的旧等级秩序完全崩溃,而新秩序也仍未全部运作起来。一切都跟原来不一样了,变形了。当时30岁的路德维希· 维特根斯坦经过几年的战争岁月也已经变成另一个人了。
《维特根斯坦传: 天才之为责任》
作者: [英] 瑞·蒙克
译者: 王宇光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年4月
1914年夏天,一战爆发仅仅几天之后,维特根斯坦带着能根本改变生活的希望自愿报名入伍,成为一名下士。他出身维也纳最上流的社会,欧洲最富有的工业家庭之一,剑桥大学的学生,当时已是哲学界百年一遇的天才,他的老师伯特兰· 罗素和戈特洛布· 弗雷格都期待着他完成“下一个巨大的进步”。如果观察得没错,那么其实战争已经完全实现了维特根斯坦的个人愿望——他证明了自己的勇敢。他在加利西亚、俄国和意大利的前线地带多次目睹了生死,他开枪杀人,他通过阅读列夫· 托尔斯泰的一本小册子找到了基督信仰,尤其是他在前线漫长的暗夜等待中完成了哲学著作,他自己坚信。这本著作不光是哲学中的下一个巨大进步,甚至也是最后和终结性的进步。
但是,这本著作又能达到什么目的呢?从根本上来说,什么都没有达到。无论如何对他来说是达不到什么目的的,这种无意义性每天都在折磨着他。1918年夏天,他最后一次上前线前回到家里度假,期间他对《逻辑哲学论》进行了最后润色。正如他在著作的前言部分中写道的:
因此,我认为,本质上来说,我已经最终解决了诸问题。如果我在此没有弄错的话,那么这部著作的第二个价值就在于:它表明了,当这些问题获得解决时,我们由此所完成的事情是何其的少。
换句话说,在构成人类生活条件、给予人类生活意义、价值和日常希望方面,哲学没什么可以说的,也没什么可以争论的。为什么基本上会是如此——为什么没有逻辑方面的结论、论据,也没有站得住脚的意义理论能够涉及生活实质问题——维特根斯坦认为他的著作正好永久展示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逻辑哲学论》
作者: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
译者:韩林合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13年9月
伦理行为
事实上,在从战场回来将近两个月后,维特根斯坦告诉他的出版人路德维希· 冯· 费克尔,他觉得《逻辑哲学论》的“意义是一个伦理方面的意义……”,因为这部著作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部分就是大家看到的这部分,还有一部分是我并没有写出来的部分。正是这没有写出来的第二个部分,才是重要的,因为伦理学的范围好像被我的书由内而外做了限制。”
维特根斯坦的作品通过逻辑语言分析的办法,由“由内而外”对可以言说的空间做了范围限定。这个可以言说的范围仅仅涉及客观世界以及实际上可以有意义地进行言说的领域。自然科学的任务终究就是,对客观世界的情况做尽可能精确的理解。根据维特根斯坦的想法,自然科学的任务对象就是“与哲学没有任何关系的东西”。(《逻辑哲学论》6.53)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维特根斯坦来说,难题,或者说更多的是真正的哲学解决办法,就存在于下面的这个观点里,更恰当地说,是在下面的这个感觉里:
我们觉得,即使所有可能的科学问题都悉数获得了解答,我们的人生问题还完全没有被触及。自然,这时恰恰不再存在任何问题了,恰恰这就是答案。
只有那些人们可以有意义地言说以及在其现实状态中可以毫无疑问地去证明的东西——也就是所谓的事实,才应该对自己的生活来说是有意义的。当时充满积极基调的时代精神正是从上述这点出发的。而维特根斯坦应用了纯粹从科学角度来理解世界的一种基础方法——逻辑分析来告诉大家,恰恰相反,并不是事实才对生活有意义。能给生活和我们生活的世界真正的哲学研究方法是严格按照科学方法进行的,但是他的道德观却是一种存在主义道德观。良好生活并不是建立在客观原因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极端主观的决定的基础上。良好生活存在于什么之内,这没法有意义地言说出来,而只能在具体的日常生活实践中显示出来。维特根斯坦在1919年做出的决定,正是要过一种良好的生活。
回到维也纳,回到原来生活的世界——如果这个原来的世界还存在,维特根斯坦无法想象这种回归。战争和哲学都没有把他从原来的哲学难解之谜和不幸中解救出来。他经历了战争,整个人都已经发生了变化,但是还没想明白所有问题。为了能够克服内心的混乱感,他在意大利“坎波卡西诺”战俘营的漫长时光里酝酿着非常极端的计划:第一,把自己的全部财产转让给哥哥姐姐们;第二,不再研究哲学;第三,通过诚实的劳动来谋生——长久过着贫穷生活。
《哲学研究》
作者: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
译者:韩林合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13年8月
心满意足的不幸
路德维希· 维特根斯坦从战场回来几天之后,就坚定不移地实施了他的计划。这让他的哥哥姐姐们很担心,尤其是他的大姐赫尔梅娜。路德维希是在八月下旬回来的,在这几天,赫尔梅娜肯定害怕路德维希会像其他几个兄弟那样自杀,她又要失去一个弟弟。之前,赫尔梅娜已经有三个弟弟自杀身亡了,他们是约翰内斯(逝于1902年)、鲁道夫(逝于1904年)和库尔特(逝于1918年)。
自杀的三兄弟中年纪最大的是约翰内斯,他当时为了躲避家长制的父亲逃去了美洲,在一次情况不明的沉船事故中“溺亡”于佛罗里达。鲁道夫生于1888年,在兄弟中排行第三,他22岁时在柏林的一家餐馆用氰化钾服毒自杀。在他的绝命书中,他说是因为一个朋友的死而悲痛自绝。关于他自杀的原因还有另外的说法:性学家马格努斯· 赫希菲尔德撰写了一篇个案研究,详述了一个未披露姓名的“同性恋大学生”,鲁道夫觉得这篇个案研究把自己确认为对象,自己已经被揭穿,他惧怕自己暴露身份并因此出丑。还有康拉德,也叫库尔特,他的自杀充满了特别英雄式的悲剧色彩,他在1918年10月从意大利撤军的途中,也是在战争的最后阶段开枪自杀——因为他不想当意军的俘虏。
根据维特根斯坦家的标准,家中五个兄弟中排行第四的保罗情况还是不错的。就如家中所有孩子一样,保罗也拥有极高的音乐素养,他在一战爆发前很久就开始致力于成为一名音乐会钢琴家。在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他的父亲在维特根斯坦家宫殿式的府邸里举办的音乐晚会,是当时维也纳上流社会生活的高潮之一。年轻的保罗拥有着过人的天赋。可是,在一战爆发的最初几个月里保罗就受了重伤,以致于必须要把右臂的大部分截肢。另外,他还落入了俄国战俘营,直到1916年才重获自由。他在回到家乡之后同样也在酝酿着具体的自杀计划,后来他通过无数练习研究出了自己特有的踩钢琴踏板技巧,即使独臂也能进行最高水平的钢琴演奏。这样他实际上就能够继续其作为音乐会钢琴家的事业,接着还取得了全球性成功。由此,他终于找到了新的生活意义,放弃了自杀念头。
如今,维特根斯坦兄弟中年纪最小的弟弟“鲁奇”(Luki)——家里人这么称呼路德维希· 维特根斯坦——情况危急。鉴于以往的经验,大家都觉得更明智的办法就是要顺着路德维希的心意,不要去阻止他。尤其是因为,路德维希认为从军奔赴战场是唯一一种能够实施的慢性自杀。他在军队中顺利晋升,对军队统帅部反复强调自己的坚持,要尽可能去往最前线和最危险的地区作战。
路德维希在他的战争日记中不由自主地又回到了这样的想法:只有在直接濒近死亡的边界状态下,也就是在完全感知到自己存在的状态下,自我的真面目才会显现出来,尤其是自己(哪怕不属于任何宗教教派)是否相信上帝——以及由此是否具有获得幸福的能力,只有在这种边界状态下才能看得清楚。例如,1916年夏天,路德维希在加利西亚前线的记录就清晰表明了,在一战的战争岁月中,在路德维希的思想中,逻辑语言分析方面的想法和克尔凯郭尔以及托尔斯泰意义上的基督教——存在主义伦理学是多么紧密地咬合在一起:
为了幸福地生活,我必须和世界达成协调。这就叫做“幸福着”。
我和来自外界的他者意志达成了所谓的一致,我看上去依赖于这种意志。也就是说“我践行着上帝的意志”。
对于死亡的恐惧就是虚假生活——恶劣生活的最好证明。
好与坏只有通过主体才会显现。而主体并不属于世界,而是世界的一个边界……
好和坏实质上只是自我,不是世界。而自我,是深度神秘的。
《心理学哲学笔记:1948-1950》
作者: [奥]维特根斯坦
编译:张励耕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出版年: 2019年1月
1919年8月,路德维希肯定不再畏惧死亡了。一个像他那样的人,能否过上一种良好的、充满意义的,也就是幸福的生活?光是这个具有决定意义的问题就始终折磨着路德维希,使他内心充满怀疑。1919年9月5日,路德维希就着手实施了他生活计划的下一个步骤,现在他变成了个赤贫的男人,开始在维也纳昆德曼巷的教师学院进行为期一年的小学教师培训。也就是说,再不从事哲学研究了。再不!
当时,马丁· 海德格尔对维特根斯坦的新生活方式或者说存在方案毫不知情,否则维特根斯坦的选择有可能会动摇海德格尔新的生活根基。因为那时海德格尔刚从战场归来,他在未来的生活中只想做一件事情:从事哲学。
(原标题为《维特根斯坦:为了幸福地生活,他放弃了价值几亿欧元的财产》
转载自上海文艺出版社)
原标题:《纯粹哲学|维特根斯坦:把自己的财产全部转让给哥哥姐姐们,不再研究哲学,长久过着贫穷生活》
阅读原文
网址:维特根斯坦:把自己的财产全部转让给哥哥姐姐们,不再研究哲学,长久过着贫穷生活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506949
相关内容
【转】韩林合:维特根斯坦论“语言游戏”和“生活形式”鼹鼠小姐的理财生活
温哥华游记
爱因斯坦的独特思维方法
鼹鼠小姐的理财生活【全本
满“新”欢喜!学长学姐送你“本科修炼秘籍”
听听这些哲学家,科学家对于生活给出的答案
来自姐姐的关爱(绿瞳
科学网—哲学与哲学家的生活
尼采, 哲学界的“爱因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