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报告解读:如何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

发布时间:2024-12-19 03:21

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如阅读、艺术欣赏 #生活乐趣# #生活质量# #生活品质# #精神文化生活#

 

    新华社北京2月2日电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做到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社会主义文化是人民大众的文化,是人民共建共享的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仅要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权益、政治权益,而且要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现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文化消费进入快速增长期,人民对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期待越来越高。我们要以更大的力度和更有力的举措,大力繁荣文化创作,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全社会文化生活质量,让人民在文化的沐浴下生活得更加幸福。

    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要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切实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要全面贯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引导文化工作者牢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神圣职责,认真对待和积极追求文化产品社会效益,热情讴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生动展示我国人民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和创造历史的辉煌业绩,提高文化产品质量,弘扬真善美、反对假恶丑,坚持抵制庸俗现象,创作生产更多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文艺作品。二是深入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要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切实加大对城乡基层文化建设投入力度,深入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社区和乡镇综合文化站、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努力使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有一个大的改观,使长期存在的城乡、区域之间文化发展不平衡问题得到较好解决,使各类文化服务更好地向城乡基层末梢延伸。三是大力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要认真贯彻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进网络依法规范有序运行,唱响网上主旋律,使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真正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新阵地、公共文化服务新平台、人们精神文化新空间。四是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要广泛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支持群众兴办各种门类的文化创作演出团体,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依靠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推动文化繁荣发展。

<!--webbot bot="AdvContent" comstring="<Article><Title>TitlePh</Title></Article>" TAG="BODY" PREVIEW="标题..." startspan --><!--webbot bot="AdvContent" endspan i-checksum="0" -->

【纠错】

 

网址:十八大报告解读:如何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513490

相关内容

普及全面健身运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
开展“三八”妇女节活动 丰富女职工精神文化生活
多彩活动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
促进全民健身运动 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浦西社区:讲好“家园”故事 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让精神在阅读中丰盈
云南盐津: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 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文艺相伴 岁月添彩(解码·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
进一步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民生观)
人民日报:如何培育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 ——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