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来临,孩子们在家的时间一下子多了起来。有的家长能很好地利用这段假期建立和修复亲子关系,有的家长则在暑期和孩子冲突不断,使亲子关系愈发紧张。今天,江北区妇联精选往期微课《假期亲子和谐相处之道》,和您一起探讨假期亲子相处的正确方法。
主讲人:周守兵老师
全国家庭教育百名公益人物
全国二级婚姻家庭咨询师
重庆市妇联讲师团骨干讲师
江北区妇联家庭教育骨干讲师
扫描下方二维码������
可以畅听此次微课的音频哟
������
一到假期,大多数家长会面临两个难题:一是让孩子去哪儿/干什么?二是孩子什么时候才能写作业?周老师从五项规划、三项常规内容解决家长与孩子在假期相处难的问题。
五项规划
一项技能
孩子上学更多精力在学习,假期是培养孩子技能的好时机。比如培养孩子做一道菜、学习街舞、游泳等,最重要的是要发现孩子兴趣,因材施教。通过培养孩子技能,让孩子在生活中找到成就感和自信心。
一本阅读
假期是拉开同学之间学习成绩差距的时候,带孩子在书店,让孩子自行选书阅读,写下感悟、体会、收获。家长也要参与阅读,在分享阅读心得的过程中就是缓解冲突,了解孩子的好时机。
一次体验
体验分为两种,一是职业体验,在职业体验的过程中,了解职业难度是什么?从事职业具备的能力是什么?职业的环境怎么样?工作的时间是如何安排的?孩子的职业规划梳理清楚才会有学习动力。二是活动体验,通过劳动,夏令营等促进不同孩子之间的交流,让孩子能够快速适应新环境。
一次旅行
周老师告诫各位家长,不要把每次旅行当做作业,让孩子去体验,坐当地公交,吃一顿美食,买一些纪念品等让孩子真正见识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
一次衔接
每次假期,家长们会面临孩子年级的变化、小升初、初升高等环境的变化,带孩子熟悉新的学习环境、学习方式、教育方式才能帮助孩子解决假期后学习“水土不服”的问题。
三项常规
作业常规
完成作业上午1.5小时,下午1.5小时,避免孩子开学还没有完成作业的问题。
家务常规
假期尽量让孩子参与家务,比如拖地、洗碗等,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
锻炼常规
早上1小时,晚上1小时,家长与孩子一起运动,不仅锻炼身体,还能增进亲子感情。
最后,周老师提出,家长们在假期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和孩子一起做好规划,让他们在新的年级、学校能够以崭新的面貌、坚定的信心去学习。
添加工作人员二维码
加入江北区家庭教育群
了解更多家庭教育知识
【完】
来源:江北区妇联
编辑:江北区妇联综合部 王露悦
不当你的世界 只作你的肩膀
用爱与责任 陪你一路成长
◇
我们是江北姐妹
一个有温度的公众号
原标题:《【家庭教育】假期亲子和谐相处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