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自主、自律——幼儿常规习惯的建立
建立日常规律的生活习惯,培养自律 #生活技巧# #家庭教育建议# #家庭教育规律#
实践感悟教师成果幼儿成长园所提升
自由、自主、自律——幼儿常规习惯的建立
发布时间:2016-11-21 点击:2047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王岩
自由、自主、自律
——6S管理下幼儿常规习惯的建立
新城阳光幼儿园 王岩
曾经看到过这么一个事例,讲的是在领奖台上,一位记者采访一位老科学家。“请问您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呢?”“成功的秘诀?我没有秘诀啊!”“这怎么可能?”“真的,如果你硬要说有的话,那就是在幼儿园的时候。”“幼儿园?您真幽默。”“真的,就是幼儿园,我学会了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物品要摆放好,吃饭前要洗洗手,做错事情就要道歉,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等等好习惯,这就是我成功的秘诀。”可见幼儿时期是良好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当然也是一个人道德品质、素养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接受品德教育的最佳时期。
而6S这一管理奇葩在我园的有效实施,让我们近两年在班级管理的各项工作中开展的非常顺利,但幼儿素养的形成并非是一朝一夕的,需要在日常生活中长期地培养与坚持。然而老师们在实践中也存在“高控式”、“放羊式”、“等待式”等问题,纠结于“管”、“不管”和“怎么管”的左右为难中,孩子缺乏自由、自主、自律的过渡空间。这些困惑,促使我重新思考如何在6S管理理念下培养幼儿的常规习惯。
一、合理调整,还孩子自由空间
《指南》中指出,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和过渡环节,避免消极等待和时间的隐性浪费。纵观幼儿园一日活动时间表,我们可以发现,幼儿的一日活动被人为地划分成了许多片段,活动环节越多,时间被切分的越细碎,教师高控的成份越多,孩子自由的空间就越小。我们可以通过两种方法还孩子一个自由的空间。
(一)合理删减,避免等待
删减主要采用的方法是融合两个活动之间的界限,使之成为一个连续的活动整体,从而删减不必要的过渡环节。比如,大班上午半日活动中,早操、点心和集体活动这三个活动要有两个过渡环节来衔接。因为幼儿在完成入厕、喝水等事项时需要等待,而在吃点心时,又由于每个幼儿进食速度不同,又需要相互等待,因此,往往造成消极等待现象。而且这三个环节之间间隔不长,中间的点心时间是轻松自由的。经过分析,我采用了“合理删减法”,使早操后到第一个集体活动前成为一个过渡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孩子们可以自主安排洗手、喝水、吃点心、入厕等事项。这样的处理,删去了一个过渡环节,减少了拥挤和等待,也增加了孩子的自由空间。
(二)充分扩展,自由独立
在实践中,我发现我班每周三、周四下午安排的都是体育游戏,一下午的游戏时间非常长,有一个多小时的户外活动,孩子们就像脱了缰绳的小马放了出去收不回来。因此,我们把下午游戏课进行充分扩展,把起床之后的时间改成幼儿自由的时间。幼儿而室内活动有必要从时间、空间以及内容上进行扩展,使之成为幼儿渴望自由、表达意愿的更好空间。我通过观察和分析认为,短暂的过渡并不能使幼儿真正平复运动后的情绪,进入有效的集体学习活动。因此,我们采用了充分扩展的方法,从时间上延长这一环节,从内容上增加对动植物角的照顾、观察记录等,幼儿活动的空间也从教室拓展到走廊、阳台等。幼儿自由地给植物浇水,一边观察一边说着悄悄话……扩展后的过渡环节相对独立,自由的空间更大,舒缓了孩子们运动后的情绪,身心得到放松。
二、巧妙组织,助孩子学会自主
(一)固定化模式——巧用音乐
首先,我们可以将班级一日活动的安排固定下来,在每一个短的过渡环节中采用固定化模式,两位老师共同执行,久而久之,使幼儿形成条件反射。俗话说的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班级的常规可以直接影响幼儿的习惯。因此,巧用音乐,是我们在6S班级管理中的最佳选择。比如:在我们区角活动、自主游戏之后,我们可以播放乐曲,幼儿听到固定的乐曲就会知道活动结束了,他们就会自觉地开始整理玩具、自主完成入厕、喝水等,乐曲结束,孩子就自然坐好,准备教学活动。
在每一个过渡环节中,我们都可以采用不同的音乐来进行管理,比如:采用一种轻音乐提醒幼儿吃饭时要安静,不能边吃边说话;利用一首欢快的歌曲提醒幼儿教学活动后的整理,坐在圆点上等待等等。知道哪首音乐应该做什么事,不像以前那样要时时的提醒孩子要干什么?这样的实施也进一步提高了幼儿的自觉性。一个班级常规的好坏时刻影响着孩子们的学习与生活。当然,除了音乐的运用,还可以采用故事讲述、手指游戏等方式。总之,要将某一过渡环节的组织形式和内容固定下来,形成模式化。“固定化模式”的运用,使得幼儿对一日活动的安排心中有数,有助于幼儿形成秩序感和自主的习惯。
(二)自主化模式——轻松一刻
幼儿需要的是有爱和自由的空间。因此,过渡环节更应该营造一种低结构、低密度、低控制的自主氛围。为此,我们充分利用长时间的过渡环节,将其设计成了孩子的自主活动空间,实施了“自主化模式”。例如,我们将午餐和午睡之间的过渡环节设计成“轻松一刻”,除了散步,我们还可以让孩子自主游戏。大班孩子自己设计、做好游戏计划,准备游戏材料;中班孩子可以自带游戏材料并相互交换;小班孩子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自主游戏并鼓励结伴交往。“轻松一刻”的游戏具备一个特点,那就是材料取放方便,内容选择自主。同时,教师也可以在教室专门开辟一个空间,命名为“我的游戏库”,用于放置幼儿“轻松一刻”所需要的材料,方便他们自主取放。“自主化模式”的采用,解决了幼儿在长时间的过渡环节中无事可干的问题,同时也给孩子创设了自主空间,满足了孩子自主游戏的愿望。
三、建立规则,促孩子形成自律
我班虽然实施6S管理两年多,但幼儿进入大班后,相比小班、中班更加活跃了,他们对周围环境,教师、同伴更加熟悉,在自由活动时经常在教室奔跑,你追我赶,自我管理控制能力渐弱。因此,幼儿常规习惯要优化,要真正走向自主、有序、宽松,仅仅依靠科学的调整方法和组织模式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建立一套孩子认可的规则系统,逐渐使孩子形成自律,只有在大家自觉遵守规则的前提下,才能拥有真正的自由,才能真正提升6S内在的素养。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心理特征,本学期,我们将在一日活动常规的制订上有新的调整。
(一)制定规则,理解规则
我们利用晨间谈话的时间和孩子们一起讨论班级常规的制定,帮助幼儿树立规则意识,让幼儿认识到规则的重要性和严肃性。因此,我们放手让孩子们制定相应规则,一方面这些规则来源于孩子,他们的规定易于理解,简单明了;另一方面由孩子自己制定规则,符合他们活动的需要,有利于更好地发展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并从中逐步将规则内化为自己行为的一部分,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
经过几次的商讨,我们和孩子共同讨论制定以下几个规则,如:(1)不在教室里奔乱跑,只能走。(2)不和小朋友打架,和小朋友友好地玩。(3)上下楼梯不插队,不做危险动作。(4)玩区角时,能主动插好区角牌,友好游戏,互帮互助。(5)排队时整齐速度快(6)喝水时不拥挤、不争抢等等,同时我们还用图文并茂的呈现规则,让每一个孩子都能理解规则的内容,并认可和接受规则,这也是至关重要的。除了这些规则,我们还和幼儿共同商量制定每个区角的规则,如:美工区规则注意使用剪刀,不拿着铅笔在教室里奔跑;语言区规则看书时要安静,不打扰别人;角色区规则与同伴友好合作,不争抢等规则。在这样一个平等融洽的环境中与幼儿共同讨论规则,能让幼儿主动学习,主动思考,成为班级常规管理的主人。
(二)自我管理,提高自律
幼儿和小学生相比,自我管理能力是非常欠缺的,要提高自律能力,幼儿必须要提高自我的管理能力。
我班虽为6S示范班但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还需要持之以恒。特别是一个暑假上来,很多坏毛病又出现了。比如:玩玩玩具后,没有收拾玩具的好习惯;看完书随意摆放;区角里的材料乱七八糟,没有摆放整齐等等。针对这些现象,我们班又落实了“小小管理员”的新举措。通过和孩子们的商讨,我们为每个区域都设置了新的“主人”,自主申报或岗位竞选的方式进行“小小管理员”的选举。每个区域都责任到人,让“主人们”更有了责任意识。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我发现班级物品摆放整齐,就连平时喜欢乱丢的小朋友也被“主人”“收拾”的规规矩矩的了。另外,我们还会对做的好的管理员进行奖励,通过这样的形式来激发幼儿参与管理的积极性。让班级每一个孩子都有自主管理的机会,养成良好的品质,进一步提升幼儿自主管理的能力,体验劳动的快乐,为大家服务的快乐。
在一日生活中的过渡环节中,幼儿拥有20多分钟的时间可以自由安排,可以自己制定一下游戏活动,逐步提高幼儿的计划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经过多次尝试,孩子最后明白,只有安排合理,遵守规则,才能获得更多游戏时间,否则,时间就会浪费在排队等待上。规则的内化需要依靠师幼持之以恒的努力,共同坚守,逐步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成为自律的人。
总之,我们只要把规则制定好,把信息公开,把获取知识的权利交给孩子,把行为的自主权交给孩子,把自由探讨的权利交给孩子,把评价的权利交给孩子。老师不在控制、控制、再控制。让孩子们成长为独立自主的头脑型人才,自律的“贵人”。让一日生活成为幼儿自由、自主、自律的空间,让每一个孩子在幼儿园都能幸福快乐地成长!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网址:自由、自主、自律——幼儿常规习惯的建立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513747
相关内容
自主取餐 健康成长——河口区实验幼儿园自主取餐常规培养自律:什么是自律以及如何建立自律
自律的塑造:引导孩子建立并维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自我管理:如何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生活常规
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及卫生习惯培养的学期目标
幼儿习惯培养计划(八篇)
8个生活小习惯,让你自律又自由,整个人脱胎换骨!
自律=自由
幼儿园如何培养幼儿好的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