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能错过的亲子朗读秘诀! | 享·阅读
亲子阅读分享:每周分享你读过的好书,引导孩子阅读,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 #生活乐趣# #生活日常# #个人成长建议# #亲子互动方式#
“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
分享,从我开始
阅读,从你开始
【享·阅读】第69期
点击播放下方视频,观看绣小和美读书会会员为你介绍书籍
《朗读手册》
作 者:(美)崔利斯
推荐人:绣小和美读书会 鲍小遥
选一个日暖花开的早晨,或者夜雨潇潇的黄昏,让你的孩子靠着你,依偎着你,开始读书给他听。你绘声绘色慢慢念,他全神贯注细细听,你眼底的柔波倒映着他眸中的憧憬,翻过的书页留着你们指尖的温度,你们交流、互动——用声音,用肢体,用情感。这是多么愉悦的一刻!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是,美国著名的阅读研究和阅读推广专家吉姆·崔利斯写的《朗读手册》,一本提倡亲子朗读的教育典籍。
为什么要朗读给孩子听呢?研究儿童听力的专家表示,八年级之前的孩子,他们的听力远比阅读能力强。在听力中灌输的词汇、语法,会更有效的提升孩子听、说、读、写的能力。
朗读就像埋下一粒种子,时间会检测种子的生长。在婴幼儿时期,读书给孩子听,就是帮助孩子和书本建立起一座桥梁。为孩子大声朗读,让文字的变化美学,幻化成节奏的张弛有度;为孩子大声朗读,让故事的起承转折,在声音的抑扬顿挫中展开奇妙之旅。
“帮助孩子延长集中注意力的时间的最好方式,就是与他一对一地相处,这也是迄今发明的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如果你错过了为孩子朗读的最初时间,那就从此刻开始吧。本书中的一位爸爸,就曾经为他的女儿克里斯汀持续朗读了3218个夜晚,大学毕业后,克里斯汀还专门写了一部文学回忆录《阅读的承诺:我父亲与我共读的书》。
朗读有许多目的,最主要的目的是激发孩子为了愉悦而去自主阅读,在长期的习惯培养中,也让孩子学会持续默读,慢慢增加阅读的广度和深度。当一个人成为了终身阅读者,那么他的思考能力、逻辑能力,还有他的创造力、想象力……都会有质的飞跃。本书集中了大量无可非议的数据,具体丰富的案例,证实了朗读的重要性。在书中,作者也指出了朗读的各种注意事项、朗读要领和禁忌、可能出现的阅读问题,以及怎样循序渐进的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选取朗读材料。在《朗读手册Ⅱ》和《朗读手册Ⅲ》中,吉姆·崔利斯就分别为幼儿园至四年级的孩子、四年级以上的孩子准备了很多经典故事。
时至今日, 电视频道、互联网、新媒体,以席卷之势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如何去芜存菁,让传统阅读与数字化兼容并蓄,也是值得家庭和学校思考的问题。
美国诗人大卫·克尔狄恩说“我们小时候学会的东西,都刻在了石头上。而长大后学会的东西却刻在了冰上。”所以,童年时期就培养的兴趣,往往会影响一生。
榜样的力量,是无与伦比的。“当成年人给孩子朗读时,他们也是在一代又一代的传递火炬——阅读的火炬。”那么,从今天开始,为你的孩子读书吧。
第四章 朗读要领与朗读禁忌
朗读要领
尽早给孩子朗读。你越早开始,做起来越容易,效果越好。
运用《鹅妈妈故事集》来刺激婴儿的语言能力与听力。开始先使用简单的黑白插图,然后用彩色绘本,来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并刺激孩子的视觉感受。
从襁褓中的婴儿到摇摆学步的娃娃,朗读内容主要是文句重复的书;随着孩子的成长,再增加可预测情节发展的书。
重复朗读可预测情节发展的书时,偶尔在关键的词或句子上停下来,让孩子自己说出关键的内容。
只要时间允许,就频繁地为你的孩子或班级朗读。
每天至少安排一段固定的读故事时间,尝试使之成为一种习惯。
切记:聆听的习惯是后天养成的,我们必须逐步教导、培养孩子———聆听不会在一夕之间学会。
不妨从一页只有几行字的绘本开始,再逐步使用文字较多、图画较少的童书,逐步进展到有章节的故事书及小说。
要注意变换读物的长度与主题。
为了鼓励参与,在时机适当时,请孩子帮忙翻页。
在开始朗读前,一定要提一下书名、作者与图画作者———不论你已经读过这本书多少次了。
在第一次读一本书时,与孩子讨论一下封面上的图。“你认为这张图在说些什么?”
朗读时,经常问孩子:“你认为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以增强孩子的参与感。
朗读要有始有终。一旦开始读一本书,你就有责任把它读完———除非发现它是一本坏书。别让孩子在章节之间等上个三四天,却还期盼着他们能维持兴趣。
偶尔读一些内容较艰深的书,挑战孩子的头脑。
对于家中各种年龄段的孩子,朗读绘本很容易被所有孩子接受,而朗读小说则是一大挑战。如果孩子的年龄相差两岁以上(社交与情绪差异都比较大),那么个别朗读会给每个孩子较大的收益。这需要父母付出较大的心力,但付出越多,收获越多。每个孩子的个性会因此而发展。
除非孩子的想象力与注意力足够成熟,否则应避免朗读太长的描述性的句子和段落。根据情况进行缩减或删除没什么不对。预先看一遍可以帮助你找到这种长句,不妨先用铅笔作记号。
如果章节很长,或者你每天没有足够的时间读完整整一章,那么请在悬疑处打住,让孩子意犹未尽,眼巴巴盼望下一次朗读时间,聆听下回分解。
给孩子几分钟的时间定下心来,调整姿势,准备好心情,来聆听故事。如果读的是一本小说,在开始时问一下昨天讲到哪里了。在聆听中,情绪是重要因素。“现在停下,安静,坐直,注意听。”这类权威口吻无法创造好的聆听气氛。
如果你朗读的是绘本,要确定孩子可以很容易看到图画。在学校朗读时,让小朋友围成半圆,你要坐得稍微高一些,好让后排的孩子能看到图画,而不会被其他人的脑袋挡住视线。
在朗读一本小说时,要让自己处在一个你和孩子都感觉很舒服的位置。在课堂中,不论你是倚坐在讲台上或站立,你的头部都应高过孩子,这样才能让声音传得更远。不要在过亮的窗户前朗读或站立,因为强光会刺激孩子的眼睛。
记住:即使是六年级的学生,也会爱上一本好的绘本。
在读完一个故事后,匀出时间与孩子讨论。一本书可以启发思想,点燃希望,引起恐惧,带来发现。让孩子去探索,帮助他通过口头表达、写作或其他艺术表现形式,来表达感受,但关键是用孩子自己愿意的方式。不要把讨论变成随堂测验,也切不可盘问孩子对故事的解释。
千万记住,只有极少数人天生会朗读,你必须通过练习,才能轻松自如地朗读故事。
在朗读时,大量运用表情。如果可能,改变自己的声调,来扮演对话的人物。
根据故事情节调整语速。在悬疑时,慢下来,降低声音。适当的时候压低声音,可以让孩子全神贯注。
朗读最常犯的错误是:读得太快———不论朗读者是7岁还是40岁,都常犯这个毛病。慢慢念可以让孩子将听到的内容,在脑海中勾勒出图像。放慢速度可以让孩子仔细观看书中的图画,匆促朗读会使朗读者没时间运用表达技术。
事先自己要先读一遍,先记下你希望缩减、删除或者增强的内容。
把作家还原成一个活生生的人,就像让他的故事活灵活现一样。到图书馆去查作者的背景资料,并且阅读书中的作者介绍。在朗读前或朗读中,向孩子介绍作者的情况。让他们知道书是人写出来,不是机器制造的。你还可以鼓励个别孩子写信给作者,分享阅读心得(但不是全班集体写———许多作家痛恨集体通信)。《关于作者的一些事情》里(或者从网上)可以查到作者的通信地址,或者可以写信请出版社转交。重要的是,要附上回邮信封,如果作者有时间回信的话,有信封会比较方便。从一开始就应该让孩子了解,写信的目的不是收到回信。不妨参考贝弗莉·克利林(BeverlyCleary)所著的儿童文学作品《亲爱的汉修先生》①。
有可能的话,根据书的内容补充一些其他形式的活动,效果会更好。比如,在朗读罗伯特·麦克拉斯基的《塞尔的青浆果》(BlueberriesforSal)时,准备一碗蓝莓在朗读时或朗读后与大家分享;或在读麦克拉斯基的《扁豆》(Lentil)时,把口琴和柠檬带到班上。
当孩子提出有关文本的问题时,带着孩子一起查参考书或工具书,找寻答案。这可以扩展孩子的知识面,并培养孩子熟练运用图书馆资源的技能。
在班级墙壁上,或在家中卧室门后,挂一幅读物表,让孩子知道自己读了几本书。毛毛虫、蛇、虫子与火车的造型都很适合做这种表,每一节可以代表一本书,一节接一节连下去。你也可以挂一幅世界地图,根据书中故事的地点,在相应的位置上贴上小图标。
等孩子能够明白图书馆的书与自己的书不同时,不妨手中拿着铅笔阅读。当你与孩子读到值得背下来的美文佳句时,在旁边做个小记号,画个小星星。孩子应该与书有所互动,方式之一就是在书上的精彩之处留下漂亮的笔迹。
鼓励远方亲人录一些故事录音带,寄给孩子听。
有多动症或阅读障碍的儿童往往很难坐下来聆听。纸、蜡笔或铅笔可以让他们一边听,一边双手忙个不停。(在打电话时,你不是也胡写乱画吗?)
听从卡罗琳·鲍尔(CarolineBauer)博士的建议,在门口贴一张字条提醒:“别忘了你的‘应急书’。”类似于灾难时定量配给的应急物品,车上应随时准备“应急书”,甚至要像小物件一样一直放在行李箱中。在开车到海边路上遇到交通阻塞时,或在牙医诊所等待应诊时,都可拿出这些“应急书”来朗读,消磨时光。
为照顾孩子的保姆提供许多书,让保姆了解“朗读”是工作的一部分,这比看电视好多了。
父亲在给孩子朗读方面应该更加努力。因为小学老师大多是女性,因此小男孩会把阅读与女人、家庭作业画上等号。不幸的是,有许多爸爸宁可带儿子打棒球,也不愿带儿子上图书馆。也难怪阅读补习班里都是男孩。父亲在孩子年幼时进行亲子共读,可以让儿子认为书与运动同样重要。
每天安排一段时间让孩子自己阅读(即使只是翻翻书、看看图画也可以)。如果没有练习,所有朗读的苦心都会付诸流水。
以身作则。除了朗读时间外,要让孩子亲眼看到你为了休闲而阅读,与孩子分享你的阅读热情。
当孩子希望为你读书时,宁可挑太容易的,也别挑太难的书。就像刚开始学骑车时,先骑小车,再骑大车。
鼓励大孩子读书给小孩子听,但只能偶尔为之,不能完全取代你。切记:大人才是小孩最终的行为榜样。
控制孩子耗在电视前的时间。研究显示,一周看电视超过10小时的孩子,学习成绩会下降。看电视过度会上瘾,阻碍孩子的健康发展。
当孩子看电视时,播放声音的同时要显示字幕。但是对于知道如何阅读,却懒得看书的孩子,不妨关掉声音,只播放字幕。
朗读禁忌
别读自己不喜欢的书,因为你的厌恶情绪会表现在朗读上,造成负面效果。
如果发觉选错了书,立刻打住。承认错误,重新选一本。不过要给每本书公平的机会。像《不老泉》①这种书,需要慢慢读才能渐入佳境。(先预读,可以避免这类问题。)
如果你是老师,不要认为必须每一本书都要与课程有关,不要将文学局限在狭窄的课程范围内。
不要让孩子负担太重,选书时,考虑一下孩子的智能、社会背景与情感状况。永远别读超过孩子情感理解程度的书。
不要选择许多孩子在电视上看过或听过的书。一旦知道了故事情节,孩子的兴趣就消失了。不过你可以读完一本书,然后带孩子观看由书改编的电影或电视剧。这种方法能让孩子体会到文字比影像表达得更丰富。
在选择朗读的小说时,避免对话太冗长的书。因为这种书朗读起来有困难,聆听也不容易。冗长的对话较适合默读。读者看到引号,就知道这是新的声音,是另一个人在说话,但听众却听不出来。如果作家没有在对话结束后加上一句“墨菲太太说”,那么听众根本不知道是谁在说话。
不要被奖项所愚弄。一本书得了奖并不能保证它是一本适合朗读的书。一般来说,奖是颁给写作品质的,不是颁给朗读品质。
如果没有足够时间做好这件事,不要开始朗读。读一两页就停下来,非但无法刺激孩子的阅读兴趣,反而会扼杀阅读兴。
朗读时不可以让自己和孩子坐得太舒服。斜倚或弯腰驼背只会造成困倦。斜倚的姿势会立刻发信息给心脏:慢下来。随之供血减少,供氧减少———瞌睡虫也就找上门了。
朗读时,不要被孩子,尤其是小小孩的提问吓倒了。如果这个问题不是为了顾左右而言他或拖延睡觉时间,请耐心回答。朗读没有时间限制,但孩子好问的天性却有时间限制,机会稍纵即逝。请以耐心的回答来滋养孩子的好奇心———接下来再朗读。不过在班级朗读时,提问却必须放到朗读结束后。20个孩子同时向老师提问的话,这本书恐怕永远也读不完。
不要向孩子解释故事内容。故事只要有趣味即可,不必要有前因后果,但仍然有许多讨论的空间。听完故事后,乐于讨论的孩子最能增进语文能力。
不要误以为朗读时间越长越好。每天专注而热情地朗读10分钟,在孩子脑海中留下的印象,超过孩子独自看电视两小时。
别把书当成威胁———“如果不收拾房间,今晚没故事听!”当孩子看见你把书当成武器时,对书的态度会由积极转向消极。
不要企图与电视竞争。如果你说:“故事或电视,请选一样!”孩子通常都选电视,这就好像让一个9岁的孩子选择“蔬菜或甜甜圈”一样。不过既然你是大人,你就有选择权,“我们家8点半以后关电视。如果你要听睡前故事,没问题。如果不想听,也没关系。但8点半后不准看电视。”可是千万不要让孩子认为不能看电视,是书本害的。
《朗读手册》
索书号:G792/2224/3
馆藏地点:三楼社科阅览室
点击回顾
让阅读变成一种习惯
温州市图书馆
《享 · 阅读》
《享 · 阅读》栏目是由温州市图书馆馆员及广大阅读爱好者以视频的形式推荐并分享书籍的读书栏目,希望通过这个多元化的方式,让读者获得更多更生动的阅读体验。
《享 · 阅读》栏目设有《享 · 阅读 | 作者言》专栏,邀请优秀作家,从作者角度解读个人作品、讲述创作心得,为读者推荐优秀书籍、分享读书体会,满足读者的不同需求,让读者有更丰富的阅读享受。
看完我们的书籍推荐,你是不是蠢蠢欲动,迫不及待地想要将心爱之书分享给大家呢?那就快点来加入我们吧,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本好书,我们欢迎大家踊跃来投稿!
【活动主办】温州市图书馆读者服务部
【投稿方式】595785805@qq.com (500-1000字的书籍推荐稿)
【咨询电话】0577-88987563
让阅读变成一种习惯
温州市图书馆
责任编辑:
网址:你不能错过的亲子朗读秘诀! | 享·阅读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513764
相关内容
关于亲子阅读,这是一份你不能错过的超实用指南!亲子阅读的作文(精选36篇)
亲子阅读要走出这些误区(附8条阅读建议)┃亲子
亲子阅读
亲子阅读好方法推荐
《向上吧!女孩》电子书在线阅读
亲子阅读书籍推荐
亲子阅读作文(精选24篇)
父母必读书单,四本书帮你了解绘本、亲子阅读!
亲子阅读小建议
随便看看
- 客厅装修,打造一个理想的娱乐休闲空间。房产通网—房产信息的百科大全
- 常州5大区域地标性商业体新进度,你更期待哪个?
- 大宁国际商业中心广场 夏至后浪是大宁国际商业中心广场上的一个创意和吸引眼球的装置,可以为孩子、家庭和青少年创造休闲娱乐的体验。同时也是一个社交互动与夏季户外活动的优质平台。 夏至后浪是一个公共空间项目,提出了一个替代传统广场的概念,促进了社会动态和激活了城市空间。其受夏季元素的启发创作而出。而这些元素可以给广场带来一些情景感,如大海、水花、夏日微风、冲浪和一般的夏季生活方式。 为了创造夏天的环境情景感,我们设计了一个多功能平台,平台上有波浪的标志性形状,根据上下起伏的不同波浪,形成了一系列的玩耍空间图片
- 餐厅与客厅的完美融合:家庭聚会与休闲娱乐的理想场所
- 娱乐休闲区打造:家里的休闲区不用来娱乐也太浪费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