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急救小知识:刮痧应对突发中暑与感冒

发布时间:2024-11-12 10:12

 
邓淑霞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在家庭生活中,掌握一些基本的急救小知识对于应对突发状况至关重要。刮痧,作为一种源自中国传统医学的疗法,凭借其简单易行、效果显著的特点,常被用于缓解中暑和感冒初期的不适症状。下面,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如何利用刮痧这一方法,在家中安全有效地应对中暑与感冒。

认识刮痧

刮痧,又称“刮治”,是通过特制的刮痧板或边缘圆滑的器具,在人体皮肤相关部位进行反复刮动、摩擦,使皮肤局部出现红色粟粒状,或暗红色出血点等“出痧”变化,从而达到活血透痧、驱邪排毒的效果。它基于中医经络腧穴理论,认为通过刮拭能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调整脏腑功能,从而治疗疾病或缓解不适症状。

刮痧应对中暑

1、了解中暑

中暑是高温环境下,体温调节失衡伴水电解质紊乱所致的急性病症。典型症状包括高热、皮肤干燥伴大汗或无汗、口渴难耐、恶心胸闷、四肢乏力。病情恶化时,患者可能出现意识模糊、惊厥乃至昏迷,危及生命。因此,在高温天气中,应特别注意防暑降温,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以防中暑发生。

2、刮痧部位与手法

颈部:沿颈椎两侧刮拭,从风池穴(耳垂后方,发际线边缘凹陷处)开始,向下至肩井穴(大椎与肩峰连线中点,肩部最高处),可重复刮拭5—10次,以出痧为度。此区域有助于疏散风热,缓解中暑引起的头晕、头痛。

背部:患者取俯卧位,沿脊柱两侧膀胱经(即脊柱两侧肌肉隆起处)从上至下刮拭,重点刮拭大椎穴(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肺俞穴(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心俞穴(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等穴位。此区域刮拭能促进全身气血循环,有助于降温解暑。

肘窝:轻轻拍打或刮拭肘窝,此处有曲泽穴,刺激此穴能清热除烦,对于中暑引起的烦躁不安有一定缓解作用。

3、注意事项

刮痧前,确保环境通风良好,患者处于舒适状态。刮痧时力度应适中,以患者能耐受为宜,避免过度用力造成皮肤损伤。中暑严重者,应先采取物理降温措施(如冷水擦拭身体、扇风等),并及时就医,刮痧可作为辅助手段。

刮痧应对感冒

1、感冒概述

感冒,这一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多由病毒侵袭引发。患者常出现鼻塞不通、流涕不止、频繁打喷嚏、咳嗽连连、咽喉疼痛及体温升高等典型症状。中医理论认为,感冒的根源在于外感风寒或风热之邪,邪气侵犯人体,导致肺气失宣,从而引发一系列不适。因此,在感冒高发季节,增强体质、避免风寒侵袭,对于预防感冒具有重要意义。

2、刮痧部位与手法

头部:以百会穴(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为中心,向前额及两侧太阳穴刮拭,有助于缓解头痛、鼻塞等症状。

背部:同样沿脊柱两侧膀胱经刮拭,重点刮拭肺俞穴、风门穴(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以驱散风寒或风热,增强肺部功能。

上肢:刮拭手臂外侧的肺经(从肩峰沿手臂外侧至拇指桡侧),特别是合谷穴(手背,第一、二掌骨间,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可缓解感冒引起的发热、咽痛等症状。

下肢:刮拭足三里穴(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胫骨前脊外1横指处),此穴为强壮穴,能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感冒康复。

3、注意事项

刮痧后,务必注重保暖,防止风寒入侵,以免加重病情。感冒期间,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与良好休息是恢复的关键。多喝水有助于缓解咽喉不适,促进体内毒素排出;充足休息则能增强免疫力,加速康复进程。然而,若感冒症状未见好转,甚至持续加重,特别是伴随高热不退等严重情况,务必及时就医,以免贻误病情,确保健康安全。

刮痧作为一种传统的自然疗法,在家庭急救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尤其是在缓解中暑和感冒初期症状方面。然而,它并非万能之法,对于严重疾病或症状持续不缓解的情况,仍需及时就医,遵循专业医疗建议。同时,在进行刮痧时,务必注意手法、力度及患者的身体状况,确保安全有效。通过合理的刮痧疗法,可以在家中为家人提供一份简单而有效的健康守护。

网址:家庭急救小知识:刮痧应对突发中暑与感冒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51422

相关内容

刮痧刮走夏日暑气
史上最全的刮痧知识汇总
如何刮痧
初秋刮痧正当时,这些刮痧常识,你最好了解!
春季常刮痧,回到一十八!10种刮痧法,刮走全身疾病!
刮痧作用
四种新的刮痧疗法让你更健康
学会正确刮痧,帮你扫除疾病
应对突发事件:家庭应急物品储备清单简介
刮痧养生的好处有哪些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