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刮痧看中西方文化冲突
电影《刮痧》可谓是一段由刮痧引发的虐童事件纠纷。因为刮痧所导致的背部伤痕引起美国医院对一个五岁的小男孩丹丹的生活产生关注,以此开始怀疑其父亲是否对其有虐待倾向,而导致原本幸福的一家四口骤然分离。在中国观众看来,这场发生在美国华人身上的纠纷实在是荒谬,后续的一些列措施和争辩都是多余。但为何一个出于爱而做出的刮痧行为会引起如此大的纷争?影片以此为契机,试图为我们展示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中西方文化冲突。
影片中的爷爷形象正好是中国普通大众的代表,他的一言一行都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习俗和普通群众的生活习惯。影片矛盾在爷爷对孙子的一次刮痧中开始,也在爷孙二人分离时父子两人逃跑中走向高潮。诚如电影中的一句台词“我在中国也是一个高级知识分子,但来了美国,我却是又聋又哑,只剩一双眼睛,还能四处看看”,诚恳真挚,一语中的,这正好道出了无数初来美国的中国老年人的心声:茫然,不适应,找不到共同语言,缺少一个说说话的朋友。这种格格不入首先来自于语言的障碍,当一个活了六七十岁的人什么话也说不出什么话也听不懂时,不只是交流上的无助,更是内心的一种彷徨。当孙子流利地用中文说出“筷子”时,看得出老人的开心,这应该就是一种说着中国话的轻松吧。由于生活坏境的改变而导致的身边没有熟悉的朋友也是一种不可避免的失落。公共场合在众多说着英文的外国人之间穿梭本就不是件让人兴奋的事,恰在这不兴奋之际遇见一位多年未见的中国老乡却实在是一件让人振奋的事。本以为独在异乡的现状出现了一丝曙光,朋友心脏病发骤然离世的苦痛却意外降临,伤心之余影片的矛盾冲突也拉开帷幕:那一夜许大同独留儿子一人在家引起的事端足以另这个家庭崩溃。老友已逝,好心办了坏事,当这种由文化差异导致的冲突上升到影响孙子和儿子时,老人的回国也许是最好的选择。虽要面对一个人的生活,但在美国有家人相伴仍少不了孤苦,回家才能算是真正释放自己。因为那有一片生他养他的土地,更有一群跟他志同道合的朋友。做人要有出息,逃避只是逞一时之快,机场分别时老人骂醒儿子的那一番话也让这个人物形象更加饱满。做父母的哪个不希望儿孙幸福,他们的安康才是父母最大的幸福。
听证会上原被告双方的争论正是中西文化冲突的最好体现。在第一场听证会上,许大同不顾好友律师的劝说以其是他最好的朋友兼老板为由执意邀请一个不懂家庭法的律师来为自己辩护,这在其美国朋友眼中本就不是明智的选择。许大同以为的胜利在对方提供的事实证据面前完全苍白无力,当刮痧导致的背部伤痕成为指控其虐待儿子的证据时,尽管他再怎么费力解释刮痧是中国的合法医疗方法,但在美国这种行为却是非法和不被理解的。在没有一个专业的中西医学家来正确解释刮痧的原理之前,存在于事实至上的可见伤痕就是最有效的控诉。为何刮痧的是别人而许大同却一定承认是自己,甚至不许妻子说出事实,影片给了我们这样的解答:因为他是中国人。在中国人的道德观和价值观里,百善孝为先,儿子为维护父亲说一些善意的谎言是最天经地义不过的了。
由于第一场听证会上对方律师未在之前提供证据副本,加上本方律师受委托的特殊化,因此拉开第二场听证会的高潮。从官方对待此次事件的态度可看出美国司法制度的优越性和对程序正当的重视度,这也直接反映出中西法治文化的差异。“用证据说话”是听证会的宗旨,而这场听证会上出现的多个人证物证恰好是对中西方文化冲突的最好诠释。第一,公寓门卫提供的许大同夜晚独留孩子一人在家的证词。在中国文化里这完全属于每个家庭的内部管理事宜,不涉及他人和官方的利益,更谈不上司法程序的介入;但在美国,不论在情理层面上是出于什么可被宽宥的理由,也无法改变其恶劣的性质。第二,医院医生提供的许大同在妻子分娩当日未及时出现的证词。同样的道理,一个在中国被认为再正常不过的行为在美国却成为对方控诉许大同不爱自己孩子的理由,甚至以“保大人不保小孩”的正常选择怀疑一个父亲对儿子降临的期盼。第三,许大同朋友提供的他在公共场合动手打儿子的证词。俩小孩打架,美国家长会认为小孩打架实属正常,父母可以教育但却谈不上人前动手。而中国父母总会不分对错的责备自己的孩子,就像影片中的许大同所言:他打孩子是为了在公众场合给对方父母留面子。就是这样的面子文化在其朋友眼中却是不可理喻的中国式逻辑。第四,由许大同开发的游戏和《西游记》引起的对其道德观的怀疑。对方律师对孙悟空的亵渎和游戏英雄的暴力批判直接导致了许大同听证会上的暴跳如雷,不只在他眼中,在大多数中国人眼中,孙悟空和其他的民族英雄一样,代表的是中国文化的正义和顽强的力量。中国人喜欢把传统文化中的英雄人物画面化,应用于各个领域以传播这种英雄气节,这种对于文化的传承在美国民众看来却是对暴力的宣传,影片中的大众游行足以说明这点。从许大同给儿子将孙悟空的故事,到儿子时时抱着的猴子布偶,一直到最后的圣诞节礼物,影片的这一设置无疑不是许大同这类美国华人对中国文化的信仰和其道德观和价值观的体现。一切以“证据说话”开始,也以“证据不足”无法证明刮痧的合法结束,最后丹丹由儿童福利局监护的决定也是中西文化冲突得不到调节的必然结果。
单就影片的艺术性质而言,这不失为一部好电影。“父亲爱儿子,天经地义,还用得着找证据,发表声明吗?”可是一段感人肺腑的自述在美国还是抵不过四个字“证据说话”。一场由刮痧引起的纠纷,导致一个美国华人家庭的悲剧:夫妻辞职分居、父亲回国、儿子被迫分离,也是这场纷争展现了美国华人的生活背景和中美文化冲突。但在不断地冲突矛盾中,爱也是永恒的主题。爷爷对孙子的爱,妻子对丈夫的爱,父母对儿子的爱,尽管无声无息,却也感人不已。就像中国人喜欢大团圆,影片也不置可否地在最后以爱收尾。在圣诞夜这样欢快的日子,父亲给了儿子一个回家的承诺。所以即使被打劫,被拒之门外,却也用爱的力量攀上了一个难以超越的高度,最后一家三口抱头痛哭的欢乐无疑是圣诞夜最美的礼物。影片最后丹丹自述:中国、长城、黄河、长江,虽生在美国,但我却喜欢他们跟我说中国的故事。对于中西方文化冲突,我们值得反思,也值得更多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这篇影评有剧透
网址:就刮痧看中西方文化冲突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51457
相关内容
【刮痧】刮痧的方法家庭急救小知识:刮痧应对突发中暑与感冒
夏天刮痧有什么好处?看完你就知道了,难怪那么多人去刮痧
百治不如一刮!居家刮痧法,一学就会
刮痧常识 教你如何刮痧轻松学保健
刮痧作用
如何刮痧
刮痧刮走夏日暑气
自己能刮痧吗怎么刮
中医刮痧的“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