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近需求服务群众,让文明实践融入日常生活
遵循'三贴近'原则,贴近事实、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生活知识# #摄影技巧# #新闻摄影#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党中央重视和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战略部署,是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举措。当前,各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扎实推进、初显成效,但仍存在资源整合不充分、实践队伍不专业、活动内容不丰富等普遍问题。为此,武汉市硚口区从“为谁做、谁来做、做什么”破题,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为依托,以志愿服务为抓手,坚持融通融合、突出共建共享、立足常态长效,让文明实践融入日常生活,不断满足辖区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坚持融通融合,建强文明实践阵地。基层实际和群众需求是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的靶向,硚口区锚定问题、靶向发力,在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过程中注重“一室多能”,利用现有场地挖掘潜力,在做好“规定动作”个性化展示的基础上,深挖特色文化,做强“自选动作”。聚力“激活、共享”,把各类阵地资源、文化资源、人力资源调动起来,结合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生活生产规律、作息休闲习惯,在武汉血液中心“心港湾”爱心驿站、武汉市滨江十一中学少年军校等地设置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在地铁3号线宗关站设备层建设“武汉文明空间”,构建“15分钟志愿服务圈”,打造文明实践活动“时时有”“处处有”的时空格局。
突出共建共享,深化文明实践活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要力量是志愿者,主要活动方式是志愿服务。硚口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充分发挥机关企事业单位专业特长,成立8类专业志愿服务队,用专业技能与知识提供项目活动“菜单”,满足街道(所)社区(站)“吹哨”“点单”服务;同时广泛动员广大居民群众参与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建立起700余支志愿服务队的资源库,推动优质资源为基层群众服务,形成一呼百应的磅礴力量。畅通线上线下渠道,建设硚口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云平台,优化“点单—派单—接单—评单”服务流程,探索群众喜闻乐见、乐于便于参与的活动方式,从而提升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让群众得实惠、愿参与、真点赞。
立足常态长效,打造文明实践品牌。阵地常在、活动常态、内容常新,新时代文明实践才有生命力。硚口区在巩固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工作的基础上,强化特色品牌和优质项目的组织引导、孵化培育,举办新时代文明实践优秀项目路演大赛,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中央厨房”作用,把分散的资源聚集起来形成区级文明实践优秀案例库和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库。“红色‘肺’扬万家灯火 健康扶贫筑梦远航”项目将健康送到群众家门口、“志愿服务弘扬传统文化 ‘融.乐.创’奏响中文化交流新篇章”项目激发社区“共同缔造”内生动力……一个个各具特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在全区“串珠成链、连片成景”,让文明生根成长,让实践有声有形。(武汉文明网 武汉市硚口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网址:贴近需求服务群众,让文明实践融入日常生活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515021
相关内容
让文明实践活动融入群众生活——武威天祝县深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纪实“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为群众幸福加分
文明实践丨“一对一”服务让群众生活更有温度
文明实践活起来 群众生活美起来
文明实践之花绽放 群众幸福生活添彩
铜陵郊区:文明实践“夜模式” 点亮群众“夜生活”
多彩文明实践让群众生活更美好
新余文明实践“点亮”群众美好生活
多彩文明实践活动 浸润群众幸福生活
让“精神文明”点亮群众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