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刮痧
本内容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

刮痧源自中国的传统医学疗法,属于中医的外治法之一,主要通过特制的刮痧板在人体皮肤表面进行刮拭,以达到治病保健的目的。其具体操作方法是,先在皮肤上涂抹刮痧油或其他润滑物质,然后用刮痧板以一定的方向、力度和速度进行刮拭,使皮肤出现片状瘀斑。
刮痧的理论基础主要来自中医的经络学说和气血学说。中医认为,人体的疾病主要是由于气血运行不畅或者经络堵塞所引起的,通过刮痧可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此外,刮痧可以刺激皮肤,引发局部免疫反应,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然而,刮痧并不适合所有人。对于皮肤过于敏感的人或者皮肤疾病、血液疾病患者,刮痧可能会引发不良反应,甚至加重病情。因此,在进行刮痧之前,最好先咨询医生的意见,了解自己是否适合刮痧。
需要提醒的是,在刮痧后切勿沾水,并注意保暖、避风寒。刮痧部位未退痧之前,不宜在原处再次进行刮拭。
发布时间:2023-10-27 1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