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拔罐三大认识误区
拔罐是通过利用酒精在罐内瞬间燃烧,将罐内的空气燃尽,使罐内形成负压状态,从而可以吸附在体表,通常是肌肉丰厚的部位。拔罐过程可以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促进运动疲劳恢复,甚至治疗软组织损伤。
中日友好医院针灸科主任李石良和医生于战歌表示,拔罐疗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时下人们对中医拔罐存在三大认识误区。
——是否所有人都适合拔罐?不是!临床上有出血倾向疾病、浮肿、皮肤破损溃烂等的患者不适合拔罐,过于消瘦的朋友恐怕也没有福分享受拔罐,因为肌肉过薄会导致罐体无法吸附。另外,大血管分布处及疤痕处等部位也不适合拔罐。
——拔罐是时间越长越好?不是!有些患者拔罐的地方起了很多水泡,他们竟然说这是拔出了“湿邪”,好像还很享受。其实这种认识是个误区,这实际上是拔罐时间过长所造成的表皮与真皮分离,并不值得提倡,尤其是夏季,一旦水泡破溃,则很容易造成感染。
——拔罐有紫印就好?这也是认识误区。拔罐的紫印是这样出现的:拔罐时的负压吸引会导致血液灌注量快速增加,导致该区域的血管迅速被动扩张,这种扩张的血管多是细小的毛细血管,年纪比较大的人或缺少运动的人,体表毛细血管的脆性有可能增加了。这样,当血液快速灌注进来时,会造成一部分毛细血管破裂,从而导致皮下出血,这就是紫印形成的真相。因此有没有紫印应该顺其自然,出现了也没关系,但不必追求一定要出现紫印。这种印记一般一周左右会自动消退。
此外,拔罐时室内须注意保持温暖,以免受凉感冒,并嘱咐患者不要移动体位,以免罐体脱落。同时,拔罐时还要随时观察患者情况,如遇疼痛或不适,应立即调整负压或起罐重新吸附。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则应尽量去医院寻求专业人士帮助,以便既安全又有效地达到治疗目的。
(据新华社电)
《 人民日报 》( 2016年10月08日 05 版)
(责编:权娟、许心怡)网址:中医拔罐三大认识误区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51703
相关内容
日常拔罐有哪些误区拔罐治疗亚健康有这4个误区
拔罐,中医,排毒
拔火罐注意事项 拔火罐需注意的9大事项
中医养生:拔罐前先推拿,效果加倍
拔火罐方法多种多样 中医拔罐也要“对症下罐”
拔罐后不宜马上洗澡 中医拔火罐常见4种体位
生活中拔火罐的小窍门!
拔火罐的作用
拔罐介绍 拔罐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