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最近掀起了新一轮减负潮,家长“疯了”,减负=学渣
建立轮流负责家务的习惯,减轻家庭负担 #生活知识# #生活心理学# #生活习惯改善# #家庭生活和谐#
南京最近掀起了新一轮减负潮。不许补课,不许考试,不许公布分数,不许按成绩分班;抵制花里胡哨的课外辅导,只能用教材配套的教辅;减少课时,提前放学。
此外,还会突袭学校,翻学生书包,查课外辅导教材。
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多家长向教委投诉减负政策,称此举干扰了孩子的正常学习,一下子引发家长间的热议。
David老师对这个问题的评论:当哈佛、耶鲁的美国精英阶级都在拼命努力,玩命苦学的时候,只有白痴才会相信,贪图安逸,早早睡觉,孩子就能拥有美好的未来。
中国古训说的好,“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颜真卿的《劝学诗》里更是写道,“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现在一些半吊子“砖家”和一些伪教育理论却大谈什么“让孩子从小荡起双桨”。只试问一句,孩子长大后找不到像样的工作,天天能去这些“砖家”家里“荡双桨'吗?
当发达国家的富人和精英都在拼搏奋进的时候,发展中国家的普通人,却做着着不用通过努力,人生的幸福和轻松就会从天而降的美梦,不过是自欺欺人的想法,现实中也一定会碰壁、打脸,根本就无法走通的。
无论是对于国家还是个人而言,几千年来从未变过的一条铁的法则是:落后就会挨打!
因此,减负不能成为目的,增效才是关键,尽管分数从来不招人喜欢,但却意味着几千年来人类所能找到的现实世界中的相对最客观公平的标准,如果不以分数这样的客观标准衡量人才,恐怕就只能以金钱、权势、血缘、亲疏来评定晋升人才和晋升机会了,那将是历史最大的倒退。而历史证明,历代王朝的兴衰,都和考试选拔人才的这条公平底线密切相关。一旦这条公平的底线被彻底打破,社会的动荡恐怕也将无法避免,这才是是真正的国之大忧。
人生是无法真正减负的,试问人生中的生老病死、工作、成家、买房、供车、......哪样负减的了?
因此,减负是扯淡,增效才是核心,此言非虚。
网址:南京最近掀起了新一轮减负潮,家长“疯了”,减负=学渣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518253
相关内容
《南京家长已疯》网文刷屏,减负=制造学渣?你怎么看“减负=制造学渣”?南京市教育局回应了
南京家长已疯:减负=制造学渣?
减负=制造学渣?家长教育焦虑引舆论深思
南京市教育局回应“减负=制造学渣”
南京回应“减负=制造学渣”:防止执行简单化、形式化
减负=制造学渣事件网络舆情传播数据分析报告
从身体减负、精神减负到生活减负,“零添加”成为一种生活态度
从身体减负、精神减负到生活减负 京东调研显示超七成人正在追逐“0添加”生活
减负=加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