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只选择西医一种方式”
“在台湾,民众求医
来自台湾的传统医学泰斗吴长新教授接受《养生周刊》独家专访
谈最适合家庭操作的中医疗法刮痧,并分享自己的养生小窍门
刮痧要大片紫红才有效?那可能是内出血!
11月16日,来自宝岛台湾并享誉中外的传统医学泰斗吴长新教授在广东中山参加完“海峡两岸健康养生高峰论坛”,开始奔走于陕西、四川、重庆等地传道授业解惑。近日,吴长新教授来到了重庆,并在下榻的重庆海棠温泉度假酒店接受了《养生周刊》记者的独家专访。
作为“台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起召集人,吴长新教授一直致力于研究刮痧、拔罐、针灸等传统中医药的自然疗法。此次来渝,吴教授特别介绍了一种在台湾颇受欢迎的家庭疗法———刮痧。“相比于针灸而言,刮痧的特点就是简单易行,只要知道穴位的大概位置,用随手可得的工具即可自行在家操作。不过近来我却发现,大陆不少同胞对刮痧有种种误区,以为刮得越红、越紫,效果就越好。事实上并非如此。”
“刮痧的原理就是疏通下水道”
吴长新称,目前台湾医疗体系大致上可分为三种:传统中医、西方医学、另类医疗。生病时,民众通常采取复合式的求医模式,不会限于使用西医一种。
而对于中医疗法来说,刮痧是台湾常见的一种民间家庭疗法。“许多家庭在小孩中暑或发烧时,会拿个碗装水或是米酒,将瓷制的汤匙沾湿后,就着汤匙光滑的边缘在颈后、背部来回刮动。”吴长新说,大家在刮痧的操作方法上相去不远,但对于刮痧要刮到什么程度、什么时候适宜刮痧等这些专业知识方面,很多人却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关于什么是“痧”?吴长新说,痧是有毒物质聚积在身体中导致的病征。“痧”在西方医学里属于热失调的范围,在传统中医学则是“阴阳失衡造成的淤积”,也就是淤积于体表或经络内的有毒物质。
那刮痧为何可以治病?吴长新说,以中医的说法,刮痧是在皮肤刮动、刺激穴位,有助于畅通经脉、舒缓身体不适、促进健康;以西医来说,刮痧的好处,一是减轻身体内外压力差,二是可刺激身体自愈系统,刮除体内不良毒素,刺激组织自行修复、恢复应有功能。
“譬如下水道遭脏污阻塞,若只以扫把疏通(刮痧),其结果是反复通、反复阻塞,所以要天天扫(刮痧),这属于保健。”吴长新用清理下水道的比方解开了记者对刮痧的疑惑。“而如果疏通之后,再以铲子将脏污挖除、运走,阻塞便不再发生,这就可袪除疾病了。”吴长新教授进而解释,这将脏污挖除、运走的方法就是针灸和拔罐,也就是他一贯主张的“整合疗法”。
昂贵的刮痧工具不一定有用
近年来,各种刮痧器及刮痧油蜂拥出现,究竟什么样的器具、材料最适合保健养身呢?吴长新告诉记者,刮痧工具没有特别的要求,只强调工具需平滑、不要太尖锐,且刮痧时最好以水或油之类的液体帮助润滑。就刮痧工具来说,除了家庭内随手可得的汤匙、碗、钱币等日用品都可成为刮痧板的材料。刮痧膏则除了水和米酒之外,也可使用家中常备的万金油、凡士林、乳液等,也可以购买中药调配的刮痧膏使用。
“一般来说,专业用的刮痧膏因掺有中药草,较具有活血、化瘀、消炎等功效。但不论加入何种药物的刮痧油、刮痧膏均为辅助之用,因为刮痧膏最主要是润滑作用。因此,像白花油、驱风油、面霜、润肤液等都是很好的刮痧润滑剂。”吴长新说。
大片紫红可能已经是内出血
刮痧广泛的在民间使用,可刮痧不慎,造成患者意外受伤的事件也偶有见诸媒体。那么,刮痧应如何避免安全风险呢?据吴长新介绍,目前因刮痧出现的意外,基本上都是在家中自行刮痧时发生,像是因刮痧力道过大或次数过频繁,造成颈动脉受伤;刮痧工具未消毒、身体有伤口会造成的感染等等。“像‘削甘蔗’、‘刮猪皮’、‘炒菜’这样快速的、使蛮力的方法都是错误的,这样容易在皮表造成微血管破裂。”吴长新一边给记者示范一边说:“垂直皮肤、下压,单方向出力,慢、轻而逐渐加力,这才是科学的刮痧手法。”
“很多人认为刮痧要刮出一整片紫红才有效,是吗?”记者问。“错误!”吴长新说,刮痧不一定要刮得“瘀紫”、“疼痛不堪”才有效。应该以“舒适”为大前提。大力刮痧会给身体造成伤害。比如血管破裂、组织坏死硬化等。正确的刮痧会出现红点和瘀紫,但若刮到整片紫红,很可能已经造成内出血、肌肉损伤。这是目前西医界对刮痧疗法提出的警告。
养生窍门
要想中午不困,午餐先吃肉后吃饭
除了刮痧,吴长新还非常热情的向我们介绍了他自己的养生“秘诀”,有需要的朋友不妨一试哦。
窍门1:上山拍胸脯,下山打屁股
如果在爬山等旅途中感到腰酸腿痛或疲劳,解决的办法很简单:上山拍胸脯,下山打屁股。吴长新创编的一套“养生拍打功”中介绍,上山用“气行血行心肺功”,一面拍打胸部一面走,走着走着就不喘气了。吴长新说的:“空拳与心肺同步共振,有很好的强健心肺功能的效果!”而下坡、下台阶时用“腰肾命门先天功”加“泌尿生殖荐尾功”,一边走一边拍打腰尾部,效果神妙。
窍门2:睡觉脚抽筋,坐起来举手
很多老年人晚上睡觉脚经常抽筋,此时,赶紧坐到床沿,两脚着地,右脚抽筋,举左手,左脚抽筋,举右手,高举过头,抽筋当即缓解。平时脚抽筋,无论是站着还是坐着,只要脚着地,把抽筋脚相反的那只手高举过头即可缓解。
窍门3:午餐先蛋白质后碳水化合物
吴长新说,如果下午要开会,为了避免午困打瞌睡,可以吃出好精神。最好不要吃太多或太快,以免影响消化。少吃油炸食物,吃得清爽有助血液清澈,避免气血沉滞。在选择食物的顺序上,午餐吃米或面等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之前,他建议先吃肉类或蛋等蛋白质食物,免得血清促进素增加,导致昏沉欲睡,影响反应力。
养生达人
吴长新,1947年生于台湾,自幼跟随叔父习医,研究传统医学近40年。一生致力于推广传统医疗的整理与发扬,是“台湾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发起人,长期钻研气功、针灸、刮痧、按摩等传统中医疗法,并形成系统的“吴长新整合疗法”。
现任台湾科学气功学会理事长、中国手足推拿专业委员会名誉主委、北京中医学院客座教授、香港中医学院针灸气功学系系主任以及湖南中药药大学终身客座教授。
达人提醒
亲,光脚走鹅卵石路不能养生
吴长新特别指出日常生活中容易出现的几个养生误区
采访中,吴教授还谈到,一些人日常生活中的看似理所当然的养生习惯,其实是养生误区。
误区1:光脚在鹅卵石路上行走可达到养生保健的效果。
吴长新:这是错误的。在鹅卵石路上行走,对脚底穴位的按摩有一定作用,但这是被动的。因为鹅卵石的位置是固定的,而每个人脚的大小、身体的轻重不一,导致被动按摩的位置不准,力道也不一样。再说,大家都光着脚在上面走,容易导致病菌交叉感染。尤其是湿的鹅卵石,更容易使人着凉而带来寒从脚起。最好的方式是在家里将一根擀面杖用布包上,坐在沙发上一边看电视一边用脚踩着擀面杖来回滚动,力道以感到舒服为宜。
误区2:所谓“泡脚”,水越多越好,水温越高越带劲。
吴长新:热水泡脚是最常见的家庭保健方法,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消除疲劳、帮助睡眠和治疗一些疾病。但是泡脚并非水越多越好,也并不是水温越高越带劲。泡脚时间不宜过长,以20-30分钟为宜;水温不能太高,最佳水温在40℃左右,比人体温度稍高一点便可;泡脚不同于洗脚,水位可以高一些,但是不能过高,以踝关节以上四指为宜。
误区3:人的脚底有很多穴位,只要做好脚底按摩就可以健康养生。
吴长新:这个观点不完全正确。在中国的传统易理医学中,手在上,属阳,主气;脚在下,属阴,主血。手脚血肉相连,都属身体“末梢”;且据西医解剖,手部更有150多万条末梢神经,对全身气血循环,更具影响力。“足疗法”和“手疗法”两者的机理是一致的,因此只按摩脚是不够的,手足并行,效果三倍。
本版文/重庆晨报记者 赵君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网址:不会只选择西医一种方式”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52107
相关内容
不会只选择西医一种方式”10种常见的理财方式,你选择了哪一种?
选择整体厨房 选择生活方式
生活不只是生存:教你学会生活的30种方式(一)
让体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打造运动生活:体育不只是一项运动
2022,你会选择怎样的出行方式呢?
选择绿色生活方式参与环保
瑜伽,只是一种生活方式
心理测试:四种登山方式,你会选择哪种,测你目前最想要的生活?
养宠,一种疗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