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线制式方面,将IoT的无线联网技术归为三类:
2G/3G/4G插SIM卡上网,无需配网; WiFi连路由器上网,需要配置SSID/PWD; BT/Zigbee等通过网关代理上网,需要与网关配对。第1类,无需配网;第3类,多采用协议规定的配网方式,多为PBC触发配对方式。都不讨论。
这里只针对第2类(WiFi连路由器)的方式,讨论其首次使用时的网络配置方式。
配有MMI I/O设备的,可以直接人机交互配网。
配备有NFC、USB等的,可以通过Out-of-Band的方式,辅助APP配网。
除此之外,只能通过In-Band方式配网,技术上包括以下方案:
SoftAP方式,IoT设备工作与AP模式,手机直连IoT设备,将目标路由器的SSID/Password传过去。
该方式是最传统的配网方式,不考虑终端兼容性问题,配网成功率100%。
缺点是用户操作复杂。用户需要下载APP,连接IoT设备,手动输入SSID/Password。APP也需要开发团队自己开发。
用户通常不习惯手动输入SSID,所以希望SSID是从扫描热点列表中选取。Android手机允许APP读取AP列表,iOS手机不允许。要Android和iOS体验一致,通常要IoT设备自己扫描,传给APP。
WPS方式,同时在IoT设备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