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介绍在生活物联网平台开发过程中的大概流程。
介绍
在生活物联网平台中完整开发一台智能IoT设备的流程涉及到控制台操作、设备端开发、客户端开发(App端开发),以及服务端开发,其中一些开发者可能对平台各端的开发流程不是很了解,可参照本文的流程进行开发。
开发的主要流程如下:
登录生活物联网平台。 在控制台上创建产品,详见下方控制台操作流程。控制台的主要步骤如下:
创建项目。 创建产品。 定义产品功能(功能定义)。 配置人机交互。 新增设备并调试。 发布产品。 批量投产。 设备端开发,详见下方设备端开发流程。设备端开发的主要流程如下:
选择芯片/模组类型,请根据产品的入网类型选择。 申请获取芯片/模组对应的设备端SDK。 根据设备端SDK开发智能IoT设备的功能。设备端的功能有:
配网功能。 设备控制。 设备消息上报。 数据解析。 OTA升级。 客户端开发,详见下方客户端开发流程。平台主要提供自有App的SDK供您开发自有品牌项目的App,其中主要的流程如下:
在控制台进入自有品牌项目中,单击创建自有品牌App。 单击创建的自有App进入App管理页面。 关联产品。 选择用户账号体系。 选择SDK和插件,用于后续开发自有App的功能。SDK配置项有:基础包、用户账号、消息推送、设备控制、配网、蓝牙设备接入框架。
插件有:设备面板、云端定时、本地定时、设备消息记录、意见反馈。
生成自有App,下载自有App源码。 配置App登录验证码的短信服务。 服务端开发,详见下方服务端开发流程。各环节可参考的文档列表
控制台操作流程
控制台操作的主要流程可参考平台操作流程。
设备端开发流程
设备端开发,主要以设备的入网类型区分,平台支持接入的设备入网类型有:WiFi设备、蓝牙设备、网关设备、蜂窝网设备、以太网设备。请根据接入平台的设备类型选择合适的SDK进行开发设备端。
设备端SDK介绍,请参见SDK介绍
设备端开发涉及到的具体功能,主要有以下:
配网功能开发,详细请参见配网功能开发。 定时能力开发,详细请参见开发天猫精灵项目Wi-Fi产品本地定时功能。客户端开发流程
客户端开发,主要以自有App开发为主,平台提供自有App开发所需的SDK,您可以通过SDK快速集成开发与设备端交互的功能与界面。
控制台关于App的相关操作请参见自有App。
客户端SDK介绍,详细请参见App SDK介绍。
获取App SDK,详细请参见获取App SDK。
客户端开发涉及到的具体功能,主要有以下:
用户账号开发,详细请参见用户账号开发指南。 插件使用,详细请参见插件使用指南。 配网开发,详细请参见配网开发指南。 多语言功能开发,详细请参见自有App自定义多国语言。 移动应用推送开发,详细请参见移动应用推送开发指南。 场景自动化开发,详细请参见场景自动化开发指南。 蓝牙连接开发,详细请参见蓝牙连接开发指南。 家空间开发,详细请参见家空间开发指南。 数据统计开发,详细请参见数据统计开发指南。 Android集成Google登录,详细请参见Android集成Google登录指南。 iOS集成Google和Apple三方登录,详细请参见iOS集成Google和Apple三方登录。服务端开发流程
服务端开发,平台主要通过设备上报信息到云端,云端下发指令到设备端和客户端,从而达成使用云端控制设备的效果,云端开发详情请参见云端开发指南概述。
平台支持以下两种数据流转方式:
数据HTTP/2方式推送,详细请参见数据HTTP/2方式推送。 数据AMQP方式推送,详细请参见数据AMQP方式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