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谈网络理财风险:黑客能够篡改移动端软件(2)
使用移动设备管理软件优化网络设置 #生活技巧# #数码产品使用技巧# #无线网络优化#
刚才吴所长提到,金融本身就和风险相伴相生的,互联网的金融,互联网的理财更是如此。但是对于用户来说,对于投资方来说,有没有风险应该让我们知道?另外,风险有多大,它到底可不可控,这都是应该知道的东西。因此,接下来这些理财产品应该如何更好的规范,是大家更为关注的问题。
市民:肯定是有风险的,其实就是一个团购的存款,还是依赖银行信用。
市民:我觉得风险的话可能会存在比如说用户帐号密码泄漏,或者手机没有做好保密措施的话,帐户就比较危险。
解说:一方面,互联网理财的高收益、低门槛以及及时周到的服务让人心动,另一方面,这便捷背后的风险也依然是大家的担心。"新年开工,马上加薪7%",这是元宵节前余额宝用户收到的手机推送,虽然是一年定期,但7%的预期收益仍然让众多用户预约,现场抢购非常火爆。
支付宝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张道生:整个活动刚刚开始才4分钟,现在已经有253410人已经购买。这个火爆程度远远超出我们的预期。
解说:然而,这其中是否存在风险,一些业内人士指出,这款理财产品存在介绍不详细,资金投向不清楚等问题。具体风险等级和控制也没有说明。事实上,这款理财产品对接的是两款万能险,珠江汇赢1号和天安安心盈B款,也就是说无论是余额宝还是理财通,实际上是互联网公司和基金、保险等金融机构联手打造的产品。不同的只是购买渠道变成了互联网平台,所以它也具有传统银行理财的各种风险,有众多不确定性。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法研究所副所长杨东:平台本身技术安全的问题,消费者各类信息保护的风险,平台本身经营管理不善的风险,甚至包括国家整个对于这方面法律法规这样一种监管的风险,不确定性等等。
解说:流动性是互联网理财的一个便利因素,但值得注意的是,春节后不少市民就发现,余额宝收益率下滑,微信支付的理财通在节后也开始大幅缩水,与此同时,用户通过手机上指尖的触碰就可实时投资,手机遭遇的病毒和木马,也存在潜在风险。
市民:风险可能就是网络风险,因为网络还是有一些病毒性的影响,或者会造成帐户不安全影响。
张道生:从按我们后台统计来看,目前移动端真真正正发生盗损的情况,99%是因为中了木马,就是中了病毒。
网秦手机移动安全公司安全技术总监郑辉:提供支付的用户端软件安全防护都是相当弱的,也就是说黑客可以直接篡改移动端的支付软件。像网银大盗、网银窃贼还是比较多的。
解说:以前活期收益寥剩于无,银行理财五万元起价。现在互联网理财比银行活期利率高20倍的高收益,终于也可以让中小投资者扬眉吐气,那么,这样的高收益是否能够一直保持下去呢?
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所副总裁罗明雄:不好说,但肯定有这么一个点,然后它很难保持持续的这么高的理财回报收益了。
主持人:互联网理财大家都喜欢,怎么能把好事做得更好?从投资者的角度来说,我最关心的就是它怎么能够让我更多的挣钱,别让我赔本。刚才我们也说了,春节以前,互联网的理财应该说是节节走高,但是在节后我们看,却发生了一些势头上的调整,就来看余额宝,以余额宝来举例,19日和20日,7日年化收益是下降的,6.22到了6.20。再随便找一个,理财通,这是微信的,从6.38到了6.34,看到了下降的趋势,这是人们关心的。除此之外,除了收益的问题,人们还担心什么呢?排在第一位的是技术安全的风险,比如说像手机病毒、黑客攻击下,这个资金是不是能保障。另外,监管机制是不是完善,收益率能不能长期维持一个比较高的水平。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会不会它还有吸引力等等。
好,今天我们的关注点并不在技术风险,因为技术风险终归会有技术问题去解决。我们接下来关注的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是监管,一个是收益。我们继续连线吴晓求所长。
吴所长,刚才人们关注的就是钱到底能不能持续的让母鸡下蛋,而且下的个个都是金蛋。但是我们知道理财这个东西一定是起伏不定的,有升可能就有落,这是一个正常的现象。我的问题是它到了一个什么样起伏的阶段,到了哪一个拐点上的时候,像这种互联网理财就不会有这么大的吸引力,不会有这么大的热度了?您觉得会有这么一个点出现吗?
吴晓求:应该是有的,因为它取决于两个因素,我们之前互联网理财产品收益率都在7%以上,现在慢慢下降到6.5%左右,我认为这是基本的趋势,因为在利率还没市场化的时期,应该说余额宝有它的很大的发展空间,也就是说余额宝所体现的收益率,实际上是利率市场化的刻度,如果当我们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时候,余额宝所给出的收益率实际上是参照系数。当我们的整个金融改革,特别是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推进的时候,余额宝这类的互联网理财产品收益率应该会慢慢下降,而且热度也会慢慢下来,这是一个重要的前提。
主持人:人们最关心的就是投进去的资金的安全问题,因为现在由过去几块钱、几百块钱、几千块钱,现在有人已经到了十几万、几十万的投入,您觉得这种资金安全靠什么保障?接吸收的监管,哪些是最应当监管的?哪些领域可能是监管部门不应该过早介入的?
吴晓求:互联网金融,特别是互联网理财产品有两个底线,我们叫道德底线和法律底线。一个是它不应该变成一个非法的融资平台。所谓非法的融资平台,这些资金拿到之后不知道它的去向,也不知道未来有没有保障,我们通常把这种缺乏监管的方式叫非法融资,这是我们的一个底线。第二个底线就是互联网的理财产品不能变成"庞实"的骗局,拿新增的补老的资金的收益,这两个是基本的底线。在这两个底线之上,我们要制定一个既有利于互联网金融,特别是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发展,同时又能保障老百姓资产安全的监管标准,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主持人:稍候我们会有更多的问题给您。
对于金融机构来说,现在应当多具备一些互联网开放的心态。而对于互联网的企业来说,它如果要搞互联网金融、互联网理财的话,就理应具备一些传统金融机构的审慎。
接下来我们关注未来互联网理财,互联网金融到底应该如何规范的发展。
解说: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凶猛成长,压力之下,多家银行也开始出手奋起直追,1月12日,工商银行筹备了七个月的容易购上线、建设银行善融商务、交通银行交博会、农业银行易商管家也都开门迎客,只待筹备当中的中国银行中银易商正式上线,五大行将全面加入互联网金融之战。
财经专家叶檀:现在互联网金融出来之后,对银行冲击是非常大的。互联网金融最大的特点就是效率很高,它在短时间内可以融得大量的资金。
解说:伴随着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布局,银行组织框架也开始了新一轮的重构。由于业务开展模式不同,而且对比传统金融业务,互联网金融更强调互联网思维,以及对客户体验的重视,因此,各家银行纷纷打破原来电子银行部、零售银行部的划分格局,成立专门应对互联网金融的部门,2013年,中国银行在创新研发部的基础上,就成立了网络银行办公室,主抓电子化平台。
财经记者由曦:因为现在银行已经意识到,他们是一艘航空母舰,他们所对的竞争对手,互联网公司可能是一个小艇,小船好调头,他们觉得也是到时机放出一艘小艇,跟这些互联网公司去比一比,拼一拼,去试水一下。
解说:此外,各家银行近期也推出了较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年收益率都在5%至6%之间。
由曦:他们其实是很着急的,现在我了解到很多银行业在开发自己的一些新的理财产品,比如说他们要降低他们的理财产品的门槛,以前我可能是5万,以后可不可以少一点,可不可以说跟互联网公司一样,可不可以一块钱就买。
解说:不过,对于这些航空母舰来说,推出新机构、新产品似乎还算容易,而更大的变化还有待时日。例如目前银行作为企业融资主要途径,还存在着嫌贫爱富的传统观念。中国工商银行行长易会满曾表示:截至2013年6月末,工商银行单户融资限额3000万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由2005年末的1436亿元,增长到2013年6月末的1.14万亿元。虽然总额不低,但是工商银行单户融资限额3000万元以下就算小微企业贷款,门槛依然很高。不过,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崛起,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却得到了满足。无论如何,被互联网金融倒逼的传统银行正在加快推进转型的步伐,而公众则关注这种竞争局面能否促进金融业的深入改革,监管手段的提升,服务水平的提高,最终让更广大的人群受益。
主持人:面对互联网理财、互联网金融,很多人都高兴,但是也有些人不是那么高兴,恐怕金融机构银行就在其中。马云曾经讲过一句话,意思是如果金融改革、银行不改革,我来帮着你改。你看,真的是在帮着它们改。吴所长,您分析就像这样互联网的理财和金融,怎么会带动整个金融体系的改革?
吴晓求:中国金融的改革应该说现在面临一个战略性的任务,主要三个方面,一个是宽度的改革,一个是广度的改革,一个是深度的改革。其中深度的改革是最基础的。所谓深度的改革,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市场化的改革,所以宽度的改革主要是证券化,长度的改革主要是国际化。在这"三化"里面,市场化改革是最重要的,就是深度的改革。这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推进利率市场化按。推进利率市场化,靠自觉的推行很难,所以要引入战略的竞争者。战略的竞争者,搅局者就是互联网,互联网和金融的结合就构成了互联网金融,它可以推动中国金融体系向深度改革。过去我们的金融在相当多的时候都是靠垄断攫取利润,实际上金融的本质是为大众服务的,通过服务来获取收益,这是基本的宗旨,所以互联网金融在我看来,它推动改革是最重要的作用,虽然它也在开始有某种风险,但是我们要看到它的正能量。
主持人:非常感谢吴教授给我们带来这些解释。
我们在节目最后的时候来看一下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士余在前两天说的一句话,他说:对待互联网金融,既要包容失误,也要防范风险,因此,有必要对互联网金融进行恰当的监管。恰当的监管这三个字不要小看,因为互联网金融它是一个新生事物,而且是越来越好的新生事物。如何能够在呵护它的同时,又不限制它的发展,因此,这个如何恰当的去监管就至关重要。就像三中全会说的那句话,要让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如何让它能够市场去发挥作用,又能够有效监管呢?这恐怕是一个大的问题。
上一页 1 2网址:央视谈网络理财风险:黑客能够篡改移动端软件(2)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523089
相关内容
黑客利用漏洞提现千万:理财APP遭恶意篡改 充1元变1万智能移动终端信息安全风险现状与展望
2024年网络安全视角下免费远程桌面软件的风险评估
AIGC时代如何防范图像篡改风险?合合信息为群众送上防骗“锦囊”
常见网络安全风险与应对
物联网安全值得重视:黑客如何攻击你的智能家居?
防范黑客攻击:加强网络安全防护.docx
利用漏洞提现千万 黑客攻击理财APP进行网络盗窃被捉
「网络安全」公安部公布打击黑客犯罪十大典型案例
每天学习2小时——黑客(网络安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