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与抑郁症——食物和情绪之间有什么关系?

发布时间:2024-12-20 04:11

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对抑郁症有积极影响 #生活技巧# #情绪管理技巧# #抑郁调节手段#

人生五味,酸甜苦辣咸,并不只是浮于表面的酸甜苦辣咸,我们更喜欢用这五味来代指我们的情绪:委屈,快乐,痛苦,刺激和平淡。我们会在没有食欲的时候选择酸辣的食物,在伤心难过的时候选择有甜味的食物。以上种种都不禁让我们思考:食物和情绪之间到底暗藏着什么联系呢?

抑郁症简介

202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全球已有超过3亿人患有抑郁症,且抑郁症是导致精神残疾的主要原因[1]。抑郁症群体每年都在扩大,但由于社会异样的眼光和高复发率导致抑郁症的治疗十分困难[2]。

在流行病学研究中,便有一个专门的领域研究饮食与抑郁症之间的关系。迄今为止的证据表明,富含果蔬,坚果,全谷物和鱼类,少量肉制品和全脂乳制品,适度饮酒的膳食模式可以防止抑郁症[3]。相反,富含红肉,精制谷物,超加工、高糖高脂肪食品的西方膳食模式,会增加包括抑郁症在内的慢性疾病的风险[4][5][6]。除了从整个膳食模式来分析以外,单一的营养素也被证明与抑郁症的风险有关。

营养素与抑郁症的相关研究

氨基酸

γ-氨基丁酸(GABA)是一种非蛋白氨基酸,是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递质最重要的抑制剂。中枢神经系统中三分之一的突触是通过GABA能中间神经元连接的[7]。在抑郁症相关的动物和人类研究中都发现了与GABA水平变化有关的网络功能障碍[8]。临床前研究表明,正常的GABA能系统有助于抑郁症状的缓解[9]。

因此GABA功能障碍假说一直在抑郁症原理假说中占有重要地位[10]。Gold的研究是首个报道重度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脑脊液GABA水平下降的研究[11]。而后也有研究表明重度抑郁症患者的低血浆GABA水平[12][13]。对大脑进行区域特异性分析发现,抑郁症患者的枕叶皮质、前额叶皮质和前扣带回中的GABA水平降低[14][15]。

GABA的食物来源除了有发芽的糙米和大麦以外[16],还有乳酸菌如短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17]。研究表明口服乳酸菌可以增加大脑中的GABA含量[18]。因此有研究团队利用可以产生高水平GABA的乳酸菌菌株制作新型发酵乳,对中轻度抑郁的小鼠进行干预。研究结果显示,发酵乳处理组的小鼠表现出比对照组小鼠更高的社交互动频率和更高的蔗糖偏好指数,运动轨迹图也更平稳,均匀。高剂量发酵乳处理的小鼠在强迫游泳和尾巴悬吊试验中也有更好的表现。这些证据都表明,富含GABA的小豆芽发酵乳可以有效缓解小鼠的轻度抑郁症状[19]。

图 富含γ-氨基丁酸(GABA)的小豆芽发酵乳对抑郁小鼠模型的影响

另外一项发表在Cell Metabolism上的最新研究发现高膳食和血浆脯氨酸水平与抑郁症的严重程度显著相关。研究人员在IRONMET队列(队列中包括健康受试者,中度抑郁症患者和重度抑郁症患者)中进行了食物频率问卷调查(FFQ)和抑郁程度问卷调查(PHQ-9)。食物频率问卷中涉及的常量营养素如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和脂肪酸摄入与PHQ-9评分关联的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显示,脯氨酸是对抑郁症影响最大的饮食因素,循环脯氨酸水平与抑郁症评分具有正相关的关系[20]。这与另外一项对重度抑郁症患者外周血液代谢物的荟萃分析结果一致,荟萃分析中的亚组分析显示未服用抗抑郁药的重度抑郁症患者的L-脯氨酸水平显著偏高[21]。

膳食脯氨酸与涉及GABA能和谷氨酸能突触的集中途径密切相关。脯氨酸在体内降解会产生谷氨酸和GABA,因此脯氨酸积累会破坏GABA的产生和谷氨酸的释放从而损害突触传递功能[22][23]。

维生素

来自横断面和纵向研究的荟萃分析表明,低水平的维生素D与某些抑郁症的临床表现存在关联,缺乏维生素D的抑郁症患者在补充维生素D以后,抑郁症状会显著好转。Sepehrmanesh等人开展的随机对照试验结果显示,每周服用一粒50000 IU维生素D 胶囊,基线维生素D水平较低的抑郁症患者持续服用8周后贝克抑郁量表(BDI)的评分显著降低[24]。

抑郁症是神经活动的变化引起的,兴奋性和抑制性神经元活动之间的不平衡可能是导致抑郁症的原因。神经元的活动改变又与细胞内钙离子水平的显著增加有关,这便可以解释为什么维生素D缺乏是抑郁症的危险因素。维生素D是维持细胞内低钙离子水平的重要营养素,当维生素D水平下降时,胞内钙离子水平上升会引发或者加剧抑郁症[25]。

矿物质

研究人员通过强迫游泳实验,尾巴悬吊实验,糖水偏爱实验的评估,发现摄入缺锌饮食的成年大鼠比摄入足量锌的成年大鼠表现出更多的抑郁症状[26][27]。一项纳入了17项观察性研究的荟萃分析发现,患有抑郁症的受试者的血锌浓度比健康受试者低约0.12μg/mL[28]。在针对抑郁症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显示,与单独使用抗抑郁药相比,接受锌类抗抑郁药物治疗的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更大程度的减轻[29][30]。

虽然低血清锌与抑郁症之间的潜在机制还未被完全揭示,但是有多数证据指向与神经递质和神经发生途径有关。细胞内和细胞外锌水平的平衡对大脑区域的锌稳态至关重要,如海马体、杏仁核和大脑皮层这些参与抑郁症病理学的区域。在海马体和皮质中,锌离子调节突触传递或者充当神经递质,从而调节许多配体和电压门控离子通道。这些区域锌稳态倘若被破坏,机体的认知、行为和情绪调节便会紊乱[31][32][33]。

一项研究镁补充剂对缺镁抑郁症患者抑郁状态影响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中,受试者每天摄入500毫克的氧化镁并持续服用8周。研究结果显示,缺镁受试者的血清镁水平升高,抑郁症状也有所减轻。Barragán-Rodríguez的团队也开展了类似的研究,受试者每天摄入450毫克的氯化镁且持续服用12周。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和补充剂组的血清镁水平都有升高,并且受试者的抑郁状态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镁作为辅酶或者激活剂,参与了许多维持正常的脑功能的酶系[34]。同时,也可以通过调节离子泵和离子通道,从而调节钾和钙等离子的浓度,以维持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其中,镁对大脑中NMDA非选择性离子通道的影响似乎跟抑郁症的发病率有一些联系。NMDA通道被谷氨酸神经递质激活,使得钠离子和钙离子流入细胞。钠离子的内流会使得胞内去极化,从而加速了钙离子内流。钙离子通过激发酶促途径,如激酶蛋白和一氧化氮的合成,从而导致神经元肿胀和死亡。这是抑郁症的病理生理学表现之一。镁可以作为钙的拮抗剂,抑制NMDA通道,从而抑制钙内流引发的酶级联反应的活化[35][36]。

抑郁症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精神疾病,发病率为6.4%-10.4%。抑郁症给患者带去的不仅是较低的生活质量,还可能会缩短患者将近10年的寿命,而且复杂且未知的病理,漫长的病程,对患者家属,医疗体系以及社会经济都是莫大的挑战。目前现存的抗抑郁症的药物疗效显著,倘若饮食疗法也能得到更透彻的研究,机制被更完整地阐明,那将会是抑郁症患者的一大喜讯。

参考文献
1.
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depression
2. Nat Genet. 2018;50(5):668-681.
3. Arch Gen Psychiatry. 2009;66(10):1090-1098.
4. BMC Psychiatry. 2013;13:175.
5. Aust N Z J Psychiatry. 2017;51(3):219-229.
6. Psychiatry Res. 2017;253:373-382.
7. Dev Cogn Neurosci. 2021;47:100879.
8. Biol Psychiatry. 2017;81(10):886-897.
9. Front Cell Neurosci. 2019;13:87.
10. J Psychiatry Neurosci. 2018;43(1):58-66.
11. Am J Psychiatry. 1980;137(3):362-364.
12. Biol Psychiatry. 1995;37(11):806-810.
13. Biol Psychiatry. 1992;32(4):354-363.
14. J Psychiatr Res. 2018;105:33-44.
15. BMC Psychiatry. 2014;14:123.
16. Journal of functional foods 10 (2014): 407-420.
17. Int J Mol Sci. 2018;19(1):143. Published 2018 Jan 4.
18. Neuroimage. 2016;125:988-995.
19. J Dairy Sci. 2021;104(1):78-91.
20. Cell Metab. 2022;34(5):681-701.e10.
21. Mol Psychiatry. 2021;26(8):4265-4276.
22. Cell Rep. 2016;17(2):570-582.
23. Metab Brain Dis. 2011;26(3):159-172.
24. J Nutr. 2016;146(2):243-248.
25. Pharmacol Rev. 2017;69(2):80-92.
26. Physiol Behav. 2008;95(3):365-369.
27. Amino Acids. 2009;36(1):147-158.
28. Biol Psychiatry. 2013;74(12):872-878.
29. J Affect Disord. 2012;136(1-2):e31-e39.
30. Eur J Clin Nutr. 2010;64(3):331-333.
31.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15;112(51):15749-15754.
32. Neural Plast. 2016;2016:3760702.
33. Mol Neurobiol. 2016;53(10):6869-6881.
34. Scand J Clin Lab Invest Suppl. 1996;224:211-234.
35. Brain Res. 2015;1624:414-423.
36. Med Hypotheses. 2010;74(4):649-660.

|本文由汤臣倍健营养健康研究院内容团队原创编辑

本文旨在介绍营养与健康研究进展,并非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如果您喜欢这篇内容,欢迎转发。更多健康资讯请关注“小汤营养研究院”。

网址:饮食与抑郁症——食物和情绪之间有什么关系?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523294

相关内容

食物营养与抑郁症——饮食与抑郁症
抑郁症和食物有啥关系?换个吃法,摆脱焦虑
抑郁症患者的饮食管理
抑郁症的饮食
心情和饮食有什么样的关系?
食物与情绪的关系:饮食如何影响心理健康
饮食与情绪的关系.pptx
远离抑郁症的饮食秘诀
情绪与饮食之间的微妙联系,你知道吗?
抑郁症的食疗方法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