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与情绪——食欲背后的心理学

发布时间:2024-12-20 04:12

《情绪的真相》:揭示情绪背后的科学与心理学 #生活技巧# #情绪调节技巧# #情绪管理书籍#

【美】朵琳·芙秋著 孙闰松译

“渴望吃东西是一种信号,表明我们正被生活中的某些东西困扰着。”

作者朵琳·芙秋,曾是一个肥胖、消极的家庭主妇,后来她决定听从内心的想法,成为一个心理咨询师和畅销书作家。与食欲斗争的过程中,她发现了食欲和情绪之间神秘又微妙的联系,“保持正常体重的关键在于保持内心的宁静”。

食欲背后的心理学,不仅对受挫于暴食欲望的人适用,也适用于每个想要保持生活平衡的人。

(一)尊重情绪,相信自己的直觉

肥胖不在于摄入量与消耗量,或者说,纠结于吃多少动多少只是表象而已。肥胖是精神方面的问题。

也许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使用多种控制食欲的方法都没有效果,而与本能冲动抗争的过程又是如此艰难,也许暂时体重减轻,但是食欲总会回来。所以,不要和自己的本能抗争,学会放手与和解。

当我们没有认真倾听内心的声音,当内心失去平静时,往往会体验到想吃东西的强烈渴望。而一旦知道如何解释自己对食物的渴望,就不会再被这种渴望压倒。

生理性饥饿和情绪性饥饿是一个重要的区分。前者是身体提醒我们的友善信号,后者才是导致暴饮暴食和肥胖抑郁的罪魁祸首。暴饮暴食之后往往隐藏着这样几种情绪,害怕、愤怒、紧张、羞愧。

正确区分两种饥饿的方法是,关注自我的身体感受,了解自己身体的感觉。而非盲目将情绪的失衡归因于饥饿上面,避免由于失控而暴饮暴食、恶性循环。

五个步骤减少情绪性饥饿。

1)给自己15分钟时间冷静一下。2)在这15分钟内远离食物。3)如果是“嘴饥饿”,那就去刷牙,喝一大口水。4)问一问自己,“我是否感到害怕、愤怒、紧张或者羞愧”?通常,正确的答案会迅速浮现。5)用爱自己来取代害怕、愤怒、紧张、羞愧。当内心充满爱,消极情绪自然失去存在空间。

(二)理解食欲

所有的食物都会影响我们的思维、情绪和身体能量,从某种意义上说,食物的作用和药物类似,让我们的身体里产生化学反应。

举例而言,巧克力、酸奶和啤酒中含有酪胺,它是一种效果显著的血管收缩剂,可以提升血压。缺乏维生素B6阻碍血清素分泌,导致疲劳、易怒、抑郁,而香蕉、青豆、核桃的使用可以使维生素B6得到补充。

摄取健康、种类丰富的食物,可以通过改变体内的化学物质使得情绪保持稳定和平衡。

当我们对消极情绪置之不理时,身体就会以默认的基因程序做出回应,对食物的渴望会变得非常强烈,这可以给我们补充被压力耗尽的大脑化学物质。于是,情绪性饥饿就会引发暴饮暴食。

当你没有时间倾听心灵的声音时,它只能通过一直想吃东西、疼痛的方式传递信息。所以精神食量才是治愈食欲的解药。

一些方法帮助你找到精神食粮。

1)寻求精神的探险。和知心朋友坦诚交谈,获得亲密的情感关系;加入兴趣小组;培养有创意的爱好。2)每天给自己一段短暂的独处时间,可以冥想,梳理自己的想法和感觉。3)避免接触消极的观点。杜绝接触负面的媒体信息、避开消极挑刺的人,避开消极思维方式。4)肯定自己。这是最重要的,邀请积极情绪进入你的内心,消极情绪就会落荒而逃,而这可以帮助你免受情绪性饥饿的困扰。

作者朵琳·芙秋总结了详细的食物-情绪对照表,如巧克力-爱,牛奶-抗抑郁,面包、米饭-慰藉和平静,高脂肪食物-填补内心空虚,也许你可以通过这本书找到食物渴望之后的内心缺失。

一切方法都是心法,保持内心的平静,你将会拥有平衡的人生。

网址:食物与情绪——食欲背后的心理学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523315

相关内容

情绪与食欲的关系
爱吃垃圾食品?你可能是个悲观主义者|心理学:食物与情绪的联系
暴饮暴食背后的痛苦:如何应对压力与情绪的恶性循环?
食物与情绪的关系:饮食如何影响心理健康
情绪与食欲之间有怎样的联系? 爱问知识人
饮食与情绪管理:吃出好心情,赶走坏情绪
食欲和心情有什么联系
食物和情绪:饮食和营养如何影响心理健康?,The BMJ
食物与情绪间微妙的联系,都在这本书里
饮食与心情:你知道你吃的食物在影响你的情绪吗?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