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必看】5个卫生习惯,预防疾病传播,你做到了几个?

发布时间:2024-12-20 06:40

注意孩子的个人卫生习惯,预防疾病传播 #生活知识# #生活智慧# #育儿智慧#

在现代生活中,我们时刻面临着各种疾病的威胁。而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传染病的第一道防线。根据《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释义(2024版)》第四十条,以下几点卫生习惯至关重要,你做到了几个呢?

1. 做好手卫生,避免病从口入

不良的卫生习惯是导致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等多种疾病传播的主要原因。这些疾病可以通过近距离接触患者或无症状感染者的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手接触被病原体污染的物体表面再触摸口、眼、鼻传播。因此,做好手卫生至关重要。

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养成以下良好习惯:

接触食物前要洗手,饭前便后要洗手,外出回家后先洗手。 洗手时,使用流动水和肥皂或洗手液,每次揉搓20秒以上,确保手心、手指、手背、指缝、指甲缝、手腕等处均被清洗干净。 不方便洗手时,可以使用免洗手消毒剂进行手部清洁。

2. “常”洗澡、“勤”换衣,保持身体清洁

根据季节、天气、日常活动等情况,合理安排洗澡和换洗衣服的频次,保持身体清洁。洗头、洗澡、擦手和擦脸的毛巾应保持干净,做到一人一盆一巾。不与他人共用毛巾、浴巾和洗漱用具。

3. 开窗通风,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开窗通风可有效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减少室内致病微生物和其他污染物的含量,降低室内二氧化碳和有害气体的浓度。此外,阳光中的紫外线能杀死多种致病微生物。条件允许情况下,应每天早、中、晚开窗通风,每次通风时间不少于15分钟。

4. 不随地吐痰,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袖遮挡

痰液和飞沫中可能含有多种致病微生物,随地吐痰或无遮掩咳嗽、打喷嚏不仅破坏环境卫生,还容易传播疾病。吐痰时应将痰液用纸包裹,再将其扔进垃圾桶。

5. 保持社交距离,降低疾病传播风险

在车站、机场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或在超市、银行等排队时,应与他人保持社交距离,不仅能降低疾病传播的风险,也是文明礼仪的体现。

总结: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仅能够预防疾病的传播,还能够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责任编辑:

网址:【防疫必看】5个卫生习惯,预防疾病传播,你做到了几个?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524082

相关内容

预防家庭疾病,日常生活中的卫生习惯
讲卫生、好习惯、疾病预防
【科学防疫】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做好个人卫生防护
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科学预防冬季传染病
旅行必备:传染病预防攻略
健身房:预防传染病传播.docx
家庭卫生:家居传染病预防常识.docx
家庭卫生:传染病预防常识.docx
预防疾病 养成良好卫生习惯.ppt免费全文阅读
怎样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疾病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