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的艺术》:真正厉害的人,都这样旅行

发布时间:2024-12-20 10:00

艺术旅行中的摄影、写作,都是生活艺术的体现 #生活乐趣# #生活艺术# #艺术生活# #艺术旅行#



◆ ◆

大家好呀,我是梅也。

曾经在网络上看过这样一个文字:

你写PPT时,

阿拉斯加的鳕鱼正跃出水面;

你挤进地铁时,

梅里雪山的金丝猴刚好爬上树尖;

你在市场买菜时;

极图中的夜空散漫了五彩斑斓。

你在和别人争论时,

尼泊尔的背包客一起端起酒杯坐在火堆旁。

第一次看到这段文字的时候,还真有一股冲动,想要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你是否也曾经有过这样的冲动,当工作压力很大或者生活不顺的时候,特别想马上辞职,抛下一切的繁杂,去好好看一看世界。

然而,我们订了一张机票,飞去一个陌生的城市或者乡村,就是旅行吗?就能获得幸福和解脱吗?

今天,梅也想与大家分享阿兰德波顿关于旅行的书——《旅行的艺术》,或许可以告诉我们,旅行真正的意义。


旅行的乐趣并不在于景物带给你的感官刺激,那些外在的因素最终作用很小,真正关键的在于你的内心。

当你以一种欣赏艺术的心态面对你的旅行时,旅行带给你的真正惊喜,才会浮出水面。

我们且来读一读《旅行的艺术》,品一品自己的旅行。

作者:十点李晓木


旅行就是最好的生活态度

旅行是什么?是一种生活态度。如果生活态度的要义在于追求幸福,那么,如何追求幸福?

何兆武先生在《上学记》中说:“幸福是圣洁,是日高是远的态度,是不断拷问与扬弃的觉悟。”

这个过程,可以在旅行中完成。

我曾在山西偶见一户老宅,红门紧闭,石墙高砌,偶有缝隙能看到里面,树植盆栽,绿意盎然。

住在里面的人,应该每天在院子里,伴着几声犬吠,赏月品菊读书。

这座房子就像一道闪电般,照亮了我的往事,曾经儿时的幸福感,也在这一瞬间复活。


因为之前工作已经把自己所有的时间压榨,内心的缺憾投射到物质欲望的满足中,不可自拔。

这次山西之行后,我的生活态度明显变化,看清自己追求物质后的真相,命运也发生好的转折。

阿兰·德波顿也有过这样的感触。

他曾和朋友去西奈旅行,一天他们一行人来到一个毫无生机的山谷,这里没有树、没有草、没有水,也没有动物。

沙岩地上满是巨石,它们仿佛被一个粗野的巨人踩过后,滚下周围的山坡。

狭长的洼地和裂缝诉说着千万年来饱受的压力,而经历不同地质年代的演化,连绵的山脉间也出现了众多的横断面。

山脉在地平线上无止境地延伸,直到西奈山的高原逐渐变成铺满碎石的“砂砾烤盘”。


说实话,阿兰·德波顿觉得它不是美,而是一种悲情后的壮阔。

在场的每一个人都被它深深震撼,那种感觉就用苏轼的词来形容:“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还忧什么,争什么,对于自然而言,我们的生命甚至渺小到可以忽略不计,更何况那些随之依附的烦恼。

一行人在回去的路上,都是一副满足而幸福的小确幸,清风明月的生活态度又回到了心间。

景观的价值,不再是单纯的依赖于审美的准则,而是让我们的内心变得智慧和澄明的态度,有一种可以随时跳出世俗纷扰的”壮阔”。

从而,幸福地生活。


旅行拯救了我们的生活

于我而言,旅行的意义,是更深程度的疗愈自我。

去一个从来没有去过的城市,抛去自己所有的身份,忘记情感,忘记客户,忘记责任,专注去体会,爬爬山,看看海的单纯快乐。

印象最深的一次旅行,是爬崂山,在上山的阶梯上,耳边忽然传来陶笛的悠扬旋律,那种惬意,就像阿兰·德波顿说的,自然有一种寂静的能量,强大到能将你的频率同步到寂静里,这样的满足,只有在旅行中获得。

在旅行中,最容易的,就是被感动。

一片云,一棵树,一枝花......都可以勾起我们无限的遐思,仿若有一只冥冥之手,待我们的心灵温柔极致。


有一天,走了很久的阿兰·德波顿,疲惫地坐在长椅上,无意间看到一些树,与平时是那样的不同。

树的颜色不一,呈现出不同色度的绿,仿佛是有人从调色板上取下的样本。 这些树给人一种特别健康,充满活力的印象。它们似乎不在乎这个世界是否老旧或悲哀。


他称这为凝固的时间点,这不就是我们每次突然被大自然所感动的瞬间吗?这个时候,我们在自己的头脑里挥笔作画,定住即将消逝的云彩,颤抖的叶子及变幻的烟雨。

这种凝固的时间点,生命力极强,往往很多年后,还印在我们的脑海里,就像一幅油画,虽然铺上了尘埃,但依然亲抚着我们的心境。

这种心境,不是看破红尘的超脱,而更像是一种对人生悲欢离合的和解和包容。

高格局的思考常常需要有壮阔的景观,而新的观点往往也产生于陌生的角落。

在景观的感动下,会忽然了悟”不知原谅什么,诚觉世事皆可原谅。”

热衷旅行的人,都是擅长忘记苦难的人,在残缺和破碎之中,仍会感恩。


真正厉害的人,都这样旅行

阿兰·德波顿用了大量的时间去旅行,他发现,视觉艺术可以大大提升我们的享受生活的感受力。

如果我们去往一座城市或者风景区,可以先去寻找关于它们的艺术作品,这些作品中,有我们往往很容易忽略的美和特色。

我们探寻美的旅程就是这样,艺术作品总会潜移默化地擦亮我们”发现美的眼睛”。

阿兰·德波顿坦言,他在没发现艺术家梵高对普罗旺斯的描绘前,并不那么欣赏普罗旺斯这个地方。

后来他的眼开始习惯于从梵高的画中,去看这个地方。才发现目光所及的每一个处,和梵高画中的美,如此契合。


普罗旺斯原来是色彩的王国,房子旁边有一片紫色的薰衣草与黄色的麦田毗邻。

房子的屋顶是橙色的,与纯净蓝色的天空相映,绿色的草地上点缀着红色的罂粟花,竟是如此完美的配色。

每当坐在普罗旺斯的天空下,阿兰·德波顿会注意到天空实际上包含着丰富的色彩:

在星星之间,似乎有一种深蓝、紫色、或是暗绿,而星星本身却呈现出一种苍白的黄色、橙色或绿色,放射出的光环远远超过了它们自己狭窄的周边,栩栩呼应那幅《星空》。

这些都是他欣赏了梵高的绘作,才捕捉到毕生难忘的美。

当我们借助艺术家的眼光去旅行,当我们身临其境,自然会有不同于以往经验的的思考和迅速成长。

我在07年的时候第一次去香港,当时对海洋公园和太平山顶并没有多大的兴趣,因为是TVB的剧迷,我更喜欢在香港走街串巷,尖沙咀、油麻地......都是熟悉亲切的场景。

我又去了电影《重庆森林》拍摄地,梁朝伟住的房子,果然如王菲一样,能从窗子里,看得到他每天下班必走的电梯,那排戏的场景,历历在目。

突然感觉,原来无论是明星还是推销员,都在自己的世界里尽力而为地生活,在生活的路上,每一个人都很平等,只是视角不同,才有了不一样人生。

“人生而平等”的感受,让我幸福了好久。

无论是画作、书籍,还是电影,他们都是艺术,它们在我们心里推波助澜,诱出我们旅行中更为深刻的感受,而不是走马观花的麻木。


初看《旅行的艺术》,以为它是讲旅行,看完觉得是讲艺术,再看才明白,它其实在教我们如何幸福的生活。

如果两个人外出散步;一个是艺术家,另一个则对这类东西毫无喜好。

他们顺着一条林阴道往前走时,对这片景色的感受会有着很大的区别。


一个将看到一条小路和树木,绿叶葱郁,阳光闪耀,并觉得很舒服,仅此而已。

艺术家会看到什么?

他抬头向上看,观察阵雨般散射的道道阳光是如何从头顶闪烁的树叶间洒落下来,直到林间充满翠绿的光。

一条树枝从树叶的遮蔽中伸出来,看到翠绿色的苔藓散发的宝石般的光芒,还会看到色彩斑斓的地衣,白色和蓝色,紫色和红色都交织、混合在一起,织成一片鲜艳夺目的锦缎。

如果说感受是一家银行,当我们在银行里存入这些美丽的瞬间,那么,我们也将有存余去及时激活自己生命的鲜活。

在我们这短短一生的旅行中,去你想去的地方,做你想做的事情,成为你想成为的人,是为艺术。


-图片来源-

微博@左简-

-作者-

李晓木,十点读书签约作者。白天职场,晚上写作,愿我有文,疗愈你心。已出版《千万不要看低自己,没人喜欢尘埃中的你》。欢迎关注公众号:李晓木,也许我们会成为很好的朋友。本文首发十点读书(ID:duhaoshu),超2900万人订阅的国民读书大号,转载请在后台回复“转载”。

戳这里,点个“在看”

网址:《旅行的艺术》:真正厉害的人,都这样旅行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524922

相关内容

旅行的艺术(十三)
如何将艺术融入旅行摄影,拍出不一样的人文风光
周末,读《旅行的艺术》
旅行可以让人释怀,真正的去过生活
烹饪是一门艺术,下厨是最棒的旅行
旅行光影:摄影艺术
旅行和不旅行的人,过的是不一样的人生
中国十大最好看的旅游节目 真人秀旅游节目有哪些 旅游综艺节目排行榜
去吧,一个人的旅行!——一人旅行的实用攻略
此后再无真正的探险与旅行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