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学会情绪管理的6个法宝,这位爸爸的引导充满智慧事半功倍
《富爸爸,穷爸爸》:启发个人财务智慧的书籍 #生活技巧# #财务管理技巧# #金融理财书#
文丨张华
少年商学院创始人兼CEO
整理自少年商学院视频号直播
预约」按钮预约下场直播
今天我们来讲讲青少年的情绪管理问题。
今天早晨起来吃早餐的时候,我想到了两件事情跟大家稍微分享一下。
第一件事情就是,讲到情绪管理,我想起了之前我在国外探访一些学校的时候,发现了国外流行有一个关注孩子能力品格提升的课程体系叫SEL(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社会情绪能力学习),这是国际上非常非常流行的一个社会情感学习。这个学习里面我最深刻的其实不是美国,是我有一年去丹麦的时候,在丹麦的一个小学里看到他们一个老师在上课,然后看到墙上贴了很多图片,很有意思。有一幅图片是这样子的:
大家看见了什么?人的16种不同情绪贴在墙上,然后让每位小学生用一个词概括这是什么情绪,并推测一下他遇到了什么事情,编个故事,同时也要表演出来,或者想象一下自己曾经遇到这样的事情时,是什么表情,将情绪表达出来,这是非常简单的一个练习,我觉得很好玩啊。这个小小的互动游戏里面蕴含着一个非常重要的底层逻辑,就是每一种情绪都值得被接纳。
有人说这里面有些情绪很夸张,就是要通过这些多样性的夸张的表情让孩子去了解其实每一种情绪大家都有可能遇到过。说夸张的可能是你没有遇到过那种情景,当你遇到时你会觉得一点都不过分,别人都无法理解你的情绪。这个图大家也可以存下来,跟孩子玩一玩。
这是第一句我想分享的,也是今天情绪管理的五个原则中的首要原则,就是每种情绪都值得被接纳,这是情绪管理的底层逻辑。
关于情绪管理
我们常会陷入的困境
在情绪管理这一方面,我们很多人第一时间看到的是“管理”,天天都想着怎么去管理自己的孩子,而且是只管不理,搞得自己越来越卷,越来越焦虑。首先我们要知道,每一种情绪都值得被接纳,这里面的关键词是“接纳”。
包括我个人,其实每位父母都在修炼。作为三个孩子的爸爸,在情绪管理这一方面我就觉得我走过了很多的弯路。在这方面呢,我突然在脑海中间出现了三个词,这三个词我觉得是我们当下的中国人不经意就会陷入的困境,这三个关键词分别是:愤怒感,羞耻感和无力感。
先说一下愤怒感。因为我们着急,因为这社会太卷了,特别是我说越清醒越痛苦,因为你越清醒,你越知道我们的孩子不应该成为一个“学习机器”,不应该只成为一个“小镇做题家”,应该在知识、能力、品格三方面都齐头并进。但是没有办法,大环境让我们必须主要围绕考试成绩努力了。在这个时候呢,稍微看到孩子拖拉磨蹭、不争气,我们就容易着急,易怒。
第二个是羞耻感。羞耻感是什么意思,因为过去我们帝王将相这种服从权威,很多时候我们自己没有做好的事情,首先归纳自己原因或者自己能力不行,学历比较低或者说自己是985211毕业的,为什么在做父母这一方面如此用力,但是孩子现在成绩也不好,然后呢,亲子关系也不好,就特别的懊恼,从懊恼到惭愧再到羞耻,觉得自己这个人真的不配做父母。
第三点是无力感,无力感是没有目标啊。没有目标,我到底为什么而活着?自己每天的工作也不喜欢,做全职妈妈也快抑郁了,或者孩子们也没有目标,说我考试是为了什么?为了升学?为了工作?但现在很多大学生毕了业之后又找不到什么好工作,好不容易找到工作又不喜欢,而喜欢的工作又养不起自己。所以深深的无力感笼罩着我们非常非常多的人。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情绪管理已经不再简单的说是为了保持一个好的状态去工作学习或者处理家庭亲子关系,我觉得情绪管理已经变成了我们怎么样看待自己的人生,我们怎么样在一个复杂年代还能够保持相对从容淡定的一种能力甚至品格。
“情绪三宝”
那接下来我重点给大家分享情绪管理中最硬核的六个工具,我分别把它们归纳为“情绪三宝”和“时尚三宝”,希望能给到大家一些指引和帮助。
情绪三宝,就是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这三种方式,非常便捷地告别那三种情绪,或者说相对从容淡定。
“情绪三宝”的关键词是:鼓励日记,能量清单,家庭难事。
鼓励日记,指的是每周2-3次或者每天针对孩子当天可圈可点的一件日常小事,记录下来,就可以了。可以手写,可以在电脑/手机里面写,可以打印出来,可以贴墙上,孩子可以看,也可以不看,低龄的孩子可能还愿意看,超过十岁或者上了初中,你就写给自己就行了,因为虽然是写给孩子的,但是孩子未必会看,偶尔他感兴趣,给他看一下重点就行了。这是鼓励日记。
能量清单,指的是在家里一进门的位置,然后拿一张相对比较喜庆的醒目的大纸,在里面写上四个大字“能量清单”,然后在下面画一个像日历一样的表格,标上周一到周日,每天孩子一进家门就写下自己觉得今天能量满满或者突破的一件事,写关键词。
家庭难事法则,会稍微复杂一点。能量清单是以时间为单位的,家庭难事则以人为主题,在纸上写下家庭难事计划。
以我们家为例,比如说在11月份,家里五个人都要突破一件难的事情,我呢就在写第二本书,先把初稿整理好,然后在12月1日这天把书稿交给出版社,妈妈就是坚持自己的健身计划,老大就是打球......然后每个月分成4周去检查每周的难事进展如何,完成了就打钩,给予鼓励或者相应的表彰。
家庭难事的核心跟前面两个又不一样。
鼓励日记是为了让父母自我觉察,发现孩子的亮点,最后变化的是父母,孩子看看日记真的不重要;
能量清单是让孩子提升自我掌控感,自我效能;
家庭难事的意义在于看到一家人肩并肩,都为了各自领域一件有挑战的事情而努力,都在为了营造家庭价值观,并且让孩子勇于挑战难的事情或者复杂的事情。
“情绪三宝”这三件事情但凡你做其中的两件,整个孩子的情绪,家长的情绪,家庭的氛围都会有质的变化。
有家长朋友说孩子不配合怎么办?不配合就先从写鼓励日记入手,不需要把三件事情都变成任务,做一件就可以了,两件更好,总之就是根据自己家庭的情况,从最容易切入的开始。
“时尚三宝”
时尚三宝,就是过去十年国际上比较流行的巧妙的一些能够帮助大家管理情绪的手法、理念、教育方法,对大人和小孩来说都是家庭情绪管理的法宝。
“时尚三宝”关键词分别是:叙事治疗,戏剧游戏,正念练习。
叙事治疗叙事治疗,是什么意思?首先,你不要看到「治疗」这个词就觉得是有病了才治疗。老外他们觉得就是人的心理健康很重要,现在你看很多孩子都抑郁了或者处于抑郁状态。抑郁状态和抑郁症不一样,但是也都是需要去疗愈的。
根据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我看到这个数据感觉特别难受,接近1/4啊!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从小培养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如果孩子的心理状态出现问题,就去看医生疗愈,不要把自己当成一个病人。
而今天讲到的“叙事治疗”很有意思,因为它也可以叫“故事治疗”。叙事治疗,指的是当我们大人或者孩子在心理健康方面有抑郁的倾向,过去都是找到一些精神分析、心理治疗,或者说别的一些医学建议。但是有一种工具,它的能量被我们低估了。叫做「故事」,故事的力量。
我在2013年创办少年商学院之前,在南方周末做记者,无论是记者还是做企业,无论是写课程还是写新闻,其实都是在讲故事,用故事的方式记录时代进程,用故事的方式,让家长看到我们的课程之后能够想起来家里面某个场景可以适用的方法,然后去实践。
所以在讲故事这方面,我给大家三个建议:
首先推荐一本书,这本书叫做《故事总是有办法》,作者苏珊·佩罗是国际儿童治疗领域资深的“故事医生”,也是一位心理学家,她在里面写了二十多个故事,每一个故事对应一种情绪,比如说孩子特别愤怒的、孩子特别自卑的,特别自大的......这本书如果孩子在12岁之前,你有机会读给他听或者他自己读,都非常棒。
而且这本书里面大多是寓言故事,对孩子成长很有益。其实我们过去老祖宗也留下来很多寓言故事、童话故事等等。但大多家长乐于给孩子分享的都是一些充满正能量的励志故事。
但是我们的孩子已经抑郁了,你越鼓励他往前冲,总是给他打鸡血,是没有用的。记住情绪管理的首要原则,就是每一种情绪都值得被接纳,去发现孩子正面临的困境,找到那个情绪的关键点,然后去接纳他。
或者你可以让孩子读故事,因为人人都爱看故事,故事总是有办法,孩子看完故事之后得到了某种能量,这种自然而然的能量是从那些鸡血励志故事中无法获得的。
第二个建议,故事疗愈其实很简单,就是讲你自己的故事。比如说我们孩子总有考试失利的时候,或者当事情脱离掌控时,孩子容易郁闷,情绪特别低落。这时候呢,过去我们家长经常做的就是用一些名人故事来鼓励和安慰孩子,好像并没有太大的作用。
有一种比较温良的力量,就是跟孩子讲一讲你的故事,你遇到同样的事情时是如何应对的,不需要过多地渲染,也不需要说加油这些废话,更不需要在讲完故事之后,还让孩子点评,不要画蛇添足。
比如说,我的孩子大考失利后,我就会跟他讲之前在少年商学院发过的一篇文章《幸运的是,我考砸了》。我从小到大一直在河南省这种高考大省的重点学校读书,学习成绩都不错,考得最差的一次却是高考。当时脸皮又特别薄,觉得无颜面对江东父老,躲在家里面,不敢出去见人,甚至连一些毕业的证件都不敢回学校拿,跟我爹说要不你帮我去拿一下吧。因为我真的觉得无颜面对任何人,老感觉我出门的话,村里的人看见我绝对会看我笑话。其实哪有,这都是被迫害妄想症。
我考砸了,为什么会觉得幸运呢?听上去有点阿Q精神,但是确实自此之后我的人生轨迹改变了。我原来是理科生,高考后调剂到了一个河南省内二本院校去读国际经济贸易专业。那个时候觉得人生已经没有希望了,其次我是家里老大,我需要赚钱养家,我需要赚学费,甚至要通过我勤工俭学给弟弟交一些学费,这也是我做哥哥的责任。
我上大学的时候还不到17岁,大一那一年我就干了十份工,饭店端盘子,还没有工资,只是管饭;在网吧当网管;给网吧老板女儿兼职做家教;还有在广告公司写文案;在外面跑腿送东西......这种社会的历练对我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让我觉得首先每个人每一种职业都值得尊重,无论你是谁。
再者,在兼职过程中,肯定会遇到一些看不起你的人,但没关系,我还年轻,我还有机会。然后我觉得自己养活自己是件很骄傲的事情。我还明白了钱的重要性,所以我大学开始就想着多赚一些钱,以后能够活得更好一点,你看,这是在十六七岁就奠定的思想基础。
后来我的职业都被影响了,选择做记者,去各行各业采访,调查报道,看到更大的世界,也接触了更多人,又会发现普通大众中有梦想的人更值得尊重,进一步夯实了我认为人人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这个理念。再到后来创业做教育的十年间,难道不是延续了我小时候打工的经历还有做记者的经历,让通识教育被更多家庭所接纳吗?
所以我就跟孩子说,你爸爸当年如果没有考砸,我报的第一志愿是数学系。我不是说数学没有未来,而是说如果我做一个研究专家或者数学家,我觉得我很难去想象到这世界之精彩,同时我可能就认识不了你们的妈妈了。因为你们的妈妈在到处去旅行,有多远就走多远。他们听了这故事觉得有点意思,但最后也没说什么,但我觉得他肯定听进去了。
请你不要忘记,也请你记住,如果你会讲故事,你本身也是半个教育专家了,也可以成为一个故事家,因为当你在讲述自己的真实经历时,你是饱含情感的,这样的故事比什么流派方法有信服力多了。
戏剧游戏大家知道过去的十多年,在国际上原来比较流行的东西也渐渐被引进到国内,比如说在兴趣班这一块,多了一个叫“戏剧课”。很多人把戏剧课理解成为让孩子未来站在舞台上去演绎什么莎士比亚戏剧等等。但是你知道,戏剧这个事儿本身有个很重要的内核就是,戏剧是一种表达,戏剧是一种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情绪,用略夸张的手法表现出来的一种载体。
所以过去十年从戏剧表演这个领域里面慢慢演变出来一个流派,是关于用戏剧游戏的力量,来提升孩子的心理健康。这一方面,我给你隆重推荐一本书,叫《儿童戏剧游戏》,我对这本书情有独钟,这里面大约有四五十个戏剧小游戏,大家都可以在家里玩起来。
在儿童戏剧游戏里面有两类我觉得是非常容易执行的:一类就是耳熟能详的世界流行的童话故事,比如说美人鱼,三只小猪等等这些,把这些出名的童话寓言变成了戏剧,并且跟你说怎么演,借助什么工具,怎么载体。
第二类就是根据咱们今天这一代孩子的特质,定制一些游戏。比如说孩子特别喜欢模拟机器人,那么家里所有人就可以扮演不同的机器人,每个机器人都有自己的性格特质,然后要把身上的那个特质真实地演出来。
有一本书就叫《亲子打闹游戏》,里面有60多个图文并茂的亲子打闹游戏。所以我们家孩子小的时候,第一个阶段的我们家的游戏就是各种亲子打闹游戏,比如说“人肉炮弹”,我抱着孩子,孩子用自己的手脚蹬着我的手发射“人体炮弹”。
孩子年龄再大一点的时候,就听少年知识星球里面一些课程的故事,将一些历史活着人物故事演出来。最后就是儿童戏剧游戏。
如果你说我们家的这个教养方式叫做“游戏化教养”,或者说是“幽默教养法”。如果俗一点,我的教养方式是装疯卖傻,所以我有一句名言叫做,“与其打孩子成一片,不如和孩子打成一片”。
正念练习正念练习也是国际上比较流行的情绪管理方法,大家都并不陌生,以前还带有一点点宗教的色彩,现在宗教色彩慢慢弱化,加入了一些心理学和脑科学的元素,慢慢的就变成了一种管理情绪甚至说管理个人状态或者能量场的一种方式。
因为正念练习这个概念是从国外引进来的,进行本土化改造时有两个底层逻辑误区你必须跳出来:
第一个误区是认为正念冥想就是盘着脚坐着一个安静的角落,闭上眼睛,一动不动,有时念念有词。
第二个误区就是把大人的正念练习套到孩子身上,说你跟妈妈一起做吧,听说可以让你心平气和。
我们经常说一个词叫“放空”,那在我看来,正念冥想的内核是不加判断地放空,或者感受当下、不加判断地放空。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它跟你的形式没有关系,即使你在跑步也可以有正念练习。
我经常举的一个例子就是,很多人早晨起来刷牙的时候,是为了刷牙而刷牙,假如牙齿和牙刷是有生命,那么牙膏又是什么角色?他们又在做什么对话?就是感受牙刷和牙齿之间的摩擦,不加判断,没有情绪,享受着当下的感觉,这也是正念。
所以正念未必就像大家想象中那样专注坐在房间里面一两个小时,即使你在非常嘈杂的环境,只要你有收心的能力,就是专注。
同时呢,在这方面我也有一本书推荐给大家,叫《给孩子的简单正念》,里面就教大家通过一些游戏化的方式来做正念练习。
比如说,闭上眼睛,问孩子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你感受一下自己的三个身体部位。三个身体部位不要动,而且不要光是手脚,还包括了心脏,甚至别的部位;
第二个问题,听一下周围的四种声音,描述出来;
第三个问题,感受一下周围的五种味道。
你看这也是一种很好玩的方式,很简单,这叫用游戏化的方式去感知。
而这种正念对于专注力,对情绪、对家庭文化,对于我们真正的正念练习也就是自我觉知都有帮助,何乐而不为呢?
直播预告 |下周二(11月21日)早上8点,少年商学院创始人张华老师将连麦著名书法教育家程一墨老师,与大家分享:「书法教育的正确方法和父母角色」预约」按钮,即可开启直播提醒!
责任编辑:
网址:让孩子学会情绪管理的6个法宝,这位爸爸的引导充满智慧事半功倍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527760
相关内容
读《了不起的狐狸爸爸》有感:坚持+智慧=成功《父爱创新:二孩爸爸如何用AI重塑亲子时光,赋予旧玩具智慧新生》
宝宝早教的40个简单方法,爸妈都得学
充满智慧的课堂,我的教学金点子
情绪的智慧:引导孩子理解并管理复杂情绪的深度解析
宝宝早教的40个简单方法,爸妈都得学~
有智慧的父母,这样对待孩子的坏情绪
1个好爸爸=200个好老师!为了孩子,一定要给当爹的看看
爸爸妈妈与孩子在生活中的互动“小游戏”
【育儿宝典】宝宝早教的40个简单方法,爸妈都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