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专访
访谈记录:如何让孩子爱上运动 #生活技巧# #育儿建议# #育儿专家访谈#
00:0000:00
Play
Full screen
重播
请刷新试试
胡沈员和重庆粉丝合影
难得的冬日晴天,22日下午,山城观众迎来了湖南卫视《舞蹈风暴》新科冠军、青年舞者胡沈员。明年2月15日,胡沈员的现代舞剧《流浪》将来重庆巡演,他提前来渝参加见面会是为作品宣传。电视综艺的成功,让胡沈员名声大噪,粉丝们已早早抢光门票。然而你很难想象,这位优秀的舞蹈演员,不久前还在为如何更好地推销自己焦虑。
“电视语言帮助我们舞蹈演员更好地与观众建立联系,我因此受益”,接受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独家专访时,胡沈员的回答始终平静而克制。他表示,这种平静得于一开始就对夺冠并不怀有过高预期。站在艺术之路新的起点,他也有位最想感谢的人,他的伯乐——舞蹈家杨丽萍。
自始至终没有预期夺得冠军
胡沈员的外形少年感十足
本周六晚(21日)的《舞蹈风暴》冠军之夜可谓“神仙打架”,胡沈员最后胜出。尽管这个冠军实至名归,但他自己却远不如粉丝们那样激动。重庆见面会现场,他一身简单的休闲装亮相,十足少年感的外形,却仿佛有一颗至少比实际年龄老上十岁的内心。讲话语调不高,明显能感到对字句的斟酌,对话是诚恳的,但又礼貌而克制,仿佛前晚刚播出的夺冠狂欢与自己不那么相关。
“比赛其实是播出前一天结束的,昨晚大家看到的是录播。”胡沈员说,他比观众更早一天知道结果,也就多了一天时间来回想这件事情,“很奇怪,我内心没有太大起伏,这两天也很平静。我觉得,这本质上是演员完成了所有工作,夺冠只是责任更大,要带着更多人亲近舞蹈的平凡世界。”
胡沈员获得《舞蹈风暴》冠军
胡沈员坦言,起初参赛对自己不报太好预期,“我很少参加比赛,因为比赛会涉及到观众评委喜好,进而优胜劣汰。我是演员不是竞技选手,而且我一直知道懂得并欣赏现代舞的人很少,所以结果很意外。我不激动不是我不开心,而是被更多情绪刷新了预期,这其中主要是喜悦,因为曾经那么多人不敢触碰的现代舞被大众喜欢,我感受到一种切实的喜悦。”
“刘迦请来了陈爱莲老师。打败他?真的真的没有想到!我自始至终不相信我会是冠军,但为什么会是我呢?我个人非常尊重陈老师,但可能观众会觉得希望在舞台也有更新鲜力量。老艺术家们是榜样,但这个舞台最简单最朴实的表演方式可能才是我当时为什么会赢的关键。”他分析说。
追随伯乐杨丽萍感悟舞蹈之魂
舞剧《十面埋伏》剧照
在通过《舞蹈风暴》名声大噪前,胡沈员的身份标签是杨丽萍为舞剧《十面埋伏》钦点的“男版虞姬”。这个标签在他看来从未带给自己任何不适,“虞姬这个独特的角色让观众看到我,我也从这个点出发一直在进步,所以我其实是感恩的,也希望自己能被贴上更多标签,因为标签越多说明我能驾驭的越多,也越被观众认可。”
胡沈员认为自己能一步步在艺术之路进步成长,与杨丽萍的伯乐之恩密不可分,“非常感谢她发现了我,给了我很多机会被观众看见。前些年我一直跟随杨老师跳《十面埋伏》,我从她身上学到的最大一点,不是技术的磨砺,而是对舞蹈的包容胸怀和对艺术的开放态度。她不是一个纠结于技术是否达标的艺术家,她让我懂得:舞者最重要的是‘跳舞的灵魂’。”
胡沈员
“就我自己来说,现阶段是称不上青年舞蹈家的。”胡沈员谦虚地表示,他心目中的舞蹈家,应该像杨丽萍那样,“其实他们也没有觉得自己是一个大家,反而我从他们身上看到了最朴实接地气的一面。我眼里杨老师不是神话,她反而比我活得更真实,这也是为什么她的作品极致美感,因为其中确实藏着最简单的我们能看懂的跟观众可以对话的东西。好的艺术作品不是看不懂的,而是可以感受到的,我看到有观众说我的舞蹈让他忽然看到生活的力量,我觉得这比成名成家更让我幸福。”
舞剧《流浪》探讨当下人的“流浪”
现代舞剧《流浪》是胡沈员个人工作室新作
带着自己对人生的哲学思考,胡沈员完成了个人工作室新作、现代舞剧《流浪》。重庆站演出票已售光,胡沈员似乎松了口气。说起作品灵感,他又感慨万千,“我自己也曾历经沉浮,体验舞蹈生涯的坎坷,我和许多人一样在城市漂泊,经历着相见与离别,因此我想在舞蹈中述说‘心无依靠的那一刻’,寻找黑暗终点的那束光,继续向远方前行。”
他希望通过《流浪》探讨当下社会人群内心的“流浪”,“流浪很多定义,是离开家?是失去亲人?是一场迁徙?有的人甘愿抛弃一切追逐流浪,试探自由与孤独,梦见生命的狂欢,遥望迷途的前方,但也要看到,我们始终和时间一起迁移成长,无形却有力量。流浪即便两手空空,即便一无所有,也不要害怕前行,去踏破前路荆棘,用鲜血浇灌土地,直至脚下灿烂生花。”
《流浪》剧照
“我曾看过一个国外作品非常喜欢,舞蹈家用最简单动作征服了我的想象力,技术之外让我看到了思想,这是我的方向。《流浪》也如此,我想通过这个作品提醒自己,舞蹈不应该仅仅只是跳舞,我们需要生活在舞蹈之外,在更广泛空间思考,而不是就在自己的小世界里跳。”
从单纯的舞者到个人工作室编导,胡沈员对自己的身份转换非常认可,“舞者只要完成好编导的要求,在舞台演好演出,工作就结束了;编导的话要去思考传递给观众的是什么,要考虑整个舞台、演员生活、情绪、身体等等非常复杂的事情。角色的转变也让我去关注更多细节,这是具有循环价值的两个角色,我希望自己游刃有余。”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赵欣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网址:上游专访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531279
相关内容
专访50岁自驾游网红阿姨:为了自由而出走中国游泳巨星张雨霏专访:学会平衡游泳和生活,怀揣心愿征战洛杉矶
专访
专访50岁阿姨,逃离家暴驾车环游中国
校友专访
大咖专访
专访李孝萱 了解艺术家的生活
科学运动才是良药——专访运动医学专家厉彦虎
梦幻西游烹饪——17173.com网络游戏:《梦幻西游》专区
新西兰访问学者申请、孩子免费上学及生活出行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