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理科教师的日常生活丨我的教育故事(53)

发布时间:2024-12-21 13:00

《爱的教育》通过日常生活故事传递教育理念 #生活乐趣# #生活分享# #亲子生活互动# #亲子教育书籍#

每个教育者都是有故事的人,每一个故事都会增加人生书页的厚度。一个有故事的教育者,必将更加悉心体悟教育生活,也能探寻到教育的真理。

由温州市教育局主办的“我的教育故事”——2020年温州市中小学教师暑期师德专题报告会上,又有7位温州本地优秀教师给大家带来了感人的故事。在我们的身边,还有许多精彩动人的教育故事。温州教育网特别推出【我的教育故事】专题,将更多温州教师的感人故事分享给大家。今天为大家带来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科学老师蔡呈腾的教育故事。

个人简介

蔡呈腾

蔡呈腾,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初中科学正高级教师,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实践指导教师,曾获浙派名师培养对象、温州市名教师、温州市尊重教育人才突出贡献个人、浙江省初中科学优秀竞赛指导师、温州市第二届“十大推动读书人物”、温州市优秀教研组长、温州市教科研先进个人等荣誉。几十篇论文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等教育杂志中发表,出版《怀着“建构”上课堂》《科学史上的动人时刻》等著作。从教25年来,潜心探索科学教育本质,在历史的车辙中辨析未来的方向,在哲学的预见中体悟教育的情怀。

一位理科教师的日常生活

我是一名初中科学教师,我将与大家分享我的日常生活。

在我的电脑里有许多以日期命名的文件夹,比如“2020年4月份的文章”这个文件夹,里面的文件大致分三类:一是“教、读、看、写”流水,相当于工作日志;二是每天的教学反思;三是其他原创性文章。

打开其中一个文件,如2020年4月20日的工作日志:我7:15到校。上课前批改作业,发现一些答题不太规范现象,此例正好成为上课的素材。思考第三、四节复习课《电动机和发电机》,特意突出对比的作用;系统阅读钟启泉教授的《读懂课堂》;写《反思40:科学的全球性议题》;晚上修改了昨天写的一篇论文;夜跑;观影《气球》30分钟。

我之所以不厌其烦地记录这些文字,是因为像我这样有25年教龄的人,日常工作最大的“敌人”是琐碎、重复与乏味。我想从这种困境中走出来,就需要规划好每天的日常生活,而我现在正在做的是以“教•读•看•写”成为日常生活的主要内容。

教——基于科学本质的课堂建构

我一贯从“重视学生活动”“提倡知识建构”“回归科学本质”实践自己的课堂。比如在上“液化”一课时,创设了一个实验情景:将一瓶矿泉水从冰箱中取出后,过一段时间发现,瓶外壁出现了大量的水珠。问学生,水从哪里来?此时,学生一般都能解释“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瓶外壁液化形成的”。一般到此就结束了此环节的教学,但对我的课堂来说,此时仅仅是开始。

对于学生“自然而然”的认为,“水来自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论断,我会引导学生提出“质疑”:水为什么不能由瓶中渗透出来呢?

此时,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或“思辨”来证实自己的结论,或证伪老师的“质疑”。接下来的课堂,就是在通过实验和思辨中寻找证据进行证实或证伪。

反观这节课,它是基于学生活动的,同时是建构主义知识观的典型应用。我一直提倡在科学课堂中实践建构主义。2015年,我将10多年来关于建构主义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进行了总结,出版了《怀着“建构”上课堂》一书。

同时,这个教学环节比较适恰地体现课堂回归科学本质。学生通过实验或思辨证实“水来自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实践了维也纳学派的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哲学观;学生通过实验或思辨否定“水不是从瓶中渗透出来的”,实践了波普尔的否证主义的科学哲学观。

我始终坚信:教师上好每一课,学生才会有更好的闲暇与健康。

读——滋养每一天的杏坛生活

在漫长的个人阅读史中,我总结自己阅读的书籍大致包括三类:一类是代表教育教学理论的前沿研究成果。教育教学理论的研究与实践也是与时俱进的,只有将这些最先进的理念成果和实践经验转化为我们课堂的生产力,才会减负提质。第二类是科学史和科学哲学著作。通过科学史这种显性的路径来进行科学本质的教学,用科学哲学观指导课堂教学。第三类是跨学科类著作的阅读。我始终认为,作为科学教师不仅仅把自己的视野局限在自己专业领域内,而要从自己的专业圈子中跳出来,从大文化背景下反观科学和科学教育在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中的地位与意义,这样,我们才能将学生当成一个完整的“人”来教育。

阅读对我的教学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如前面提过的“液化”这节课中,我在课堂中实践的科学本质是“科学是个论证过程”。当然,在其他课堂上,我曾经实践过法国科学哲学家彭加勒的“科学是种约定”,也曾实践过“科学是认知世界的方式”“科学是客观世界的反映”。最值得一提的是,我曾实践过“科学本质是个黑匣子”,这个论断是我个人的独创。

许多人好奇,我们的日常被繁忙的常规性教学工作所充满,哪有时间用来阅读?我的策略是“化整为零”。所谓“化整为零”,就是在自己日常生活触手可及的地方都随手放置自己正在看的书籍。所以,在我家的卧室床头、客厅、书房书桌上、电脑旁、办公室办公桌上等,还有电脑包里,都有“配备”一本随时可以取阅的书籍,只能这样才能让我们日常宝贵的碎片化时间避免被手机给占了地盘。而一段时间后,就需要将自己这段时间里的所阅读书籍作个小结反馈,这就是“化零为整”。比如反馈的结果就是将放在客厅里的书与电脑包中的书对调一下,因为客厅里的那本书值得慢慢细读。

我想说,作为理科教师,我们更需要以阅读滋养教学,滋润我们的精神生活!

看——启迪日常生活的教育学

首先跟大家分享一个故事:

……

王同学:老师,我觉得活着挺没意思的?

……

我:这周末在家把电影《活着》找来看看,我们再来探讨探讨?

……

(周一回校)

王同学:老师,我觉得活着的意义就是活着。

我:这话太有哲理了,我得消化消化。……

我知道,对于那些正处于青春期的男孩女孩们,他们的迷惘正是成长的标志。而当他们对“活着挺没意思的”之类的问题,一旦有了答案,那些看似很吓人的“厌世观”也已经烟消云散了。而目前,这位王同学是一名上海交大的学生。

快要步入“知天命”的我,每天都会规定30分钟的时间在跑步机上挥洒汗水。而我的电影都是在跑步机上看的。我喜欢看的电影大致有三类:一是教育类影片,二是自然科学纪录片,三是豆瓣高评分电影。个人认为,看一部好电影,绝不亚于阅读一部高质量的好书。电影与教育有某些相通之处,它们都是努力揭示自然、人与社会的本质。

我觉得,在光影的世界里有我们需要的教育学!

总有人问我:作为初中理科教师,读那么多书,看那么多电影,到底有什么作用?我一向奉行“无用之用,是谓大用”,借用德国哲学家马克斯•韦伯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观点,有些书籍带给我的是价值观念上的变化;而有些书籍带给我的则是方法策略上的借鉴。前人走过了千山万水,形成了智慧的结晶,获得了解决问题的捷径,我们何不继承和发扬呢!

写——凝聚个人的教学成果

每天写点什么,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和生活态度,也是一种工作记录。我每天都写些什么?总结归纳之,大致包括教学设计、教材解析、实验教学等15个方面的内容。

由于这种反思性的“写”仅仅是某时刻思维火花迸发的记录,某情境感动心灵瞬息的回想,某事件故事情节的重现,某学生不同经历的反思……我称之为“应激性写作”,是因为所写文字以感性为主,不特别关注理性的推敲和深思熟虑的考证。

但正是这样的文字,为我后续的可能研究与实践提供大量的素材。为此,近几年也在《基础教育课程》《中学物理教学参考》《中学化学教学参考》《中学生物教学》《物理教学》《教学月刊》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文章十几篇。从应激性写作,到收集材料写论文,再到有意识的写作,这过程的转变是自然发生的。我对科学史的研究已有数十载,结合浙教版科学教材,我将教材中的每一个知识点在科学史上发生社会、文化背景,产生过程以及对后世科学、社会发展的影响进行了梳理,撰写了百万字的6册科学史著作《科学史上的动人时刻》,2018年由天津科技出版社出版。

这项研究让我成为学生心目中“最会讲故事的老师”演变为“最喜爱的老师”。在今年疫情回校后,我选择开设了《谁是主宰者》这门拓展课。这类课程需要学生在规定的时间自主选课。一位学生就很失望地告诉我,她提前1小时守候在电脑前,但不到1分钟,我的课程已经满员!在疫情上网课期间,我也收到诸多学生的信息,表达了自己对我的课的喜爱。这些“留言”是教学最美妙的回报。而这些都是因为“写”带来的,它让我快速而准确地找到了知识建构过程中的“起”“承”“转”“合”。

我想,坚持每天“写”,给“更好地教”和“教得更好”留下美好的注脚!

反观个人在专业上的成长历程,与“教读看写”这种持续与稳固的生活方式有关。我所努力践行的基于科学本质建构课堂,她是由阅读和观影浇灌出来的,是通过不断以“写”进行反思逐渐成型的。这种“教读看写”的日常生活的状态,不但让自己的教育生活富有激情和挑战,还能成就学生更轻松有趣的学习。(来源:人事处)

网址:一位理科教师的日常生活丨我的教育故事(53)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532164

相关内容

我的家庭教育故事征文:我的育子故事(精选40篇)
《教师锦囊·生活小故事教育大智慧》读后感
一家科技公司的科学教育“日常”
教师锦囊:生活小故事.doc
蒙氏教育普及丨日常生活教育的内容
科学教育生活化在实践中的感悟和体会——一日生活中的科学教育(6页)
幸福e家丨智慧家长的育儿故事①
幼儿日常生活中的安全教育
“育禾润万家”家庭教育亲子活动(第53期)——好习惯的养成
《设计》专访丨杨皓:立足跨学科交叉点的环境设计教育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