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健康在线

发布时间:2024-12-21 14:07

肾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肾功能 #生活知识# #科技生活# #健康生活技巧# #肾病#

你是不是常常在食品包装上看到下面类似的标签,但你知道如何通过这个营养标签来选择更健康的食物吗?

以下这些快乐套餐是不是很熟悉?但你知道很多面筋辣条、含糖饮料及糖巧果冻等都是高盐、高脂和高糖“炸弹”吗?

食品包装上营养标签可以帮助于我们了解食物的营养成分,当大家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不知作何选择时,先查看营养标签是科学选择食物的好习惯。在摄入食物时,先查看营养标签是健康管理身体的指南针。新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的八大基本准则中就有要学会看营养标签。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去看营养标签呢?如何通过营养标签快速地筛选出更健康的食品呢?

什么是营养标签?

营养标签是指在肉类、水果、蔬菜以及其他各种加工食品上描述其热能和营养素含量的标志,相当于食物的“身份证”。营养标签包括三部分:营养成分表、营养声称、营养成分功能声称。

所有预包装的食物都需要有营养标签才能上市,即便是进口食品也需要有中文的“营养标签”才能在国内上市,而且营养标准需要按照国家标准来制定,不得虚假和夸大产品的作用,可为消费者提供科学的食品营养数据。

某款食品的营养标签

“营养成分表”是营养标签的核心,营养成分必须标识“1+4”,同时必须标明“营养素参考值”。“1”是指热量,我国法规规定的热量单位是千焦;“4”是指3大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1个重要的矿物质(钠),新版增加了糖、饱和脂肪、维生素A和钙。

此外,《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2011)中还规定:食品配料含有或生产过程中使用了氢化或部分氢化油脂时,在营养成分表中还应标识出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因为反式脂肪酸和肥胖、心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

读懂营养标准四步走!

01

看计量单位

如上图所示,饮料可能以“每100ml”为单位,巧克力可能以“每100g”为单位,但实际上我们吃的量可能远远超过标签上的量,所以要小心这些标签上数学的“陷阱”,一定要按实际摄入量来计算,避免食用过量。

02

看营养素参考值

营养素参考值(NRV%)是指食品中所合营养成分占全天应摄入量的百分比,通俗来说,“NRV%”就是告诉大家这份食品占了每天需要摄入营养的比例。

营养素参考值是仅用于营养标签的简化参照,是不分年龄、性别、体力劳动情况统一规定的,具体情况要根据自身来调整。如肾病患者,就要根据自身的疾病情况选择合理的蛋白质和能量等摄入。

03

看标签上的“营养声称”

简单来讲就是关于这种食物营养成分的一些说明,分别是营养素的含量和含量比较,如“无糖”“低脂”“不含盐”等等。

常见营养声称的含义

无糖∶是指食品中含糖≤0.5g/100g (固体)或100mL(液体)。

低糖∶是指食品中含糖≤5g/100g(固体)或100mL(液体)。

减少糖∶是指食品中含糖与参考食品比较,糖含量减少25%以上。

无脂∶是指食品中含脂肪≤0.5g/100g (固体)或 100mL(液体)。

低脂∶是指食品中含脂肪≤3g/100g (固体);≤1.5 g/100mL (液体)。

减脂∶是指食品中含脂肪与参考食品比较,脂肪含量减少25%以上。

减少或减能量:与基准食品相比减少25%以上。

低能量 ≤ 170 kJ/100g(固体)或≤ 80 kJ/100mL(液体)。

无或零能量 ≤ 17 kJ/100g(固体)或100mL(液体)。

低钠 ≤120 mg /100g或100mL。

极低钠 ≤40 mg /100g或100mL。

零钠 ≤5 mg /100g 或100mL。

如上所示,无糖并不是指食物中完全不含糖哦,可不要被这个词骗了。某网红饮品就曾经因为“0糖”的宣传语容易引发误解而道歉,“无糖”、“0脂”也不代表这类食物完全安全而可以大量吃。

04

看配料表

按照“食物用料量递减”的标示原则,食品配料表按从多到少的顺序标示了食品的原料、辅料、食品添加剂等信息。所有使用的添加剂种类必须在配料表中标示出来,如“水”“植物奶油”“植物黄油”“人造黄油”“蔗糖”“果糖”“盐”等。

比如,一款碳酸饮料的配料表∶水、果葡糖浆、白砂糖……对照营养成分表中,碳水化合物每100mL按11g来计算,那么一瓶360mL,就是39.6g的碳水化合物被我们轻易地喝下去了。饮料中的碳水化合物相当于我们平时说的糖。

留意“隐形糖”

最新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一天额外摄入的糖不要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尽量做到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少吃甜味食品如糕点、甜点,做饭炒菜少放糖,注意隐形糖。

生活中有哪些隐形糖?厨房里常见的有红烧排骨、红烧鱼、鱼香肉丝、可乐鸡翅,日常生活中的面包、话梅、酸奶、调味酱、奶茶、饮料等都含有不同程度的糖。

食品中的添加糖是指人工加入食品中的糖类,具有甜味特征,包括单糖、双糖,常见的有蔗糖、果糖、葡萄糖、果葡糖浆等。常用的白砂糖、冰糖、红糖都是蔗糖。此外,还要注意代糖,如阿斯巴甜、甜蜜素、赤藓糖醇、木糖醇、三氯蔗糖等。

糖分摄入与肥胖等多种代谢性疾病相关,即使是宣称“零热量”的代糖的长期大量摄入也会改变人体葡萄糖代谢,影响肠道菌群健康,引起代谢紊乱,也会增加患肾病的风险。果葡糖浆的大量食用也会增加痛风的风险。

留意“隐形盐”

预包装食品的营养标签中钠是强制标示项目,购买时应注意食品的钠含量。一般而言,超过钠30%NRV(营养素参考数值)的食品需要注意少购买少食用。

我们需要警惕食物中的“隐性盐”,包括酱油、醋、味精、蚝油、辣椒酱等调味品。还有很多食物中的“藏盐大户”,如面包、吐司、蛋糕、夹心饼干、火腿、香肠、肉松、辣条、薯片、瓜子、蜜饯等。

隐形盐摄入过多,会使血压升高,也会给肾脏造成负担,还会导致钙离子的流失,导致骨质疏松等。

注意蛋白质、钾、磷含量

对于肾病患者来说,除了上述的糖和盐,值得关注的还有食物标签中的“蛋白质”和“钾”“磷”等微量元素。

图:一款低蛋白食物的营养成分表

对于肾脏病患者来说,特别是需要控制蛋白摄入的慢性肾衰竭患者,容易合并高钾血症、高磷血症,就要特别注意看营养成分表,优先选择低蛋白、低磷、低钾的食品。

综上所述,在购买和食用食物前,要养成看营养标签的习惯,先看一下营养标签,注意各类营养成分的摄入量,也要避免食用滥用添加剂的食物,尤其是包装低劣、无任何标签的产品。同时,也要警惕商家的宣传“噱头”,拿起标签做“武器”,做个健康的“吃货”。

供稿:广东省中医院肾病科 揭西娜

医学指导:广东省中医院肾病科 刘旭生

执行编辑:吴远团

审核校对:庄映格

责任编辑:宋莉萍

网址:肾病健康在线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532433

相关内容

不健康素食伤肾脏
肾盂肾炎患者的健康生活方式建议.pptx
减少肾脏病风险的饮食建议:健康生活从餐桌开始
慢性肾脏病健康饮食宝典——国家卫健委发布食养指南
肾为人的先天之本!八项黄金准则防肾病
日常这些伤肾行为,你可能每天都在做!做好这6点,保护肾脏健康
不健康素食饮食可能伤肾
高血压肾病在饮食上要注意什么?
肾病的二五八方案
糖尿病肾病患者如何控制饮食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