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证书】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各种心脏疾病发展到严重阶段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对于心衰患者来说,除了接受规范的药物治疗和医疗干预外,生活中的调理也至关重要,特别是饮食和运动方面。正确的饮食和运动管理可以帮助心衰患者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缓疾病进展。
一、饮食调理
1.控制钠盐摄入
高盐饮食会导致水钠潴留,增加心脏负担,加重心衰症状。心衰患者应严格控制钠盐的摄入量,每日食盐量应控制在 2-3 克以下。避免食用咸菜、腌制品、火腿、方便面等高盐食物。
2.限制水分摄入
心衰患者由于心脏功能下降,肾脏排水能力减弱,容易出现水潴留。因此,需要适当限制水分的摄入,特别是在病情较重或有水肿时。
3.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便秘可导致患者在排便时用力过度,增加心脏负担,甚至诱发急性心衰。心衰患者应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豆类等。
4.合理摄入蛋白质
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但心衰患者在摄入蛋白质时应注意适量。过多的蛋白质摄入会增加肾脏负担,过少则会影响身体的正常代谢和功能。一般建议心衰患者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为 1-1.5 克/公斤体重。可选择优质蛋白质,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
5.控制脂肪摄入
高脂肪饮食可导致血脂升高,加重心脏负担。心衰患者应控制脂肪的摄入量,特别是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
6.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心衰患者应注意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如维生素 B 族、维生素 C、维生素 E、钾、镁等。这些营养素可以改善心肌代谢,增强心脏功能。
二、运动指南
1.运动的益处
1)改善心脏功能: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心肌收缩力,提高心脏的射血能力,改善心脏功能。
2)增强体力和耐力:运动可以提高身体的耐力和体力,使患者能够更好地完成日常生活活动。
3)改善情绪和睡眠:运动可以释放内啡肽等神经递质,改善情绪,缓解焦虑和抑郁症状,同时也可以改善睡眠质量。
4)控制体重:运动可以消耗热量,帮助患者控制体重,减轻心脏负担。
2.运动的原则
1)个体化: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心功能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运动方案。
2)循序渐进:运动强度和运动量应逐渐增加,避免过度疲劳和心脏负荷过重。
3)持之以恒:运动需要长期坚持,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4)注意安全:在运动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3.运动的类型
1)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这些运动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耐力。
2)力量训练:如举重、俯卧撑、仰卧起坐等,这些运动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提高身体的代谢能力。
3)柔韧性训练:如瑜伽、伸展运动等,这些运动可以改善关节的活动度,预防肌肉和关节的损伤。
运动的时间和频率
1)运动时间:每次运动时间应控制在 30-60 分钟左右,可根据患者的体力和耐力进行调整。
2)运动频率:每周运动 3-5 次为宜。
4.运动的注意事项
1)运动前评估:在开始运动前,患者应进行全面的身体评估,包括心脏功能、血压、血糖等,以确定是否适合运动。
2)运动时监测:在运动过程中,患者应密切监测自己的心率、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一旦出现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
3)避免剧烈运动:心衰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如高强度的有氧运动、竞技性运动等,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4)注意天气变化:在寒冷、炎热、潮湿等恶劣天气条件下,应适当减少运动或暂停运动,以避免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5)运动后休息:运动后应适当休息,避免立即洗澡或进食,以免引起心脏不适。
心衰患者的生活调理对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至关重要。通过合理的饮食和运动管理,以及注意其他生活细节,可以帮助心衰患者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缓疾病进展。(户富栋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