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智能家电困住的老年人

发布时间:2024-12-23 04:23

教老年人正确使用电梯,避免被困 #生活常识# #生活安全# #老年人安全照护#

图片

(健康时报记者 侯佳欣 杨林宋 韩金序)“不需要这些个功能,就一个煮饭按钮就够了!”

3月14日,北京东城区某商场家电区内,78岁的王桂芬(化名)正在寻觅一款电饭煲。听着导购员关于产品五花八门的介绍,王桂芬连忙摇头,“家里孩子给买的就是这种,十几个按钮,我都不知道怎么用,最后连饭也蒸不熟了!”

家电越变越“聪明”,提升人们生活品质的同时,却令一些老年人无从下手。

2023年,工信部印发《促进数字技术适老化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聚焦弥合老年人“数字鸿沟”举措。明确到2025年底,指导支持企业研制推出100款以上具备适老化特征的智能产品,覆盖手机、电视、音箱、手环等多个类别。

不少老人希望,能有更多更适合老人的家电产品推出,简单好用。

买了不会用!“一打开就要会员,根本找不着台”

春节假期,在北京工作的江照(化名)回到河北老家,发现自己给爸爸妈妈买的智能电视不仅被套上了电视机罩,更是很久都没有打开。

江照妈妈告诉她,“一打开就要会员,根本找不着正常的那些台,已经好几个月没开了。”

她拿着遥控器操作一番后发现,自己对电视机的印象还停留在自己小时候观看彩色电视的时代,拿起遥控器,一按开关,就能找到各种电视台。然而如今,打开之后根本不是这样。

说话间,江照爸爸又拿过来了另一个遥控器,说是装电视的时候给的,但从来没用过。

从百度上检索了半天,江照终于弄明白了如何才能看上电视,一个遥控器用来开机,进入之后是智能界面,想要跳转到电视台,需要用另一个遥控器对准机顶盒,才能够找到想看的各大卫视。

这样繁复的操作,让江照都有些应接不暇,对老人来说,无疑更加困难了。“我就想要个打开就能看的电视,真不用这么复杂的功能,我们也用不着。”江照妈妈叹了一口气。

与江照父母一样,不少老年人都有这样的困惑。

中国家电网此前发布的一份适老化电视机调研报告显示,不少老人使用智能电视机时遭遇困难。“开机后不能直达想看的电视节目”“设备多(机顶盒、电视机)不知道互相怎么切换”“操作复杂,不知道怎么找想看的内容”的占到前三位。

遇到困难一般如何解决?40.3%的被调查对象选择“问孩子”,还有高达27.2%的用户选择“直接放弃,不看了”。

健康时报记者走访了北京多个家电商场,也听到了类似的声音。

在北京市朝阳区苏宁易购朝阳路店,82岁的郭芳(化名)对健康时报记者说,“现在的这些电器啊,都挺复杂的,尤其是对我们老年人。”

记者到来之前,她已经在专柜前站了好一会儿,“电器嘛,功能多点,别太复杂,能把常用的功能简洁明了地标示出来就好,别让字太小,按键太多,最好能做到一目了然,不用费劲去记各种操作步骤……”

在郭芳看来,电器最重要的是质量可靠,经久耐用,而不是追求花里胡哨的功能堆砌。功能越多,反而可能影响机器本身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微波炉找不对键、看电视找不到台、热水器没事说话……越来越“聪明”的家电,却并未真正方便了老年人的生活。

图片3月14日,一位老人在朝阳区某家电商场内与健康时报记者交流。杨林宋摄

需求被忽视!家电功能复杂,智能家电难倒老年人

WiFi连接、手机远程遥控、多重功能叠……健康时报记者走访时发现,不少家电卖场主推产品均为智能设备——智能电器、智能洗衣机、智能电视机、智能微波炉等,主要以功能多样、高端智能为卖点。

“家电市场的发展,主要是由商业价值在驱动,老年人商业价值比较弱,所以技术不会特意关注老年人的需求。”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党俊武告诉健康时报记者,目前,很多家电厂商将目标人群定位在中青年,这一群体更偏好于外观时尚、功能强大的智能产品。反观老年人,在购买家电产品时,往往更看重商品的实用性和价格。

40岁的刘娟(化名)与年近70岁的母亲一同在成都生活,为了减轻做家务的负担,刘娟购买了很多智能家电,从智能洗衣烘干一体机、扫地机器人到可视门禁监控系统。

“使用下来最大的问题是,几乎所有家电都需要用手机联网进行监测和操控。”刘娟告诉记者,当机器人在清扫房屋角落时,电量耗尽便会停止工作,如果卡在沙发下或床底就很难找到。即使找到了,母亲因身体条件限制,取出扫地机器人也很困难,只能等她回家。最终他们选择购买一个手动吸尘器,自己扫地。

某电器产品研发负责人告诉健康时报记者,现在很多智能家电产品的物联功能需连接WIFI,连接WIFI本身就涉及一系列相对复杂的步骤,包括选择网络、输入密码、确认连接等,这对于不太熟悉网络设置的老年人来说,可能会感到力不从心,而且很多智能家电产品通常具备多种功能模式,每种模式都有其特定的设置和操作方式,一般老年人难以学习并熟练使用。

“智能家电是数字化时代和智能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北京大学应对老龄化国家战略研究中心主任陆杰华告诉健康时报记者,在智能家电发展的过程中,无论是设计者还是消费者,往往是从年轻群体的需求出发,老年群体易被忽视,如何去弥合了老年“数字鸿沟”成了最新面临的挑战。

图片3月15日,北京朝阳区合生汇某门店内,不少中老年顾客正在咨询选购。韩金序摄

研发贴近老人生活!消弭老龄“数字鸿沟”,老人应乐享数字生活

在党俊武看来,发展智能家居的过程中,应避免将复杂视为“智能”,将“适老”等同过时的误区。近年来,市场上并未出现太多令人眼前一亮的适老化智能家电,不少打着“适老”旗号的产品,并没有真正契合老年人的需求点,很多功能非常鸡肋,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几乎使用不到。

“从产品设计上来说,这是一种缺乏人文逻辑的表现。”党俊武称,复杂的按钮看似选择丰富,实则很多功能都用不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一种“伪智能”的表现。

在他看来,智能不能以牺牲易用为代价。如果某样家电,一部分人群要通过反复教育才能使用,甚至反复教育了也难以使用,就不能称为智能家电。

党俊武介绍,一些起步较早国家所推出的适老化智能家电,注重“以人为本”,会从老人实际生活出发,例如一些国家的设计人员在设计之前会与老年人同吃同住一段时间,以此了解老人的真正所需。“目前,我们的多数家电企业设计仍停留在科技逻辑层面,并未在人文逻辑上花费太大的功夫。”

在党俊武看来,对于老年群体友好的智能家电应满足如下四个特点:一是视力友好,老人年视力普遍欠佳,智能化产品上的标识应尽可能选择清晰易懂的图形、颜色标志;二是功能简约,产品应立足自身功能的稳定性、安全性,而非推崇让人眼花缭乱的功能叠加;三是操作简单,考虑到老年人思维变慢、手脚变慢,产品操作应尽可能简单;四是补偿缺失,考虑老年人记忆力不佳等情况,可就具体产品增加提醒,例如药盒上增加定时提醒,钥匙离开几米后会触发提醒功能。

对此,一位家电产品研发技术人员深有感触。

这位研发人员告诉健康时报记者,“婆婆不会用手机,我教她时,和她说找蓝色按钮时她会问说哪有蓝色,我就想老人视力状态退化是不是和年轻人不一样了,通过桌面研究发现果然有关系,老年人年龄大了晶状体会变浑浊变黄,对蓝绿色识别能力降低,而对黄橙红等暖色系几乎没有降低,黄色明度低,红色又会让人紧张,像红灯、流血等意象不适合。为此我们多次招募老年人进行现场体验,经过专业眼动测试发现,在用户六个把手都看到的前提下,霞光橙首次注视时间最早,意味着用户最先看到。我们最终选择了霞光橙来匹配扶手等颜色。”

如何消弭“数字鸿沟”,让老年人不再受困于“智能”家电?

陆杰华建议,首先是要国家层面可以加强对于适老化数字产品的监管与评估,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投身这一领域,更应从监管层面对产品质量功能进行把关;其次,在行业层面,应重点关注如何使适老化家电产品和系统更加适配老年人群体,通过加强相关标准的研制,为适老化家电产品和智能系统的开发、设计及检测提供技术准则:企业层面,应进一步加强对老年群体的关注,设计理念中更加强化“以人为本”的概念,针对低龄、中高龄、高龄老人的相应需求,设计生产符合他们实际所需的产品;社会层面,应广泛开展公益性的数字技能培训,倡导家庭“数字反哺”,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协和医院麻醉学系主任黄宇光也围绕老年生活面临“数字鸿沟”的现象提出相关建议。“没有触网或触网技能水平较低,导致老年人在数字化社会生活中面临严重不便,面对数字化操作不免产生焦虑情绪。”黄宇光发现,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仍有近半数的老年人未掌握初级数字技能。他建议广泛开展公益性的老年人数字技能培训,倡导家庭“数字反哺”,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工具的使用沟和知识沟。

“我们希望,这些个好东西设计的时候能多考虑考虑老年人,按钮好按些,字也写大点,让我们都能用明白。”78岁的王桂芬说,“每个人都会变老,我们也想用自己的方式享受这个世界。”

网址:被智能家电困住的老年人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544044

相关内容

破解老年人“被智能拒绝”的困境
被“攻略”困住的年轻人
智能家电如何“拥抱”老年人
家电太“智能” 这届老年人有点难!
民政部表态:推动解决老年人智能技术困难
打通智能困扰 为老年人提供更多便利
利用智能家居系统提高老年人居住环境的便利性.docx
老年人的困境
智能时代,老年人如何“智能生活”
智能机助享老年智慧生活——北京市老年人智能电子设备使用习惯和态度调查报告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