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病人”

发布时间:2024-12-23 12:13

如果生病,最好待病愈后再进行健身 #生活技巧# #个人卫生技巧# #健身锻炼卫生习惯#

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的主要目的是探讨晚清以来的中国人如何从“常态”变成“病态”,又如何在近代被当做“病人”来加以观察、改造和治疗的漫长历史。“东亚病夫”的称谓既是中国人被欺凌的隐喻,也是自身产生民族主义式社会变革的动力,在这个意义上,“治病”已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医疗过程,而是变成了政治和社会制度变革聚焦的对象,个体的治病行为也由此变成了群体政治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

再造“病人”的创作者  · · · · · ·

杨念群

作者简介  · · · · · ·

杨念群,曾就学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和清史研究所,1991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主要著作有:《儒学地域化的近代形态——三大知识群体互动的比较研究》(1997),《杨念群自选集》(2000),《中层理论:东西方思想会通下的中国史研究》(2001),《空间·记忆·社会转型——“新社会史”研究论文精选集》(主编,2001),《雪域求法记——一个汉人喇嘛的口述史》(2003),《新史学——多学科对话的图景》(主编,2004),《昨日之我与今日之我——当代史学的反思与阐释》(2005)等。主要的学术兴趣是中国社会史研究,并致力于探究打通中国近代思想与政治社会关系的解释途径。

目录  · · · · · ·

导言:医疗史的另一种叙事
第一章 救不了灵魂的医生
“医务传道”理念的起源与分岐
新殖民逻辑与“医务传道”的规模化
医院作为福音传播的的空间
沧州个案
· · · · · · (更多)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早期进入中国的西医传教士都认为,中国人的疾病是没有建立类似基督教西方世界那样的道德秩序的一种反映。因此,身体患病实际上暗示着中国的一些风俗习惯的丑陋和低下正影响着中国人的生命状态,只有通过灵魂得救,才能真正治愈身体的疾病而得到新生。西医传教士的观点来源于西方中世纪的以下理念:疾病的隐喻具有道德劝谕和惩罚的意义。内心最深处所恐惧的各种东西如腐败、腐化、污染、反常和虚弱全都与疫病画上了等号。疾病本身变成了隐喻,然后借疾病之名,这种恐惧被移置到其他事物上,疾病于是变成了形容词,具有被当做隐喻使用的最广泛的可能性。它们被用来描绘那些从社会意义和道德意义上来说不正确的事物。 (查看原文)

Binns 1 回复 3赞

2017-03-14 22:24:08 —— 引自第3页 公共卫生的实行变成了民族主义目标的一种制度化表述,因为“由体育观念和预防医学中之卫生观念、一切的改革心理与趋势观察起来,我们就可明白民族力量的增进一定要提倡健康,尤其要提倡整个国民的健康,然后可以顾到中华民族的复兴”。 优生优种与进化的目标变成了一种集体行动的逻辑。这种逻辑在相当程度上是通过卫生行政空间的日趋独立运作而得以表现的。国家对生命控制的范围和领地已逐步从公共空间渗透进了家庭私人空间,特别是防疫场合下分区式的强迫接种与隔离,几乎使私人化的空间荡然无存。个人的身体这时必须接受国家在民族生存复兴的话语下的积极支配和干预。 (查看原文)

一八

2022-04-07 12:08:08 —— 引自章节:什么是“医学的国家化”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新史学&多元对话系列(共36册), 这套丛书还有 《施善与教化》《危机与重构》《市场机制与社会变迁》《浮生取义》《井邑无衣冠》 等 。

喜欢读"再造“病人”"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24.00元

34.99元

29.99元

21.00元

19.99元

喜欢读"再造“病人”"的人也喜欢  · · · · · ·

我要写书评

再造“病人”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0 条 )

瓜州渡 2006-10-23 17:00:46

医史变迁:重组与再造

《再造“病人”——中西医冲突下的空间政治(1832-1985)》,这样一本长达460页的专业学术著作能够吸引我这样一个非专业读者,也许与个人经验不无关系。 五岁之前我被忙于革命工作的父母寄养在乡下,三十年前的西北乡村依旧缺医少药,记忆中头疼脑热胃口不佳或是偶尔煤烟中...  (展开)

合理肉食 2006-07-22 00:21:48

读《再》的小札记

医学人文话题近来渐有“显学”之势头,能在坊间轻易的选出十数本朝着这个方向使劲的书籍。而《再造“病人”》一书无论在深度或是广度上都在这个领域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 一个月以来,断断续续一直在读杨念群的这本“新史学”丛书中的“拳头产品”,以前在博客里摘录了一...  (展开)

卓青 2007-09-02 14:11:05

总的来说写得比较差

海裔说他运用史料不够充分,我看这都还说得轻了。 大体上来讲,和国内很多人一样,把半通不通的西方时髦理论——什么身体啊,福柯啊,规训阿,空间啊——和一大堆匮乏深入整理、有机联系的资料杂凑在一起,就成了一本冗长的书。 那些西方理论语汇几乎看不出和列举的材料之间构...  (展开)

【读品】 2006-08-07 15:02:56

梁捷:治病与治人

“疾病”从来是一种隐喻。赫尔岑曾说过,“我们不是医生,是疾病”。医生鲁迅也这么看。他一开始去学习治疗中国人身体疾病的医术,后来转向治疗中国人的精神。他发现只有文字才能触动“吃人”吃了几千年的国人心理,文字才是治疗国人疾病的“药”。福柯则更加直接一些,他从历...  (展开)

ici 2013-12-08 12:16:05

医疗史的“再造”

我们可能已经习惯于这样一幅画面:面带愁容的病人和家属穿行于医院的各个角落,严格按照诊疗程序为了治病而忙碌着。他们紧张地等候着一些仪器的结果和数据的颁布,因为这是唯一能确认自己和家人生命状况的依据。确实,现代医学以不容置疑的权威性,占据了中国人对待自身身...  (展开)

【读品】 2009-09-21 23:24:48

【读品·浅尝】

杨念群博士十年磨一剑,交出这本43 万字的沉甸甸巨著。 这些年来,杨念群一直试图打通社会史和思想史的界限,用知识考古、符号学、政治社会学等最新西方理论来重新阐释中国问题。而医疗史正是他选中的切入点。 医疗一直是社会系统和社会保障中最重要的一环。杨念群选择的时间...  (展开)

林舒涯 2021-04-20 10:20:46

博士申请准备

中西医冲突只是引子,孰是孰非不是主要关心的问题。其背后所牵涉到的身体政治、社会变迁、殖民主义、全球化现代性的追求,和中国本身救亡图存的强大叙事等都互相纠缠斗争,具体的人物故事与大背景相互映照。切入视角非常好,中西医这个至今仍然存在争论,未来也会一直存在争论...  (展开)

惟适之安 2020-04-26 22:40:08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版

瑕不掩瑜

总体来看这是一部较为完整严密的医疗社会史作品,有三个问题在我看来是作者没有注意到的:第一,作者通过一系列的故事串联起近代中西医冲突的图景,但是我们能在其中观察到作者,大量的运用福柯、桑塔格、身体规训等概念,但是作者并没有将其中任何一个概念作为全书的核心意涵...  (展开)

> 更多书评 30篇

按有用程度 按页码先后 最新笔记

因幡不白兔

因幡不白兔

第一章 救不了灵魂的医生 西医传教士初入中国时,其服务对象主要仍限于在华的教士。随着“社会福音派”的扩张,“医学传教”也随之实现了规模化的转型。在“医学传教”的实践中,医院作为福音传播的空间,通过医疗过程以及医院诸日进行的仪式性或随意性的布道,企图使病人达到肉体和精神上的双重再生。西医传教士努力想使世俗的医学理性与超越的宗教终极关怀有机地协调,同时又要提防作为表象的世俗理性最终吞噬或模糊基督教的...

2022-04-05 11:04:15   5人喜欢

midnight

midnight (stranger)

第二章 对陌生空间的恐惧与接纳 中国由私人运作的医疗空间出现于晚明时期。据梁其姿的研究,到了明代,帝国社会福利的一部分已经转移到了地方,官方在公共健康事务方面表现出的能动主义传统渐呈萎缩状态,晚明帝国已基本停止在医疗照顾方面作为人民福利的中枢系统发挥正常的作用。明清之际,地方私人组织逐步替代了国家的只能。晚明学者杨东明曾在家乡河南创设广仁会,专门为地方民众的需要提供药方和医疗救助。。。明末清初这...

2014-03-02 10:49:02   3人喜欢

一八

一八 (晴耕雨読)

“废止中医案”出台之初,“中医”第一阶段发动反击的策略是反复强调西医防疫和卫生行政需大量耗费社会动员的制度资本,虚耗国家财力的弱点,以此突出“中医”虽无“群体”防治之功,却有救济弱者之实的传统。如下面一段话就对所谓“医学行政”语含讥讽: 所谓卫生者,犹若清道局之清洁街道而已。所谓防疫者,先造出恶空气,张大其辞,予人民以恐怖,日惶惶碌碌于注射。为外货推销员固可,若谓能防疫,欺人自欺之惯技耳。发明防...

2022-04-12 14:29:18   1人喜欢

一八

一八 (晴耕雨読)

公共卫生的实行变成了民族主义目标的一种制度化表述,因为“由体育观念和预防医学中之卫生观念、一切的改革心理与趋势观察起来,我们就可明白民族力量的增进一定要提倡健康,尤其要提倡整个国民的健康,然后可以顾到中华民族的复兴”。 优生优种与进化的目标变成了一种集体行动的逻辑。这种逻辑在相当程度上是通过卫生行政空间的日趋独立运作而得以表现的。国家对生命控制的范围和领地已逐步从公共空间渗透进了家庭私人空间,特...

2022-04-07 12:08:08

论坛  · · · · · ·

网址:再造“病人”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545732

相关内容

二手转让: 再造“病人”
再制造——潜在的巨人
参附再造汤
冬天再这样洗澡 = 生病+短命!
这几类人不适合“冬病夏治” 别再乱贴三伏贴了
空肠造口术在家庭肠内营养支持病人的应用
​高血压病人保健
糖尿病病人饮食宣教幻灯片.ppt
再生障碍性贫血病患者的饮食烹饪措施
糖尿病病人饮食禁忌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