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老改造在路上
改造电路时,遵循现代家庭用电需求,避免线路老化。 #生活知识# #家居常识# #旧房改造建议#
目前的环境有什么不适老的问题?给老人做改造和常规改造有什么不同?什么年龄适宜改造?应该怎样改造?采用什么方法?怎样选择部品……上月中国建筑设计院适老建筑实验室主任王羽博士接受了《生命时报》记者张芳的采访。
家装改造不只是为了让旧房换新颜,更重要是让家变得舒适、安全,适合你在不同阶段的生活。日本建筑设计师铃木瞳在《中年之后成功的居家改造》一书中提出建议,在即将进入老年、迎来人生新开始前,房间改造就该提上日程了。
1
改造是为了适应生理、心理改变
国际上将老年人定义为60岁或65岁以上,但铃木瞳说,从中年阶段的50岁开始,一些家装变化就要开始考虑了。“50岁以上的银发族可以分为三种:50~65岁的‘预备军’,65~80岁的‘高龄前期’和80岁以上的‘高龄后期’。在不同阶段,老人的心理和生理需求不同,改造的侧重点也会有所不同,但三者并不相悖。”
“预备军”阶段,老人面对的主要问题是家庭情况的变化:子女已经离家独立,年迈父母需要照料,自己面临退休且身体开始老化。铃木瞳说,此时改造应当先问自己三个方面的问题,比如,“每天希望不被另一半打扰、独处的时间有多少,是否需要分房睡?”、“是否希望小辈常来玩,该为他们创造哪些条件?”、“父母的身体状况,是否需要接来同住?”家庭形态的不同,决定了你要怎样改造房屋。
在高龄阶段,老人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身体开始走下破路。即便平时身体还好,年龄增长带来的各种问题也已出现。比如,腰腿肌力衰退,在平坦的地方也会绊倒;视力越来越差,报纸上的小字已经看不清楚等。这个阶段改造的主要目的就是让生活变得不那么费力,并尽可能保证安全。特别是到了高龄后期,体力和精神状况持续衰退,很多老人都要借助轮椅出行,房屋空间设计就必须考虑轮椅的通行、回转不受限制。提早进行无障碍改造规划,不只是为了将来,也是让现在活得舒适。
2
适老,要解决四个层次的问题
北京三里河路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大院内,有一栋灰色的五层小楼,这里的一层现在被改建成了一处实验室,专门研究适老建筑技术和标准。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国家住宅工程中心主任建筑师王羽,目前是这家适老建筑实验室的主任。虽然实验室修建于2014年,但中国院关于老年住宅的研究早在上世纪90年代已经开始了。2017年7月,国家施行《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规范》GB50340-2016,其中很多数据就来自这个实验室。
王羽说,打造一个适合老人居住的环境,需要考虑诸多方面,大到空间设计、居室照明,小到开关装多高、卫生间用什么样的镜子、扶手等。总结起来,不外乎解决以下四个层次的问题。
第一,安全性问题。防摔是保障老人安全的第一要务,涉及浴室、厨房的防滑,房间照明的改善,高差的合理处理、家具部品的形式、开关插座的位置等等。
第二,功能性问题。比如,厨房门不符合轮椅通行要求,本要进厨房自己倒杯水的老人,可能就会放弃自己做这件事;如果家里障碍物太多,走路容易磕磕碰碰,不易通行,老人可能就会选择长时间窝在一间屋子,身心都会受到不好的影响。王羽说,诸如多大空间能保障轮椅进出、使用无障碍;如何方便护理人员照顾老人;有高差地面怎样处理等,都是他们的研究范畴。
第三,舒适度问题。为了方便老年人如厕,一般建议在马桶旁安装扶手,但扶手的高度、长短直接关系到老人的使用舒适度,有时候,哪怕几厘米的差异,也会产生较大的不同。此外,温湿度、照明、噪音的不适当,都会导致舒适度的降低。
第四,人文关怀问题。老人需要交流,如何安排空间布局,才能更好地适应老人的交流需求?选择什么样的颜色粉刷墙壁,装饰房间,以促进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当老人与小辈住在一起时,怎样保障三代人各自的独立空间?这些都属于人文关怀的内容。
3
未必一次到位,但要有所规划
铃木瞳说,依照个人的健康状况、需求和预算,改造未必都要一次到位,但应该先整理出“现在该做的事”和“之后补做也来得及的事”。所谓“现在该做的事”,浴室厨房改造就是重要一项。至于扩大空间,可以下点工夫留到日后再动工,只要事前思考好需要照护或坐轮椅时可以简单扩大空间的方法,之后就不用大动干戈了。一般建议,全屋的适老化改造安排在75岁之前。
如果受限于老房本身改造不易,从保障安全的角度,至少可以考虑以下改善要点。
预防意外跌倒。在卫生间安装必要的扶手,浴盆和坐便器旁应安装扶手,淋浴位置应至少在一侧墙面安装扶手,再配一个淋浴凳。卫生间及厨房地面要防滑,无论是改用防滑地砖或增加防滑垫都可以。需要注意的是,防滑垫必须保证牢靠,否则会成为另一个安全隐患。房间中的各种台面非常重要,特别是在厨房,一来方便老人随手放置物品,二来可以代替部分扶手功能。
改善照明环境。从主观舒适性评价的角度来看,适合老年人的起居室照度范围是150-200勒克斯(这个照度很难说是老人使用的舒适范围,不建议这里出现具体的数值,且我们国家目前规范中的数值本身是低限标准)。这一照明要求类似于商场内光照亮度,略高于普通住宅标准,也就是说,老年人的居室应换用亮度相对高一点的灯具。此外,建议遵循两灯原则,比如,厨房里除了顶灯,可以在灶台或洗菜池上方加设光源;卫生间的洗手台上方可设置镜前灯;起居室或卧室内,也可采用顶灯和局部灯光的搭配,以防一盏灯临时坏掉,影响照明。
减少弯腰动作。这主要体现在插座、开关的高度设计上。实验发现,站立使用插座时,高度设置在0.7-0.9米是可以接受的;坐在轮椅上使用插座时,0.6-0.7米是可以接受的。开关的高度则以站立时0.8-1米,做轮椅时0.6-0.8米较为合适。如果插座原本设置较低,且不易改造,建议连接插线板,放置在台面的明显位置。
降低操作难度。老人的视力及手部精细操作能力都会随年龄增长下降,因此在房间的细节设置上需有所考虑。如,将圆球型的门把手换成杆式的;电灯开关如果是老式较小的按键,则应换成易于识别操作的大按键面板。
增设报警装置。在条件允许的小区,建议在卧室、卫生间设紧急报警求助按钮,卧室的预警装置应设在床边,方便老人一伸手就能够到。没有条件的小区,可以用电话紧急呼叫键代替,一旦发生意外,老人可以一键联系到子女或救护系统。
王羽说,适老改造需要根据老人的个人需求,以及老房的具体情况,做个性化设计。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设身处地为老人考虑,让房间处处都体现出关怀。
【中国院适老建筑实验室】
禁止未经许可转载,转载请咨询: 6316001@cadg.cn。
——————————————————————
* 本篇文章内容来源:
《生命时报》第1108期
* 本篇文章图片来源:
中国建筑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适老建筑实验室
益老·设计
责任编辑:
网址:适老改造在路上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549737
相关内容
上海天山路街道启动新一轮居家适老化改造,附申请方法上海65m²适老化改造独居老人的自我救赎
四平路街道启动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服务
上海已完成多款APP适老化改造
适老化改造,让“养老”变“享老”
适老化环境改造
老小区换颜“逆生长” 改造改在居民“心坎上”
什么是适老化改造?
改造家居,适应老龄:适老化改造的智慧
居家适老化改造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