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最有文化的吐槽是“一半恨一半笑”的生活智慧

发布时间:2024-12-24 02:57

吃香蕉时剥一半扔一半,是因为担心另一半会变干掉。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趣事# #日常生活笑话# #每日笑料推送#

如果老舍当世,吐槽大会冠军定是舒庆春的。

《骆驼祥子》是小学必读书目,80万字名著《四世同堂》更是京城市民文化小说的鼻祖,我们难免把老舍当作义务教育课本上的“神”供奉起来,自从我看了老舍先生散文集《不烦世事,满心欢喜》,想说:神不如人真实有趣。

要更多了解作者本人,还是得读其散文,我本是怀揣着虔诚膜拜之心阅读的,可是,万万没有想到,还没读几篇,肾上腺素分泌过高,抱歉,那是浏览“爽文”才有的状态。

那是京味儿十足,语言夯实可读性极强的老舍先生,文化泰斗无疑没错,但这吐槽能力,幽默风格太接地气儿了,是七八十年后的自媒体大咖们,要膜拜的祖师爷。

无忧无虑的人喜欢悲剧的力量,悲情敏感的人更喜欢喜剧的宽慰,但还有一种如老舍般地幽默吐槽,是批判,是反抗,也是一种乐观自信。

承上启下的中年人,生活就该以苦作乐

老舍是语言大师,这离不开他对“京味”运用的娴熟和提炼升华。而北京话即使在当代依然挂着“冷幽默”的风格标志,可想而知老舍口语化散文更是京味幽默的盛典。

老舍苦中作乐的性格特点,离不开母亲性格的坚忍、顽强。《我的母亲》是老舍简单而情深地描述了父亲早逝,没有文化的母亲靠帮人家缝补将、洗衣服养活一家子,即便生活重压之下,母亲依旧喜欢花草树木,热情好客的性格。

自己做了父亲,写了《有了小孩以后》、《我的理想家庭》、《文艺副产品——孩子们的事情》等几篇幽默风趣的短文,分享了育儿心经、心得。

老舍写母亲时,充满未能让老人安养天年的悔恨,写自己小家庭时,摇身一变活脱的吐槽老爸,原来育儿苦恼天下想通,瞬间拉近了广大中年老母亲和大师的距离。

“家庭之累,大半由儿女造成。先不用提教养的花费,只就淘气哭闹而言,已足使人心慌意乱。”

大师的风趣幽默的语言功力,现在的自媒体大咖使尽浑身解数也是追赶不上的,看看吐槽大女儿三岁的小济:

我刚想起一句好的,在脑中盘旋,自信足以愧死莎士比亚,假若能写出来的话。 当是时也,小济拉拉我的肘,低声说:“上公园看猴?”于是我至今还未成莎士比亚。

这几句看了十几遍,竟然飘飘然来,确认了大师的眼神,同盟父母军,至少育儿路上,我们都是被孩子耽误的莎士比亚。

老舍的文字是禁得起时间打磨的,他老人家曾经的目标是“把白话的真正香味烧出来。”,这香味果然能打通感官,且有笑看人生百态之功效。

看不惯社会风气,做人需要反讽态度

老舍在《论幽默》中说真正有幽默感的人:

“是由事事看出可笑之点,而技巧地写出来。他自己看出人间的缺欠,也愿使别人看到。不但仅是看到,他还承认人类的缺欠;于是人人有可笑之处,他自己也非例外。”

老舍的幽默有愤恨的无可奈何,啼笑皆非的反语讽刺,有一篇短篇《取钱》,绝对是教科书级反讽文,每100字至少一个笑点,吐槽大会的稿子是批量制造灵光一现,老舍的这短篇,是全篇高能。

文章起头“我告诉你,二哥,中国人是伟大的。”口语化极强的文稿,老舍开启面对面聊天模式,我们都是“二哥”,他讲了一个事儿,某个热天去银行取钱的全过程。

“我”是北京市民,日常生活去银行取钱,从八点等到十二点,眼观银行职员一上午办一件事干活的“速度”,一会儿喝茶、一会儿鸡丝面,一会儿再抽个小水烟袋,伸懒腰闲谈会儿,出去溜达一圈,好不容易等待开始办公,却因“我”在支票背面忘了签字,让明天再来。

值得注意的是这篇文章发表于1934年,在抗日战争时期,社会民不聊生,苦于无法针尖对麦芒直接批判各界乱世,难不倒老舍,最有力的文字是将幽默讽刺笔法发挥到了极致,令人拍案叫绝!

“偷偷地往放钱的先生那边一看,不好意思正眼看,大热的天,赶劳人时不对的!鸡丝面还没来呢。我很替他着急,肚子怪饿的,坐着多么难受。他课真够派儿,肚子那么饿还不动声色,没法不佩服他了,二哥。”

能把“把顶平凡的话调动地生动有力”恐怕只有老舍先生了。这明里暗里的讥讽嘲弄语言,越通俗越浅白,越彰显出小老百姓的“无知”,话糙理不糙,揭露官僚欺负老实人的蒙骗行径。

这篇小品文虽用了夸张的手法,但使人身临其境感同身受,那份“谦卑”令人笑中带泪,符合大众困苦中寻求欢乐的需求,而且引起一定的群体共鸣和愤恨。

自黑,是内心强大的极致

老舍先生一本正经的自黑,首先是那篇《写字》:

“说到写字,写一笔漂亮字儿,不容易。工夫、天才,都得有点。这两样,我都有,可就是没人求我写字,真叫人起急。”

这一般人我还真不接受,但,这是大师,我忍了。看后面我都笑喷了。原来老先生要讲的是如何求人收他的字,这自行脑补画面了。

没人要自己写的字,咋办?

“只有一个办法:遇上丧事必送挽联,遇上喜事必送红对,自己写。敢不挂,玩命!” 可是挂在什么地方就大有分寸了。我老得到不见太阳光,或厕所附近,找我写的东西去。

“找他赔纸去!”“算了算了”这种相声脱口秀的经典梗,在80年前的老舍就见报了,这篇不足三千字的稿子里,处处金句,笑点频频,无捧哏,无吐槽对手,老舍的幽默,是认真的,自黑,也是严肃的。

当然,老舍先生肯定是借着自黑的黑暗小心理细节描写,批判一些同时代的知识分子,思维僵化不关心国民生危,对蝇营狗苟的小事私心兼用。

写在最后

老舍的文字中的幽默有很强的北京人的“打哈哈”性质,不满也以笑代之,愤懑就文化吐槽,不伤和气但暗箭伤人。这是由北京市民文化决定的,也是国难当头,普通百姓被迫苦中作乐的形势所迫使的。

民国时代的吐槽和自黑,不是为了红,而是求生与激奋。知识分子的轻松诙谐,看似云淡风轻,实则一语三关,毫无矫情。

文化人要是吐槽起来,还真是没人能比得过。尤其吐槽不是目的,而是一半恨一半笑地看世界的人生态度,令人敬畏。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

作者介绍:荣荣

每本书都认真读过,写书评,推荐好书!欢迎关注~

网址:老舍:最有文化的吐槽是“一半恨一半笑”的生活智慧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550264

相关内容

揭秘宠物医生:一半是建议,一半是吐槽
一个家庭最好的状态:一半烟火气,一半书香气
营销噱头一堆的“女性神车”,一半是烂东西、一半是丑东西
生活,一半禅意,一半俗气
一半 一半=圆满(值得收藏)
一岁半宝宝突然呕吐是何原因
生活给我智慧作文
生活中的小智慧作文600字
一半艺术,一半生活
生活,一半烟火,一半清欢:在繁华与宁静中找寻平衡的艺术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