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式生活美学,和你在广告里看到的不太一样
在生活美学商店里,可以找到丰富多样的创意生活方式产品 #生活乐趣# #生活艺术# #创意生活方式# #生活美学商店#
看上去蛮整洁的就可以。爱不释手,又用惯了的东西才是最好的呀。
——生活的工具·松野屋 松野绢子
松野绢子: 生于1956年。1983年嫁到东京马町的箱包批发店“松野屋”。2010年在谷中 开店,名为“生活的工具·松野屋”,经营用天然材料制作的刷帚、笊篱、扫帚以及镀 锌铁皮制的簸箕等被唤作“粗家什”的日用杂货。如今她也在经营家业的同时,以“传达手掌的温度”为理念,使用“羊云”的屋号,组织纺纱和编织活动。
各种刷帚、擂杵、礤菜板等,洗刷干净后即刻挂到水池旁,容易沥水,持久耐用。刷帚的材质有棕榈、剑麻和马毛等,多种多样。
嫁到东京下町的粗家什店
我们在东京马喰町经营一家名为“生活的工具·松野屋”的商店,销售被称作粗家什的生活工具。粗家什是指刷 帚、扫帚、簸箕等样式简单的日常用品。由庄稼人在农闲时亲手制作,或者在小型乡镇工厂制作出来。朴素又实在的工 具,仿佛能展露出制作者的为人。
我出生在经营牛奶店的家庭,在成长过程中,并不曾特 别留意过粗家什。然而,嫁到东京,能在不经意间对其产生 好感并持续使用至今,正是受松野家生活方式的影响。
嫁过来后,首先让我吃惊的就是,松野家严格遵从每个 时节履行特定事宜的商家礼仪。早晨给神龛换水,清扫大门 口,开始新的一天。到了年底,则全家总动员进行大扫除。婆婆和掌柜的一手操办全家的饭食,在那个厨房里使用的笊 篱、刷帚,以及手工缝制的抹布等工具,虽然已经用了很 久,却不可思议地仍看上去干干净净。或许,我看着这样的 身影,也在不知不觉间生起了对时时与粗家什为伴,恭恭敬 敬但又干净利索的生活姿态的憧憬。
每天早晨,烧开热水后灌到史丹利(STANLEY)的保温瓶里,这样连烧水壶也不需要了。平底锅角落的最上面,是婆婆传下来的无水烹饪锅隔层。用来烤制年糕刚刚好。
厨房和厕所里使用的洗洁精类,通常都是用液体肥皂打底手工制作的。作为材料要用的小苏打和柠檬酸,就放在以前松野屋销售的带隔层的镀锌铁皮盒子中。
厨房是 “粗家什的世界”
因为生意的关系,我家厨房里汇集了各式粗家什。虽 也有人说这里“真是粗家什的世界啊”,但并不是因为数量 多。无论是洗餐具还是刷锅,或者擦燃气台,要说使用的工 具,不过是几把刷帚和抹布而已。材质上也基本都是可以回 归大地的东西。大概是由于外观看上去蛮整洁的吧,摆放出 来也不会乱糟糟的,一个工具就有多种用途,用起来也不觉 烦琐。“用洗毛芋头的刷帚,顺便也刷个锅。之后,只要洗 刷干净就没问题”,如是这般。使用的工具简单,工作方式 也会随之简洁化,唰唰几下就完成了。意识到这一好处时, 我也重新认识到,“粗家什真好用啊”。
与做专职家庭主妇的婆婆不同,我要帮助经营家业,在 家务活上还做不到完美。不过,用自己喜欢的工具做饭、打 扫,每天都能心情愉悦地工作。能做到这点,主要得益于遇 到了自己认可的厨房工具。我想,这是因为在使用过程中自 然体会到了不加粉饰的粗家什的好处。
柜台的一端放着咖啡豆研磨机和小扫帚。溢出来的咖啡粉,用它轻轻拂去。
缝制抹布通常在晚饭收拾妥当之后,在起居室里完成。“女儿也在旁边有意无意地看着。”
用竹编笊篱给意大利面沥水
厨房里使用的粗家什,以前都是用像竹子、灯芯草、稻 草等这种在日本各地都有的植物制成。如今,大部分都被替 换成了塑料材质,然而,我最近却切实地感受到了这些天然 材质的好处。
比如竹笊篱,可以用来给洗好的蔬菜,淘洗过的米,以及豆腐沥水,在做菜的过程中,不知不觉间它的用途也扩大了。一位熟识的主厨告诉我,“可以用它给刚煮好的意面沥 水,因为它不会刮破意面外皮”。从那以后,我家也立马模仿了起来。比起不锈钢材质,竹笊篱因与物品的接触面柔软而更好用。即便是大力捞起,也不会划破面条表面,使其保持实实在在的顺滑。而且,因为轻便,唰唰地抖动沥水也不费力气。筐沿的编法易握好拿,还不会手滑,把刚煮好沉甸甸的意面放在里面也很安心。
粗家什,并没有像最新的家用电器或便利工具那样有惊 人的功能。不过,实际使用起来,就会不经意间在其朴素的外表深处,看到工匠的用心和努力。正因为有那种瞬间,还是想发自内心地支持他们:“东西做得很好啊。”
竹笊篱不仅轻便而且不会伤害材料的表面。使用后,用刷帚洗净,放置到通风处。饭锅和饭桶也一样,放在这里的全都是可以用刷帚洗的物件。
搭在水槽沿的是擦台子用的,挂在下一层抽屉上的是用来擦地的抹布。根据要擦拭的地方,放置的场所也简单易懂地按照“抹布,从上到下”的位置晾晒。
婆婆,我,女儿 ——传承三代的手缝抹布
水槽的四周,一般都放着手缝的抹布。刚开始用来擦台子,脏了之后用来擦地板,最后擦过门口的水泥地,才总算 从抹布界卸任。
刚嫁过来的时候,曾把旧毛巾叠起来,东擦西擦。现在想来,大概那时也对抹布没什么眷恋之情吧。经常是稍微脏一点就烦了,随即丢掉。婆婆看到这里,说道:“竟然不自己缝抹布,真是不像话。”果真还是老一辈的人啊。把变旧或不用的布头,缝制结实,一直用到最后,这是出于珍视物品的心。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我跟她要了一块,没想到竟然特别好用。那我也试着缝一缝吧,就这样,自己动手缝制抹 布的习惯,从那时一直持续至今。
“开饭咯”。只要我一声招呼,就去擦桌子,是女儿从小负责的工作。女儿去年秋天嫁人了,让我吃惊的是,她自己缝了三块抹布。我问她,“要做什么用啊?”她竟回道:“擦台子。”大概 是有意无意地看着我缝,就学会了缝制方法 吧。可是,她之前明明看上去全然不感兴趣。见到她这般,我还有些感动呢。吃完晚饭收拾妥当后,在起居间麻利地缝好。呲呲地穿针引线。
从东京藏前的生活杂货店“SyuRo”入手的手工制白铁皮裁缝盒,里面装满了五颜六色的缝纫线。在工作坊中,也会请参加者从这里选取喜欢的颜色使用。
只要有让自己产生眷恋的工具就好
若是问我,手工缝制的抹布与市面上销售的科学抹布哪里不同?首先便是好用的程度。其次,大概就是出于眷恋吧。
好用的程度跟大小和厚薄有关。轻轻折叠后能刚好握到 手里的话,就能使得上劲擦拭。以不会大到握不住,拧起水 来不费劲的厚薄度为宜。拧不干水,会容易发臭,就冲这点 我也推荐薄一些的。
从婆婆那里学到的是把毛巾(像泡澡堂发的那种薄毛 巾)剪成两块,之后再对折,中间夹上一枚手巾的缝制方 法。有了中间那一块,就会结实很多,而且外层的毛巾稍微 开点线也依然能用。另外,针脚“粗一些”是关键。若像缝制衣服那般针脚细密的话,布料就会变硬,而且拧水的时候 线也容易断。粗粗拉拉的缝法,反倒 适宜这种抹布,缝抹布的人也轻松得多。我长年以来能勤勤恳恳地做到现 在,或许背后也有这个原因吧。
五年前,在丈夫的提议下开始举办工作坊。虽也曾疑虑,“这么普通的抹布,会有 专程过来学习缝制的人吗?”,然而出乎意料,每次都有大批客人前来,年轻人、海外 的客人,甚至还有男士,令我吃惊不已。完工之后,大家都说着:“一定珍惜着用”, “留给自己专用,不给孩子用”(笑)。我想大家一定通过亲手制作对它产生了眷恋之 情吧。
我也在厨房放了两块,一块用来擦台子,一块用来擦地。到底还是自己缝制的东 西,用起来会很开心吧,总想这里擦擦那里擦擦,而且还不觉得辛苦。早晨,从擦餐具开始,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究竟擦了多少回,连自己也数不清,然而对我来说这样就 好。也许正是因为抹布的触感和谐舒适,才能乐在其中吧。
说起来,记得以前也用过化纤抹 布。然而,脏了之后即便是漂白也除不掉污渍,最终变成了一次性的。与 之相比,对手缝的抹布,甚至连清洗都会拼尽全力。这大概就是所谓的眷恋之情吧。能拼命坚持用到最后,连 心情都是舒爽的。
从婆婆那里学来的手缝抹布,又薄又软。“自己缝制的话就会产生眷恋之情,即便脏了也会洗干净,一直用到破破烂烂为止。”
清爽厨房的范本
身挑粗家什店和主妇这两个担子,前前后后也过了二十 年了。工作回来就直奔厨房,立刻开始准备晚餐,这种事应该也持续了同样的时间吧。从开始主妇的工作,到听到“要开动咯”的声音,一刻都不停歇。但能回到自己熟悉的厨房, 使用自己喜欢的工具做饭,于我便是非常幸福的时光了。
我的榜样,至今仍然是以认真的姿态生活的婆婆。无论是料理还是裁缝,只要有不懂的问题,她都会立刻给我解 答,而且永远不变的端庄持重。厨房里爱用的家伙什,按说也有些年头了,但一到婆婆手中,不知为何就会看上去洁净 如许。每次看到这个样子,我就期盼之后自己的厨房也能有那种氛围。
建造这栋房子时,以憧憬已久的整体橱柜搭配鸟取民艺餐具架,打造出一间“梦想厨房”。厨房与用餐的起居室之间,用柜台隔开。
婆婆手工制作的化妆水。
用柚子的果实与烧酒制成。做完碰水的工作后涂上,会迅速吸收,肌肤湿润充盈。“一直都是跟婆婆要,自己还没有做过呢。”
向“生活的工具·松野屋”的松野绢子女士咨询抹布的缝制方法
下面给大家介绍,从生于大正年间的婆婆那里学来的抹布缝法。好用的抹布有三个条件。首先,叠起来之后,大小可以收到手掌 里。其次,柔软度适当。最后,是易于晾干。从澡堂那里拿到的薄毛巾就刚刚好,一块毛巾可以做两块抹布。
制作的要点是中间加上一块薄点的布,并用粗针脚缝制。我家都是在毛巾中间加上一块手巾,不过手帕或者旧衣服,这些家里有的东 西也可以。线也可以用线头。那样,一块里就 会做出各种颜色,很有意思。
1.剪开毛巾
把毛巾按长的那边,对半剪开,裁掉硬硬的毛巾边。
如果用缝纫机缝制就会变成一块针脚细 密、硬硬的抹布。这样的话,无论是擦东西还 是拧水都很难用,所以还是推荐手工缝制。除 了边框以外,用任何缝法都可以。请试着用自 己喜欢的方式去做吧。
*平伏针缝法:和式针法的一种,表里均用 同一针脚的缝法。与“撩缝”相同。下面的这 块抹布就是用松野女士所说的“粗粗拉拉”的 粗针脚缝好的样子,是用约1cm的针脚缝制出 来的。
2.裁开手巾
按照剪开再对折后的毛巾大小裁剪手巾。
3.夹上手巾
将毛巾对折,中间夹上手巾。这样,就比只用毛巾结实得多。
5.按照由外向内的顺序缝制
首先按针脚1cm的宽幅用平伏针法缝制边缘,四边 缝好之后再缝内侧。我都是按照大致相同的宽幅,缝制成“コ字形”。
4.穿上大头针
四角穿上大头针,固定毛巾。
6.缝制完成
内侧的缝法按自己的喜好。只要夹在中间的手巾可以被牢牢固定住就OK。最后不要打结收针,而是回缝一针。
本文节选自《通往幸福的厨房》,点击阅读原文购买本书
网址:日式生活美学,和你在广告里看到的不太一样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553702
相关内容
【美学.日本】日式生活美学:放慢生活脚步,人生不用太急日式生活美学:放慢生活脚步,人生不用太急
荐书|松浦弥太郎的幸福人生清单,你该知道的生活美学全在这里
生活的美学 藏在每天的日常里
日本太太的生活美学
日式生活美学,美在哪里?
松浦弥太郎 | 全日本最会生活的男人:教你价值百万的生活美学
怎么不早告诉我!日式保洁真的太香啦!
美团在O2O场景下的广告营销
一本关于生活方式的书,你一定要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