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历史撕裂过的人们
历史书籍中的历史人物塑造了我们的世界观。 #生活乐趣# #读书乐趣# #历史书籍#
原创作者: vv,正在试图认识自己,微博@REVOINSIDE
原文章链接:《二手时间》——被历史撕裂过的人们
历史只关心事实,而情感被排除在外。人的情感是不会被纳入历史的。然而我是以一双人道主义的眼睛,而不是历史学家的眼睛看世界的。——阿列克谢耶维奇我是从一位年长的朋友口中得知《二手时间》这本书的。它的作者是201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白俄罗斯作家S.A.阿列克谢耶维奇。《二手时间》可以算是我第一次真正接触纪实文学。
源于那位朋友在某次谈话中,向我讲述了《二手时间》中的一个故事:
“当时作者采访了一位俄罗斯老太太,她一辈子都生活在一个地方,老老实实地工作:耕地。对她来说,苏联和俄罗斯没有什么区别,从前吃土豆,现在也吃土豆,收入一直很微薄。她的丈夫早早去世了,女儿也长大结婚,离开了她。她就一直一个人生活着,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无论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都是一回事。反正要等到春天,才能种土豆。所有的事情都会变化,人在变,社会也在变,可唯一不变的是,春天。春天是一定会来的!”
提到“春天”这个词的时候,朋友加重了语气。
小人物的命运里,“活下来”是首要的,然后才是别的。但是在历史的滚滚洪流下,他们的生命又那么的微不足道,既无力抗拒历史的进程,又无法改变历史的车轮,只能静静地等待着,被宏大的历史湮灭,无人知晓。
人的一生,也就是吐一口痰,再用脚蹭去。苏联记忆,从古拉格开始,向世界展示了一个巨大的伤口,痛苦的语言揭露出黑暗的现实;切尔诺贝利的核燃料更是摧毁了无数正常人的生活;1991年以前,人们生活在流亡、战乱和劳改营中,1991年以后,人们生活在偷盗、黑社会和暴乱中。苏联没了,人们抛弃了社会主义,投奔资本主义。
所有的时间我们都在谈论痛苦……这就是我们学习的方式。在我们看来西方人很天真,因为他们不曾遭受我们一样的苦难,任何小脓疮他们都有治愈的药方。但我们是蹲过劳改营的,我们是在战争中从成堆的尸体中爬出来的,我们是在切尔诺贝利用赤裸的双手拨开核燃料过来的……现在我们又坐在社会主义的废墟上。好像战争刚刚结束,我们都被磨碎了,我们都已经散架了。我们的语言,只有痛苦的语言。
因此,仅仅是活着,对于那时的苏联百姓来说,就已经是伟大而艰巨的任务。那位“等待春天”的老妇人,在寒冬和暴雪之中,孤独却淡然地生活,勤勤恳恳一辈子,苦难并没有将她摧毁,这令我敬佩不已。
那次的谈话之后,我认真地阅读了一遍《二手时间》。每一个人物的独白,复杂而真诚,动情而伤感,一句句话语,一个个故事,真实地拼凑起了人们对整个苏联时代的回忆,并让我也有机会在这些人物的接触中,走近苏联,走近共产主义,并从不同的角度和感受中去客观地看待那些 ”红色浪漫“ ”共产理想“以及同一时期发生的黑暗、压迫和创伤,更直观地看到了那些“苏联分子”们同他们下一代之间的隔阂,同他们所信任的理想和现实之间的撕裂。
赫鲁晓夫时期,苏联人民的精神生活是在厨房里进行的,当时为了解决民众的住房问题,他开始大量建筑25-50平米的简易楼房。人们终于不用共享厨房,也不用担心私密谈话被邻居揭发告密的风险了。有了更安全的精神地,人们得以聚在一起高谈阔论:政治,哲学,文学,理想,人们一边弹着吉他哼唱俄罗斯民谣,一边讲着政治笑话,终于呼吸到了恐怖的斯大林“告密”时代之后的自由空气。
我们那时候都是十八九岁二十来岁。我们那时候都谈些什么?我们谈论革命谈论爱情。我们都是革命的幻想家。我正是二十来岁的年龄啊!当我读到这些苏联的年轻人们,也曾在厨房的“自由天地”里谈论革命,谈论爱情,谈论自由和理想,阅读陀耶妥丝夫斯基、托尔斯泰和契诃夫,唱着激动人心的革命歌曲,甚至半夜三更敲门只为和同志分享一本难得的书时,我被深深地打动了——这不正是我所期望的生活吗?我们这些年轻人,同样也被那些浪漫的书籍和音乐充斥着,成日向往那些他人看来是不切实际的理想主义生活,向往极致的纯真和美好,也被那些伟大作家笔下一些人物的善良和崇高所感动,为那些也许不存在的书中的人物和故事流下眼泪……读着读着,21世纪的我,好像与这些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苏联知识分子们坐在了一起。
我们坐在厨房里骂苏维埃政权,说政治笑话,读地下出版物。如果有人搞到新书,他可以在任何时候去敲开朋友的家门,哪怕是在凌晨两三点,他都是被渴盼的客人。我清楚地记得那种莫斯科的夜生活,特殊的夜生活。那里有我们心目中的英雄、懦夫和叛徒…那时候的人们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规则:在交谈时一定要大声开着电视机或收音机广播。这是为了防止自己的谈话被监听,尽管私人厨房减少了被邻居揭发告密的风险,但“电话监听”的克格勃是时刻存在的。他们的做法是:拨动一下数字盘,在数字洞中插入一支铅笔固定住。苏联时期,所有人都活在随时可能被告密、被抓走的恐惧之中,从上到下,就连党委之间也会互相猜疑。有时候告密者不止一个人,而大多是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从劳改营出来后的人们去查看当年的档案时,才发现自己友善的邻居、朋友,竟是揭发自己的的人。被访者中有一位人甚至问了当年告发她母亲的阿姨:“奥利雅阿姨,你为什么那样做?“对方回答道:”在斯大林时代,你哪里看到过一个诚实的人吗?“ 这句冷漠的反问让我不禁冒起了冷汗,我想到奥威尔的1984,当然也想到我们的祖辈经历过却不允许被提起的那段相似的历史……
在这样高压的政治体系下,反而催生了更多追求知识和理想的浪漫分子,他们真诚地革命,真诚地赴死,大把大把的年轻人们成了革命的炮灰,而活下来的人,却依然相信“伟大的理想需要流血!”
太像了,真的太像了,尽管我不是历史的亲历者,但从我阅读到的书籍里,从父辈们的谈话里窥探到,我们的七八十年代也是如此……人们读诗、写诗,谈论哲学、谈论政治,向往革命,不惧流血,尽管结果也是众所周知的。苏联的国家紧急状态启动失败了,而我们成功了。但是我们真的成功了吗?
那时候当然没有奢华的生活,但是正常生活是有的,爱和友谊是有的,裙子和鞋子是有的……那时候我们都聚精会神地听作家和艺术家的演讲和歌唱,现在都不再有了。在体育场里,那些原本属于诗人的位置被巫师和通灵者占据了。在发出种种疑问的同时,我又无比地向往那时人们所追求的精神生活。同那些被访谈的人们一样,我看到我们的生活被大量的物质(用他们的话来说是香肠和美金)充斥着,被浮躁和虚荣充斥着,贫穷是羞耻的,投机倒把是人人推崇的。所有人昨天还在谈论理想,今天就立刻钻进了股票里,钻进了银行里,钻进了私人小轿车和别墅里。我想起小时候在家里,翻到妈妈的日记本,里面抄写着各种诗歌,顾城、海子……那是他们一代人共同的记忆,可突然呢?他们对这些过往都闭口不提,满口都是各种各样的经济词汇,“下海经商““裁员”“回扣”……没有人相信理想,谈论理想变成了一件羞耻的、幼稚的事情,或者说,人们的理想变成了名和利。叶利钦上台后,卢布忽然变得一文不值,人人都爱钱,人人都谈钱,穷人痛苦,富人得意,街上出现抢劫、黑社会、暴乱……人们做一件事情不再是出于道德和爱,而是出于金钱。
我看到我们的历史和苏联的历史不断地重合、越来越相似。
九十年代末,学生们个个笑逐颜开。在我回忆苏联的时候,他们都坚信一个崭新的未来已经在自己眼前开启。但今天情况又不同了……如今的学生们已经领教和体验了什么是资本主义:不平等、贫困、厚颜无耻地炫富。他们清楚地看到自己父母的生活是怎样的,从一个被掠夺的国家那里,父母们一无所得。于是学生们的情绪激进,梦想进行革命。他们穿红色T恤,上面绘有列宁和切·格瓦拉的画像。呼吸了自由的空气,过上了富足的日子,可是精神却落入空虚。苏联一代的人们对这样突如其来的转变感到措手不及,知识分子忽然变得一文不值,谈论书籍变成了难为情的事情。谁还记得陀耶妥斯夫斯基?谁还去读马雅可夫斯基?商业杂志和时装周刊变得炙手可热,知识……理想……能换来钱吗?在书中,许多生活在苏联时代又经历了社会巨大转变的人们,都有一种共同的割裂感:
“我们到底是谁?我们是苏联人,还是俄罗斯人?我们人人都信仰的共产主义呢?我们的下一代仿佛是有钱了,可是理想去哪儿了呢?”
只有苏联分子与苏联分子惺惺相惜。
只有理想主义者和理想主义者同舟共济。
读到他们的失落、彷徨,信仰的破碎,自我身份的迷失,我也不禁伤神。这是多么巨大的矛盾啊!尽管我不能完全感同身受,但我也深知那种内心被撕裂的痛苦。那种精神至上的生活,也正是我所追求的啊!我们该怎样去解决物质与精神的冲突?资本主义……“自由”的空气下到底是什么?一位受访者的母亲说道:“我们一无所有,但我们是幸福的。”她因为《战争与和平》而爱上了托尔斯泰——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更因为他为了灵魂救赎,而把自己的财产分发给穷人。“她的一件衣服可以穿二十年,两件外套可以穿一辈子,但是如果没有普希金,没有高尔基全集,就活不下去。”这几乎是所有苏联时代知识分子们的生活景象。资本主义袭来,他们忧郁了……我想到许知远所作的《那些忧伤的年轻人》,我想我也算是其中之一吧,而我们的忧伤,大概就是来自于生活在“金钱至上”的社会中,面对着诗歌和音乐的彷徨吧。
抛弃信仰,背叛信仰,重新信仰,人们永远在被时代改变着。二手时间,不仅仅是历史的亲历者们去讲述历史,认识历史,更是一些年轻人对历史的反思后,重拾信仰的状态。
红色浪漫是什么?
是小时候姥姥姥爷嘴里哼唱的《喀秋莎》,是人们亲切地称志同道合的伙伴们为“同志”,是人们还愿意相信崇高和美德,是互相交换着书籍,弹吉他、拉手风琴,小伙子姑娘们的脸庞被炉火照映出朝气和美丽,是保尔柯察金的精神还被人追求和赞颂,是人们愿意为了革命和更好的社会奋斗,甚至不惜生命,是人们不仅爱自己,也会爱他人,爱世界……红色浪漫是爱,是纯真的、美好的爱。
这也是很多被访者怀恋苏联的原因之一,他们没有钱,但是他们有爱——这句话在今天看来是多么不切实际而又可笑的啊!
可是感性如我,无法不被这样的美好所打动。
这是个伟大的学说,经受过所有压制,也一定能够承受我们苏联这次失败。因为很多理由……社会主义不仅仅有劳改营、政治告密和铁幕,也是正义和光明的世界:公平分享、同情弱者、善良待人,而不是自私自利。刚读完这本书时,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对一位朋友讲道:“我感到虚弱。”
在这些受访者的口述中,关于国家、关于生活的理想主义一次又一次被打破,从相信到不相信,到迷茫,到破碎,对自己身份的怀疑,全部都是苦难。社会主义没有变得更好,资本主义也只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他们一次又一次的等待着,向往着,却并没有迎来真正的春天。尽管我并非历史的亲历者,也没有资格去评判一段历史,但我好像走近了他们,走近了他们心里难以言说的、复杂的撕裂感,那翻天覆地之后的崩溃和破灭。我不由自主地,把苏联解体之后,年轻人们头脑的空虚和信仰的缺失,同我自己内心不可名状的空虚焦虑揉在了一起,越往下读,越感到虚弱。历史的复杂是我无法以一言就能讲述的,也并非我能完全理解的。我感到沉重和痛苦。这不仅仅是苏联人的历史,也是我们的历史。红色到底该是什么样?我们的生活到底要往哪儿开?
伟大的理想需要流血。这是书中一位人说的话,一直盘旋在我的脑海里。
“真正的社会主义是需要有理想的人,但是现在没有这种人。”他们失败了,我们的上一代失败了,人们纷纷谩骂、唾弃,但是我们就要放弃理想吗?
(文中图片均源自微博@为了苏维埃)
vv后记
读完《二手时间》,我一直想写点什么,但我并不够信任自己的能力,因为这是一篇足够宏大的历史,由无数个碎片所拼凑而成,在这本书中,有太多太多的问题可以去讨论了,苏联、共产主义、俄罗斯人、仇恨和战争、劳改营……我没有足够的知识和阅历去谈论所有,就只能写下我所感知到最深切的那一部分。从情感谈起,这是我作为一个人所最能谈及的。我也没有选择站在历史的哪一边,因为我无权评判。我被书中的人物所牵动着,他们经历了太多苦难,也让我多少看到了自己父辈祖辈的影子,但抛开那些黑暗,抛开那些流血,我看到的是人们被强大的爱所支撑着。无论在何时,我相信爱都是伟大的。
如今在灾难面前,我们也看到了疾病、痛苦和死亡,看到了令人们愤怒、不作为的zf,看到了各种各样的漏洞和弊病,除过愤怒,我想我们更应该去想办法改变,我看到那些善良的人们纷纷尽力而为,在黑暗面前,爱是不能也不应该倒下的。我的同志告诉我:“这才是一个左派该有的爱。”
如果说这本书对我还有什么影响,那就是,在我看来,苏联的共产主义失败了,我们的社会主义特色了,但不代表共产主义本身就是荒谬的,我要吐口水的对象是那些拿红色当作遮羞布的坏人,而不是红色本身。我相信更好的共产主义,因为我崇尚更好的爱。
网址:被历史撕裂过的人们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553947
相关内容
一边是马云,一边是星云:中国人撕裂的心灵世界产后撕裂伤口感染症状
一种可按压撕裂垃圾袋的垃圾桶的制作方法
人类开发利用能源的历史进程与启示
十大经典历史故事 历史人物故事精选 中国著名历史小故事
用时间对抗时间,文物修复就是呵护我们的历史
历史人物故事
外力包皮撕裂流血了现在消毒了没流血了但是上了次厕所
修复文物就是呵护历史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