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与调节艺术
《生活艺术与健康:心理调适的艺术》 #生活乐趣# #生活艺术# #健康生活艺术# #健康生活书籍#
**10.对自己的行动负责人的幸福感很大一部分来自自我尊重,自我尊重来自承担起对生活的责任。这与一个人自我控制、作决定、下决心、作选择的能力有关。心理不健康的人的典型表现是总把自己视为受害者。而受害者收益颇丰,他是高贵的、优良的、注意的焦点,而且他对自己身上发生的坏事情没有任何责任。这种人对社会只有抱怨。人在作决定的那一刻,活出了人的本质。第31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1.群集与独处的需要在集体活动中能体验合作、交流的愉快;在独处的时候,不感到孤独、寂寞。马斯洛说自我实现的人有独处的需要。第32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2.真诚待人
真诚就是表里如一、前后一贯、言行一致。由于没有需要掩饰,故较少心理负担。
虚伪是一种极不健康的生活方式。13.神圣化与世俗化14.通过学习使精神充实起来15.你好我好:欣赏他人的成功16.有所为与有所不为第33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常用的心理调节方法1.放松训练法放松训练对于应付紧张、焦虑、气愤的情绪非常有用,可以帮助人们振奋精神、恢复体力、消除疲劳、镇定情绪。①原理:人有两大系统:随意系统(如肌肉)不随意系统(如内分泌)向动物借镜——“驴打滚”——紧张与放松的辩证法②放松程序:手臂部→头部→躯干部→腿部集中注意→肌肉紧张→保持紧张→解除紧张→肌肉松弛③其他放松法:想象性放松法、深呼吸放松法、大笑第34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情绪疏泄法情绪疏泻法是指将沉郁在人体内的种种不愉快的感受排除体外的心理过程。①原理:弗洛伊德的Libido理论(能量要向外投射)②实例:《日本松下公司的激励艺术》“出气室”③建议:武:打球、跑步、打沙袋、太极拳文:倾诉、写信、写日记、写诗、写小说、练书法、唱歌、听音乐第35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认知调节法①认知调节法原理(ABC理论)人的许多不良情绪与行为,往往都源于错误的认知(信念)。认知调节法就是重新评价自己,重建对自己的信心,更改认为自己“不好”的观念,即通过认知重建,达到心理平衡的方法。A(Activatingevent):引发事件;B(Beliefs):信念;C(Consequence):持有信念B所造成的情绪与行为的结果。第36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魏书生教育格言:“埋怨环境不好,常常是我们自己不好;埋怨别人太狭隘,常常是我们自己不豁达;埋怨天气太恶劣,常常是我们抵抗力太弱;埋怨学生太难教育,常常是我们自己方法太少。”②认知调节法案例:禅宗公案:老妇哭天——大女儿卖伞、二女儿卖鞋——“日日是好日”泰戈尔格言:“我们错看了世界,却反过来说世界欺骗了我们。”第37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大学生求职10种不健康心理羞怯心理。在求职现场丢了自荐书就跑,面对招聘者结结巴巴、面红耳赤,这样的人自然难受用人单位赏识。
仕途心理。“学而优则仕”,觉得当官才是正途,削尖脑袋往“衙门”钻,哪知这些地方是实力和关系的大比拼,远非常人所能进入,其结果大多是碰得头破血流。
攀比心理。一些学生讲“级别”,觉得在校园期间我成绩比你好,荣誉比你多,“官职”比你大,理所当然工作也应比你好。却不知用人单位并非以此作为评判人才的惟一标准,这些热衷于攀比的“高材生”最终只能在“高处不胜寒”的日子中体会孤苦和冷清。
第38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依靠心理。一些大学生缺乏独立意识,出外见工总爱拉父母、同学相伴,或一帮学友共同应聘同一单位,希翼日后相互照应,这种无主见和魄力的毕业生只会被用人单位抛弃。
依附心理。自己不急着找工,整天想着攀哪个亲戚朋友的关系,拿点钱买个职位,这样买来的职位恐怕难做长久。
乡土心理。这些大学生不愿出远门,只愿在眼前的“一亩三分地”里就业,另一些人则早早登上爱情方舟,毕业后为与另一半留守同一战壕而死守一方,这样的人鼠目寸光,难有作为。
保守心理。缺乏竞争意识,不敢迎接挑战,或抱着谦虚“美德”不放,不敢亮出自己长处及特色,虎气、义气皆无,这样的人自然不受用人单位青睐。
第3
网址:心理健康与调节艺术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556206
相关内容
艺术创作与心理健康艺术与身心健康初中美术学习中的压力释放与调节.pptx
歌唱艺术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调节作用
艺术与健康:从中国当代艺术窥视国人的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压力管理与情绪平衡的艺术
心理健康护理:情绪管理的科学与艺术
如何通过艺术疗愈实现心理健康?
释放压力的新方法:用艺术与音乐构建心理健康
艺术疗愈:一剂心灵与健康的神奇“良药”
折纸艺术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