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隐寺丛林生活体验:在寺庙休心,在红尘修心

发布时间:2024-12-25 02:08

在寺庙禅修,体验静心生活 #生活乐趣# #生活分享# #旅行生活体验# #传统文化体验#

全文2654字,阅读约需8分钟,帮我划重点

01灵隐寺官方发布“丛林生活体验”活动,面向23-30周岁年轻人,体验为期一周的禅修生活。

02近年来,越来越多年轻人涌入寺庙,寻求精神自救,体验禅修生活。

03然而,寺庙禅修生活并非想象中的清净悠闲,年轻人需要面对现实中的挑战和规矩。

04寺庙禅修的目的并非让体验者出世,而是传授如何积极入世的智慧。

05最终,年轻人需要在现实生活中开始真正的修行,以实现心灵的疗愈。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图片

「寺庙只是暂时的心灵休憩之地,俗世喧嚣才是最终的修心之所。」

关掉手机,卸下社交面具。不少年轻人尝试穿上一身禅服,住进山林之间,体验晨钟暮鼓的寺庙生活。

7月9日,灵隐寺官方发布了“丛林生活体验”活动,面向23-30周岁的年轻人进行招募,在灵隐寺体验为期一周的禅修生活。

该公告一经发出,便受到了年轻人的广泛关注。在第二天上午,灵隐寺便再次发布公告,声明报名人数已满。

图片

(灵隐寺丛林生活体验报名公告)

“丛林”是梵语“贫婆那”的中文译名,是禅宗寺院的通称,意指佛法荟萃、僧众云集之处。

实际上,年轻人到寺庙体验禅修生活早已不是新鲜事。除灵隐寺外,庐山诺那塔院、成都文殊院、普陀山普济寺等诸多寺庙也多年开设了禅修体验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似乎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扎堆寺庙:去寺庙烧香拜佛,买各式各样的开光手串,到各大寺庙的打坐禅修,甚至是去寺庙做义工……

图片

(小红书上关于寺庙体验的帖子)

然而,热衷于去寺庙的大多数年轻人却并不信教。

卸下焦虑、远离内卷,到寺庙去求一炷香,或是与僧人一起静心打坐、听经闻法,可以说是“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Gap Day。

实际上,驱使大多年轻人涌入寺庙的不是信仰,而是“求而不得”的欲望。因此,与其说年轻人去寺庙体验禅修是一种消极避世,不如说他们是在积极地寻求精神自救之法。

“有所求”的“求不得”之苦 

1

对现实的压力感到焦虑迷茫的年轻人,尝试转身向山里走去。

住进寺庙的他们,穿上了统一的禅服,褪去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身份外衣。在寺庙里,除了出家法师外,不论性别年龄,所有人都被称呼为“师兄”。

可以说,体验禅修的年轻人在寺庙实现了“身份剥离”,不论在山下担任着怎样的社会角色,在这里他们都是无差别的修行者。

(小红书上的“禅修”话题)

然而,山下的社会角色始终是他们为何而来的关键所在。可以说,前来清心寡欲的寺庙的年轻人们,却往往是因欲望而来。

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有学业繁重的博士、面临就业压力的毕业生、遭遇职场困境的打工人......尽管身份各异,他们却都承受着“求不得”之苦,也正是这一相似的境遇将他们汇集在一起。

“现在的工作不是自己喜欢的,每天上班都很不顺心。”

“和男/女朋友分手了,怎么才能遇到一个对的人呢?”

“毕业季拿不到心仪的offer,好焦虑。”

......

在寺庙里,学员们常常向法师们倾吐现实生活中的烦恼,乞求指点迷津。焦虑、压力、迷茫是他们的倾诉中的高频词,而这些情绪大多源于他们的“求而不得”。

图片

(小红书上描述自己禅修动机的帖子)

想要一份满意的工作、一段美满的爱情、一个友好的人际圈......这些“有所求”都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常见的自我期望。

新生代德国思想家韩炳哲提出,现代社会已经从福柯所说的否定性的规训社会,转变为一个肯定性的功绩社会。他认为,在功绩社会中,激励机制取代了传统的规训和惩罚机制。个体不再被外部强制,而是通过内在的动机和自我激励来实现目标。

于是,在对成功的渴望的驱动下,人们不断地想要成为更好的自己,积极努力地证明并实现自己的价值。然而,过度的自我管理往往会演变为自我剥削,从而造成精神上的过度消耗与倦怠。

此外,对未来的“不确定”感,也促使他们向往寺庙的“确定”生活。

著名的社会学家鲍曼在《流动的现代性》中阐述了这种“不确定性”。他认为,现代社会的“一切都在流动”,这种流动性使得过去的一些固定和可预测的东西变得脆弱和不可预测,从而使社会充满了不确定性。

 (《倦怠社会》《流动的现代性》)

而这种不确定性往往会造成人们的焦虑和不安。我能顺利毕业吗?我能找到满意的工作吗?我能遇到对的人吗?......可以说,正是现代社会的不确定性促成了他们心理上的“求而不得”之感。

于是,陷入精神内耗的年轻人们,试图去普度众生的寺庙寻求人生指点。

 寺庙:寻求疗愈的精神乌托邦

2

人们理想中的寺庙的禅修生活,往往是远离世俗尘嚣的:在破晓时晨起打坐,在山里田间劳作,在佛堂里诵读经文。

寺庙的纯粹,似乎可以剃去人们精神上的“三千烦恼丝”:身心俱疲的工作,勾心斗角的职场,复杂的人际关系,未来发展的焦虑.....

“放轻松”成为大多年轻人去寺庙禅修的首要目的。他们将寺庙视为精神世外桃源,在远离喧嚣中,尝试治愈自己的精神内耗。

近年来,以禅修、冥想、正念等为代表的疗愈方式在年轻人群体中广受欢迎,2023年也被称之为“疗愈元年”。

在各类发疯文学的情感宣泄之外,各类疗愈方式成为了年轻人们的精神布洛芬,尝试在各种身心灵的体验中重构内心的秩序。

图片

(小红书上关于“疗愈”的帖子)

可以说,回归质朴的生活回归对于身心灵疗愈的帮助,是毋庸置疑的。寺庙里规律的生活使得人们“复得返自然”,撇去了一切世俗的浮躁后,更能感知到内在的本我。

因此,去寺庙体验禅修实际上是当下年轻人进行自我疗愈的一种尝试,是看似消极的积极自救。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去寺庙体验一次禅修也并不能重启人生。

有许多去过寺庙体验禅修的网友分享自己的感受,表示真实的禅修生活并不像想象的那么清净悠闲。

例如,长时间的静坐,对于习惯了海量碎片化信息轰炸的年轻人而言便是一大挑战。有不少网友表示一开始打坐十分难熬,打瞌睡也是常有的事。几个小时下来,坐禅好像并不比坐班轻松。

寺庙也并不是一方肆意自由的天地,也有着不少规矩戒律。“按时参加早晚课”“吃饭要端着碗”“用斋时止语”“男女不串寮”“不能漏脚丫”等等。毕竟“守戒”是禅修的第一准则。

图片

(小红书上关于禅修的“避雷”帖)

在当下快节奏的生活下,市场瞄准了人们焦虑不安的情绪痛点,“疗愈经济”成为当下的消费热点之一。全球健康研究所的一份报告预测,到2025年,疗愈经济市场规模将达到7万亿美元。

由此,在小红书等各类社交媒体平台的帖子有选择性地呈现出了寺庙清净治愈的一面,为人们构建了一个关于寺庙生活的媒介景观。

但事实上,寺庙并不是一个理想中的乌托邦。

“迷时师度,悟了自度”

3

大多不信教的年轻人上山住进寺庙,并不是真的寻求出世之法,而是想解入世之惑。

面对前来体验禅修的年轻人五花八门的困惑,寺庙中的师父往往不会为大家提供解决问题的建议,而是如何看待问题的心法。

有网友分享到寺庙禅修后的感受:“拥有了久违的对生活的掌控感。”“我好像恢复了对世界的感知。”

图片

(网友分享的禅修生活图)

然而,短短一周的禅修生活真的就能让人变成“新造的人”吗?

实际上,远离城市喧嚣的寺庙,只是为“久在樊笼里”年轻人提供了一个短暂的休憩之地,为快节奏的生活按下暂停键。

这与禅宗高僧慧能大师经典言论异曲同工:“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因此,不是寺庙让人们恢复了对世界的感知,而是静下心来的自己,领悟了外观世界、内省自己的门道。

可以说,寺庙开设禅修体验的目的也不是让体验者“出世”,而是传授如何积极“入世”的智慧。

由此,寺庙只是暂时的心灵休憩之地,俗世喧嚣才是最终的修心之所。

禅宗有一句话是:“迷时师度,悟了自度”,意思是:一个人在困惑之时,需要师父指点迷津才能迷茫中找到方向,但真正的彻悟还需要依赖个人的内省和实践。

转身上山暂求一份宁静的年轻人,最终还是需要回头下山,在现实生活中开始真正的修行。

惟愿“悟了自度”,那么无论是远居寺庙,还是身处市井,皆能眼里装得下蓝天白云,耳中听得清风声鸟鸣。

(图片皆来源于网络)

参考文章:

1. 南方周末:挤进寺庙禅修的年轻人,在出世之地修入世之心

2. 吴越文艺志:这届年轻人扎堆寺庙做什么?

3. 放牛班:涌入寺庙禅修的年轻人:学着更积极入世

4. 视觉志:清明节,寺庙救了中国年轻人的命

网址:灵隐寺丛林生活体验:在寺庙休心,在红尘修心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556914

相关内容

报名|杭州灵隐寺2024年丛林生活体验
摆脱外界干扰找回内心宁静:灵隐寺推丛林生活体验:限23-30岁
灵隐寺推出丛林生活体验禅修活动,人数爆满!禅修活动为何受年轻人青睐?
寺庙设计规划与效果图,打造心灵的宁静之所
按下生活的“暂停键”,年轻人踏入寺庙修行
灵隐寺:禅意中的宁静
素食文化:超然美味直达心灵 解密中国寺庙菜肴
武松的后半生:在杭州六和寺出家,终生陪伴自己的两位好兄弟
少林寺僧人的日常生活,很平淡,但也很充实!
新闻|风月著丝竹 茶香蕴禅意 杭州灵隐寺举办甲辰春季云林茶会​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