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沦的自然及其拯救
红十字会血液捐献,拯救生命 #生活乐趣# #公益活动参与#
泓 峻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中文系,山东,威海 邮编:264209)
摘要:自然是在文化中生成的概念。由于文化语境的转变,古典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美学谈论的是不同的自然。对古典主义美学而言,自然是人的另一种存在方式,其作为美的对象的等级与其人文化的程度密切相关,自然本身不具有独立的价值与意义。"越是原始的自然,越具有审美价值"是现代主义的审美趣味,这跟现代主义文化语境中人与社会的对立相关:自然在这里仍然不是感性的自然本身,而是作为一个象征符号而存在,表达的是现代人超越现实的理想。在后现代主义文化语境中,自然成了商业操纵下的一个个风景名胜,这一过程更是原生态的自然被剪裁、被概念化,成为干枯的文本的过程。作为文本的风景被后现代人阅读的方式就是观光旅游,对自然的欣赏最终变成了消费风景名胜的旅游快餐。生态美学试图颠覆长期以来形成的主体与自然的关系,把自然从人的替身、从象征物、从文本化的处境中拯救出来。它把自然的拯救看作人的拯救的途径,在一个新的高度上实现了自然主义与人本主义的统一。
关键词:自然;替身;象征物;文本
一
大自然因何而成为对人具有审美价值的风景?这是一个不能一概而论的问题。不同的人,会以不同的方式观照自然。
莎士比亚有这样的诗句:"旭日不曾以如此温馨的密吻/给予蔷薇上晶莹的黎明清露,/有如你的慧眼以其灵辉耀映/那淋下在我颊上的深宵残雨,/皓月不曾以如此璀璨的光箭/穿过深海里透明澄澈的波心,/有如你的秀颜照射我的泪点,/ 一滴滴荡漾着你冰雪的精神。" (1)在莎士比亚的笔下,旭日、蔷薇、皓月、海洋是完全被拟人化的。而对自然事物的拟人化描述接着便以比喻的方式纳入了对情人的赞美之中。这里首先是人把自己的情感投射到了自然之上,自然因与人的情感相契合而成为人的审美对象。自然不过是人的另外一个身体,另外一种存在方式。
在有些人的眼中,自然是与人的现实生活相对立的存在。"我躺在恐怖之中/度过了多少个黑夜!/啊,造物主,创造夜与昼的神!//我只想在第二天早晨/去漫游冰天雪地,/倾听吱吱嘎嘎的冰雪下,/微弱、平静的呼吸……/蛇,蚯蚓,蚂蚁……"(2)在这首美国当代诗人高尔韦·金内尔(Galway kinnel)的诗中,人所生存的现实世界被描写为恐怖的暗夜,自然则被写成一个洁白、静谧、安祥的处所。诗人从现实逃向自然,就是从地狱逃向天堂,从丑逃向美。这里的自然不再是一种可以与现实的人性相交融的拟人化的存在,不再是人的喻体,而是一个关于理想的符号,以一种象征的方式指向一种远离人间现世的终极存在状态。
美国当代黑人女作家丽塔·达夫(Rita Dove)有一首叫《石中鱼》的诗,是这样写的:"石中的鱼,/渴望落回/大海。//他厌倦了/分析卑微的/可以预言的真理。/他厌倦了光天化日之下的/等待,/他那被一道白光/捣碎的形象。"(3)我们发现,在这首诗里,人所面对的,既不是作为人的对象化的自然,也不是作为文明的对立面的自然。实际上我们在这首诗中已经找不到感性的自然,自然变成了一块化石,变成了一个没有所指的干瘪的能指,勾起的是人们关于自然的一种隐隐约约的记忆。
如果说莎士比亚眼中的自然是古典主义者的自然,高尔韦·金内尔眼中的自然是现代主义者的自然,那么丽塔·达夫眼中的自然则是后现代主义者的自然。正如主体是在文化中生成的概念一样,自然也是在文化中生成的概念。由于文化语境的转变,古典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美学谈论的自然是不相同的。而且,由古典主义美学走向后现代主义美学的过程,同时也是感性的自然离我们日渐远去的过程。
二
古典主义美学建立的基础,一是理性主义,一是人本主义。它在设定了审美的主客体之后,坚持认为客体是为主体而存在的,主体赋予客体以意义,审美活动是建立在主体基础上的主客体的统一。"美"作为客体,要么是人在客体中见到的人的观念的外化或情感的投射,要么是人的实践在客体上打上的烙印,其本身并不具有独立的价值与意义。于是,在古典主义美学家看来,审美活动面对的客体,只能是人文化的客体。在审美活动中,人在客体中见到的是人自身的影子,读出的是自己的本质。
对于古典主义美学而言,首先,美总是指那些能够被人的理性认识与把握的对象,关于美的判断与关于知识的判断、关于道德的判断密切相关。审美或者是求知行为(多识山川草木之名),或者是自然物与人之间的联想。自然本身不能够单独成为美,凡是不能为人的理性所认识与把握的对象,无法进入人的审美视野。其次,客体人文化的深度与其作为美的对象的等级密切相关。 因此,在自然、社会、艺术、理念的等级秩序中,自然永远居次要地位;而自然作为人的审美对象,其美的程度也与其同人的关系的疏密相关。原始的自然因其作为非人文化(异化)的对象而存在,常常被判定为丑(如被人称为蛮荒之地),排斥在人的审美视野之外。
古典主义美学的"和谐"概念许多时候是一种世界与我不分,以我观物的状态,其实质是把自然看作是自我这一有机体的延伸。这种状态被古典主义认作是一种人性内部以及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统一状态,用席勒的话讲,在这种状态下,诗人就是自然。他模仿自然,就是模仿人性,表现自己的天性,因而诗人的作用必然是尽可能完美地模仿现实,这样他们写出来的诗就是素朴的,现实主义的。
然而,近代以来,随着这种建立在人本主义基础上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的消失,人与自然处在了分离的状态之中,古典主义美学视野中的那个自然也就随之消失。"诗人或者是自然,或者寻求自然"(4),近代诗人由于处在与自然的分裂之中,自然于是对他们变成了一种观念,他们实际上只能向理想中去寻找自然。
对人类文明,尤其是西方近几百年来的工业文明的反思与批判,是现代主义美学的出发点。从这个意义上,的确可以把古典主义美学称为"肯定的美学",而把现代主义美学称为"否定的美学"。如果说古典主义这种把人类的文明成果作为正面价值来对待的"肯定的美学",总是希望在自然中发现人,发现文化的话;与之恰恰相反,现代主义作为否定的美学,把文明与人性的异化、扭曲联系在了一起,他们希望在自然中发现的是远离文明的东西。现代主义者总是把从现实世界中发现丑作为自己的第一要务。在他们眼中,人所生活的现实世界是一个病态的、丑恶的世界。而自然作为文明的对立面,作为现代主义者的理想,总是因为其远离人类文明,还没有被人类文明所污染而被赋予特殊的审美价值。
表面上看,在现代主义美学家的审美视界中,自然不再是现实的影子,不再是人的对象化的存在。自然就是自然。自然的原始性(而不是人文性)成为美之为美,自然之为美丽的风景的重要条件。而且,事物美的程度与其自身原始性保存的程度(而不是人文化的程度)成正比,与其对人而言陌生化的程度(而不是被人认识与把握的程度)成正比。然而,如果认真分析的话,现代主义美学中的自然绝对不是感性自然本身,它甚至比古典主义美学中的自然还要抽象。
在现代工业与现代科技作用下,人对自然的"人化"实际上表现为对自然的征服与奴役。古典主义者所追求的那种建立在人本主义基础上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已经不复存在。一方面,人在自然面前应当具备的丰富的感觉趋于僵化;另一方面,人所与之打交道的自然(现实)也已不再能够作为人的存在的确证而完整地映现出人类自身。因此,在现代主义者看来,现代化的过程不仅是一个人被异化的过程,也是感性的自然被虐杀的过程。
人的孤独感,是现代主义文学艺术表现的一个最重要的主题。产生这种孤独感的重要原因,就是人与自己的生存环境--自然与文化的双重的疏离。人们在卢梭的遗稿中发现了他生命最后日子里的一些文稿,这些文稿被称作"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暇想"。在手稿里,作者这样写道:如今,我在世上落得孤零零一个人了。除了我自己,再没有兄弟、邻人、朋友、社会。一个最好友谊、最重感情的人,已被同心协力地驱除出人类......对于我,他们都成了局外人、陌生人,最终不存在了。 今后,我身外的一切都和我无缘了。……我活在地球上,恍如活在一个陌生的星球上,我可能是从我原来居住的星球上坠落于此的。……当我把目光投向我接触的身边之物时,总会发现某个东西令我义愤、轻蔑,使我悲哀,愁苦。(5)这种文明人才有的精神苦恼与卢梭眼中的人类曾有的那么一种纯朴、自然、和谐的生存状态放在一起,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许多现代主义的文学作品也告诉人们,人生活在一个异化、荒诞、冷漠的世界上,在这个世界上人只能顾影自怜;他无所依归,无所求助,也无处倾诉;只能像幽灵一样在到处是高楼大厦的城市大街上游荡,或者像困兽一样在社会的牢笼中无望地左冲右突。要么就是作为一个局外人,盲无目的地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穿行。
如果说卢梭仅仅是以感性的方式表达了人类现代文明开始时就已经产生的心灵的孤独的话,席勒则以他冷峻的分析,试图找出现代人心灵孤独的内在根源。这种追寻是建立在古代艺术与现代艺术比较的基础上的。在《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中,席勒指出,现代文明的发展,打破了人与自然原初的和谐,现代的诗人心灵深处的孤独感正是由于人与自然的分离造成的。在现代社会中,自然对人已经成了一个代表了我们曾失去的可爱的童年的意象。真正的自然已经从人性中消失了,我们只能在人性之外,在无生命的世界里,才能认识到自然的真像。我们依恋自然,正是由于在社会关系、生活情况、道德习俗方面我们违抗了自然,脱离了自然,对于与自然已经十分疏远的现代人来讲,他只能沉浸在观念的世界中。所以,"在古代诗人那里,打动我们的是自然,是感性的真实,是活生生的现实;在近代诗人那里,打动我们的是观念。" (6)而在单纯观念的世界中,人很难获得心灵的平静。
显然,现代人的孤独感一方面来源于内在人性的分裂及人与社会的疏离,一方面来源于人与自然的疏离。因此,现代艺术中的自然只不过是一种抽象的自然,要么,自然是丑陋的现实的象征物,更多的时候,自然是一个世外桃源,是人的理想的象征符号。"越是原始的自然,越具有审美价值"这一现代主义美学的自然观其实是一个跟现代主义美学思潮密切相关的美学范畴,只有在现代主义美学的理论框架内,才能够真正理解它的含义:在这里,自然只是一个人们批判现实,表达理想的符号。德曼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浪漫主义作品中的自然"远非现实主义的自然背景,而是文体化的象征"。与古典主义一样,浪漫主义强调的人与自然的契合与共鸣"与其说适用于某一客体与其某一主体之间的关系,毋宁说更适合于各主体之间的关系。于是,同自然的关系便代之以一种间性主体的(intersubjective)人际关系,而这一人际关系,归根结底,是主体与自身的关系。"以自然的优先性为基础的浪漫主义所标榜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实质上"完全进入了主体的内部",这里根本没有自然的位置。(7)
三
如果说在古典主义那里,自然因就是人本身而美;在现代主义美学那里,自然因是人的理想的象征而美的话,在后现代主义者那里,自然则只有转化成文本才能进入人的审美视野。
实际上,把自然变成一个个风景名胜的过程正是原生态的自然被剪裁、被概念化,从而成为一个个后现代人的文本的过程。这一文本被当代人阅读的方式就是观光旅游。在接触自然的风景旅游活动当中,古典主义与现代主义者独自面对自然时的那种丰富独特的审美感受已经显得不再可能,代替这种感受的是一些流行的关于某一风景名胜的类概念。这些类概念(比如黄山的秀美、华山的奇险、泰山的历史)先是通过旅游促销广告注入后现代人的大脑形成类像;在风景名胜地,游客处于失语状态,既不能用古典主义那种理性的方式去在自然中发现人,也不能用现代主义那种感性的方式通过体验自然而超越现实。此时,只有导游的讲述与游客心目中已存的类像轻松地发生吻合,引起旅游者对风景名胜的千篇一律的感叹与唏嘘。
把自然变成一个个概念化的风景名胜,把人对自然的独特感受变成千篇一律的流行观念,是后现代主义文化氛围中人欣赏自然的最重要的方式。
后现代人把自然变成风景名胜的过程同时也是自然被商品化的过程;游客的旅游同时也是一种购买旅游公司服务的商业行为。花最少的钱购回最多的服务成为符合后现代社会商业原则的必然选择。于是,在最短的时间里游历最多的地方(匆忙的一日游、三日游、五日游)成为时尚,对自然的欣赏最终变成了消费风景名胜的旅游快餐(套餐)。结果,一方面,在这种来去匆匆的旅游消费中,人们不再可能有时间对自然加以"品味";另一方面,商业的操作也使得人在面对自然时很难产生纯净的无功利的审美心境。后现代人在自然面前的审美感受是散漫的,缺乏深度与持久性。先前那种面对自然时的古典的惬意心态、现代的浪漫情怀后现代人都很少能够体验到。
更为典型的是,后现代人眼中的自然有时候干脆是一个个人为制造的关于风景名胜的缩微景观和一部部关于各个风景名胜地的风光片、摄影集。许许多多的人会在一个个风景名胜的赝品面前流连忘返,满足于足不出户而览尽天下名胜的惬意。真实的自然对这些人来讲,因此也就更加文本化,更加虚无飘渺,可望而不可及了。
四
生态美学是一种吸纳了以往的古典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美学的理论成果,同时又表现出强烈的反传统性(这一传统包括了后现代主义的美学传统)的美学形态。从吸纳的角度讲,生态美学的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得益于古典主义美学,其反现代性的立场得益于现代主义美学,其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解构得益于后现代主义美学。从超越的角度讲,它试图颠覆长期以来形成的主体与自然的关系,把自然从人的替身、从象征物、从文本化(从本质上讲文本即文化即人)的处境中拯救出来。
当代生态主义思潮的起因,是人的生存环境的持续恶化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极大的威胁。生态主义的目的是试图借重新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而拯救人的生存环境。然而,生态灾难与生态危机的产生,不仅与现实层面上人类的工业化实践有关,同时也与长期以来人在自然面前所禀持的哲学态度、审美态度、伦理态度有关。因而,生态问题的解决就不仅是一个实践领域的问题,它同时也是一个哲学领域、审美领域、伦理领域的问题。生态美学其实就是试图对在审美关系上长期以来形成的人类中心主义加以颠覆,使在科学理性主义世界观观照下日渐失去其动人魅力,日渐干枯与沉沦的自然重新以生动的、富有生命力的形态呈现在人的审美视野当中来,重新唤起人亲近自然的天性,唤起人对自然界各种形态的生命的珍爱之情,唤起人对自然界造化之神奇的惊羡甚至敬畏之情。这种审美态度的确立,是生态运动在精神层面的展开,也是生态运动最终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
尽管如我们前面所说,古典主义美学所说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实质上是一种以我观物的状态,其实质是把自然看作是自我这一有机体的延伸。但生态美学还是把属于古典主义美学的这一核心概念经改造之后纳入到了自己的美学体系之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是当代生态主义美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支撑点。不过生态美学家强调"和谐"应当建立在人与自然平等的理念之上,它"不仅是人对自身生命价值的体认,也不只是对自然审美价值的发现,而且是所有生命的共感与欢歌",它"超越了审美主体对自身生命的关爱,也超越了役使自然而为我们所用的价值取向的狭隘",(8)把人与自然的关系引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
生态美学的另外一个支撑点是对现代性的反思与批判。生态美学家像许多现代主义美学家一样,对人类近代以来工具理性的世界观,对建立在人类中心主义基础上的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对物质主义、功利主义的生存态度,以及对在工业化过程中自然资源的过渡开发与利用,都持激烈的批判态度,认为这一切都应该为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与生态灾难负责。他们在做这样的批判的时候,只是比现代主义美学家少了一些悲观、抱怨的情绪,而是始终在积极地寻求着解决问题的方法。
生态美学最具争议性,也最具颠覆性之处,是其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攻击。而这一立场显然并非是生态主义美学家的发明。正如包括生态美学家在内的许多学者都曾经指出的那样,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解构以及"非人类中心主义"概念的提出,都与后现代主义思潮相关。然而,生态主义美学与后现代主义美学的不同之处在于,后现代主义的"非人类中心主义"不过是其以解构一切价值为特征的虚无主义态度的另外一种表达方式,而生态主义美学家却甘冒"重新落入二元对立思维的圈套"、"回到了本质主义"之讥,明确提出要以"生态中心"这一概念置换"人类中心主义"这一概念。这种颇为使人诟病的做法,其实表现出的正是生态美学家不愿在一些关键问题上玩模棱两可的概念游戏的严肃态度。他们在解构的同时,有着强烈的建构的冲动,有着后现代主义者无论如何都不具备的使命感。从这个角度讲,把生态主义美学看作是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一个组成部分,与把生态美学看作古典主义美学思想的回归或者现代主义美学思想的余波,可能都是成问题的。
正如国内学者所说,由于生态问题已经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与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相比,";生态中心;恰恰是最能维护人类自身的权利和地位" 的新的世界观。(9)显然,生态主义美学把自然的拯救看作了人的拯救的途径,它试图在一个新的高度上实现自然主义与人本主义的统一,表现出的恰恰是一种深刻的人文情怀。
参考文献:
(1)莎士比亚:爱的徒劳(A) 莎士比亚全集(上)(C),时代文艺出版社1996,419
(2)彭予编译:在疯狂的边缘--美国新诗选(C),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443
(3)彭予编译:在疯狂的边缘--美国新诗选(C),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620
(4)席勒: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A) 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上)(C),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473
(5)卢梭: 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遐想(M) 湖南文艺出版社1992,1-8
(6)席勒: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A) 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上)(C),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474
(7)德曼: 解构之图(C)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13
(8)刘彦顺 :近10年来中国生态哲学与生态美学研究综述(A),曾繁仁:生态存在论美学论稿(C) 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285
(9)曾繁仁 生态存在论美学论稿(C) 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5
The Sunk Nature and It;s Rescue-Observe the positions of nature in different aesthetic contexts
Hong Jun
(Chinese Department, Shandong University at Weihai ,Weihai, Shandong ,264209,China)
Abstrct: Nature is a concept which had been constructed by culture. As the cultural contexts were various, the nature which had been talked by classicists, modernists and post-modernists are different. For a classicist, nature was the other existent state of human beings. And nature was looked as a aesthetic object just because it had cultural content. The natural itself had no independent value and meaning. "More primeval nature, more beautiful" was a modernist;s aesthetic taste. This was in connection with the opposition between person and society in modern cultural context: Nature was not nature itself in this time. It was just a symbol which refer to a modernist;s super-reality dream. In post-modernism context, nature was controlled by commercial principles and became landscapes. This was a course in which primeval nature was modified, became abstract concepts and then became texts. The way of these texts were read by post-modernist was tour. In this way, to enjoy the nature had become to consume the landscapes as to east the fast food. Ecological aesthetics tried to overturn the old order between nature and the subject and to save nature from the positions of person;s replacement, the modernism symbol or the post-modernism text. They took the rescue of nature as one way of the rescue of person. This had unified naturalism and Humanism on a new stage.
Key words: nature, replacement, symbol, text
作者简介:泓峻(1966- )河南郑州人,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博士生,山东大学威海分校中文系副教授。主要从事文艺理论与美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此文刊载于《江苏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网址:沉沦的自然及其拯救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556925
相关内容
转:想拯救别人,其实是想拯救自己|心理学:圣母最喜欢谁?===病根儿!危及生命的情况下拯救自己的10个生存技巧
二手拯救世界
拯救者笔记本:释放静电的方法及联想拯救者笔记本的静电释放技巧
拯救地球行动
自然与自然的和谐
8种创意家居布置 拯救平凡单调家
如何“拯救”睡眠
厨房功能配件介绍 拯救厨房收纳
普及急救知识当从娃娃抓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