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感的三种来源及其它

发布时间:2024-12-25 07:35

《幸福的五种力量》探索幸福感来源 #生活乐趣# #心理健康乐趣# #心理自助书籍#

博客 > 汪丁丁的财新博客

幸福感的三种来源及其它

2010年04月11日 00:12 阅读:3095

我的“经济学思想史”研究班的课结尾,昨天开始听学生的课堂报告,有趣,第一组的主题是“幸福”研究。接着我那本《经济学思想史讲义》的第一主题。幸福感的三种来源:1)物质生活,2)社会生活,3)精神生活。详细解释呢?很冗长,也很不清晰。不过,有案例可参照。从物质生活的维度获取幸福感,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提供了最多的样本。从社会生活的维度获取幸福感,西方人现在的倾向,称之为“社群主义”或“后现代”倾向。Agnies Heller 解释,这是一种深层次的情感卷入(emotional involvement),它产生的幸福感,远为深刻和久远。恋爱当然是它常见的形式,但还有更多更复杂的其它形式。总之,幸福的这一来源的行为学特征是,这里发生的情感,是指向他人的,不是向内的自恋情结。在教室里,我难以让学生们信服的,是幸福的第三种来源与第二种来源的区分。第三种来源是精神生活的维度,我提供的案例意味着,这一维度的特征是“精神的自足”,中国古儒所说,“不外求”的心性状态。西方管理学家彼得.圣吉和他的团队,似乎很热衷于这一维度的体验。印度大哲,也可为案例。学生们的课堂报告,主要介绍了欧洲和北美学者1950年代至1990年代的研究报告,问卷调查的结果,三类预测:1)个人幸福感的增长正比于人均财富的增长,这是1950年代战后繁荣时期的典型感受;2)个人幸福感的增长与人均财富的增长完全无关,前者是一常量,后者随时间上升,这是1960年代社会动荡和思想变革之后的典型感受;3)个人幸福感的增长与财富的增长,先呈现正的相关关系,然后,大约在人均20000美元(1990年美元不变价)之后,呈现负相关关系。这是后现代社会的典型感受。我的问题是:中国人普遍的感受是上列哪一种呢?或许,我们应将中国人按照收入和财富划分为若干层级?    

下一篇:看图 4月中旬至5月中旬的两种可能性

登录即可阅读全文

立即登录

还没有账号? 现在注册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

汪丁丁

汪丁丁

601篇文章 3小时前更新

数学学士(1981年),数学硕士(1984年),经济学博士(1990年)。但学位都是无用之物,如维特根斯坦所言,读完即可销毁。最近的工作: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和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教授,浙江大学跨学科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席。长期坚持的工作:财新传媒学术顾问。教学及阅读领域:经济学思想史、制度分析基础、行为经济学、新政治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与社会选择理论、演化社会理论——演化认识论与演化道德哲学。在公共领域内所持的矛盾态度:批判主流,关注思想,拒绝媒体。对任何学说及其说服者持温和的怀疑主义态度,这种态度不合逻辑,但真实,如Charlie Brown 一般真实。

文章

个人分类 文章归档 最新文章

网址:幸福感的三种来源及其它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560142

相关内容

心理学幸福感的三大来源
幸福感的来源及提升方法
幸福感其实来源于满足、坦然、爱……
幸福感的来源
幸福感的三大来源 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
幸福感的三大来源都是哪些?
人生三大幸福感来源
如何提升居住的幸福感?这种幸福感的来源有哪些?
幸福感是一种什么感觉?人们的快乐来自于幸福吗?如何获得幸福?
友情是幸福感的重要来源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