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绿化带自然降解生活污水净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利用雨水收集系统浇灌绿化带 #生活技巧# #环保生活理念# #水资源管理#
一种利用绿化带自然降解生活污水净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利用绿化带自然降解生活污水净化系统,主要由排水管道(1)、沉淀池(2)、绿化带(4)和土壤(5)所组成,主要解决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导致河流湖泊富营养化的问题。由于生活污水中有害质物少,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系统可利用植物土壤的自然降解能力净化生活污水,将生活污水作为浇灌绿化带用水,同时水中的氮等物质可被植物根系吸收或被土壤菌群分解,最终实现节约清水和净化污水的目的。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所属环保【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绿化带自然降解生活污水净化 系统。 -种利用绿化带自然降解生活污水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公知,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会产生大量的生活污水,但产生的污水与工业废水不同, 这部分生活污水的有毒有害物质较少,但含有大量的菌群和化学物质如氮、磷等,若直接排 放入河流容易出现富营养化,造成市区河道水质降低,若将生活污水引入污水处理厂则需 经过多道工序才能使污水净化达标,增加了净化成本。此外,城市绿化带的日常浇灌需要耗 费大量的自来水。
[0003] -方面,小区草坪和道路绿化带等植被生长需要水中的氮等物质才能更好的生 长,另一方面,植物根系、土壤微生物组成的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然降解生活污水能力,鉴 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净化生活污水的系统,合理利用小区和道路两旁绿化带植物来 实现生活污水净化的目的。
【发明内容】
[0004] 为了克服现有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危害大、净化成本高和绿化带浇灌额外耗费水资 源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活污水排放管道和城市绿化带相结合的净化污水系 统,来实现合理利用植被、土壤微生物净化生活污水,同时节约清水的目的。
[0005] 本实用新型实现其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 1、本实用新型一种利用绿化带自然降解生活污水净化系统包括排水管道(1)、沉 淀池(2 )、沉淀池盖(3 )、绿化带(4 )和土壤(5 )。
[0007] 2、本实用新型一种利用绿化带自然降解生活污水净化系统的排水管道(1)和沉淀 池(2)埋于绿化带(4)下方的土壤(5)中,所述的排水管道(1)为塑料材质圆管,所述的沉 淀池(2)的底面呈倾斜,排水管道(1)与沉淀池(2)交替连接布置,排水管道(1)在绿化带 (4)下方间隔布置。
[0008] 3、本实用新型一种利用绿化带自然降解生活污水净化系统的排水管道(1)设计有 允许水分渗出和渗入的孔隙(8),所述的孔隙(8)布置在圆管的两侧和上部,圆管底部无孔 隙(8)。
[0009] 4、本实用新型一种利用绿化带自然降解生活污水净化系统的作用方式为:利用建 筑的高低落差势能将生活污水(6)引向绿化带(4)下方的排水管道(1),生活污水(6)中的 固体杂物(7)在通过沉淀池(2)时沉降至池底部,打开沉降池盖(3)可将其中固体杂物取 出,生活污水(6)在流动过程中可通过排水管道(1)的孔隙(8)渗入土壤(5)作为浇灌植物 用水,利用绿色植物和土壤有自然降解污水的能力,污水中的氮、磷等物质被绿化带(4)的 根系吸收,其他部分物质可被土壤和植物中的菌群分解,由于水有流动性且水分可从湿度 大处渗透至湿度小处,经过大自然净化后的部分水渗入土壤(5)下方地下水,当土壤含水量 饱和时部分水从孔隙(8)进入排水管道(1)中继续向前方流动至其他绿化带、河流湖泊或 污水处理厂。
[0010] 5、本实用新型一种利用绿化带自然降解生活污水净化系统是在无需直接随意排 放生活污水的情况下,利用城市绿化带的自然降解能力,为植物提供养分和水分的同时,净 化水质、节水节能,避免了直接排放河流湖泊的富营养化危害,又减少了污水处理厂的净化 工序。
[001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构思新颖、结构简单、方便实用,在不影响生活污水正 常排放的同时,实现生活污水再利用的目的,大幅度减少绿化带灌溉成本,为植物提供有效 养分,还能净化水质避免污染,具有很高的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3]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利用绿化带自然降解生活污水净化系统的正视图的结构 示意图。
[0014]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利用绿化带自然降解生活污水净化系统的沉降池侧面结 构示意图。
[0015]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利用绿化带自然降解生活污水净化系统的俯视图的示意 图。
[0016]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利用绿化带自然降解生活污水净化系统的排水管道结构 示意图。
[0017]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利用绿化带自然降解生活污水净化系统的实施步骤示意 框图。
[0018] 图中标号:1排水管道,2沉淀池,3沉淀池盖,4绿化带,5 土壤,6生活污水,7固体 杂物,8孔隙。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如图1、图2、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一种利用绿化带自然降解生活污水 净化系统包括排水管道(1)、沉淀池(2)、沉淀池盖(3)、绿化带(4)和土壤(5)。本实用新型 在绿化带(4)下方的土壤(5)中间隔布置有排水管道(1),排水管道(1)与沉淀池(2)交替 连接布置,所述的沉淀池(2)底面为倾斜斜面,所述的沉淀池有可开启的沉淀池盖(3)。如 图4所示,排水管道(1)为塑料材质圆管,圆管表面有孔隙(8),所述的孔隙(8)布置在圆管 的两侧和上部,所述的空隙可渗入和渗出水分。
[0020] 如图4所示的实施步骤。利用建筑的高低落差势能将生活污水(6)引向绿化带(4) 下方的排水管道(1),生活污水(6)中的固体杂物(7)在通过沉淀池(2)时沉降至池底部, 打开沉降池盖(3)可将其中固体杂物取出,生活污水(6)在流动过程中可通过排水管道(1) 的孔隙(8)渗入土壤(5)作为浇灌植物用水,利用绿色植物和土壤有自然降解污水的能力, 污水中的氮、磷等物质被绿化带(4)的根系吸收,其他部分物质可被土壤和植物中的菌群分 解,由于水有流动性且水分可从湿度大处渗透至湿度小处,经过大自然净化后的部分水渗 入土壤(5)下方地下水,部分水从孔隙(8)进入排水管道(1)中继续向前方流动至其他绿化 带、河流湖泊或污水处理厂。
[0021] 作为优选,排水管道的直径彡20cm,孔隙直径彡5mm,孔隙间距彡5cm,且排水PVC 管定期更换以防空隙堵塞影响效果;
[0022] 作为优选,每块独立的绿化带中至少有两个沉淀池,分别设置在绿化带入口和出 口处。
【权利要求】
1. 一种利用绿化带自然降解生活污水净化系统,由排水管道(1)、沉淀池(2)、沉淀池 盖(3)、绿化带(4)和土壤(5)所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道(1)和沉淀池(2)埋于绿 化带(4)下方的土壤(5)中。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绿化带自然降解生活污水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 沉淀池(2 )的底面呈倾斜,排水管道(1)与沉淀池(2 )交替连接布置,排水管道(1)在绿化 带(4)下方间隔布置。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绿化带自然降解生活污水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 排水管道(1)为塑料材质圆管,排水管道(1)设计有允许水分渗出和渗入的孔隙(8),所述 的孔隙(8)布置在圆管的两侧和上部,圆管底部无孔隙(8)。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绿化带自然降解生活污水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 作为优选,排水管道的直径彡20cm,孔隙直径彡5mm,孔隙间距> 5cm,且排水PVC管定期更 换以防空隙堵塞影响效果;作为优选,每块独立的绿化带中至少有两个沉淀池,分别设置在 绿化带入口和出口处。
【文档编号】C02F9/14GK203904159SQ201420328511
【公开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19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19日
【发明者】王晓进, 赖秉洪, 包颖 申请人:王晓进, 赖秉洪, 包颖
网址:一种利用绿化带自然降解生活污水净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561838
相关内容
一种新型生活污水处理、循环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一种生活垃圾能源化利用及污染物高效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生活污水收集再次循环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一种自动喷淋阳台绿化带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种厨具自动化设备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一种智能公厕的通风净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自动化控制系统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中应用
城市绿化智能化养护系统的制作方法
自动化控制系统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再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