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日常生活需求与行为的社区生活圈空间规划研究

发布时间:2024-12-25 19:27

社区规划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为中心,提高居住品质 #生活知识# #社会生活# #城市规划#

基于日常生活需求与行为的社区生活圈空间规划研究

【摘要】: 社区是城市的基本生活单元和社会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城市社区模式由“单位制社区”向“商品型社区”转变,城市空间的极大扩张和现代化功能分区的思想导致了社区生活的离散化和生活空间的销蚀。社区规划仅仅关注社区微观空间的完善远远不够,必须从生活的本质和日常生活的真实需求出发去思考什么是好的生活,关注城市生活的本来面目,以及寻找合适的规划方式以构造满足理想生活的城市肌理,重塑具有生活意义的城市社区空间。社区生活空间的本质内涵在于日常生活的意义,社区的形成源于日常生活。社区规划要实现其生活本质的回归,必须走出物质空间视角,关注居民日常生活中的需求与行为,从个体时空活动行为入手,探讨居民生活与城市空间的映射关系,进行城市社区的精神内涵式探索。生活圈是居民的日常生活所形成的空间,是城市居民活动移动体系在城市地域空间上的反映。生活圈规划即是对人的行为和城市生活空间的关系的规划,阐释居民活动行为与居民生活空间单元之间的联系,分析居民需求与设施供给的动态关系,折射生活方式与生活质量,体现空间公平、以人为本的内涵。社区生活圈将生活圈的概念微缩到社区空间,在对居民日常活动需求与行为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建立活动行为与生活空间的互动关系,构建与行为模式相对应的社区生活圈等级体系。通过渗透空间开放、社区混合两大策略,从调整社区规模结构、审视社区设施布局、优化公共交通网络、重塑社区公共空间等四个方面探寻社区生活圈的空间组织方法。最后在总结淮安经开区徐杨片区的日常生活现状特征的基础上,进行社区生活圈空间的实践探索,以期构建与日常生活需求与行为相吻合的社区生活圈空间体系。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网址:基于日常生活需求与行为的社区生活圈空间规划研究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565546

相关内容

柴彦威:基于时空行为分析的中国城市生活圈规划研究
基于时空间行为的城市生活圈规划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基于虚实空间交互的社区生活圈服务设施评估与优化配置:研究进展与展望
基于生活圈的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基于生活圈的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优化研究
基于供需匹配的武汉市15分钟生活圈划定与空间优化
《现代城市研究》:社区中心空间类型和服务效益:对社区生活圈规划的启示
居民需求视角下社区生活圈配套设施优化策略研究
城市居民时空间行为研究与规划应用
基于老龄群体生活圈的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优化研究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