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徒步

发布时间:2024-11-12 13:58

头脑:促使脑部释放脑内啡(endophin),提升精神,使心情愉悦。

肺部:增加最大通气量、增强横膈肌肉强度、缓和慢性肺气肿和支气管炎的症状、减低对抽烟的渴望。

背部:因为椎间盘承受跑步时震颠所造成的压力,所以许多慢跑者都有背痛的问题,健走时椎间盘承受压力与站立时差不多,比较不会受伤,同时还能加强背肌以巩固脊柱。

骨骼:骨骼也需要运动,徒步相当于对骨骼施予重量训练,能让身体多吸收钙质,对抗骨质酥松。

缓解压力:明媚的阳光可以使我们走出心理的阴霾,行走于青山绿水间,舒筋活络的同时,心情畅快。

塑身:行走可以帮助全身的肌肉和肌腱得到运动,锻炼平展小腹,匀称的小腿和结实的臀部。

减肥:是消除多余脂肪的有效运动,还可以帮助你调节饮食习惯。

排出人体自由基:人体的正常代谢中会产生出一种叫自由基的有害物质,它能破坏人体细胞膜,溶解人体正常细胞,引起人体组织的衰老甚至变异。徒步可以有效促进自由基的排出,延年益寿。

身体:行走是全身运动而决不只是脚部运动,注意通过摆臂来平衡身体、调整步态。
足部:全脚掌触地,先是脚跟,然后到脚尖。
节奏:最好的速度是边走边聊而不喘,注意脉搏不要超过90-120/分钟。
呼吸:调匀呼吸,避免岔气,一定要深呼吸。
背部:沉肩,保持背部挺直,用腹部深呼吸。背部:沉肩,保持背部挺直,用腹部深呼吸。
一、行走原则 

徒步穿越靠的是双腿行走,因而在行走上同样有一些科学的方法。这些方法都是为了节省体力且多行路及安全的行走。 

1、起步宜缓

开始徒步之前应该做一些热身和一些小的适应性活动,尤其在高海拔地区,开始必须慢行,让机体逐步适应运动状态,然后才可加快步伐。

2、大步行进 

大步行进指在旅途中比平常的步幅稍大的行走,其作用是在总体上减少步频,而最终节省体力。

3、保持间距 

集体性动多数情况下都会列队行走,从安全角度出发,队伍中队员之间应当保持一个合理的间距,一般是2-3米,不论是在平路还是在坡路上。由于队员中总会有人因各种原因暂停一下,如系鞋带、脱衣服、喝水等等,有一个间距,暂停队员的行动就不会影响他人;如果此人的暂停原因需要较长的时间,应当有人陪伴着他(她),并通知前队人员注意,一定时间后如果没有跟上队伍,应停止前进,分头寻找。这又是一个安全距离,即暂停人员同队伍的安全距离,一般在白天,以10分钟以内为宜,夜晚在5分钟以内

4、集中精力 

队伍在行进中,大家应当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即集中精力行走,不要边走边说笑、打闹。在爬坡及平路中应尽量少讲话,不能边走路边观看风景。同时在整个行动中不要把工作及生活中地一些思想包袱及问题、烦恼带来,这样会出现走神及影响队伍整体情绪的一些不良因素。出来就是放松、就是忘却、这不仅是精神的需要,同时也是安全的需要。 

二、重心问题

对于走路,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的办法,在徒步的时候,应该用一个自己比较舒适的方法走路,这样的你的体力能够得到科学有效的利用。

在运动中我们必须学会掌握好身体的重心,才不至于出现摔跤等情况。对于登山上下坡及其它一些特殊情况(如过独木桥)的重心问题就有必要学习掌握了。

1、上坡

登山上下坡是最为常见的行走活动,对于上小于45度的坡时,一般不用借助任何工具,直接用双脚就可完成。上坡时人的重心应在脚的前掌部位, 人的身体应稍微向前倾,如果是大于45度的坡,还要借助双手攀援路边的可以用的支点(如灌木、岩石等),或者借助登山手杖(用拐棍同样可以代替)。

2、下坡 

下坡时应当将重心放在后脚前端,同时降低重心的高度,即身体稍微下垂(脚步稍微弯曲),尤其在坡度大时。上下坡应当走“之”字形,避免直接上下,这是一种安全的登山技术。

3、过独木桥 

在不少山乡的小溪上总是铺架着独木桥,这些独木桥一般是用一两根木头并排架起来,走起来还会一闪一闪的,对于都市人来说是有点悬。过独木桥的最好方法是借助一根竹杆来调整重心,脚呈外八字,眼看桥头或前方,不要看脚下,尤其是溪流急的情况下,这是一种简单的方法。如果队伍带有绳子,且队员比较多,可以先过去两个人(同时将绳子代过去),在溪流两岸拉上一根或两根保护绳,绳子两头绷直或者栓在两边的树上,就可以大胆地通过了。 

4、过栈道

这里指的栈道是一些峡谷边的窄路,一边是河谷一边是峡壁,道路只能一次通过一个人的栈道。通过时,身体重心要放低,要贴近峡壁一面行走,重要的是要细心大胆。

三、休息原则 

不论是登山还是徒步旅行,中途休息是正常和必要的,但休息也应当讲究方法。中途休息一般应是长短结合,短多长少。所谓的长短结合,即短时间的休息同长时间的休息应保持一个合理的度。短时间是指途中临时的短暂休息,这种休息一般时间短(控制在 5分钟以内),并且不卸掉背包等装备,以站着休息为主。这种休息可以多一些,但时间短。长时间的休息同样需要,平路旅行一般 2小时一次,一次可在20分钟以内,长时间休息应卸下所有的负重,先站一会后才能坐下休息,不能马上坐在地上。休息期间,可以自己或者相互按摩一下腿部(尤其是小腿)、肩部、颈部等部位的肌肉,同时可以活动一些四肢。休息是积极的,而不仅仅是躺倒休息。

1、科学地衡量自己的体能

头几次外出徒步的时候好坚持走若干个小时,而不要计划一定要走多远,通过这样的几次摸底,对自己的能力有所了解之后,再适当增加徒步穿越的强度。

2、不要只顾低头走路,而错过了周围的风景

在户外徒步,强身健体只是其中一个目的,不要为了一些所谓"自虐"的目的来暴走,大强度的体力付出,有时候会得不偿失。记住户外徒步的时候,恰当的速度是能够维持自己走一整天的速度。

3、学会休息的步法

对于走路,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的办法,在徒步的时候,应该用一个自己比较舒适的方法走路,这样的你的体力能够得到科学有效的利用。

4、徒步的时候增加"多吃多喝"的频度

徒步的时候,人体的热量损失大,为了补充体力,需要及时补充水和食物。记得小口喝水,只要感觉不渴就行了,在爬大坡之前可以适当地多喝一些水。如果天气比较热,流汗多,可以在饮用水中适当加点盐。

5、在徒步的过程中要注意科学地休息

一般每走50分钟需要休息10分钟,不同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衡量加减。

6、知道自己的位置与方向

在前进的时候,随时要注意所经过的明显得自然标志,如河、湖、岩壁、形状比较有特点的山头等,这样一旦迷路也可以根据这些明显标识来找回来时路;徒步的时候,好经常看看时间, 这样能有一个清晰的概念,知道自己还有多少路程要走;根据时间及时地寻找营地或准备休息,徒步的时候要尽量避免走夜路。

7、徒步后的恢复与保养

徒步过程消耗体力比较大,结束后若有条件应泡个热水澡,以解除疲劳;睡前用胳膊充分拍打腿部,避免第二天的全身酸痛。

难度:★★ 单日轻装

装备:要求低,穿旅游鞋(或运动鞋),背小双肩包 补给:沿路有补给

适合人群:6-69周岁(未成年人须在家长监护下参加)

难度:★★★1-2日低海拔轻装徒步登山,或体验性露营

装备:无特别要求 补给:部分徒步路段有安全保障和补给,安全风险较低

适合人群:12-60周岁户外爱好者,身体健康,体能较好

难度:★★★★ 2-4日低海拔徒步登山,1-2日高海拔轻装徒步;可能需要露营

装备:装备齐全,并懂得使用技巧 补给:部分路线无补给,需马帮协作或自负重;可能因天气、地形等因素导致安全风险

适合人群:18-55周岁户外爱好者,多次山林徒步经验,较强的体能支持

难度:★★★★★ 4日以上低海拔高强度徒步露营或,高海拔2-4日徒步露营

装备:装备齐全,并实用熟练 补给:大部分路线补给不便,需要马帮协作或自负重;徒步环境复杂,可能遭遇突发状况和安全风险

适合人群:18-55周岁徒步爱好者,丰富的徒步经验,强大的体能支持,高海拔路线要求有高原旅行经验

难度:★★★★★★ 4日以上高海拔徒步露营

装备:装备齐全,并实用熟练   补给:大部分路线补给不便,需要马帮协作或自负重;徒步环境复杂,可能遭遇突发状况和安全风险

适合人群:18-55周岁徒步爱好者,丰富的徒步经验,强大的体能支持,高海拔路线要求有高原旅行经验

难度:★★★★★★★4日以上高海拔重装徒步,五千米以上雪山攀登

装备:装备齐全,部分路线需要技术性装备

补给:沿途无补给,大部分路段需要自带补给

风险:因天气和地形复杂,导致徒步过程中的风险增大,徒步过程中无协作,需要自行控制风险并应对突发状况

适合人群:徒步经验丰富,体能充沛,高海拔适应能力强,有很强的心理承压能力,并有能力自行控制和处理各种突发状况

网址:全球徒步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56589

相关内容

徒步:用脚步丈量健康生命
为户外徒步扣紧“安全锁”
你,为什么去徒步?
户外徒步,不是散步!!!……
徒步旅行美篇
森林漫步|徒步17000公里之后,我终于学会“走路”了
2024徒步文案朋友圈 徒步享受大自然的句子
脚、腿和人在森林里徒步与自然健身,户外旅行探索。运动,徒步队伍和鞋子与积极的生活,冒险在森林和徒步旅
徒步的乐趣在哪?
整装出发,用舒适重新定义徒步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