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沈阳】让文物“活”在当下!纪念申遗成功二十周年,沈阳故宫博物院推出首个文保专题展
沈阳故宫的冬季冰雕:别具一格的冰雪世界,拍照留念。 #生活乐趣# #生活体验# #城市生活新鲜事# #购物消费指南#
褶皱平整、折痕修复、缓蚀处理、机芯拆解……文保技术让文物重获新生,“活”在当下。沈阳故宫博物院申遗成功二十周年之际,7月2日,“宫藏永续——沈阳故宫文物保护修复成果展”在銮驾库正式面向公众开放,50余件完成修复的院藏文物集中亮相。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沈阳故宫博物院首个文保专题展。
展览通过“锦绣焕彩”“纸墨留香”“佳器重辉”“余韵清声”四个部分,以文物品类为脉络,从织绣、书画、金属、钟表四个方面系统梳理沈阳故宫博物院20年来在文物保护工作方面取得的成果,通过“清杏黄缂丝金龙双喜字女朝袍”“清玄烨行书临董其昌轴”“清铜镀金松棚果罩”“清铜镀金嵌料石转人亭式钟”等重点修复案例展示沈阳故宫博物院文保工作的发展与进步。
“锦绣焕彩”与“纸墨留香”
“沈阳故宫院藏纺织品类文物几乎囊括了清宫织绣的各个品类。”沈阳故宫博物院保管部主任张莹介绍说,“近年来,沈阳故宫博物院与中国丝绸博物馆等专业机构进行深度合作,开展院藏纺织品文物保护与修复工作。”“锦绣焕彩”单元展出了“清茄紫色江绸暗团花镶缂丝边棉袍”“清石青暗团龙纹江绸补服”等9件修复完成的院藏纺织品类文物。其中“清蓝缎平金龙铜钉棉甲”由上衣、下裳、左右护肩、左右护腋、左右袖、前遮缝、左遮缝、护心镜等共11件组成,由金钮扣袢联缀成一整体,为乾隆帝御用大阅甲。此棉甲修复重点为盘金绣复原,即将金线、银线盘成图案,再用绣线将其钉缝固定于面料上。针对修复重点,使用钉线法进行金线复位及固定,同时在缺失的部位补充金线,有效解决了此棉甲盘金线脱落等病害问题。
观众观展。
沈阳故宫博物院书画保护与修复技术亦相对成熟,书画类文物装裱修复工作已历经三代传承。“纸墨留香”单元展出8件修复完成的院藏书画类文物,有修复折痕的“清嘉庆帝楷书五言诗轴”,有处理画心断裂的“清孙毓汶行书八言联”,还有处理字迹残缺的“清颜伯焘行书七言联”等。据了解,图像录入、数据记录、清洗画心、揭褙纸、补残缺、贴折条、全色、接笔等,修复一件书画类文物需要十多道工序,从小修小补到重新揭裱,修复每一件文物前,书画类文物装裱修复团队都会对文物进行观察、分析,制定严谨、科学的修复计划。近年来,传统技艺与科技手段相融合的修复理念让沈阳故宫书画类文物保护与修复水平再上新台阶。
“佳器重辉”与“余韵清声”
沈阳故宫院藏金属类文物主要以清宫旧藏为主,病害类别为残缺、变形、裂隙、破碎、表面硬结物和有害锈腐蚀等。近年来,沈阳故宫博物院与南京博物院合作,对出现一定程度病害的206件院藏金属类文物开展保护修复工作。“佳器重辉”单元展出的28件院藏金属类文物即为此批完成保护修复的文物。有修复残缺的“明铜象炉”,有处理变形的“清紫铜雕花长方形手炉”,有修复断裂和开裂形成裂隙的“汉螭纹铜镜”以及处理表面硬质覆盖层硬结物、腐蚀的“清铜鎏金镂空八卦纹象足提炉”,“对症下药”的保护修复路线,让“破镜”可重圆,让金属器重现光华。
此外,沈阳故宫院藏清宫机械古钟表,造型精美、机芯复杂。2020年,沈阳故宫博物院与故宫博物院合作建立“古钟表联合修复室”,在古钟表文物分析与保护、修复技艺研究等方面加强合作,共享专业平台。“余韵清声”单元展出的6件(套)完成保养与修复的古钟表即由“古钟表联合修复室”出品,既有钟——“清铜镀金嵌料石转人亭式钟”,也有表——“清末铂金戒指表”。经过修复的钟表,一度静默的齿轮重新转动,滴答滴答间再次感知时间。
从信息采集到科学分析,从制定修复档案到进行文物修复,一件文物的保护与修复所需时间短则数月,长则数年,科学的保护与修复让文物“穿越”千年,延续历史。“宫藏永续——沈阳故宫文物保护修复成果展”在展示沈阳故宫申遗成功二十年来文保工作丰硕成果的同时,也让观众走进文物保护与修复的世界,了解文物是如何通过技艺与科技“永葆芳华”,感受文化传承之美。
沈阳日报、 沈报全媒体记者:谢飞燕 摄影:李浩
编辑:王沛霆
责任编辑:张红军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网址:【发现沈阳】让文物“活”在当下!纪念申遗成功二十周年,沈阳故宫博物院推出首个文保专题展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575288
相关内容
沈阳故宫:让文物重焕光彩沈阳故宫:让文物重焕光彩人民日报海外版
守护女性健康我们在行动,沈阳晚报携手沈阳菁华医院开展宫颈癌筛查公益活动
沈阳市博文布艺饰品厂
故宫博物馆里的,环保♻️文创
台北故宫博物院:文物“再创作”年入9亿元新台币
故宫博物院2024年课件:古董文物鉴赏与保护.pptx
沈阳:“家”文化让居民爱上社区大家庭
我在故宫修文物
数字故宫再升级,让文物“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