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TM32的语音控制智能家居
科技应用于智能家居,如智能音箱可以通过语音控制家电 #生活常识# #科技应用#
文章目录 引言整体架构流程各外设的基本认识代码实现硬件电路应用场景:智能家居优化小结引言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生活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智能家居作为这场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逐渐走进千家万户,为人们带来更加便捷、舒适、安全和高效的生活体验。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不断追求,传统的家居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生活的需求。智能家居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它将先进的技术与家居生活紧密结合,让我们的家变得更加智能、更加贴心。
从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智能窗帘洒在脸上,到夜晚在温馨的智能灯光下安然入睡;从远程控制家电设备的便捷,到实时监测家居安全的安心,智能家居正以其独特的魅力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让我们一同走进智能家居的世界,探索它的奥秘与魅力。
整体架构流程
一、系统需求分析
确定智能家居系统要实现的功能,如灯光控制、语音控制、窗帘控制、风扇控制、安全监控等。
二、硬件选型
单片机选择:
选择STM32F103C8T6芯片来作为主控。
传感器选择:
根据功能需求选择相应的传感器,如火焰传感器、光照传感器、人体红外传感器等。
确保传感器的精度、响应时间和稳定性满足系统要求。
控制设备选择:
选择合适的控制设备,如继电器、电机驱动器、电子开关等,用于控制家电设备和执行机构。
考虑控制设备的负载能力、控制方式和可靠性。
语音模块选择:
选择适合的语音模块,实现单片机与语音模块的通信,如 Asr-pro、LD3320语音模块等。本次用的是Asr-Pro语音识别模块。
考虑语音识别的灵敏度等。
三、硬件设计
电路设计:
根据硬件选型结果,设计单片机的最小系统电路,包括电源电路、时钟电路、复位电路等。
设计传感器接口电路、控制设备接口电路和通信模块接口电路,确保各设备之间的连接稳定可靠。
PCB 设计:
将电路设计转化为 PCB 布局,合理安排元器件位置,优化布线,减少干扰。
进行 PCB 制板,确保电路板的质量和可靠性
四、软件设计
*开发环境搭建
使用的是Keil5编程软件,使用ST-Link下载器烧写程序。
Asr-Pro使用的天问Block编译下载的。
程序架构设计:
设计系统的程序架构,包括主程序、中断服务程序、任务调度程序等。
确定各模块之间的通信方式和数据格式。
功能模块实现:
实现传感器数据采集功能,读取传感器数据并进行处理。
实现控制设备驱动功能,根据控制指令控制家电设备和执行机构。
各外设的基本认识
在开发智能家居系统时,要知道如何是由各外设:直流电机驱动、舵机的驱动、OLED屏、火焰传感器、光敏传感器、LED灯等。
代码实现
一、照明控制实现
通过STM32控制LED灯开关,示例代码如下:
void LED_Init(void) {/*开启时钟*/RCC_APB2PeriphClockCmd(RCC_APB2Periph_GPIOA, ENABLE);//开启GPIOA的时钟/*GPIO初始化*/GPIO_InitTypeDef GPIO_InitStructure;GPIO_InitStructure.GPIO_Mode = GPIO_Mode_Out_PP;GPIO_InitStructure.GPIO_Pin = GPIO_Pin_8 | GPIO_Pin_11 | GPIO_Pin_12 | GPIO_Pin_6;GPIO_InitStructure.GPIO_Speed = GPIO_Speed_50MHz;GPIO_Init(GPIOA, &GPIO_InitStructure);//将PA1和PA2引脚初始化为推挽输出GPIO_SetBits(GPIOA, GPIO_Pin_8 | GPIO_Pin_11 | GPIO_Pin_12 | GPIO_Pin_6); } void LED1_ON(void) {GPIO_ResetBits(GPIOA, GPIO_Pin_8); } void LED1_OFF(void) {GPIO_SetBits(GPIOA, GPIO_Pin_8); }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二、传感器ADC监测
通过STM32ADC监测火焰传感器、光敏传感器并控制LED灯以及蜂鸣器,示例代码如下:
#include "stm32f10x.h" // Device header #include "LED.h" #include "OLED.h" #include "Delay.h" #include "Buzzer.h" uint16_t AD_Value[4];//定义用于存放AD转换结果的全局数组 /** * 函 数:AD初始化 * 参 数:无 * 返 回 值:无 */ void AD_Init(void) {/*开启时钟*/RCC_APB2PeriphClockCmd(RCC_APB2Periph_ADC1, ENABLE);//开启ADC1的时钟RCC_APB2PeriphClockCmd(RCC_APB2Periph_GPIOA, ENABLE);//开启GPIOA的时钟RCC_AHBPeriphClockCmd(RCC_AHBPeriph_DMA1, ENABLE);//开启DMA1的时钟/*设置ADC时钟*/RCC_ADCCLKConfig(RCC_PCLK2_Div6);//选择时钟6分频,ADCCLK = 72MHz / 6 = 12MHz/*GPIO初始化*/GPIO_InitTypeDef GPIO_InitStructure;GPIO_InitStructure.GPIO_Mode = GPIO_Mode_AIN;//GPIO_InitStructure.GPIO_Pin = GPIO_Pin_0 | GPIO_Pin_1 | GPIO_Pin_2 | GPIO_Pin_3;GPIO_InitStructure.GPIO_Pin = GPIO_Pin_0 | GPIO_Pin_1;GPIO_InitStructure.GPIO_Speed = GPIO_Speed_50MHz;GPIO_Init(GPIOA, &GPIO_InitStructure);//将PA0、PA1、PA2和PA3引脚初始化为模拟输入/*规则组通道配置*/ADC_RegularChannelConfig(ADC1, ADC_Channel_0, 1, ADC_SampleTime_55Cycles5);//规则组序列1的位置,配置为通道0ADC_RegularChannelConfig(ADC1, ADC_Channel_1, 2, ADC_SampleTime_55Cycles5);//规则组序列2的位置,配置为通道1/*ADC初始化*/ADC_InitTypeDef ADC_InitStructure;//定义结构体变量ADC_InitStructure.ADC_Mode = ADC_Mode_Independent;//模式,选择独立模式,即单独使用ADC1ADC_InitStructure.ADC_DataAlign = ADC_DataAlign_Right;//数据对齐,选择右对齐ADC_InitStructure.ADC_ExternalTrigConv = ADC_ExternalTrigConv_None;//外部触发,使用软件触发,不需要外部触发ADC_InitStructure.ADC_ContinuousConvMode = ENABLE;//连续转换,使能,每转换一次规则组序列后立刻开始下一次转换ADC_InitStructure.ADC_ScanConvMode = ENABLE;//扫描模式,使能,扫描规则组的序列,扫描数量由ADC_NbrOfChannel确定//ADC_InitStructure.ADC_NbrOfChannel = 4;//通道数,为4,扫描规则组的前4个通道ADC_InitStructure.ADC_NbrOfChannel = 2;ADC_Init(ADC1, &ADC_InitStructure);//将结构体变量交给ADC_Init,配置ADC1/*DMA初始化*/DMA_InitTypeDef DMA_InitStructure;//定义结构体变量DMA_InitStructure.DMA_PeripheralBaseAddr = (uint32_t)&ADC1->DR;//外设基地址,给定形参AddrADMA_InitStructure.DMA_PeripheralDataSize = DMA_PeripheralDataSize_HalfWord;//外设数据宽度,选择半字,对应16为的ADC数据寄存器DMA_InitStructure.DMA_PeripheralInc = DMA_PeripheralInc_Disable;//外设地址自增,选择失能,始终以ADC数据寄存器为源DMA_InitStructure.DMA_MemoryBaseAddr = (uint32_t)AD_Value;//存储器基地址,给定存放AD转换结果的全局数组AD_ValueDMA_InitStructure.DMA_MemoryDataSize = DMA_MemoryDataSize_HalfWord;//存储器数据宽度,选择半字,与源数据宽度对应DMA_InitStructure.DMA_MemoryInc = DMA_MemoryInc_Enable;//存储器地址自增,选择使能,每次转运后,数组移到下一个位置DMA_InitStructure.DMA_DIR = DMA_DIR_PeripheralSRC;//数据传输方向,选择由外设到存储器,ADC数据寄存器转到数组//DMA_InitStructure.DMA_BufferSize = 4;//转运的数据大小(转运次数),与ADC通道数一致DMA_InitStructure.DMA_BufferSize = 2;DMA_InitStructure.DMA_Mode = DMA_Mode_Circular;//模式,选择循环模式,与ADC的连续转换一致DMA_InitStructure.DMA_M2M = DMA_M2M_Disable;//存储器到存储器,选择失能,数据由ADC外设触发转运到存储器DMA_InitStructure.DMA_Priority = DMA_Priority_Medium;//优先级,选择中等DMA_Init(DMA1_Channel1, &DMA_InitStructure);//将结构体变量交给DMA_Init,配置DMA1的通道1/*DMA和ADC使能*/DMA_Cmd(DMA1_Channel1, ENABLE);//DMA1的通道1使能ADC_DMACmd(ADC1, ENABLE);//ADC1触发DMA1的信号使能ADC_Cmd(ADC1, ENABLE);//ADC1使能/*ADC校准*/ADC_ResetCalibration(ADC1);//固定流程,内部有电路会自动执行校准while (ADC_GetResetCalibrationStatus(ADC1) == SET);ADC_StartCalibration(ADC1);while (ADC_GetCalibrationStatus(ADC1) == SET);/*ADC触发*/ADC_SoftwareStartConvCmd(ADC1, ENABLE);//软件触发ADC开始工作,由于ADC处于连续转换模式,故触发一次后ADC就可以一直连续不断地工作 } void adc_qd(void) {OLED_ShowNum(1, 5, AD_Value[0], 4);//显示转换结果第0个数据OLED_ShowNum(2, 5, AD_Value[1], 4);//显示转换结果第1个数据if(AD_Value[0] >= 3000){LED2_ON();}else{LED2_OFF();}if(AD_Value[1] <= 2000){LED4_ON();Delay_ms(200);LED4_OFF();Delay_ms(200);Buzzer_ON();}else{Buzzer_OFF();}Delay_ms(100);//延时100ms,手动增加一些转换的间隔时间 }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84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100101102103104105106剩余的代码就没有全部放进去了,需要部分代码的可以私信我。
硬件电路
刚开始是用的面包板连起来的整个电路,杜邦线太多了,看得太乱了,一点都不美观,于是画了PCB板,直接插进去就行了,比较美观。
应用场景:智能家居优化
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可以广泛应用于以下场景:
智能窗帘: 根据光照强度或时间自动控制窗帘的开合,如早晨自动拉开窗帘,让阳光照进客厅;也可以通过手机或语音控制,方便在不同场景下调整室内光线。
安全监控: 安装烟雾报警器和燃气泄漏探测器,一旦检测到烟雾或燃气泄漏,立即发出警报,并通过手机 APP 通知用户,同时可自动关闭燃气阀门,开启通风设备,保障厨房安全。
照明控制: 可以通过语音控制LED灯,也可以通过人体红外传感器来根据是否有人来控制开关灯。
小结
本教程对基于 STM32 开发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进行了详细阐述。从环境准备到代码实现,再到应用场景展示以及常见问题解决方案,一应俱全。通过学习本教程,读者能够切实掌握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开发流程与技能,进而在实际项目中加以应用。
网址:基于STM32的语音控制智能家居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577683
相关内容
基于stm32的智能家居语音控制系统基于STM32的语音控制智能家居系统设计
基于STM32开发的智能语音控制系统
基于STM32的智能家居系统设计与实现:手机APP与语音控制家电
基于stm32物联网的智能语音控制
一种基于STM32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基于STM32的智能家居语音控制系统:集成LD3320、ESP8266设计流程
基于STM32开发的智能语音助手系统
基于STM32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STM32的智能语音垃圾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