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教育行动,开启教育数字化转型新篇章
科技与教育融合,开启了教育的新篇章 #生活知识# #生活感悟# #科技生活变迁# #科技创新对教育#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刘越)5月8-10日,“人工智能+”教育行动暨数智赋能优质教育案例展评活动在北京举行,本次活动由北京教育融媒体中心与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市数字教育中心、北京市平谷区教育委员会联合主办。
本次活动主题为“数智赋能,触发教育新质生产力”,通过联合教育部门、产业界、学术界、研究机构以及中小学等多方力量,聚焦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理论发展与实践应用,致力于推动教育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和发展。
活动现场/本网记者 刘越摄
人工智能与教育发展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副会长、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副主任曾德华表示,在当今时代,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教育也不例外。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已经从最初的辅助工具逐渐转变为推动教育变革的关键力量。人工智能是构建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教育体系的关键,对于中国从教育大国走向教育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3月,北京联合大学聚焦“人工智能+”考古文博,成立了全国第一家文化遗产领域的卓越工程师学院;4月,北京联合大学发挥在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的专长特色,牵头成立了北京教育行业SRC平台。北京联合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雷兴山表示,学校将系统推进数智赋能教育教学创新计划,持续深化产教研融合,不断开辟教师教育数字化转型升级新赛道。
北京教育融媒体中心党委副书记、主任张淑芳表示,科技的飞速发展,使人工智能技术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教育领域更是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革。希望通过凝聚教育实践领域的专家学者、教育管理者和一线教师的智慧与力量,在专家学者的高端引领、一线教育教学的实践探索中,总结梳理教研数字化转型与教师专业发展、新技术教育应用、智慧校园与智慧教学、人工智能与区校教育治理的优质案例。
人工智能的北京实践
近年来,北京市各相关部门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运用与发展,北京各区在推进“人工智能+”教育创新的实践探索中,也取得了一定成果。
北京市教委教育信息化处处长吴雅星表示,为加快首都教育数字化转型,北京市加快了人工智能应用的部署要求,在提高学生核心素养、落实“五育并举”、提升教师育人能力、促进家校社协同、校园治理等方面培育开展人工智能赋能教育试点示范,逐步形成“以智助教、以智助学、以智助研、以智助管”的北京人工智能教育发展布局,为高品质、高质量的教育服务提供有力支撑。
北京市平谷区教委主任陈运健表示,平谷区在不断探索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区域新赛道,逐步构建“教-学-评”一体化的框架体系,探索适切应用的“简约”模式,优化教育治理新生态的“数字引擎”,打造赋能教育全域的“最强大脑”。
据北京市数字教育中心主任武装透露,北京市正在探索建构“人工智能+”教育新生态,谋划建立国家人工智能学院(北京),力求打造世界领先的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的高地。
北京市丰台区教委主任杨晓辉表示,丰台在区域推进人工智能教育中,一方面通过教研、信息科技学科教学、社团活动、创新人才培养等方式,推动中小学开设人工智能课程。另一方面,努力探索基于课堂教学的人工智能应用、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平台能力提升、基于人工智能的区域教学环境设施改善。目前,丰台区已推动了以十二中、人大附中丰台学校、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云岗中学等学校为龙头的人工智能教育引领示范。
北京市顺义区在创新“人工智能+”教育场景、推动数智教育深度融合等领域积极探索。据北京市顺义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委主任孟朝晖介绍,该区自2019年6月开始应用英语听说教学与考试平台,通过云端管理平台实现全过程数据汇聚与评价分析,支持老师针对性教学与学生个性化学习,开展高效备课与精准教学。
今年4月,北京市怀柔区举办了“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未来教育发展新赛道”论坛。北京市怀柔区教委主任徐志芳表示,怀柔区正在积极开展以大模型+大数据、智能技术应用为抓手,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打造了一批以一零一中学怀柔分校、怀柔区第三小学为首的北京市智慧校园示范学校。
活动现场/本网记者 刘越摄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顾小清做题为《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发现数字化好学校》的报告,通过分析如何以数据智能重塑流程,顾小清提出教育数字化转型三要素,阐明了学校数智大脑建设的实践路径,即数据基础建设、数据分析服务、数据素养支持三方面的建设,并利用案例展示了如何利用数字化手段提升学校教育质量的现实路径。
华南师范大学教师发展中心资源部主任、副教授杜炫杰做题为《数智技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典型场景实践探索》的主题报告。据杜炫杰介绍,人工智能在教育应用中有三个常见场景,一是“专递课堂”在各地实践探索中应用场景以及技术赋能点均发生了改变,逐渐演变为“帮扶提质”;二是积极探索信息技术背景下的教研模式改革;三是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全面推进教学方式变革。
教研是教师探究课堂教学过程、解释课堂教学现象以解决课堂教学问题的活动。当前,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教师教育融合,正成为崭新的教育应用研究领域。人工智能与教研结合,教师专业发展将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有思教育研究院院长曹进仓在《有思教研:AI赋能教师专业化发展》发言中,现场展示了如何通过对大量课堂教学行为数据的完整采集、智能分析和精准反馈,帮助教师实现全方面、立体化、高效率的专业成长。
本次活动还围绕“教研数字化转型与教师专业发展”“新技术教育应用”“智慧校园与智慧教学案例展评”“人工智能与区校教育治理”议题共设置四个分论坛,聚焦教师数字素养能力培养体系建设、教育教学方式变革、数字赋能学校创新发展等热点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网址:“人工智能+”教育行动,开启教育数字化转型新篇章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578150
相关内容
人工智能教育“抓娃娃”:开启未来教育新篇章开启教育新篇章:在线教育B2B电商平台引领数字化转型
人工智能引领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
洪老师数字化转型:从传统教育到智能化的成功转型
卫辉教育网,科技引领教育革新,智能时代新篇章开启
AI智学馆:开启教育智能化新篇章,共创辉煌
强化技术赋能 推进教师教育数字化转型
智慧教育是什么?引领教育数字化转型路径有哪些?
5G赋能智慧教育 助力教育从数字化向智慧化转型升级
芜湖市:数据赋能,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