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中亲子阅读的困境与策略——基于钱伯斯阅读循环圈理论
亲子阅读推广的家庭教育策略 #生活技巧# #家庭教育建议# #家庭教育讲座分享#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中亲子阅读的困境与策略——基于钱伯斯阅读循环圈理论
Difficulties and Strategies of Parent-Child Reading in Preschool Children’s Family Education—Based on Chambers’ Reading Cycle Theory
1. 引言
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 [1]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 [1] 。2017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的《全民阅读促进条例》明确提出:“鼓励学龄前儿童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积极开展家庭阅读、亲子阅读等,营造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幼儿时期是培养儿童阅读能力的关键期,亲子阅读是培养和提升幼儿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 [2] 。早期阅读作为个体养成阅读习惯、提升阅读质量的初始和关键阶段,已成为国家层面的重要阅读推广战略,对于构建新时代下的社会文明体系具有决定性作用 [3] 。
2. 钱伯斯阅读循环理论与亲子阅读
2.1. 钱伯斯阅读循环圈理论
20世纪90年代,艾登·钱伯斯提出了阅读循环圈理论,该理论提出阅读全过程由“选书”“阅读”“回应”“有协助能力的大人”四个阶段形成。该阅读循环圈并非简单重复和完全封闭的,而是呈螺旋上升状态。“选书”指选择正确的书籍,这是阅读活动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幼儿来说,绘本数量充足性、内容的适切性、摆放位置的适宜性等都是在选择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阅读”强调幼儿在阅读过程中语言表达、注意力、逻辑思维等方面得到锻炼和发展。 “反应”即关注幼儿在阅读时的反应,观察幼儿在阅读过程中示范表现出愿意读、乐于读、喜欢读等反应。“有能力的阅读者”是阅读循环圈理论的中心,强调一位有经验的成年阅读者在幼儿阅读过程中提供示范和支持的重要性。
2.2. 亲子阅读
20世纪60年代,新西兰教育学家霍德威等研究者首次提出“亲子阅读”这一概念,将其定义为:在轻松愉快的家庭环境中,成人和儿童通过游戏的形式对同一本书展开阅读,并强调亲子阅读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学会识字和增加词汇量,而是以游戏的形式展开活动 [4] 。周兢在其著作《早期阅读发展与教育研究》中将亲子阅读定义为:母亲和孩子围绕图画故事书展开讨论、交流的一种分享性、个别化的阅读活动 [5] 。季燕认为,亲子阅读是在轻松、愉快的亲密气氛中,父母和儿童共同阅读图书的一种活动,该活动是类似于游戏的活动,并从亲子阅读的主要成员、主要材料、主要途径、主要目的四个方面进行细分 [6] 。本研究将幼儿亲子阅读定义为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家长与幼儿共同开展阅读的一种游戏式活动。
3. 家庭亲子阅读的主要困境
在教育生态场域中,家长作为幼儿最直接的影响者,其阅读素养影响着亲子阅读效果。亲子阅读以书为媒介,以阅读为纽带,不仅能增进亲子感情,还有助于幼儿思维、创造、想象等方面的发展,为今后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然而,家庭亲子阅读在开展的过程仍存在不少问题,影响着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3.1. 亲子阅读价值认识的全面性有待提高
家长对亲子阅读价值认识的不全面性影响着亲子阅读开展的效果。
一方面,家长对亲子阅读价值认识表现出“唯工具论”,即家长将亲子阅读视为提升幼儿识字量的工具。由于家庭成人受教育程度、家庭教养观念等,大多数家长对阅读的家长产生了偏差,仅关注亲子阅读促进识字、词汇量等智育价值,表现出一定的“功利性”,而忽视了亲子阅读度幼儿社会性、想象力、专注力等方面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家长对亲子阅读价值认识表现出“无意义论”,即认为亲子阅读对家长来说是负担,于3~6岁的儿童而言更是无意义。这类家长忽视了亲子阅读对增进亲子关系、促进幼儿发展的积极作用。
3.2. 家庭亲子阅读环境创设的适宜性亟待加强
良好的阅读环境是个体投入阅读的重要条件。创设适宜的阅读空间和安排合理的阅读时间有助于亲子阅读的有效开展。
首先,在阅读空间方面,受到家庭经济收入的客观条件影响,目前部分家庭无条件为幼儿安排专门的阅读空间。研究发现,20%的家庭没有固定的亲子阅读场所,52%的家庭在床上进行亲子阅读,22.4%的家庭在家中客厅、饭桌等公共空间进行亲子阅读 [7] 。在家庭公共区域进行亲子阅读,幼儿易受到其余人员、噪声等外界刺激的干扰,从而影响幼儿深度阅读的持久性和阅读亲子阅读的效果。其次,在阅读时间的安排上,由于家长工作时间、工作任务存在不确定性,导致亲子阅读时间难以固定下来。此外,受到家长自身因素影响,如不爱看书、工作太累等,则导致亲子阅读时间不充足,幼儿难以在较短的亲子阅读时间内得到较好的发展。
3.3. 亲子阅读材料选择的适宜性亟需关注
阅读材料是亲子阅读开展的关键条件,适宜的阅读材料是保障亲子阅读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
其一,阅读媒介电子化。随着多媒体的发展,通过手机、电脑、平板等媒介开展亲子阅读越发常见,幼儿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对身体健康发展有所影响。其二,亲子阅读材料数量较少。我国幼儿教育专家徐琴调查了深圳、浙江等城市共340个家庭的早期阅读情况,研究发现,有的家庭拥有3本幼儿图书,最多的家庭拥有232本,其中拥有10本以内幼儿图书的家庭大约占20%,约15%的家庭拥有50~100本幼儿图书。整体看来,家庭中绘本材料数量的充足性有待加强 [8] 。其三,阅读材料内容缺乏适宜性和丰富性。在阅读材料的选择过程中,家长发挥着较大的主观性和盲目性,多以自身经验进行单方面选择,而忽视了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同时,由于缺乏对学前教育的专业性,部分家长在购买绘本的过程中,存在盲目听从导购或其他家长的推荐,可能造成绘本内容不适合学前儿童或幼儿不感兴趣的情况。
3.4. 家庭亲子阅读策略的多样性有待提高
家长对亲子阅读价值认识、环境创设、材料选择是为了更好地开展亲子阅读活动。家庭亲子阅读活动过程在亲子互动性和阅读角色投入两个方面存在不足。
其一,单一的阅读方式和策略阻碍着亲子阅读的有效开展。亲子阅读是父母和幼儿两个主体的双向互动,阅读过程中父母和幼儿的互动不足会影响幼儿阅读的积极性和专注性。而当前,较多家长将亲子阅读等同为家长单方面讲故事,仅专注于复述绘本中的文字,且在提问方面表现出两个极端,即在阅读过程中不提问或不间断提问。此外,还表现出阅读无延伸的情况,即没有将绘本所表达的主旨进行升华,给予幼儿思考、想象的机会,不利于幼儿阅读思维的发展。其二,亲子阅读角色投入不对称。王静针对父亲参与亲子阅读状况的调查显示:一半以上的父亲与孩子无固定共读时间;只有约10%的家庭,其父亲与儿童每日共读时间奖金30分钟,而只有在睡觉前或周末才有时间参与亲子阅读的父亲占比约75% [9] 。可见父亲参与亲子阅读的时长和频次有待提高。而研究表明父亲参与教养的互动型、可及性和责任性越高,学前儿童早期阅读兴趣越高 [10] 。较母亲而言,父亲参与亲子阅读对幼儿发展的作用表现出特殊性和难替代性。因此,在亲子阅读过程中,对父亲和母亲参与度进行合理的调整,使二者在亲子阅读过程中参与时长、频率等适宜,是提高幼儿阅读兴趣和阅读质量重要方法。
4. 家庭开展亲子阅读的策略
基于钱伯斯阅读循环圈理论提出的“选书”“阅读”“回应”“有能力的协作者”阅读四阶段,结合家庭亲子阅读的主要困境,提出家庭开展亲子阅读的策略。
4.1. 正确认识亲子阅读价值,树立科学阅读观
亲子阅读的价值表现出多样性,对幼儿认知、思维、想象、社会性等多方面都有促进作用,而不仅仅表现在“阅读识字”的智力价值。
一方面,家长应调整自身心态,去除认字识字、成绩论的错误学习观,而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秉持科学、正确的儿童观、学习观,正确看待亲子阅读,摒弃“功利化”的价值取向,调整“阅读识字多、阅读无意义”的认知偏差。
另一方面,家长应多参与幼儿园、社区等组织开展的阅读活动,在活动中感受阅读的乐趣和作用,慢慢发现和探索阅读对幼儿身心各方面的促进作用,从而调整错位认识,树立科学的阅读观。
4.2. 创设良好家庭阅读环境,营造亲子阅读氛围
轻松温馨、舒适惬意且不是童趣的阅读环境是吸引幼儿参与亲子阅读的重要条件。良好的家庭阅读环境,有助于幼儿形成阅读意识和养成阅读习惯。
一方面,在阅读空间的选择上,应考虑空间的开阔性和适宜性。家长可与幼儿进行商量,选定家中适宜的区域用做阅读区,并对阅读区进行合理布局。对书架摆放位置、亲子共读区域的大小、阅读区的采光等因素进行考虑,以保证阅读区的温馨、舒适、安全。同时,由于幼儿注意力时间较短,因此灵活调整阅读区的布局及增添新奇有趣的物品是十分必要的。
另一方面,选定固定的时间段开展亲子阅读有助于幼儿形成良好阅读习惯。家长与幼儿共同商定而成的阅读计划是保障亲子阅读成功开展的外部条件,固定阅读的频次与时长,如固定每天中午午睡和晚上睡觉前,开展约20~30分钟的亲子阅读。此外,还可以根据家庭成员工作时间、人员数量等灵活增添亲子共读的次数和时间。
4.3. 理性选择阅读材料,满足幼儿兴趣和需要
科学的亲子阅读价值观和适宜的亲子阅读环境是开展亲子阅读的重要条件,适宜的阅读材料是亲子阅读开展的基础。阅读材料是否适合幼儿,能否促进其阅读兴趣和积极性,是亲子阅读的核心问题。
其一,科学听取他人意见,避免盲目跟风。大部分家长意识到了亲子阅读的重要性,但缺乏专业的学习与了解,在选择阅读材料时无从下手,最终出现盲目跟风的情况。因此,家长在选择阅读材料时应考虑幼儿的个性需求,同时,可与幼儿园教师、幼儿专家等专业性教育者进行沟通与交流,以确保阅读材料的适宜性。
其二,阅读材料应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兴趣和需要。首先,数量适宜,避免家中绘本数量过多,幼儿看不完的情况;同时也应避免阅读材料数量过少,仅有几本而进行反复阅读。其次,质量过关。一方面,阅读材料色彩鲜艳可以刺激幼儿的视觉神经,促进其感官发展;另一方面,画面清晰有利于幼儿在阅读时对画面内容进行仔细观察,促进其观察力和想象力的发展。最后,内容贴切。内容贴切即要求富有幼儿情趣,适合儿童的理解水平,贴切幼儿日常生活。
其三,阅读材料应富有教育性。阅读材料主题丰富,涉及习惯养成、生命教育、道德教育、艺术教育等多个主题。阅读材料的教育性功能是促进幼儿认知、道德、社会性、情感等方面发展的重要抓手。如《牙婆婆》引导儿童保护牙齿,《胡萝卜的旅程》帮助幼儿了解消化系统。《生气汤》、《我变成一只喷火龙了》等有助于幼儿认识情绪和控制自我情绪。
4.4. 加强阅读指导策略,强化阅读互动性
“有协助能力的大人”指在值得信赖的、有经验的成年阅读者的支持和示范之下,阅读者能克服阅读过程中的一切障碍,通常“有协助能力的大人”是父母和教师。然而,家长的在亲子阅读过程中的提供的阅读指导质量有待提高。因此,提升亲子共读中家长的能力成为了促进亲子阅读质量的题中之义。
首先,注重游戏体验,在适度表演中拓展阅读深度。好奇、好动、爱探索是幼儿的天性,而游戏是幼儿发现世界的重要方式。在亲子阅读中,以表演的形式开展阅读,增添阅读的趣味性,有助于提升幼儿阅读的专注力和兴趣。一方面,家长在阅读时应尽量让自己语音语调高低起伏,肢体动作夸张等,吸引幼儿阅读的兴趣。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游戏形式,加深 阅读趣味性。如家长可引导幼儿根据故事内容做出相应动作、表情等,在游戏中,不仅锻炼了幼儿肢体协调性,还促进其言语、思维等多方面发展。
其次,注重思维启发,在适当对话中增强阅读自信。在亲子阅读开展过程中,结合阅读材料自身的教育性,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启发幼儿思维,促进幼儿身心发展。一方面,通过适当对话启发幼儿思维。家长应将自己置于与幼儿平等的位置,交流互动时以引导者和支持者的身份进行,多使用简短性、提示性的言语进行互动,且使用反问式、理解式提问等开启互动。另一方面,家长可与幼儿一起对故事内容展开讨论,对结局进行大胆猜想,或鼓励幼儿改编、续编故事,以培养幼儿开放性和创造性思维。
最后,强调父亲参与,在适宜情景中促进阅读质量。父亲参与教养的作用是母亲无法替代的。研究表明,在儿童语言获得方面,父亲更敏感于幼儿语言数量和质量的发展情况,在交流互动过程中,父亲更倾向于用多样化的词汇和长句,这有利于儿童语言更高水平的发展 [9] 。因此父亲参与亲子阅读对幼儿阅读能力的发展至关重要。首先,父亲应抽出时间参与亲子阅读,执行家庭亲子阅读计划,与幼儿形成固定的、充足的父子阅读时间。其次,父亲应主动学习和了解亲子阅读的方式、策略等,从而促进父子阅读的质量。最后,父亲应充分利用自身勇敢、坚毅、冒险探索等特质对母亲的温柔、保护性等性格特征进行补充,从而在亲子阅读中引导幼儿形成用于探索,敢于冒险的精神,促进幼儿人格的发展。
5. 结论
综上,由于家庭教育的启蒙性、长期性、渗透性等特点,开展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幼儿生活与学习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亲子阅读不仅能促进幼儿的语言、思维、社会学等方面的发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自主阅读能力,还能有助于增进亲子感情,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发展。由此,家庭亲子阅读在幼儿的成长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网址: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中亲子阅读的困境与策略——基于钱伯斯阅读循环圈理论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578457
相关内容
亲子阅读教育论文亲子阅读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及方法研究
优化幼儿园亲子阅读的策略探究
张茹娟:从相识、牵手到结缘 ——幼儿家庭绘本亲子阅读指导策略谈
【亲子早教课】0-3岁婴幼儿家庭阅读指导策略第二弹来啦~
聚焦家庭阅读教育 简小知APP发布《当代儿童线上阅读调研报告》
家庭教育快乐亲子阅读PPT
亲子共读:家庭早期语言教育的重要途径
阅读:让儿童重返“生活世界”
亲子阅读要走出这些误区(附8条阅读建议)┃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