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修心养性与家国天下

发布时间:2024-12-27 05:05

案例10: 孟子的仁政思想——以爱民之心治国,实现社会公正。 #生活知识# #生活哲学# #生活哲学案例#


  韩 星

  《孟子》对儒家的贡献与影响

  孟子是孔子之后的大儒,他自己说“乃所愿,则学孔子”。《史记·孟荀列传》载,孟子“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赵岐《孟子题辞》说孟子“长师孔子之孙子思,治儒述之道,通五经尤长于《诗》《书》……孟子闵悼尧、舜、汤、文、周、孔之业将遂湮微,正涂壅底,仁义荒怠,佞伪驰骋,红紫乱朱。于是则慕仲尼,周流忧世,遂以儒道游于诸侯,思济斯民。”可见,孟子私淑孔子嫡孙子思,传承孔子之道,擅长《诗》《书》。在当时圣道衰微、战乱不休的情况下,孟子像孔子一样,周游列国,游说诸侯,试图实现仁政王道理想,可惜被认为迂远于事。孙奭在《十三经注疏·孟子注疏》序里说:“夫总群圣之道者,莫大乎六经。绍六经之教者,莫尚乎《孟子》”,认为《孟子》是继承《六经》之旨,传承圣人之道。宋儒施德操说:“孟子有大功四:道性善,一也;明浩然之气,二也;辟杨、墨,三也;黜五霸而尊三王,四也。是四者,发孔氏之所未谈,述《六经》之所不载,遇邪说于横流,启人心于方惑。则余之所谓卓然建明者,此其尤盛者乎?”他说孟子对儒家的四个贡献:性善论、浩然正气、辟杨墨、王霸之辨。这四个方面是孔子没谈到,《六经》没记载,在当时具有阻遏邪说、启迪人心的作用。

  《孟子》的写作与《论语》不同,是孟子本人和弟子共同完成的,虽然仍属于语录体,但已有很大发展,篇幅加长,议论增多,很多段落都有一定的中心思想,结构完整,条理清楚,可以独立成篇。《孟子》一书在宋代以前的经籍中均列于子部,地位在经书之下。自中唐韩愈《原道》把孟子列为继承道统的人物开始,逐渐形成孟子的“升格运动”。五代后蜀主孟昶刊刻“十一经”,收入《孟子》,《孟子》也首次跻入诸经之列。北宋理学家如张载、二程等都重视孟子,到南宋朱熹把《孟子》和《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并称“四书”,《孟子》的经典地位得以真正确立,元、明以后又成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更是读书人的必读之书。

  《孟子》的思想内容总论

  《孟子》一书共七篇,主要记载孟子的社会政治活动及其思想学说,还保存了他的弟子万章、公孙丑、乐正子等人以及杨朱、许行、告子的思想材料。关于其思想内容,一般学界多从现代学科划分,把他的思想分为政治、哲学、伦理、教育等加以研究,偏重于把《孟子》作为心性之学的代表作。其实《孟子》思想体系的主体是以仁义为核心的仁学,是对孔子仁学的传承发展,主要包括修心养性和家国天下两个方面。前者向内在心性深入,尽心知性知天,存心养性事天,在天人合一构架下提出了修养方法,为成就圣人人格提供了途径,这就是所谓内圣之学;后者向外在社会政治发展,提出以仁为核心由内向外、由人向物推衍,孝悌之道,礼乐教化,仁政王道,以期治国平天下,实现王道政治理想,这就是所谓外王之学。

  程颐说:“孟子有功于圣门,不可胜言。仲尼只说一个仁字,孟子开口便说仁义。”《孟子》一书“仁义”一词共出现24次,成为孟子思想的核心概念。他说:“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仁”是人安身立命的根基,是人的精神家园和生命的支撑点,是人最高的道德理想和行为原则;而“义”是人为人处世处理各种社会关系行为的最高准则,是实现人之为人基本价值的正路。

  《孟子》的内圣之学

  孟子除了赋予心下学上达的知性、知天功能,又认为心能有诸内而形诸外,形成了“心-气-形”一体的修身观。《孟子·尽心上》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意思是说,只要尽量地扩充人生来就具有的善心,就能认识人的仁义礼智道德本性,而一旦认识了自己的本性,就是认识了天的本性;保存善心,修养自己的品性,所以能事于上天。即通过心性修养,提升人格境界,达到与天道合一的境界。孟子还提出由内而外的横向扩充之道。《孟子·公孙丑上》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四心”是人的道德的开端,也是道德的根本。由内而外,由四端扩充至家国天下。如果不能扩充,发扬光大,连在家侍奉父母都做不到;如果能够扩充,发扬光大,就可以治国平天下。

  孟子提出了养心寡欲的功夫论和善养“浩然之气”的修养方法。他主张性善论,认为人人具有与生俱来的善性,但人生在世,受各种物欲引诱,本来的善性在一天天变恶,这就是“失其本心”,也就是“放其良心”。孟子教人把失去的仁义之心找回来,他说:“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人丢失了鸡狗等家畜会着急地找回来,可是丢失了良心则往往不知道去找回来。学问之道只不过是寻找良心,树立本心罢了。把良心找回来怎么办?要时时“操存”,就是执持心志,好好守护,使心始终处于神清气定,时刻符合仁义道德的状态。在“操存”的基础上还要“养心”,“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孟子强调修心养性最主要的就是清心寡欲,不要有太多的欲望。他还提出善养“浩然之气”的修养方法,“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人通过正确的方式培养它,不损害它而获得的非常浩大、非常刚强,充满天地之间的精神之气,它与义与道配合,人一旦做于心有愧的事,这种气就会消散。以浩然正气为基础,就能养成大丈夫人格,“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大丈夫人格的养成必须经受艰难困苦的磨炼,“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孟子的心性修养还体现为践形。践形就是内在的德性充实显露于外,通过人身体形貌、言谈举止呈现出来。君子的本性,是仁、义、礼、智植根于本心,再由内而外,表现在仪表上是清和朗润,并在面色、肩背,以及四肢具体体现出来,用不着说,别人也能够感受得到。践形就是通过道德实践使肉体生命放射出精神光辉。

  《孟子》的外王之学

  孟子外王之学的逻辑是以仁为基础,横向上由内向外、由人向物推衍。他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主张要从亲爱自己的亲人出发,推向仁爱百姓,再推向爱惜万物。《孟子·滕文公上》提出五伦之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就是教人们懂得父慈子孝的亲情、君礼臣忠的道义、男女有别的挚爱、兄友弟恭的伦序、朋友之间的忠信,这包含了人类社会主要人伦关系及其行为准则。五伦中父子、夫妇、兄弟属于家庭伦理,君臣属于政治伦理,朋友属于社会伦理。

  孟子的治国平天下之道就是其仁政学说,具体内容有制民之产、实行井田制、使民以时、省刑罚、薄税敛、民贵君轻、与民同乐、庠序之教、通功易事、百业俱兴等。如“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就是说,为政者发展经济,给百姓基本的生活资料,保证其基本生活需求。他主张从仁政出发,平治天下,实现王道理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尧舜之道就是先王之道,具体措施就是行仁政,最终达到平治天下,实现王道理想,“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当有人问“天下恶乎定?”孟子回答说,“定于一。”“孰能一之?”“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当时人民痛苦于战争,流离失所,性命难保,孟子提出要使天下安定,就要统一天下,只有有仁心、行仁政的人才能够做到。他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说:“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夏、商、周三代君王取得天下是因为有仁心、行仁政,后世失去天下是由于无仁心、不行仁政。可见,有仁心,行仁政,是平天下的根本。

  《孟子·离娄上》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这句话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天下、国、家、身一体观,二是天下、国、家、身本末观。天下、国、家、身是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但不是简单的并列关系,而是修身为齐家之本,齐家为治国之本,治国为平天下之本。这种家国天下一体观和本末观,就是后来中国人“家国情怀”的源头。“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百折不挠,生生不息的精神追求和人文信仰,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有机组成部分。千百年来,它如同一条纽带,将每个人的成长与家国天下紧密相连,个人的生活、家庭的幸福、国家的前途、人类的未来,都同频共振,构成密不可分的命运共同体。这种命运共同体理念,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依然需要我们传承发展。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网址:《孟子》:修心养性与家国天下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579766

相关内容

“尽心”与“养气”:孟子身心修炼的功夫论
【王振华】张载对孟子心性思想之继承与发展
孟子的养生之道
诸子心性修养语录
国学的根本是心性修养
孔孟谈儒家养生术: 戒色、养心一个都不能少
龙泉中职校 刘宏坪 “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ppt
杨海文:儒家生活中的小事大孝——以《孟子·尽心下·曾皙嗜羊枣章》为中心
庄子心性修养思想初探
理学养生之道——以朱子心性修养论为中心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