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回顾|疫情下的焦虑与自我调适

发布时间:2024-12-27 08:30

情绪健康讲座:压力下的自我调适方法 #生活技巧# #情绪调节技巧# #情绪健康讲座#

目前各地疫情防控形势较为严峻,在特殊的管控要求下,容易让人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为了协助大家更合理地面对焦虑情绪、更积极地应对疫情下的生活,南京大学与南京脑科医院(江苏省抑郁症诊疗中心)联合举办了第二场午间空中科普讲堂,聚焦“疫情下的焦虑与自我调适”,于11月2日中午12:00正式开始。

讲堂一开始,南京脑科医院副院长、江苏省抑郁症专病诊疗中心负责人姚志剑教授和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中心陈昌凯主任分别致辞。

姚志剑教授提到,尽管我们在抗疫斗争中已有丰富的应对经验和方法,但当前疫情形势依旧严峻,人们也面临着焦虑等负面情绪的持续挑战,因此我们更加需要加强心理健康意识,提升自己心理认知、情绪管理以及压力调控等能力,维持相对稳定、健康的心理状态,积极面对疫情影响下的生活。

陈昌凯主任讲到,尽管当下人们对疫情已经有了一定免疫力,但由于疫情的复杂、多变,在面对突发性的疫情区域管控时,人们仍然有可能出现一些心理应激反应;疫情带来的广泛且长期的生活不便也会增加大家心理焦虑的情况,而本次讲座以疫情为主题,围绕在疫情背景之下的心理调适,希望能为大家带来疫情生活下的有效心理支持。

第一场讲座由南京脑科医院主治医师阎锐主讲,主题是“疫情焦虑的‘千面’体验”。阎锐医师首先介绍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情绪体验,以及疫情下常见的心理、生理反应,包括躯体、情绪、行为和认知等四个方面。接着,阎锐医师着重介绍了焦虑障碍的定义:与正常焦虑情绪和抑郁症、强迫症不同,焦虑障碍是一种病理性焦虑,一种无根据的惊慌和紧张,表现为泛化的、无固定目标的担惊受怕,生理上也常伴有一些警觉增高的躯体症状,比如昏厥、心悸、发抖等。焦虑障碍的产生原因包括外界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心理相关因素和神经生物学因素,具体类型也可分为分离焦虑障碍、选择性缄默症、特定恐惧症、社交焦虑障碍、惊恐障碍等。阎锐医师还指出,不同焦虑具有不同的特征体现,焦虑的“千面体验”包括烦躁、恐惧、担忧、坐立不安、躯体不适等。如果担心自己有焦虑,我们可以通过广泛性焦虑自评量表(GAD-7)、疫情下三维评估表等进行自我测评,并根据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

第二场科普讲座是由南京脑科医院主任医师崔青为大家带来“接纳焦虑,自我成长”的主题分享。崔青医师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介绍,一是认识焦虑,包括焦虑的定义和特点、产生焦虑的原因(主要是进化因素、生物学因素和认知因素)、焦虑的具体表现等;二是如何与焦虑共处,其中最重要的是学会接纳,也就是在焦虑的潮涌中学会“游泳”,从勇敢面对到反复接触,忍受期间不舒适的“呛水”体验,最终成功实现与焦虑共处。崔青医师谈到了一些应对焦虑的具体方法:(1)采取放松训练,如腹式呼吸、肌肉放松、着陆技术、蝴蝶拍等;(2)探寻焦虑背后的想法,如觉察想法、寻找替代的想法、从另外的视角看自己的想法等,实现对自己想法的认知和调节,以避免由于认知偏差导致的焦虑情绪;(3)学习自我照顾的技能,如PLEASE技能(PL及时治疗身体疾病、E均衡饮食、A避免服用能改变情绪的药物、S规律睡眠、E运动锻炼);(4)进行量表评估乃至寻求心理医学帮助等。崔青医师最后指出,焦虑不只有负性的一面,适当的焦虑能让我们更有动力、更加谨慎和更加自我要求;在疫情的背景下,我们更要看见焦虑、体验焦虑、接纳焦虑,在这一过程中实现自我的成长。

两场干货满满的讲座分享结束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心境障碍科副主任史家波教授做了总结,希望大家在觉察和识别焦虑情绪的基础上,学会接纳焦虑,充分利用焦虑的积极方面,并通过具体的技能训练加以实现。会议最后,史主任等专家还与线上观众和南京大学学生代表进行了问答互动,对于怎样看待疫情网课期间对网络的依赖、如何缓解疫情封控独处时的焦虑等问题,专家们鼓励大家放松心态、正视网络的积极效用,同时多做一些愉悦身心的活动,借助互联网和亲友保持沟通交流,以积极的态度应对疫情下的生活。

网址:讲座回顾|疫情下的焦虑与自我调适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581340

相关内容

“疫情之下的自我照顾”心理健康专题线上讲座
我校举办“疫情下大学生心理调适策略”专题讲座
疫情下 学会自我照顾
肺炎疫情:该如何调适“解封”后的心理健康及焦虑
线上讲座丨“走好疫情下的情绪生活之路”专题系列支持性活动持续进行中——如何在疫情防控期间调整情绪和压力
疫情之下,应对焦虑的小贴士
疫情期间过度焦虑,如何自我调节?心理热点问答来了
第89篇《疫情下的压力管理与情绪调适》视频观后感
疫情之下如何兼顾宠物保护与防疫?
我校成功举办“压力管理与自我情绪调适”主题讲座

随便看看